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元宵節還是情人節表白

元宵節還是情人節表白

發布時間: 2023-07-27 14:32:40

㈠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但其實,元宵節是隱形情回人節!正月十五答的燈市上有各式各樣的花燈,在唐朝還有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可以說是全城狂歡。
2月19日是元宵節,華東師范大學 民俗研究所的張海嵐說,如果穿越回唐代,問一個女性最喜歡的節日,那一定是元宵節。元宵節期間,皇帝卻特許開禁三天,俗稱「放夜」。平素很少拋頭露面的女子元宵夜也可以和男子一樣步出家門。所以古時候的元宵節還雙擔著「情人節」,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從文學作品中依稀可以分辨出元宵節情人約會的影子。「醉里挑燈看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繞不開溫婉的上元佳節。他的《青玉案·元夕》,尤其是最後一句,已經成為了各領域爭相引用的經典。
影視劇中,《大明宮詞》里的少女太平在元宵燈會上揭開了心上人薛紹的面具,《仙劍奇俠傳三》中徐長卿與紫萱的三世情緣起於元宵燈會的一見鍾情。中國古代並不歌頌自由戀愛,全因天時地利,元宵節便成了無冕情人節。

㈡ 元宵節是情人節嗎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情人節之一。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二是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三是七夕節(七姐誕,農歷七月初七)。元宵節、上巳節、七夕節是古代女子最感興趣的節日。

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元夜等。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元宵愛情元素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

由於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時足不出戶,只有元宵節這天才被破例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不少多情男女借機物色心上人,擦出愛的火花,因此,元宵節這天也就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其他兩個情人節
上巳

上巳節的歷史由來已久,在上古時代上巳節在一些地方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春和景明,人們走出家門,集於水邊,舉行清除不祥的祓除儀式。魏晉以後,由於當時社會中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對人們而言,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游之意越發濃郁。西晉《夏仲御別傳》形容上巳時的洛陽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粲爛。上巳節的節期定在了陰歷三月三日。[7]在古代,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鄭風溱洧》有雲: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葯。周禮有定,未出嫁的女子是要呆在閨閣之中的(也就是閨中女子),所以一年就只有幾天出門時間,(雖然這是禮節,不是硬性規定,但是誰會去追求不守禮教的人。)元宵看燈,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單身男女們相遇相識的日子。

七夕

七夕節起始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其實,七夕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又稱七姐、七娘媽等。七夕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也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織女的誕辰。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七夕節乞巧是向七姐(織女星)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㈢ 元宵節是情人節嗎知乎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知乎。古時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過節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未婚男女可借著賞花燈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緩雹節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是情人節知乎


在中國古代元宵節是一擾轎帆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節日,平日足不出戶的女子可出門賞燈,也給青年男女提供相遇機會。

中國的元宵、上巳、七夕三個節日都可以稱為“中國情人節”,元宵節男女均可外出,容易發生愛情故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主要有帆鄭賞花燈、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

㈣ 2021中國的情人節是元宵節還是七夕 元宵與七夕哪個才是中國情人節

2021中國的情人節是元宵節還是七夕 元宵與七夕哪個才是中國情人節

就國內民俗來說並沒有這個說法,如果一定要說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節日,那麼元宵節更接近一些,元宵節有十分熱鬧的燈會,平時不出門的女孩子也可以名正言順上街遊玩,擴大和異性交往的機會。

隨著「七夕」漸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各路商家也紛紛趁機推出促銷活動,熱鬧一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據報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曾表示,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因此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並不妥當。

記者相繼采訪王娟、高巍兩位研究民俗的專家,二人均表示將「七夕」稱為「情人節」是誤讀了這個節日的內涵。王娟表示,纖臘首七夕那天,女孩子們會參與「浮針求巧」等一系列活動,重點是是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

「七夕是傳統的乞巧節,也在那個時候天氣已經快要變冷,人們開始准備過冬衣物,舊時,女性是這個節日的主角兒。」高巍也說,七夕的主要習俗是拜巧女、吃巧果,女孩子還會比賽誰的針線活兒更好。而元宵節則略帶「大眾狂歡」的性質,深閨中的女子亦可出門觀燈,與異性相識、相會,相較而言,元宵節才更像「中國情人節」。

的確,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流傳下來的詩詞中有不少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曾寫道:「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相對於其他一些節日、節氣,元宵節保留下來的民俗略多一些,這與其重視『鬧』的特性有關。但也正是因為這個特色,元宵節女子出門觀燈、男女約會的習俗反而被淡化了,而七夕由於牛郎織女傳說廣為流傳,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其易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高巍同時表示,對這一稱謂也無須過分苛責。

高巍同時表示,近年來由於社會關注等原因,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習俗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活動也越來越多,但繼承、發展這些有益民俗仍需要政府積極引導,老百姓真正參與進去,才能有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借著春節的新,正月的喜,十五的團圓意,元宵節成了千家萬戶最愛的傳統佳節之一。

七夕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局鄭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毀數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㈤ 元宵節才是正牌的中國情人節嗎為什麼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古代的女子們可以上街賞花燈,而且元宵節的晚上也是燈火通明,有很多的男女青年可以藉此機會相識,因此元宵節才是中國真正的情人節。在古代的社會中,女子還是比較悲慘的,不能像男子一樣讀書,也不能時常上街遊玩,否則會被人指指點點,但是元宵節這一天卻是一年中唯一的一次機會。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才是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在這個情人節的背後,還有著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古代的單身男女們在這一天來到街上賞花燈,祈求能夠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就像是愛情故事中破鏡重圓的那一對夫妻一樣,能夠擁有一段白頭到老的愛情。很多的文人騷客也都受到了感觸,提筆寫下了一篇篇動人的詩歌,來向後人敘述情人節的盛況。

㈥ 元宵節是不是情人節

元宵節不是情人節,情人節是14號,天是八號,明天是元宵節,現在離情人節,還有六天。

㈦ 元宵夜是情人節嗎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由於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時足不出戶,大多隻有元宵節這天才被允許結察帶睜伴出門看燈賞玩,因此有不少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物色心上人。由於元行凱宵節這天也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所以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夜是情人節嗎


中國情人節是指中國本土關於愛情的節日。對於中國情人節,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元宵節,二是上巳節,三是七夕節。

元宵節又稱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唐朝敗歲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這一天“燃燈供佛”。

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元宵節賞花燈正好為未婚男女提供交誼的機會。

熱點內容
情人節限定2016 發布:2025-02-05 18:40:15 瀏覽:915
英雄聯盟安妮情人節 發布:2025-02-05 18:40:14 瀏覽:377
室外花卉租擺 發布:2025-02-05 18:39:28 瀏覽:837
什麼樣的鮮花 發布:2025-02-05 18:33:39 瀏覽:408
荷花牌絞肉機 發布:2025-02-05 18:25:29 瀏覽:281
蘭花岩茶葉 發布:2025-02-05 18:24:55 瀏覽:792
描寫杜鵑花的好篇 發布:2025-02-05 18:23:50 瀏覽:125
牡丹卡圖片 發布:2025-02-05 18:23:46 瀏覽:775
水粉花卉風景 發布:2025-02-05 18:19:59 瀏覽:9
什麼是多頭康乃馨 發布:2025-02-05 18:17:50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