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七夕
Ⅰ 大眾們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除了牛郎織女的故事,還有的說法——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那麼七夕的習俗有哪些呢?對於我們這種單身人士或者非伴侶來說,在七夕這個情人相聚的時候,大眾的習俗是——乞巧活動、拜織女、吃巧果、接露水、青苗會、拜七姐等。
Ⅱ 現代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在古代,陰歷七月正好是女人們織布作衣的時候,於是七夕節的各種文娛活動就慢慢形成了。
傳統的七夕活動包括:對著月亮穿針、種粟米盆栽、曬衣服曬書、洗頭發染指甲等,主要參與人員都是未婚少女,
有的活動甚至禁止已婚人士參加。在七夕節當天乞巧活動是我國的民族活動,
也就是要祈求織女讓自己有更多的技能,特別是女孩子會祈禱織女讓自己心靈手巧,當然每個地區活動可能有一些差別。
Ⅲ 七夕節結婚如何挑選婚紗
即將結婚時的婚紗搭配 一、婚紗顏色的選擇 1、不一定要純白 婚紗不一定是純白的,要求新娘全身連頭飾都是一片雪白,是始於維多利亞女皇時代, 隨著世界潮流不斷有變,如果你勇於嘗試,各種色彩的婚紗都完全可以穿著,沒有特別禁忌。 2、要和膚色搭配 東方人膚色深而偏黃,穿雪白婚紗,會顯得暗啞,穿象牙色會較和諧自然,粉藍、粉紫與黃皮膚都不能協調,反而粉橙、粉綠能與偏黃膚色相配。 二、婚紗款式的選擇 1、裙擺 太長太蓬的裙,會令人顯得很矮及累贅,所以於婚禮當日,宜挑選稍微離地的小篷裙,又或者長及足踝呈A字剪裁的直身婚紗。魚尾裙是最不方便,以及最難穿得好看的,如非新娘特別喜愛魚尾裙,否則,毋須考慮了。 2、試穿 許多款式掛在衣架上很美,穿在模特兒身上都很美,唯獨是這樣的美,不是適合所有人,所以試穿是必須的,尺碼不合身可以改。 3、氣質 氣質也很重要,小家碧玉型不宜作性感打扮;精明能幹型不可過分堆砌裝飾;爽朗活潑型勿扮貴婦。穿著與自己格格不入的衣飾,非但不能烘托出本身的優點及氣質,更會令穿的人和看的人,同感不自然。 三、不同體型的挑選 1、嬌小單薄的新娘 想要讓自己的身材顯得修長,不妨選擇中高腰並在腰部打褶的白色紗質面料婚紗,可以拉長身線;也可以選擇腰線成V字的微低腰設計,以增加修長感。 2、豐腴圓潤的新娘 可選擇下擺略蓬鬆的公主樣式,但不宜過大,過大的裙擺會膨張下半身;宜選低領,以V字領為佳,可以使身線拉長;裝飾的花邊花朵宜選用較薄的平面蕾絲。 3、過於豐滿的新娘 上身比較豐滿,建議最好選擇上身設計簡單而又能展現胸線優點的婚紗,下擺選擇公主式蓬裙;如果你的下身比較豐滿,建議不要選擇以皺折為設計重點的婚紗,以A字體裙擺為佳,特別注意領口的設計,可以把人們的視線鎖定在相對纖細的上半身。 四、選擇婚紗的配件 1、胸飾(胸花、胸針) 注意不要佩戴過於繁復的胸飾,否則會喧賓奪主而掩蓋了婚紗禮服的美麗。胸飾佩戴的位置較高,可以增加身體的修長感。 2、手袋 製作精巧的手袋可為你的婚紗增添姿彩,但是要注意盡量不要與婚紗有色差。裡面裝上必要的化妝品,或者是針線盒,如果妝容甚至是禮服出現「意外」,你就有工具及時彌補了。 3、鞋子 鞋子的高度至關重要選擇搭配婚紗的鞋子時候,一定要記得當初測量尺寸時所穿鞋子的高度,以防穿婚紗時出現尺寸差異。 七夕節結婚如何挑選婚紗2 如何挑選到適合自己的婚紗 找些參謀:選婚紗時一定要帶上一個參謀,可以是你的母親,也可以是閨蜜,她比你自己都了解你,知道什麼是最適合你的。 選個工作日:最好能選擇工作日挑選婚紗,相比擁擠的周末,你會獲得挑款師更多的關注和時間。也會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挑選婚塌乎頌紗上面。你大概會有兩三款禮服的配置,所以當你購買婚紗之前,應該先和店家確認好時間表,也許你需要更多,所以一定要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備用。 畫個淡妝:畫個美美的淡妝,在試穿婚紗時,能夠更自信,也能有更准確的視覺效果。也可根據婚紗調整結婚當天的妝容。 挑選時期:挑選婚紗前,必須確定婚禮的季節,婚禮的風格和地點。婚紗要與婚禮的風格協調一致。例如:如果是在夏天舉辦婚禮,那婚紗可以選擇比較輕盈的款式,而在冬天舉辦婚禮則可以選擇保暖性稍微好一點的婚紗。那春天和秋天就可以隨意一點,畢竟天氣不冷不熱,選擇的空間會比較大。 預算成本:婚禮籌備過程中要花費的地方可不少,那麼在禮服這塊需要新人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配。婚紗頃慎及其他配飾上所花的費用,一般佔到婚禮費用的10%左右為宜。如果預算比較寬裕,也可以考慮定製一款最合自己新意的婚紗。也可以詢問銷售,是否有折扣,如果你同時選擇新郎服、母親服,或者伴娘服,有些婚紗店會提供折扣。 內衣的穿著:新娘在穿著婚紗的時候,需要選擇無肩團鄭帶內衣或胸貼。婚紗店裡一般不會提供,或者提供一次性的,但不一定適合你的胸圍。罩杯或胸底圍幾厘米的偏差,會直接影響你的胸形及婚紗穿著效果。 不要用相片選婚紗:用相機拍出來的婚紗和穿在身上的婚紗,效果截然不同。或者將你拍好的婚紗照片給你的朋友看,希望得到一些建議,這是不可取的。如果真的需要建議,最好讓他們看到你穿婚紗的樣子。 別著急買第一件婚紗:你不是第一次約會就會訂婚,對吧?同樣的道理,不要買你試穿的第一款婚紗。所以,在決定購買之前,一定要給自己多點選擇多點考慮,多對比,適當的聽取家人朋友的建議。 婚紗要莊重,也要特別,婚紗穿著不只是給自己看,婚禮上那麼長輩親朋都可以看到,所以款式選擇上合體、大方。不用刻意追求潮流,一些流行的暗色系的婚紗,或oversize,但這些風格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婚禮,婚紗一定要挑適合自己婚禮風格,和合適自己的款式。風格不搭,或禮服太大太小都會讓整個人看起來非常不對勁。 最後為准備在合肥結婚的新娘說的是試穿婚紗要多走動,確認各個角度完美無缺。穿好婚紗及頭紗之後,在婚紗店裡多走兩圈,走步、坐下、輕擺、轉個圈圈,從各個角度查看婚紗是否完美合身,真正適合你的婚紗會始終服服帖帖。 好了,說了這么多關於如何挑選婚紗的攻略,新娘准備好了嗎?婚期確定好了的新娘趕快把這個提上日程吧,然後美美的出現在婚禮上吧!
Ⅳ 七夕節日的風俗有哪些 七夕節日的風俗介紹
1、拜織女。「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2、蘭夜鬥巧。該習俗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
3、七姐誕。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Ⅳ 七夕節風俗習慣
Ⅵ 什麼是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由於古代女子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的姻緣。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
牛郎織女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中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Ⅶ 古代女子七夕節都干什麼
古代女子七夕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擺上些瓜果,賽乞巧,各版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權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在嶺南廣東,七夕節有拜仙的傳統民間習俗,這個活動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婚後的新娘,在過七夕節時,要舉行辭仙儀式。在初六晚上祀神時,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此時如有蜘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太乞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乞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拿來面、菜,一塊兒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餃子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餃子,據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Ⅷ 廣東七夕用什麼拜七姐 廣東七夕有何特色習俗
廣東是一個很有自己習俗特色的地方,而且廣東也是很注意祭祀拜拜的,很多節日都有祭祖祭祀的習俗,當然根據不同的節日祭祀用的貢品也不一樣,並且寓意也都不同,而在廣東七夕節最需要拜的就是七姐。那麼廣東七夕用什麼拜七姐?廣東七夕有何特色習俗?下面是我精心准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東七夕用什麼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閩台即稱為拜七娘媽。廣東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宋代劉克庄曾有詩詠道:瓜果跽拳祝,喉羅朴賣聲。粵人重巧夕,燈光到天明。
在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卜閉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櫻弊冊物。
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浸,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或組織大家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脊宏。
廣東七夕有何特色習俗
泡七色花水
在惠州,有七夕泡一盆七色花水讓女人更美的說法。七色花也就是七種花,必須是沒有毒性的花,例如米蘭花、玉蘭花、香花草、茉莉花、玫瑰花、康乃馨、大紅花等。
相傳在七夕午夜時,仙女與董永相會,如果看見有人把七色花泡的水盆放在露天的地方,就會施下仙水,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在這個時候泡的花水,女人用來洗臉會更美。
用蘋婆來供奉
在廣東民間有一習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節都用蘋婆來供奉。蘋婆其名來自梵語,相傳由唐代三藏法師從西域傳入,並因七月初七又是牛郎與七姐相聚日,所以又稱之為七姐果。
蘋婆是在七月初七前後上市,且它是嶺南珍稀果品,又稱鳳眼果,上市期約半個月,故平時不易吃到。
七夕取水
過去,肇慶七月七落坑洗白白、到河裡擔水回家避邪,是農村常見的七夕儀式。廣寧人普遍認為農歷七月七這天河溪的水特別清涼;
廣寧人稱之為七姐水,父母都會叫孩子去河溪里洗身,也許寓意著用七姐水沖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濁,以游泳,祈求孩子們強健平安。
有這樣的傳說,七月七當日山坑泉水更甘甜,是一年之中水質最好的時候。此時接取的山泉水,裝回家中用水缸或瓦缸存放,據說放置一年都不會腐臭。
有村民當天從山裡接回來的水,放入冬瓜浸泡,喝下去具有解毒清熱功效。如有大人小孩發生驚風熱症等症狀,可飲用這七姐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