七夕牛郎織女雀橋會
① 有誰知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什麼時辰什麼方位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七月初七天黑後即可看見,在頭頂上方。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天黑後,可以看到頭頂上方有一顆明亮的星星,旁邊還有四顆小星,好像織布的梭子,那就是織女星。隔著銀河,在東南方有一顆亮星,兩旁各有一顆小星,那就是牛郎星,與織女星隔河相望。
來源:
「牛郎」,「織女」之名,現存文字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中牛郎被稱為牽牛,但當時牛郎和織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沒有愛情方面的描述。
西漢時,牛郎織女被描述成兩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描寫「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
② 乞巧節的來歷與傳說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七夕節)
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過西方的洋節,比如聖誕節、萬聖節、情人節等等,與之對應的春節、鬼節以及七夕節反倒沒有那麼熱鬧了,關於這些節日的來歷與傳說在年輕人中知道的也不多,下面給大家講一講七夕節也就是乞巧節的來歷與傳說,是牛郎織女的一段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
一、乞巧節(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七夕節,也叫作乞巧節、女兒節等,最早起源於漢代,乞巧節的來歷在葛洪(東晉)的《西京雜記》中記載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古代文獻中最早的對於乞巧節的記載。之後在唐宋詩詞中也屢屢被提及,在文章末為大家總結了關於乞巧節的詩句,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這些浪漫的詩句。
關於乞巧節的習俗,普遍的就是少女們在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各種乞巧活動。在古代時候,每逢七月七日夜(或者是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中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所以七夕節也被稱為乞巧節,乞巧說白了就是比姑娘們誰的手巧,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或者是擺上些瓜果乞巧等等。
不過根據歷史記載來看,關於乞巧節的來歷其根本上還是屬於自然崇拜,在至少三四千年的之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以及紡織技術的發展,開始擅長編撰神話故事,而關於乞巧節中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也是古代人們因為對忠貞不渝的美好愛情的嚮往,而編制出的唯美的神話故事,流傳至今!
二、乞巧節的傳說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年幼時不受哥嫂待見,只有一頭老牛陪著他,又一次牛郎見到織女,對她一見傾心,便陷入了單相思中,於是老牛顯靈給他支了個招。某一天,織女在河中沐浴,牛郎偷偷拿走織女的衣服,織女驚慌失措,牛郎說:“如果你願意做我的妻子,我就把衣服歸還給你”,織女便答應了他,其實織女對他也是一見鍾情...... 上一頁 0 /2 下一頁
③ 七夕是傳說中什麼鵲橋相會的日子
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傳說:
傳說中牛郎孤身一人,版父母雙亡權,但是他勤勞但貧窮,與一頭老牛相依為伴。
一次,牛郎在老牛的指點下,取走了下凡在湖中洗澡的織女的衣裳,織女想取回衣裳只能選擇留下,後來牛郎織女有了感情,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下一兒一女。
不久之後此事被王母知道了,非常憤怒,就派人把仙女抓了回來。牛郎非常傷心,非常想念織女,老牛讓牛郎用它的皮做成皮鞋,挑著兩個孩子,一步步向天上走去。就在牛郎馬上就見到仙女的時候,王母娘娘突然出現了,她用自己的銀簪在空中一揮,變出了一條天河,將牛郎和織女隔在兩邊。
兩人沒有辦法在一起,只能隔著河痛哭相望。終於,兩人的感情感動了喜鵲,喜鵲在每年七月初七的時候為兩人搭一座橋,兩人可以在橋上相會。這座橋就叫做鵲橋。
④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典故和詩詞
1、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代林傑的《乞巧》
譯文:七夕佳節,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婦女望著秋月穿針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2、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唐代徐凝《七夕》
譯文:仙鵲架起了小橋於渺渺銀河之上,環佩輕盈作響,款款走來神話中的女子玲瓏的身影。
3、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鵲橋仙·七夕》宋范成大
譯文: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阿姨興風吹雨天地反常。
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4、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代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5、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東漢佚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譯文:看那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織女)伸出細長而白皙的手 ,擺弄著織機(織著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一整天也沒織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
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擺弄著織機(織著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雖然只隔一條清澈的河流,但他們只能含情凝視,卻無法用語言交談。
⑤ 《七巧》一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什麼
《七巧》正確抄的名字是《襲乞巧》。
這首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⑥ 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思路:兩人很久不見寒暄展開。
牛郎說:「織女,我發誓一定會把咱們的孩子撫養成人,讓他們上學,過上幸福的生活。你放心吧!織女。」
織女說:「牛郎,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實現你的諾言。」
就這樣,他們和孩子在橋上過了一段沒好的時光。歲月,無聲息地流淌著,織女的孩子漸漸地長大,牛郎也開創他的牧場事業。牧場在他的方針下,快速的發展到碧伏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牧場名字。
(6)七夕牛郎織女雀橋會擴展閱讀: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廳衫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扮慧腔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⑦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把這句話寫具體
在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牛郎和織女會在鵲橋上相會一次,這天也叫七夕節。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代人譽為中國版的「情人節」。
織女星秋天晚上,我們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織女星。在初秋,晚上九點鍾左右她越過我們的頭頂;秋越來越深,她越過我們頭頂的時間也越來越早。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成為一架七弦琴的樣子,我們叫它天琴座。這是介紹織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狀及名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