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楊朴的詩

七夕楊朴的詩

發布時間: 2023-07-03 15:54:46

七夕這首詩的主旨

諷刺世人,針砭時弊,這是這首詩的主旨。

整首詩其實都充滿了諷刺意味:

一:諷刺織女,原本教授紡織的技巧,可是卻教的不得其法,人們學會了投機取巧,爾虞我詐。

二:諷刺牛郎,牛郎作為織女的枕邊人,是對織女有重要影響的人,但是卻不作為,只是告訴織女織錦,卻沒有告訴她怎麼教授人們學會心靈手巧,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為何首句就對牛郎發問的原因。這就相當於我們今天在一個企業里有的領導只是監督你做事,卻沒有對這件事本身的效果負責。

原詩:

《七夕》宋代: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釋義:

如果織女不是見到牛郎她會怎麼樣?我願意與織女共同弄梭織布。

期盼年年歲歲這樣度過,其實在人間這樣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過是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罷了。


(1)七夕楊朴的詩擴展閱讀: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據題意,當知這首詩是作者於某年七夕所作。神話中說,農歷七月七日,郎織女此夜將有一年一度的相會。舊俗在這天晚上,婦女們對空擺上織物,向織女乞求智慧機巧,稱為「乞巧」。這首詩通過詠七夕的乞巧而諷刺人間爾虞我詐的丑惡現象。

前兩句楊朴寫得很有意思,作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向牛郎提出了一個問題,「沒有明白牛郎是怎麼想的?一定要織女在天空中編織美麗的雲彩。引得人們要『穿針引線』來祭拜她,」看到這里,我們也是一頭霧水,因為據傳說,編織雲彩一直都是織女的工作,並非牛郎要她這么做的。為何要問牛郎呢?

後面兩句是作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向織女提出了一個問題,「織女年年賜予人間紡織的技巧,可是她卻不知道,人間的投機取巧已經很多了」『

第三句的「巧」與末句的「巧」不是同一種「巧」,這里不僅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並且兩個「巧」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年年乞與人間巧」是「智巧、心靈手巧」,而「不道人間巧已多」是「詐巧、奸巧、投機取巧」。

這首詩不同於其他七夕節的詩歌,對於七夕節,對於牛郎織女,我們都是持贊美、同情的態度,而楊朴的這首《七夕》卻一反常態,不但不頌揚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反而從一個非主流的角度,揭露了人性的弱點,也是對人們的忠告吧。

❷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有下面這些:

第一首《七夕》。

此詩直接以節日命名,是宋代楊朴的《七夕》: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第四首也叫《七夕》。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詩人李賀的《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這首詩寫的是一名痴情的男子,在七夕夜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自己心中的「她」在哪裡呢?此詩構思奇妙,感情炙烈但表達的又很含蓄,算得上七夕佳作。

❸ 《七夕》楊璞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如果織女不是見到牛郎她會怎麼樣?我願意與織女共同弄梭織布。期內盼年容年歲歲這樣度過,其實在人間這樣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過是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罷了。

七夕古詩

1、《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七夕》

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3、《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4、《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5、《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❹ 古詩七夕的詩句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七夕今專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屬橋。——林傑《乞巧》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佚名《迢迢牽牛星》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❺ 七夕楊璞原文和譯文

原文及翻譯如下:
七夕楊璞系列:關於傳統節日的古詩詞七夕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注釋
(1)七夕:節日名。夏歷七月初七的晚上。古代神話,七夕牛朗織女在天河相會。
(2)未會:不明白,不理解。
(3)不道:豈不知道。翻譯如果織女不是見到牛郎她會怎麼樣?我願意與織女共同弄梭織布。期盼年年歲歲這樣度過,其實在人間這樣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過是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罷了。

❻ 有關七夕的古詩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如下:

1、《七夕》

作者:宋代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譯文:在未曾相會的時候,牽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樣,據我替他設想,需野培鬧要邀請織女星來,弄那織棉的金梭子。年年的賜給人間的許多巧,卻不知道人間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2、《七夕》

作者:唐代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雲霄上掛著彎彎的月亮,讓今夜的天空顯得淡然明朗。自古以來的秋夕節都是在此刻。牽牛織女的團聚的歡情和離別的悵恨不知道有多少,都在頌罩歸入到七夕之夜當中。

3、《乞巧》

作中孫者: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秋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5、《他鄉七夕》

作者:唐代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譯文:身在他鄉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懷念家鄉。微風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空,初秋已快來臨。
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❼ 七夕(楊璞)這首詩的意思

意思是:如果織女不是見到牛郎她會怎麼樣?我願意與織女共同弄梭織布。
期盼年年歲歲這樣度過,其實在人間這樣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過是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罷了。

原文

《七夕》宋代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注釋

牽牛:星名,在銀河之西,俗稱牛郎,一名河鼓,又名黃姑。大概以李牛三星像牛頭角、感之形,名之牽牛。

若何:怎麼樣。

乞與:賜給。

不道:沒有料到。

作者生平

楊璞(921~1003)北宋布衣詩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號東里野民。

世居新鄭東里(鄭韓故城內),好學,善詩,天性恬淡孤僻,不願作官,終生隱居農村。常獨自騎牛游賞,往來於縣境東里、郭店間。見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辭佳句,立即揮筆成詩。曾獨自帶上手杖進入嵩山險絕處,構思成文100多篇。當時的士人學子多傳閱誦讀他的詩文。

少年時與畢士安、韓丕同學友好。後來,畢士安官居相位,舉薦楊璞於太宗,太宗愛其才,想授官任用,璞堅辭不受,作《歸耕賦》以明志。太宗贈給束帛使他還鄉。真宗西行朝拜先帝諸陵道經鄭州,特遣使贈璞茶、帛,並命其子從妙為官。

璞所作詩俊逸瀟灑,語言質朴精煉,多描寫自然景色和農村隱居生活。類唐詩人賈島、李涉。78歲去世,葬縣城北20公里處袁堡村東。宋翰林學士李淑撰墓表,立石墓前。詩人黃庭堅過其墓拜謁,曾作詩悼念。

熱點內容
小紅丁香 發布:2025-02-07 20:56:21 瀏覽:2
紫羅蘭不發芽 發布:2025-02-07 20:52:10 瀏覽:161
杭州插花師工資 發布:2025-02-07 20:06:20 瀏覽:515
情人節ex 發布:2025-02-07 20:03:00 瀏覽:568
花卉水墨畫 發布:2025-02-07 19:59:08 瀏覽:693
綠植簡單素描 發布:2025-02-07 19:48:41 瀏覽:408
臨沂花藝培訓 發布:2025-02-07 19:44:52 瀏覽:666
盆景的自述 發布:2025-02-07 19:40:01 瀏覽:938
鮮花夾道 發布:2025-02-07 19:21:11 瀏覽:142
好的百合游戲 發布:2025-02-07 19:08:04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