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七夕
Ⅰ 七夕以前為什麼沒有收到重視現在卻被定為法定節假日
七夕以前為什麼沒有收到重視?現在卻被定為法定節假日?
1、「七夕」也就是農歷七月初七,其實是一個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
2、因為國外有所謂的情人節,一些商家利用「七夕」也進行商業炒作,延伸出一個所謂中國情人節,但不確切,牛郎織女其實是一對夫妻,更正確是夫妻節吧。
3、國家未把「七夕」列為法定節假日。
元宵節為什麼沒有被定為法定節假日
因為元宵節在傳統上還算春節。到2月2龍抬頭才算過完
七夕節能成為法定節假日嗎?
不是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20可以定為法定節假日嗎?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七夕是法定節假日嗎?
不是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根據公布的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調整的蠢絕銷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對國家法定節假日時間安排進行調整:
元旦放假1天不變;
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
「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
三、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2009年法定節假日的安排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明確了2009年法定節假日的安排。經國務院批准,2009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作出具體安排。
一、元旦:
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1月1日(星期四、新年)為法定節假日,1月3日(星期六)為公休日。1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1月2日(星期五)。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節:
1月25日至31日放假,共7天。其中,1月25日(星期日、農歷除夕)、1月26日(星期一、農歷正月初一)、1月27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二)為法定節假日,1月31日(星期六)照常公休;1月25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1月28日(星期三),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兩個公休日調至1月29日(星期四)、1月30日(星期五)。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節:
4月4日至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六、農歷清明當日)為法定節假日,4月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4月4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4月6日(星期一)。
四、勞動節:
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法定節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五、端午節:
5月28日至30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28日(星期四、農歷端午當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0日(星期六)照常公休;5月31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5月29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日)上班。
六、國慶節、中秋節:
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節分別調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七夕有帶游可能成為法定節假日嗎
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七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今天也很不易啊!而且還有眾人皆知的牛郎織女的傳說被我們所傳頌。所以我認為七夕成為法定節日是有可能的!
清明節何時被宏派定為法定節假日
國家從2008年起把清明節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個「清明節」法定假日。
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釋出《關於更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將清明、端午、中秋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當日放假一天。
七夕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農歷七月初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自秦漢至今,兩千多年來,每逢此日,從官方到民間都會以不同形式舉辦各種各樣的紀念慶典活動。七夕情人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體現了人們對幸福家庭的企盼,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已成為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重要節日。在中國七夕文化研討會上,烏丙安、葉舒憲、李稚田、柯楊、宋兆麟、傅功振等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七夕是全國性的傳統民俗節日,匯合了七夕節和牛郎織女傳說兩項國家級非遺專案,既具有節日精神的統一性又具有地域文化的豐富性。會上專家學者共同簽署了《關於將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倡議書》,呼籲將七夕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讓人們盡情享受七夕文化帶來的快樂。
Ⅱ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七夕也櫻型被我們稱作「中國情人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七夕」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就芹銷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牛郎織女天文星區對應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在東漢時七夕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因七夕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在當代更產生了「中國情人節脊首猜」的文化含義。
Ⅲ 哪天是七夕 七夕節在什麼時候幾月幾日
哪天是七夕
七夕情人節的日期依照中國的陰歷來計算,每年的陰歷七月七日就是七夕節,所以每年的陽歷七夕節日期不同,因此每年的七夕情人節時間也不同的。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平易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初批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名錄。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原告碼簡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襪褲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典籍記載
追溯由牛郎織女傳說形成七夕節的過程,時間當在戰國,地點則在楚國。查經問典,《詩經·小雅·大東》中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睆彼牽牛,不以服葙」的詩句,這是有關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文字記錄,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還有一首與織女有關的《周南·漢廣》中所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據史料記載,詩中的「漢」即指漢水,又指天漢(銀河),「游女」是指漢水女神或織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漢地區,甚重祠祀「漢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間,常將牽牛星與河鼓三星搞混淆了。南北朝時南陽模稿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注文雲:「牽牛星,荊州呼為『河鼓』」。而在南陽漢畫像石「牛郎織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為牽牛。居「漢水之北」的南陽,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漢,襟三山而帶群湖」之稱。戰國時,南陽屬楚,楚始都於淅川丹陽,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文化積淀深厚。如此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是形成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條件之一。
發源地考證
民間傳說中的南陽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版本較多,但核心內容是基本一致的。神話傳說自產生到流傳過程中形成定型故事。一般與產生地區的地名風物相粘連,這是神話傳說地方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此致使人們從感情上或從直觀的感受上認為這個故事更具可信的色彩而廣為傳播。根據現代諸多的民俗之類的出版物,大都記載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南陽,如海燕出版社的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間神話》中有「牛郎是南陽縣桑林人」之說,宗教文化出版社的《節俗》和三峽出版社的《中華民俗藝術大全》中均記載「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在南陽桐柏縣盤古開天發源地還流傳著另一版本的牛郎織女傳說:黃牛是在盤古開天闢地時,因為當時地上沒有五穀,它將天倉中的五穀偷來撒向人間,因而被玉帝賜下天庭,摔斷了腿。孫如意用百花露給黃牛治好了傷,黃牛幫助牛郎和織女成了家。後來,黃牛又不顧受罰,幫助織女和牛郎從天宮偷來蠶藍、蠶種、織布機、織布梭等。自此,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生活幸福。故事中還描述了織女如何傳授養蠶、繅絲、織綢緞技術。不同版本傳說中的人物、地點都指向了南陽,完全符合神話傳說地方化的特徵。
Ⅳ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比較關注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還是有很多的講究的,而且還有很多的意義,那麼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1
2022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
2022情人節七夕節是8月4日,農歷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七夕節定在七月初七的原因
說法一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說,規定兩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這天鵲橋相會。
說法二
關於乞巧的記載。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說法三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
說法四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說法五
「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同時七夕節也被稱之為「女兒節」。
七夕節介紹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國家。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當天需要做什麼
1、穿針乞巧
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
2、喜蛛應巧
所謂「喜蛛應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黃金瓜、巧果、花生、紅棗等為主)放在果盆上,這通常是在穿針乞巧前已由大人們作了准備。「穿針乞巧」以後,大家都睜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誰先發現,誰就大吉大利。
3、種生求子
七夕節這一天,還有種生求子的習俗。人們會在七夕前提前將綠豆、小麥等種子泡發在碗里,等待發芽之後,在七夕這天束在一起,乞求多子多福。
4、染指甲
傳說織女美貌如花,因此七夕節這一天,我國西南地區的姑娘們也有染指甲的習俗。這一天,姑娘們會用植物的漿液染出鮮艷的指甲,再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好姐妹們一起遊玩相會。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2
2022年七夕情人節公歷時間:2022年8月4號,農歷七月初七,星期四。
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七夕節送什麼禮物給女朋友比較好
1、口紅
如果你的女朋友平時比較喜歡購買口紅,那麼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口紅就是理想的選擇。女生總是缺一個色號的口紅,選擇最火的牌子、最火的色號送給最美的她。
2、香水
很多女生喜歡香水,如果你的女朋友恰好也喜歡,那就沒問題了,選擇一款她經常用的或者很喜歡的牌子的香水準沒錯。
3、化妝品
化妝品可以說是每個女生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了,可以買一套,也可以買幾件你認為她需要的送給她,這種剛需的東西,送多少都不會嫌多的。
4、包包
俗話說的'好,包治百病,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包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個,選一款女朋友喜歡的款式,或者流行的款式都可以。
5、燭光晚餐+鮮花
浪漫的情人節怎麼能少了燭光晚餐,和愛人一起燭光晚餐是很浪漫的一件事,當然也少不了一束鮮花,相信沒有哪個女生能抵擋得住這兩種。
6、項鏈等首飾
女生比較愛首飾,不同風格的衣服也會搭配不同的首飾,可以選擇一款項鏈、手鏈、戒指等等,都是很棒的七夕禮物。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3
2022年7夕是 8月4日,星期四,農歷七月初七 。七夕節又被稱為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七夕攻略
1、千萬不要在此時提出晚上見面的事情。
9:00至10:00趁老闆不注意的功夫(沒准老闆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打電話或從網上訂購巧克力和玫瑰;動用一切通訊手段(E-MAIL、OICQ、BB機、BBS)進行甜言蜜語的立體轟炸,中心思想是你很在意對方,話越肉麻越好。
2、買花最好在10:00以前,太晚買不著。想省錢的話,七夕情人節買好花在家養一夜,七夕情人節的花身價已是翻了10倍以上,15至20元一枝,太貴!
3、情人節3件寶——玫瑰花、巧克力,外加口香糖,是必備的武器。
10:00至12:00努力工作。這是做給主管和老闆看的,主要是為下午請假便。
12:00至13:00趁午餐的功夫,考慮好晚上自己的衣著、發型以及晚上活動的時間、地點。
16:00至16:30儀容修理時間,最好能去美容院做個發型。
16:45至17:20送花的絕好時機。等送花的人送完花,馬上打電話過去,敲定晚餐的時間、地點。
4、很多公司下班的時間是17:00或17:30,太早或太遲去都不好。並且一定要等候在她的辦公樓下,這樣顯得有誠意。
5、晚餐的地方必須能製造情調,比如有鋼琴的背景音樂,有燭光等。記住一點:晚飯不是目的,是手段。
22:00至24:00找個合適呆在一起、有情人氛圍的地方,酒吧是不錯的選擇。這是重頭戲,感情可以升華,可以有一些身體接觸。
6、牽手、摟腰、擁抱、親吻是難免的,但切忌不要想歪了,僅此而已。
最佳方案是:在酒吧里,手握伊人的手,深情對視,隔桌而吻。這個動作可以重復多次
7、當MM不為你所動時,你可以借著酒勁生吃桌子上的玫瑰。這是一招殺手鐧。
8、如果情人是已婚的,最佳約會時間是情人節的前一天(七夕情人節),這樣就沒有人懷疑。
Ⅳ 從二月到六月的全部節日.
你要的是農歷的還是陽歷的呢?
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國第13億人口日
1月第一個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來逝世紀念日
1月21日:列寧逝世紀念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國際麻風節)
2月份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2月7日:京漢鐵路罷工紀念日(1923)
2月10日:國際氣象節(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
2月15日:中國12億人口日(1995)
2月19日:鄧小平逝世紀念日(1997)
2月21日:反對殖民制度斗爭日(1949)
2月21日:國際母語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2003)
3月份
3月1日:國際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國愛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來誕辰紀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1963)
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2000)
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1910)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1925)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1979)
3月14日:馬克思逝世紀念日(1883)
3月14日:國際警察日(節)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3月17日:國際航海日
3月17日:中國國醫節(1929)
3月18日: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3月21日: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1966)
3月21日:世界兒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國土日(1962)
3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1996)
4月份
4月1日:國際愚人節
4月2日: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1950)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1994)
4月22日:列寧誕辰紀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圖書和版權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對殖民主義日(1957)
4月24日:亞非新聞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2001)
4月27日:聯誼城日
4月30日: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個星期日:世界兒童日(1986)
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秘書節
5月份
5月1日:國際勞動節(1889)
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
5月4日:中國青年節(1939)
5月4日:五四運動紀念日(1919)
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1914)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1912)
5月15日: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國際家庭(咨詢)日(1994)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1969)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1977)
5月20日: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1990)
5月22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2000)
5月第三個星期二:國際牛奶日(1961)
5月第三個星期日:全國助殘日(1990)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30日:「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1988)
6月份
6月1日:國際兒童節(1949)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無辜兒童國際日(1983)
6月5日:世界環境日(1974)
6月6日:全國愛眼日(1996)
6月11日:中國人口日(197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難民日(2001)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1934)
6月22日: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1991)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國際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葯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1987)
6月26日:國際憲章日(聯合國憲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國際日(1997)
7月份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國際建築日(1985)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26日: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31日:非洲婦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8月8日:中國男子節(爸爸節)(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1994)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咨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掃盲日(1966)
9月9日:毛澤東逝世紀念日(1976)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1985)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1931)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1989)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1981)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民國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980)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心臟日(2000)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國慶節(1949)
10月1日:國際音樂日(1980)
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國際老人節)(1990)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師日(1944)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二個星期四:世界視覺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個星期三: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1990)
10月11日: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鎮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1949)
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1969)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消滅貧窮國際日)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0月24日:聯合國日
10月24日:世界發展宣傳日(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
10月28日:關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1月份
11月1日:植樹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戰爭和武裝沖突糟蹋環境國際日(2001)
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1917)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1月10日:世界青年節(日)
11月12日:劉少奇逝世紀念日(1969)
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國際容忍日(國際寬容日)
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業化日(1989)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
11月21日:世界電視日
11月21日:世界問候日(1973)
11月24日:劉少奇誕辰紀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1999)
11月28日:恩格斯誕辰紀念日(1820)
11月29日: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977)
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感恩節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
12月4日:中國法制宣傳日
12月5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自願人員國際日
12月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國際民航日
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1950)
12月第二個星期日: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
12月11日:世界防治哮喘日
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
12月20日:澳門回歸紀念日
12月21日:國際籃球日
12月25日:西方聖誕節
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
12月29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1994)
◆◆◆ 陰 歷 節 日 ◆◆◆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春節 -- The Spring Festival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所有節日
路神生日 -- Magical birthday of road 元月初五
元宵節 -- Lantern Festival 正月十五
春龍節 (龍抬頭) -- The dragon saves spring (the dragon raises head) ----二月初二
寒食節 -- The cold food day is saved 清明前一天
清明節 -- Qingming Festival 四月五
立夏節 -- Beginning of Summer is saved 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立夏日
端午節 --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五月初五
天貺節 -- The day present saves 六月初六
翻經節 -- translates after festival 六月初六
姑姑節 -- the father's sister festival 六月初六
火把節 -- Torch Festival 六月二十四日
七夕 --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 七月初七
盂蘭盆節 -- The jar orchid basin saves 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 -- is hit by yuan of festival 七月十五日
鬼節 -- spirit festival 七月十五日
地藏節 -- The field hides festival 七月三十
中秋節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八月十五
重陽節 -- Double Nineth Festival 九月初九
祭祖節 -- Offer a sacrifice to ancestors section 十月初一
冬節 -- Winter is saved 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冬至日
闊時節 -- Broad season 12月20日
臘八節 --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saved ---十二月初八
小年 -- Festival that falls on the 23rd or 24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臘月二十三
除夕 -- New Year's Eve 十二月三十,臘月三十
回族節日 -- The Hui nationality festival
Ⅵ 七夕節在什麼時候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即將到來,肯定都聽說過關於七夕的美好傳說運肢,如「牛郎織女」等。在天上,還有以牛郎、織女命名的星星。那麼,大家知道七夕在什麼時候嗎?尤其是即將到來的2020年七夕是什麼時候?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公歷時間每年都不同,200年七夕節時間為8月25日。七夕節,飢備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_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爛悄毀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月初七」與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文化和旅遊部獲得「七夕節」保護單位資格。受漢文化影響,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