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話牽牛

七夕話牽牛

發布時間: 2023-07-21 13:46:06

A. 此日六君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復制的別來!

六君駐馬,指的是馬嵬之變,六軍停駐不前,要求唐玄宗殺楊國忠和楊貴妃平天下怨。七夕笑牽牛是說唐玄宗曾經和楊貴妃在長生殿中笑說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

B. 此日六君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這句詩來自李商隱的《馬嵬·其二》,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諷刺詩,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楊貴妃)的故事為抒情對象,詩中隱含作者對唐玄宗的強烈批評之意。

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

意思是:玄宗聽方士說楊妃在仙山上還記著「願世世為夫婦」的誓言,「十分震悼」,但這有什麼用?「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婦關系卻已分明結束了。怎麼結束的,自然引起下文。四紀,即四十八年,表明了唐玄宗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卻保不住自己的寵妃,極具諷刺意味。

C. 《迢迢牽牛星》詩中最能體現七夕節習俗的詩句是哪句 百度網盤

七夕節有穿針乞巧的習俗,看了詩詞彙的翻譯,想來應該是「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這一句

D. 此日六君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馬嵬》。

原文如下: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譯文如下: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4)七夕話牽牛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詠嘆馬嵬事變。馬嵬事變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李商隱生活在晚唐那種國勢頹危的氛圍下,這不能不使他對歷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識,對政治懷有更多的拯救情緒,對荒淫誤國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寫下這組詩以達諷喻之意。

作品賞析

此詩開首即說「海外」,指楊玉環死後,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尋其魂魄,在海外仙山會見了她,楊授以鈿合金釵,並堅訂他生之約的傳說故事而言。

詩人以玄宗心情設想,直說九州更變,四海翻騰,海外徒然悲嘆,而「他生」之約,難以實現。三四句承上鋪寫。「空聞」、「宵柝」,即未聞「宵柝」;「無復」、「報曉」,即不用「報曉」。此皆承上兩句「徒聞」、「未卜」之意,暗指楊玉環被縊於馬嵬事。五六句轉入實事。

「此日」指貴妃賜死之日,「當時」指七夕相約之時。「六軍同駐馬」指禁軍嘩變,李、楊兩人的愛情也一同「駐馬」了,幻滅成空。「七夕笑牽牛」,意為七夕之夜,長生殿上兩人曾歡笑密約,並笑牽牛織女一年一度相見之短暫;「 當時」曾「笑」他人,而今卻不如牽牛織女之長久相戀;相比之下,令人可憫而又可笑。

詩人把六軍憤慨之情與長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議論深刻,筆鋒犀利。七八句以反詰語氣反襯作結。言貴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愛情甜蜜,生活幸福。詩人借「莫愁」以寄託感慨。以「如何」來反問,暗含指責。

E. 此日六君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此題應結合全詩及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解答。此句出自李商隱的《馬嵬》,應是: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歷史背景:公元756年夏(唐玄宗天寶十五載六月),安史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與楊國忠、楊貴妃姐妹等倉皇奔蜀,路經馬嵬驛,六軍徘徊、持戟不前,一致要求誅殺楊國忠。接著,隨行郎吏又懇請玄宗以貴妃搪抵天下怨憤。玄宗無奈,只好反袂掩面,讓人縊死楊貴妃。史稱「馬嵬之變」。
所以前句:此日六軍同駐馬指的就是當時御林軍進行兵諫,請求唐玄宗誅殺楊國忠。而後句:當時七夕笑牽牛指的就是當隨行郎吏懇請玄宗以貴妃搪抵天下怨憤時,玄宗與楊貴妃回想起當初七夕佳節,長生殿上兩人曾歡笑密約,並笑牽牛織女一年一度相見之短暫;「 當時」曾「笑」他人,而今卻不如牽牛織女之長久相戀;相比之下,令人可憫而又可笑。

F. 今天是七夕望著明亮的牽牛星和織女星不禁想起迢迢牽牛星中的哪兩句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譯文: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在中國關於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經·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 「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 」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

《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後期,略早於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里,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賞析

此詩描寫天上的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

開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牽牛也皎皎,織女也迢迢。他們都是那樣遙遠,又是那樣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遊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

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大半。詩歌語言的微妙於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

「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可見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熱點內容
贊頌山茶花 發布:2025-02-06 03:53:38 瀏覽:271
香奈兒山茶花保濕系列適合年齡段 發布:2025-02-06 03:52:55 瀏覽:951
日料櫻花樹 發布:2025-02-06 03:48:05 瀏覽:733
二朵花藝 發布:2025-02-06 03:47:59 瀏覽:922
花語是豪爽 發布:2025-02-06 03:47:58 瀏覽:468
觀美鬱金香 發布:2025-02-06 03:42:47 瀏覽:738
適合盆栽的鐵線蓮 發布:2025-02-06 03:26:52 瀏覽:189
酸奶瓶插花 發布:2025-02-06 03:05:36 瀏覽:70
gucci香水梔子花50ml 發布:2025-02-06 03:04:55 瀏覽:177
梅州梅花如意 發布:2025-02-06 03:04:52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