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天河
1. 2020廣州七夕燈光秀表演時間-地點
七夕是我國的傳統民俗節日,此次的七夕情人節廣州更是准備了絢麗浪漫的燈光秀表演,這也無疑是給想要約會遊玩的情侶創造了良好的遊玩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廣州七夕燈光秀活動的表演時間以及表演地點吧。
廣轎襲手州七夕燈光秀活動時間
時間:8月22日至26日晚
地點:廣州花城匯廣場南區
票價:免費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的臨近,廣州天河區逐漸進入了濃厚的節日氣氛。而作為「七夕節」的重頭戲——廣州乞巧文化節,從2005年舉辦至今,已在全國享有盛譽,不僅吸引當地居民,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省遊客和海外華僑。
今年,夜空彩虹、王者榮耀、TT電競等作為聯合承辦方共同參與了「2020年廣州乞巧文化節」。其中,8月22日至26日晚,「光愛2020·廣州乞巧文化光影秀」將在廣州花城匯廣場南區展示,通過搭建自主研發的藝術裝置,傳播乞巧民俗文化,為傳統非禪模遺文化出新出彩貢獻一分力量。
活動亮點
文化光影秀,不僅好玩更有深意
作為本次廣州乞巧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光愛2020·廣州乞巧文化光影秀」重點設計打造了一個名為「光愛2020」的巨型愛心裝置,裝置將在8月22日至26日期間,在廣州花城匯廣場南區展出。
此裝置由1000個環保蜂巢燈模塊組成。一個小小的蜂巢燈模組看似簡單,但其實它既是漂亮的燈光裝置,也是一個創意收集裝置。
蜂巢燈模組將收集1000個「願望瓶」,集齊後巨型愛心裝置將被完全點亮。此外,「光愛·2020」還有一個隱藏技能,即通過人體電橋可觸發裝置顏色變化。
主辦方希閉嫌望通過此次活動,微光致微光,將愛和希望傳遞給每一個人,期待每個人都能找到觸動心靈的瞬間,去溫暖和感謝愛我們的人,去致敬在2020年中每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中國人。
創新為橋,讓傳統文化煥發活力
廣州乞巧文化節是廣州「一區一品」重點建設文化項目,在傳承傳統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體現了大眾對傳統乞巧文化習俗的尊重與傳承,喚起對乞巧文化記憶,感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今年,廣州乞巧文化節區別與往年之處在於採用了「線下小場景,線上大直播」的傳播方式。因此,線下場景打造秉承「小而美,精且優」的工匠精神,在既有創新產品「蜂巢燈模組」的基礎上,設計了全新的「光愛·2020」裝置。
廣州七夕習俗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2. 2021廣州乞巧文化節時間-地點-活動內容
廣州乞巧文化節將在8月9日與大家見面,活動時間持續至8月15日,恰逢七夕期間,故起名為乞巧節,活動地點有多處,如廣州塔,海心橋等廣州標志性建築。
2021·廣州乞巧文化節系列活動
時間:2021年8月9日-8月15日
地點:廣州塔、海心橋、正佳廣場等
主題:七夕天河精彩廣州
主辦方: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天河區委、天河區人民政府
乞巧文化節活動表:
與往屆相比,今年乞巧文化節主題具有情感更突出、時代感更強;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參與方更多,受眾面更廣;文商旅融合度更高四個特點。
所有活動將根據省市疫情防控部署,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適時調整活動安排
亮點一、新思維展現新活力、激發乞巧文化傳承創新
廣州舉辦乞巧文化節,積極推動我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
本屆乞巧文化節,將從乞巧文化的發源地珠村開始,通過「擺七娘」「拜七娘」「送七娘」、廣州乞巧文拿慶友化博物館公益展、七夕游等傳統乞巧民俗活動,充分呈現乞巧文化豐富多彩的內容,體現乞巧文化的優秀魅力。
東方彩墨「瓷韻載千秋」主題活動、「忠心獻黨」書畫創作比賽獲獎作品展、「南國七夕,紅豆傳情」2021·廣州乞巧文化節粵劇專場惠民演出、「七待·最美的你」、禮衣華夏漢服模特大賽等,以乞巧習俗等傳統文化為核心開展各種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帶動更多人了解乞巧文化節的內涵,增加廣大群眾乞巧文化節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七夕·愛的宣言」主題活動將帶領大家打卡天河文化名場面,「緣來在一起」「緣聚天河·情定七夕」青年交友聯誼活動等一系列活動,讓傳統乞巧文化、古俗儀禮用新的方式走進現代青年群體的生活,傳承和倡導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形成社會良好風尚。
2021·廣州青年乞巧藝術節、「暢想天河」青少年乞巧藝術創作展等活動讓青少年聚焦乞巧文化,提升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使其在優秀傳統文消槐化中成長。
亮點二、新國潮新時尚文化自信引領花「young」玩法
「國潮」當道,在年輕人群體中「國潮」已成為最流行的時尚文化。為擴大乞巧文化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哈弗H6國潮版作為本屆廣州乞巧文化節的首席合作夥伴,將以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以「國風」「漢服」的呈現和體驗為核心內容,東方國際商業廣場、佳兆業廣場、寶墨園等地將陸續舉辦各種各樣的華服秀,引領流行風潮,以新國潮吸引群眾參與乞巧文化節,帶動年輕人喜愛傳統文化
天德廣場還將舉辦「花young國潮文化節」,通過漢服巡遊、「燈火闌珊處」國潮場景打造、國潮快閃市集、國潮音樂liveshow等形式,穿漢服、看漢服、體驗漢文化,把觀賞、遊玩、體驗、互動多種形式結合起來,讓年輕人更容易去接受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亮點三、新地標打造新熱點海心橋上演乞巧時尚秀
自6月25日開通以來,海心橋已成為網紅打卡點,本次乞巧文化節選定海心橋於8月14日舉辦「七夕天河,精彩廣州」海心橋乞巧文化時尚秀。
本次時尚秀充分結合海心橋自身「琴鳴絹舞?嶺南花舟」的結構造型特點,建設三舞台海心橋舞台、海珠舞台、越秀舞台。在舞台上將舉辦《七夕頌》、「及笄禮」、「拜七娘」儀式及祈福表演等天河乞巧習俗,還會上演傳統與潮流碰撞的國潮華服秀,凸顯多維度的國潮特色,奏響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強音,為觀眾帶來一場具有強大視覺沖擊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視覺盛宴差槐。
值得期待的還有,當晚會在海心橋上舉辦「七夕廣州,愛在海心」集體婚禮。在廣州塔為廣州乞巧文化節點亮浪漫之光的同時,參加集體婚禮的新婚夫婦共同完成一生中最莊重的愛的盟誓,讓雲天珠水見證永恆的愛情,讓海心橋成為聞名的「愛之橋」。
亮點四、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廣州節慶文商旅融合路徑
本次乞巧文化節努力探索「非遺+文商旅」的模式,聯合正佳廣場、萬菱匯、東方寶泰等商場推出「天河商圈七天游」系列活動,並同步推出「七夕七天樂」小程序作為線上互動主平台,將乞巧文化節線下活動場景作線上內容集成,聯合商業平台資源帶動消費等方式實現線上線下場景聯動,發揮乞巧文化與旅遊、商業、消費等領域融合能力,讓群眾隨時掌握乞巧文化節活動信息。
乞巧文化與珠村、海心橋、廣州塔等旅遊景點及商圈相結合這種新模式,讓文化走得更「遠」,讓景點更有韻味,也給商圈增加了新動力。
活動期間還將舉辦一場圍繞「內容驅動節慶文旅」的主題論壇,包含兩場主題演講以及一組圓桌對話等一系列活動,探討通過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文化內容與文商旅場景相融合,促進新消費、新體驗。
3. 七夕人們都在哪裡聽天河夜話
七夕人們都在葡萄樹底下聽天河夜話
4. 七月七日是什麼日子
中國的7月7日是七夕節。
「七夕」,即農歷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
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
民間習俗
1、看天河
仲夏時節,晴朗的夜空有一道光芒閃爍的星帶,俗稱「天河」。「天河」兩邊,分別是「織女星」和「金牛星」。相傳每年七月初七,喜鵲都飛上天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因此,乞巧節前後,細雨淋淋,看不到喜鵲的蹤影。人們認為喜鵲聚集「天河」,為牛郎織女搭橋去了。
2、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3、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