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天仙配

七夕天仙配

發布時間: 2023-08-12 08:20:53

『壹』 從《天仙配》文化歷史演變看七夕

 從《天仙配》文化歷史演變看七夕

         大    明

    1.南朝:《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kūn),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故事說織女奉職成婚後不思進取,天帝怒罰其與牽牛郎一年一會。何來的男耕女織受王母娘娘嫉恨?

    2. 元朝:郭居敬《二十四孝》:賣身葬父

    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路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令織縑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歸至槐蔭會所,遂辭而去。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縑償債主,孝心動蒼穹。

    這是黃梅戲《天仙配》最原始的素材,這一故事說,仙女與董永只做了一個月的夫妻,幫董永還債後即回天庭。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沒有尋死覓活的一年一次相遇。

    3.根據二十四孝改變的《天仙配》原本:

    原本寫秀才董永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葬父,孝行感天。恰七仙女有思凡之意,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與董永配合百日夫妻。董永於上工之日,在槐蔭樹下與七仙女結為夫妻。後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將三年長工改為百日;又收董永、七仙女為義子、義女。百日期滿,夫妻二人辭工回家,途中七仙女告知董永實情,並贈羅裙、白扇寶,約定來年二月十五日送子相會後,在槐蔭樹下重返天庭。董永進寶得官,歸途又逢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後與傅員外之女結為夫婦。

    這個黃梅戲原本中,董永是秀才,後得官,七仙女任務完成後回天庭,後僅僅送子給董永而已。董永和七仙女分手後各有歸宿很淡定,並無一年一次的一夜情。

    4.現代黃梅戲《天仙配》:1952年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改編後的《天仙配》講述玉皇大帝之七女,不戀天宮繁華,同情為葬父而賣身為奴的人間青年農民董永,遂私自下凡與其結為夫妻。七仙女一夜織得錦絹十匹,使董永三年長工變為百日。百日期滿,夫妻雙雙回家,憧憬美好生活。不料,玉帝卻令七仙女重返天庭,拆散了天上人間好姻緣。然後王母娘娘法外開恩,允許七仙女每年七夕與董永私會一次。

    二十世紀秀才變農民,奉子成婚變私奔,婚後荒廢織業變男耕女織。二十一世紀牛郎織女一夜相見變情人節,世界在變,還是世道再變,還是人生觀在變?

『貳』 《天仙配》提到七夕了嗎

《天仙配》沒有提到七夕。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相關信息:

董永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是神話傳說,董永在古代一直是作為孝子的典範受到贊揚。董永與仙女之間的愛情大約是近代人加進去的,董永的勤勞講信用,仙女的不棄貧賤和美麗,是這種改編的基礎。

這里不能不言及的是與董永相關的古跡。董永盡管不一定是曾真實存在的人物,但他的故事卻流傳了差不多二千年,影響廣泛。特別是董永的形象是個普通人的形象,他與仙女的故事美好而感人。於是,在不少地方都有與董永相關的古跡。

較出名的是董永讀書堂,它在宋代已存在,見於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二《城闕志三》。宋代泰州有「天女繅絲井」,「相傳漢董永所居井,即天女汲以繅絲者」(《錦綉萬花谷》續集卷九《淮東路》)。至於董永廟則有許多座,它既是官方用以宣揚孝道的,也是民間寄託美好願望的處所。

『叄』 天仙配和七夕節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

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牛郎織女」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後來發展成為七夕節。每到過節時,古代女性會向著天上的織女星和牛郎星許願,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與美好的姻緣。

『肆』 七夕說的是鵲橋會還是天仙配

是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七仙女與織女是兩種神仙。可以去查一下牛郎織女的故事。小學課本就有。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http://ke..com/view/23307.htm#2

『伍』 七夕說的是鵲橋會還是天仙配

鵲橋會是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天仙配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畢竟織女也是天仙,她配牛郎,說七夕天仙配也行啊。

『陸』 天仙配 長生殿 劉海砍樵 十八相送 哪部戲曲沒有提到七夕

天仙配、長生殿、劉海砍樵、十八相送,這些戲曲只有長生殿提到了七夕,其餘都沒有提到。
《長生殿》第二十二出·密誓,就是寫的七夕乞巧節時,李隆基與楊玉環在長生殿山盟海誓。

熱點內容
一池荷花拼音 發布:2025-02-04 12:58:43 瀏覽:567
南寧七夕花 發布:2025-02-04 12:51:54 瀏覽:687
顧誠丁香 發布:2025-02-04 12:41:05 瀏覽:21
梔子花不生根 發布:2025-02-04 12:39:51 瀏覽:374
diy花藝吊燈 發布:2025-02-04 12:35:41 瀏覽:795
沙縣荷花 發布:2025-02-04 12:28:22 瀏覽:786
懶人盆栽植物 發布:2025-02-04 12:25:29 瀏覽:553
東方廣場花店 發布:2025-02-04 12:14:49 瀏覽:365
軍團再臨情人節手鐲 發布:2025-02-04 12:00:58 瀏覽:792
七夕展車布置 發布:2025-02-04 11:49:53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