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推一朵雲
㈠ 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誰寫的
是德國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寫的,收錄在雅斯貝爾斯的作品《什麼是教育》中。
原句:
E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翻譯: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解析: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關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則應該是像雲朵推動雲朵一樣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響他人的心靈,促進他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長。
(1)用力推一朵雲擴展閱讀:
雅斯貝爾斯的名著《什麼是教育》從「自由、生成、超越」的存在主 義哲學基礎出發,詳盡、深入地論述了他對教育的獨特理解,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於成為「全人」。
他提倡的文化教育,依靠必要的教育和交往氣氛,採用蘇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強調師生間的平等尊重, 制定有限的教育計劃和完善的教育內容,這樣,教育能陶冶和生成一代新人。他進一步指出教育改革真正條件不是金錢而是回歸人的教育本身。
作者簡介:
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存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學的觀念》(1946)和《什麼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㈡ 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
節選自——雅斯回貝爾斯《什麼是教答育》》(1977)一書。E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㈢ 如何理解: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
教育,上行下效。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總是會把老師的話當做很重要的行為准則。「手背後、坐端正」、「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就聽過的老師的教導,對我們的行為起到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我們年齡增長,外人的話幾乎不會再繼續左右我們行為了。這時候,真正改變我們行為的卻是內心攀比、不甘落後的倔強。
教育,在現代人看來只為考試知識的傳遞。可是,在學校里學過古文的都知道,古時候聖賢授課主要還是「傳道受業解惑也」。
我理解的「道」,就是道德思想——可以是「百家爭鳴」里的任何一家,但必須為正能量;我理解的「業」,是為人處世、與人謀或者打工掙錢時候的技巧;我理解的「解惑」,是解除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問或心結。
由這些方面看,教育確實是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的過程。如果前者是一個滿腦子都是壞思想的人,且後者無法辨別是非而受教於他時,那麼後者也將成為一個壞人。相反,如果前者是一個正直有為、三觀進步的好人,後者將成長與其同樣正確進步的教育,自然會是一個正派的人。
因此,老師影響學生,學生影響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影響孩子的孩子,如此下去,不就是題主所說的話了嗎?
㈣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英語原文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原文:E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相關介紹: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出自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1977)一書。該書主要寫了作者自己對「教育」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書中總結了自己對「教育」的思考,主張從第一線的教學實際出發。
(4)用力推一朵雲擴展閱讀
在這本著作《什麼是教育》中,雅斯貝爾斯用哲學的眼光來闡釋理想的教育,在作者看來,教育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並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
因此教育的原則是通過現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導向人的靈魂覺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導向由原初派生出來的東西和平庸的知識。真正的教育絕不容許死記硬背,也從不奢望每個人都成為有真知灼見、深謀遠慮的思想家。教育的過程是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自我練習、自我學習和成長,而實踐的特性是自由游戲和不斷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