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牛郎過七夕

牛郎過七夕

發布時間: 2023-07-28 11:48:43

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時間是幾點

夜裡十二點相會。

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日,無數的鳥兒用自己的羽毛搭成一個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地上的人們在午夜時分站在葡萄架下可以聽到他們的說話聲。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

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觀察星象,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

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說,稱作「分星」,就地面說,稱作「分野」。

㈡ 關於七夕節的傳說習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關於七夕節的傳說也有一個浪漫的故事,牛郎和織女乃是一個凡人一個仙女,仙女和凡人在凡間生兒育女後被王母娘娘發現,被迫分離,並且以銀河為界限,七夕節的傳說每年七月初七,人間喜鵲都會到銀河為兩人搭造鵲橋相會。
一、牛郎織女七夕節的傳說
七夕節的傳說講的是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七夕節和國外的接吻節一樣是男女之間表達情感的最好節日。

七夕節的傳說中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七夕節的傳說由此改變,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上一頁 0 /2 下一頁

㈢ 牛郎織女會七夕的故事是怎樣的

相傳很早的時候,伏牛山下有個聰明忠厚老實的看牛娃,人們叫他牛郎。牛郎聽說伏牛山中卧著一頭老黃牛,病得快要死了。他覺得那頭老牛很可憐,就翻山越嶺跑到那裡,果然見到一頭皮包骨頭的老病牛,可憐巴巴地在一塊大石頭上卧著。牛郎說:「牛大伯,請你跟我走吧!」老黃牛睜開眼看看他,沒說話,又合上了眼。他看那老黃牛無精打採的樣子,心想它可能是餓了,就去割草給老黃牛吃。他割了一捆又一捆,老黃牛總是吃不飽。就這樣,他連餵了老黃牛三天,老黃牛終於開口對他說:「後生仔,多謝你救了我。我本是住在天宮里的,盤古開天闢地的時候,地上沒有五穀,我偷了天倉的谷種撒下來,惹怒了玉帝,他一腳把我踢下天庭。我摔壞了腿不能動彈,在這里可憐地躺了幾千年了。我的傷很重,要用百花上的露水塗洗一百天才會好。」牛郎聽了,決定留在山上為老牛治傷。他餓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山泉。每天早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給老牛治傷,夜裡和老黃牛躺在一起。這樣整整治了一百天,老黃牛的傷好了,就跟著牛郎回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黃牛形影不離,他們成了相依為命的好朋友。

牛郎長大了,哥嫂要與他分家。牛郎不要房子不要地,只要了老黃牛和一輛破車,到村外搭了一個草棚安了家。老黃牛從嘴裡吐出一粒葫蘆籽給牛郎,牛郎把它種在門前。第二天發芽了,第三天長藤了,牛郎馬上搭了個葫蘆架,沒過幾天,滿架子就鋪上了葫蘆藤。老黃牛對牛郎說:「你夜裡藏在葫蘆架下,就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們也能看見你。要是哪位仙女連著偷看你七個夜晚,就表示她願意做你的妻子,我就拉著車子帶你上天,把她接來與你成婚。」

這天夜裡,牛郎站在葫蘆架下向上望去,真的看見一群仙女在御池洗澡。臨走時,有一個仙女向下偷看他一眼。第二天夜裡,牛郎看見那個仙女獨自來到御池邊,大著膽子看牛郎。第三天夜裡仙女向牛郎微微笑,第四天夜裡向牛郎點頭,第五天夜裡端出一籃子蠶,第六天夜裡又搬出一架織布機,到了第七天夜裡,仙女手拿布梭向牛郎招手。就這樣他們兩人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經過了七個夜晚的眉眼傳情,相互愛慕。不久,從天上飛來一隻喜鵲,停在老黃牛的頭上,吱吱喳喳地叫著。老黃牛明白這是仙女派來傳信的天鵲,就叫牛郎套上車,老黃牛四蹄騰空,一會兒就馱著他來到御池。牛郎和織女一起抬起織布機放到車上,織女挎著蠶籃和牛郎一起上了車。老黃牛又騰起四蹄,不一會兒就把他們馱回了家。

牛郎和織女成親了,大家都來賀喜。織女把帶來的蠶分給姐妹們,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綢緞。第二年,織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小孩。他們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幸福又和睦。

不料這事終於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很生氣。有一天,牛郎正在犁地,忽聽晴空一陣響雷,只見老牛流著淚對牛郎說:「我把織女接下天來與你成親,犯了天規,現在天鼓在響了,我已難活,我死後王母娘娘會來拆散你們夫妻倆。你記著,我死後你把我的皮剝下,肉吃了能脫凡成仙,皮做成靴子穿上就能騰雲登天。」老黃牛說完倒下死了。牛郎哭了一陣,就照著老黃牛說的話做了。

七月七那天,牛郎正在鋤地,兩個孩子哭著跑來對他說:「爸爸快回去,媽媽被一個老太婆拉走了。」牛郎扔下鋤頭,穿上靴子,一手拉一個孩子騰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照腳下一劃,一條波浪滔滔的大河出現在牛郎面前。牛郎拉著孩子站在河邊哭,哭聲驚動了玉帝。玉帝見一雙孩子怪可憐的,就讓他們一家人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從此,每年到了七月七日的夜晚,人們就會看見滿天喜鵲向銀河撲去,它們互相咬著尾巴,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拉著一雙兒女在橋上和織女相會。

㈣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下面一起看看關於七夕的傳說吧!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牛郎織女故事雛形最早見於《詩經》,後經歷代流傳和加工,最終形成了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

牛郎是人間孤兒,父母雙亡之後,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給牛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擅於織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與其他仙女一道到銀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來到銀河邊將織女的天衣偷走。織女不能重返天宮,遂於牛郎結成夫妻,生有一兒一女,自耕自織過著幸福美滿生活。天帝知道後大為震怒,派了天兵天將到人間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十分悲痛,抱著一雙兒女哭作一團。老牛臨死前,囑咐牛郎在它死後穿上它的皮即可攜兒女上天宮去尋找織女。

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著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時,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二人之間頓時出現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泣。織女和牛郎及他們兒女的哭聲感動了天帝,天帝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每到七夕,大家就會出門去看牽牛、織女星渡河相會。

七夕節有關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

很早以前,山裡住著戶人家,老人們都死了,家裡剩下了兄弟倆。老大娶了媳婦,這媳婦心眼不好,老想獨霸老人留下的家業。

有一天,二小領著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著牛背說:「牛哇,牛哇,我想睡會覺,你可千萬不要亂跑。」老黃牛像聽懂了人話,低著腦袋「哞、哞」地叫了幾聲,甩打著尾巴在他身邊吃起草來。二小躺在草地上睡著了。

錯過中午,嫂嫂提著罐子來給小叔子送飯,見二小正在睡大覺,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腳。二小醒了見是嫂嫂,慌忙爬起來,站在地上像個愣雞。

嫂嫂把飯罐子往地上一擱,氣呼呼地說:「你倒自在,撒著牛睡大覺,牛丟了我才和你算賬哩!」說完,她一扭屁股走了。

二小的肚子早就餓了,捧起罐子剛要吃,身邊的大黃牛一頭把罐子撞了,罐子摔了個稀巴爛。大黑狗見了地上的飯,張口就吃,不一會,就把地上的飯舔了個一干二凈。

二小瞅著碎罐碴子害怕了,覺得回家也沒好兒。他長嘆一聲;「唉,怎麼我就這樣命苦啊!」

二小的唉聲剛落,大黑狗撲通一聲倒在地上,鼻子口裡流血,一會兒就斷了氣。他這才明白,嫂嫂在飯里下了毒葯。

二小心想:看來不能和這個害人精在一塊過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裡。日頭兒快落西山時,他趕著牛回了家。一進院子,扭頭見哥哥打外邊回來,二小心裡一酸,兩眼止不住地流淚。哥哥見弟弟這樣傷心,不知家裡出了什麼事,忙問:「你為嘛莎莎課件站[]這樣難過?」「我把嫂嫂送的飯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飯就死了。」哥哥聽了,心裡明白了八九,斗又斗不過家裡的女人,為了難。

二小哭著說:「哥,咱們分開過吧。」哥哥見弟弟說要分家,更做難了,一來弟弟還小,二來他外出做買賣;家裡沒有幫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塊湊合著過吧,又怕弟弟有個三長兩短。

二小見哥哥發愁,就說:「哥,家裡什麼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頭牛。」弟兄倆在院里說分家的話,媳婦聽見了,打心眼裡高興。她手扒著門框沖著丈夫說:「往後各過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哥哥眼裡噙著淚花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第二天,二小趕著牛車走了。走來走去,越走越遠。二小心想:老是這么走,走到多時是個頭?乾脆就住在這吧!他把牛車停下,砍了好多樹枝子,就著山坡兒搭棚。棚子搭好了,就和老黃牛在這兒落了戶。

那頭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界,已經跟著二小過了一年多,這一天夜裡死了。老黃牛死後,一連給二小託了三個夢,夢里對二小說:「到明天午時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後,你把我的皮子剝下來,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個閨女,那天她們到天河裡去洗澡。記住,那個穿綠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婦。你千萬別讓她們看見你,等她們都到了水裡,你抱了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會走了。」

第二天,二小見老黃牛死了,不吃也不喝,手摸著它光啼哭。後來就把牛皮剝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墳上跪著大哭了一場。

七月七那天,二小披上牛皮,立時兩腳離了地,飄飄悠悠來到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樹林里等著。一會兒,王母娘娘的七個仙女來了,她們一個個脫了衣裳,撲通撲通跳到了水裡。

二小瞅准了那身綠衣裳,竄過去抓起來就跑。三仙女見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打水裡出來就追。緊追慢追,追到二小家裡。三仙女問二小為什麼拿她的衣裳,二小說想讓她做自己的媳婦。三仙女再三說天規不容,二小一再說人間比天上好。三仙女見二小長得好看,也動了心,就應了他。打這,三仙女落凡到了人間,她天天在家彈花織布,人們就叫她織女。二小天天外出賣布掙錢。小倆口過起了舒心日子。

三仙女和二小過了三五年,給他生了一男和一女。一天,二小到地里去幹活,天上響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把織女抓走了。二小回家一看,見兩個孩子啼哭,不知媳婦上了哪兒,急得團團轉。一問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一指劃,二小才想到織女走了。他急忙擔起兩個孩子,披上牛皮去趕織女。

二小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織女時,惹惱了王母娘娘:「好你二小,莫非你要追到靈霄殿上去嗎?」她打頭上拔下銀管,在二小和織女中間一劃,立刻劃成了一道天河。二小沒有辦法過河,急得直跺腳,筐里的兩個孩子直喊娘。織女和二小都哭了,啼哭也沒用。二小想給織女留個想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織女,織女接在了手裡。織女想了想,沒嘛可送,掏出織布梭照著二小扔來,織女手勁小,把織布梭扔歪了。

直到現在,天河一邊的織女星懷里有扣套星,另一邊的牛郎星旁有個梭子星。

㈤ 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說

導語:七夕源於牛郎和織女的唯美愛情故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有個牛家莊,莊裡有個聰明、忠厚、勤勞的小孩叫靈兒。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隨哥哥過日子,嫂子馬氏為人狠毒,常常虐待靈兒。一年秋天,剛收割完畢,馬氏就逼著靈兒去山上放牛,並對他說:「給你這九條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頭牛你才能回來!」靈兒聽後;無可奈何,只好趕著牛離開牛家莊。

村裡人聞訊趕來,對靈兒深表同情。有的送來吃的,有的送來穿的,靈兒一一致謝,然後獨自一人趕著牛向山裡走去。

當他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嶺就停下來歇腳,坐在樹下傷心地流淚。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會有十頭牛呢?正在這個時候,有位須發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現在他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親切地問:「孩子,你怎麼一個人跑到這個偏僻的地方來放牛?為什麼事你這樣傷心?」靈兒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講了。老人笑著說:「原來是這么回事!別難過,那伏牛山裡有頭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養它,等牛病好後你就可以趕著牛回家了。」說完那老人就不見了。靈兒好象做夢似的。便按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靈兒走呀走呀,翻過一道道的山,涉過一條條的澗,終於找到了那頭病牛,它正在一塊大平石上卧著。靈兒立即趴下去,連連磕了三次頭,喊了聲「牛大伯」。老牛睜開疲憊不堪的眼睛,一會兒又閉上了。靈兒看著老牛那沒精打採的樣子,心裡想,可能是餓了,於是就急忙去給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整整餵了三天三夜,老牛終於吃飽了。突然抬起頭跟他講起話來:「好孩子,我本來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穀種子撤於人間而觸犯了天規,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壞了,動彈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給我洗擦一個月我就會好的。」小靈兒聽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來,餓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裡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給老牛洗傷。整整一個月,老牛的傷真的好了,它跟著靈兒一道回家。

靈兒回到家裡,嫂嫂見他真的'趕了十頭牛回來,硬說有一頭是偷了別人的,還把他痛打了一頓,經鄉親們解勸才算作罷。此後,靈兒白天放牛,夜裡就睡在牛的身邊,莊上的人都稱他是「牛郎」。那隻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親。有一次,嫂子把毒葯放到菜里,老牛告訴牛郎不要吃。嫂子氣起來鬧著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要那頭老牛、兩輛破車和一隻爛皮箱,就離開了家,在一棵桑樹下搭了個草棚住了下來。老牛從嘴裡吐出個茶豆,牛郎將茶豆種在草棚門前,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長出了葉子,牛郎就忙搭架,過幾天豆子藤都爬滿了架子。老牛就說:「孩子,你夜裡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誰要是連續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時我就用車拉著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來,與你結成婚配。」

聽了老牛的囑咐,牛郎夜裡就鑽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見一群仙女在玉池裡洗澡,臨走時,有一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裡,只見那仙女獨自來到玉池邊,大著膽子看牛郎。第三天夜裡,望著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裡便向牛郎點點頭,第五天夜裡端出一籃蠶,第六天夜裡偷出一架織布機,第七天夜裡拿著織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織女,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眉來眼去,牛郎盼著織女下凡,織女盼著牛郎快去團聚。七月七這一天,從天空飛來喜鵲,落在老牛頭上,喳喳喳地叫:「織女差我來,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老牛笑著點點頭,牛郎套上車,坐上去。 老牛四蹄騰空,一會兒來到了玉池,牛郎下車,和織女把織布機抬放到車上,織女挎著蠶籃上了車,牛郎也跳上車同織女坐在一起。老牛騰雲駕霧,一會兒即到家。

鄉親們獲悉牛郎成了家,都趕來賀喜。織女就把她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眾姐妹,教大家養蠶、執絲、織綢緞。

於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賢妻,能養蠶,會抽絲,還能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都說織女的織布機是從天上帶來的,織出來的綢緞做成衣,冬暖夏涼。這消息傳了出去,引來了山南海北的絲綢商人,都爭著前來爭購南陽綢。這事轟動了白河兩岸,伏牛山區的千家萬戶,都送自家的姑娘來學織。織女心地善良,樂於教人,不到兩年,家家戶戶都學會了養蠶抽絲織綢緞。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織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玉妹。牛郎耕田,織女織布,日子過得很和睦。

幾年後,牛郎正在犁地,晴空突然響了一陣雷,老牛望著牛郎直流淚,並對牛郎說:「孩子,我把織女拉下天,觸犯了天條,看來活不成了。我死後,王母娘娘肯定不放過你們,到那時,你吃我的肉可以脫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騰雲登上天去。」說完老牛應聲倒下;牛郎哭了一陣之後,就依著老牛的吩咐做了。

正好七月七那一天,牛郎正在鋤地,金哥玉妹兩人哭喪著臉跑了過來,告訴牛郎說,來了個老婆子,把媽媽從織布機上拉走了。牛郎急忙回家穿著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著金 哥、一手拉住玉妹,騰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替照腳下一畫,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出現了,牛郎拉著金哥玉妹站在河邊直哭,哭聲震驚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對孩子,怪可憐的,於是,就決定讓他們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會—次。

人們突然發現牛郎一家人不見了,感到蹊蹺,夜間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看見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河那邊的織女在哭,河這邊的牛郎拉著金哥和玉妹也在哭。人們發現群星閃爍的天空多出一條銀帶,就叫它為天河。天河的一邊多了一顆星,這顆星就叫織女星。一邊多了三顆星,叫做牛郎星。人們想念牛郎織女,每晚總是鑽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到了七月七那天晚上,突然看見滿天喜鵲向著天河撲去,互相咬著尾巴,搭成一座鵲橋。牛郎一手拉著金哥,另一手拉著玉妹上了橋,織女也從橋那邊過來了,走到鵲橋中間一家人相會了。

㈥ 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七夕節是情人節,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與七夕也是息息相關的,他們的故事也是十分的感人,令人沉浸在其中,下面為大家分享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1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發展、演變,有各種不同的版本,主要情節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孫女織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織雲彩,也稱雲錦天衣;牛郎是人間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頭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訴他,天上織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銀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織女的羽衣,這樣沒有了羽衣,織女就不能飛回天上了,就會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

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就會得到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後來有一天,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不守天規」,「私奔」凡間,大為惱怒,就派天兵天將捉拿織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想起老牛告訴他急難時披上牛皮會得到幫助的話,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飛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織女的關鍵時刻,王母娘娘拔下頭簪,在織女身後一劃,那劃痕就成了波濤洶涌的天河。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現在牛郎星旁的兩顆小星,稱扁擔星,人們說那是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最後,牛郎織女的真情感動了天上的喜鵲,它們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麗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橋,讓這對相思一年的夫婦在這一夜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2

從前有個孩子,叫牛郎。爹娘都死了,兄嫂對他很不好。讓他吃剩飯,穿破衣,在牛棚里睡覺。他和老牛相依為命,對老牛照看地很周到、細心。

牛郎成年後,兄嫂狠心地把他趕出家門,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勤勞能乾的牛郎打柴、換糧、蓋房、種莊稼,在山前安了家。

一天,老牛告訴牛郎織女的信息,牛郎按老牛說的做:翻過山,走過樹林,來到湖邊,看到仙女們在洗澡,撿起粉紅的紗衣,果然遇見了織女。牛郎把自己的情形全部告訴了織女,織女有同情又佩服,也把自己的情形告訴他:原來她是天上織彩錦的織女,遭受王母娘娘的壓迫,被關在機房裡沒有自由,日夜勞累,這才溜了出來的。兩個勤勞善良,熱愛生活的人,決定結婚。

他們倆結婚後,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生活簡單而和美。美中不足的是老牛死了。它死前交代牛郎留著它的皮,遇見緊急事,就披上。

王母娘娘得知織女和牛郎結為夫妻,特別恨織女,她親自到牛郎家裡。見到織女,王母娘娘一把抓住織女往外走,還把孩子狠狠地推倒在地。織女一時沒辦法,告訴孩子快去找牛郎。牛郎帶著兩個孩子披著牛皮去追織女,王母娘娘眼看牛郎要追上了,她拔下玉簪在背後一劃,瞬間出現了一條牛郎飛不過去的天河。

織女受了嚴厲的懲罰,但她還是想見牛郎,王母娘娘拗不過她,便允許她每年七月初七與牛郎見一次面。牛郎織女的故事縮寫古時候,有個孩子,父母雙亡,哥哥嫂子對他很不好,他每天吃剩飯,穿破衣,累了就在牛棚里睡,受盡了苦頭,也正因如此,他和那頭牛也更加親密了,他認為牛對自己的感情才是真摯的。他很會照顧那頭牛,即使自己吃不飽,穿不夠也不會委屈了那頭牛,給牛吃嫩草,給牛喝清澈的泉水,把牛打扮的乾乾凈凈,他對那頭牛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他沒名字,鄉親們每次見他,都遛著一頭老牛,因此大家都管他叫」牛郎「。牛郎很喜歡這頭牛,他總是幻想著,如果這頭牛會說話該有多好。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牛郎長大了,哥嫂想霸佔父親的財產,他們把牛郎看成障礙,想把他趕走,自己獨占財產,牛郎也覺得沒什麼,只要那頭牛跟著自己,他什麼也不要。於是他牽著老牛,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離開村子,走到山中,從那以後他白天上山打柴,裝滿一車之後,就讓老牛拉著到集市上換糧食,沒過多久,他在山前蓋了一間草房,又在草房旁邊種上了莊稼,自己就在這里安家了。

天晚上,老牛突然說話了,可是牛郎一點兒也不驚喜,像是習慣了似的,老牛告訴牛郎,明天黃昏時翻過右邊的那座山,樹林前是一個湖,那時會有仙女在湖邊洗澡,他們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撿起那件粉紅色的紗衣,跑到樹林里等著,跟你要衣裳的那個仙女就是你的妻子,這個好機會你可別錯過了!牛郎高興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黃昏牛郎按照老牛的話照做,沒曾想,真的.有仙女來找牛郎要衣裳,牛郎說明了自己的情形,姑娘認為牛郎很可憐,又把自己的故事講給牛郎聽。原來,姑娘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織得一手好彩錦,就是天上的雲霞,人們都叫他織女,織女沒日沒夜整天工作,一會兒也不能休息,他想下到凡間開開眼,便與幾個仙女一起將王母娘娘灌醉,想著在湖裡洗洗澡,再多玩一會兒。

牛郎聽完織女的話,表示非常同情他,提議,不如咱倆結婚一塊過日子。織女也認為這個提議不錯,便欣然答應了,織女一見到老牛也甚是喜愛,用腮幫靠近老牛的耳朵,老牛也很喜愛織女……

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3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故事簡介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它是一種文學上面的創作也是一個小說故事。明代的時候,這個故事逐漸的變成了人們所熟知的神話。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因為對於人間有無數的嚮往,隨著姐姐們一同下凡遊玩,卻在這個時候遇上了牛郎,牛郎七歲,父母雙亡,慘遭大嫂的虐待。

因為太白金星對他的身世感到哀傷,所以命金牛星下凡託付牛生陪伴左右。在金牛的引導下,牛郎認識了織女,並看織女在洗浴時偷取了織女的衣裳,在後來鄭重地向織女道歉,歸還衣服之時,兩人互生情愫,拜堂成親。王母知道之後對此不滿,於是將子女捉拿回去。此後只允許每年七夕兩人可見一面。牛郎織女星相隔甚遠,也是喜鵲搭成鵲橋,讓他們可以在銀河的東岸相會。

七夕鵲橋的故事

相傳這天牛郎和織女在銀河的東岸相會,役使喜鵲做橋梁從它們頭頂走過去,所以喜鵲頭上的毛都被踩禿了。《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

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七夕的詩句

詩經·小雅·大東。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睠言顧之,潸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私人之子,百僚是試。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古詩十九首(之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熱點內容
紅色梅花玉 發布:2025-02-05 16:37:02 瀏覽:568
室內適合養什麼植物盆栽 發布:2025-02-05 16:31:59 瀏覽:672
滿樹櫻花下 發布:2025-02-05 16:31:48 瀏覽:434
整個鬱金香作文300字 發布:2025-02-05 16:31:44 瀏覽:677
寶雞海棠游泳 發布:2025-02-05 16:31:03 瀏覽:85
武則天牡丹詩 發布:2025-02-05 16:19:41 瀏覽:117
每一朵笑容 發布:2025-02-05 16:15:15 瀏覽:80
日本梅花 發布:2025-02-05 16:13:03 瀏覽:140
鮮花熊北京 發布:2025-02-05 16:12:59 瀏覽:525
康乃馨名稱的由來 發布:2025-02-05 16:10:35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