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視野
⑴ 中國傳統的愛情節日七夕節是如何從衰落被重新發現的
七夕節在古中國又被稱為乞巧節,最早出現在漢朝,是在七月七日這天婦女向織女星祈求智巧的節目。它的起源最根本的原因是對大自然的尊崇,後來隨著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乞巧節也被覆上一層浪漫的色彩。後來隨著人們將七夕節定義為中國情人節的,這個傳統節日又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後來什麼將牛郎跟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中,姑娘們也都信以為真,於是每到七夕的時候姑娘們就抬頭仰望星空,暗自期待自己的意中人什麼時候才回來。後來因為國際文化交流密切,西方情人節傳入中國,於是與它對應的七夕節就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⑵ 為什麼把七月七日定為情人節呢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傳統的七夕節,以乞巧作為主要的節日主題活動,附帶還有乞子、乞美等各種節俗活動,是我國古代社會中,為數不多的以女性為主要參與主體的重要節日。
宋代文人的筆記《醉翁談錄》中曾記載:「七夕, 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 車馬填咽, 至七夕前三日, 車馬不通行, 相次壅遏,不復得出, 至夜方散。」可以想見是多麼熱鬧的場景啊!
可是,從清代中期以後,傳統以乞巧為主題的七夕節就逐漸衰敗了。嘉靖年間的《澄海縣志》記載:「七日,舊俗婦女陳瓜果『乞巧』,今無」。
光緒年間的《丹棱縣志》也有記載:「『七夕』不重,紳士家間設香案、瓜果慶雙星,穿針『乞巧』鮮有知者」。到清末民國時期,傳統的七夕節最終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從清末民國開始,傳統的乞巧節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而保留在農村的習俗,大約到了建國之後,也隨著歷次運動逐漸掃進了「四舊」的垃圾桶里。
和很多傳統節日一樣,傳統的七夕節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漸漸地只活在少數鄉野老人的模糊記憶里。當然,傳統的七夕節俗這幾年也開始緩慢的復甦。
最早開始發掘傳統七夕中的愛情元素的,是官方和學術界。實際上,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咱們國家和西方交流的增多,很多西方的文化開始傳入國內,這其中當然包括一些西方的節日,向情人節啊、聖誕節啊等等。
新文化的傳入受到了很多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並在商家的推動下,過情人節成了很時髦的一件事。這種外來文化的傳入,刺激到了一部分人的民族情緒,有些人開始考慮:為什麼要過西方的情人節呢?我們中國人沒有自己的情人節嗎?
今天的人們需要「情人節」,更需要「中國情人節」。傳統中國人表達愛情的方式是非常含蓄的。但這種含蓄如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我們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能夠大膽、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愛情。這也是為什麼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西方情人節在中國大火的原因。
⑶ 如果是單身,七夕應該怎麼過呢
單身過七夕節的方式。1、可以宅在家裡,做頓可口的飯。
2、約同樣單身的朋友K歌去。
3、請給自己買束玫瑰,最好是街頭小妹的花。
4、去附近的咖啡店喝杯卡布奇諾,回味一下初戀的味道。
5、給爸爸媽媽買些禮物,偷偷地告訴他們專門為對方買的。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6、可以去公園的許願池投下一枚硬幣。
⑷ 七夕當天看什麼星星
你好:
七夕復看牽牛星和織制女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兩側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隔河相望。
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在瓜果架下甚至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望採納,謝謝。
⑸ 七夕浙江紹興能看到英仙座流星雨嗎
【七夕將現英仙座流星雨】
向左轉|向右轉
延長秋季四邊形的對角線即飛馬座α星和仙女座α星到兩倍遠的地方,有一顆視星等為1.8m的亮星,這就是英仙座中最亮的α星。
從星圖上看,英仙座最顯著的標志就是由η星開始,經過γ、α、δ、ε星,一直到ξ和ζ星所畫的這條大弧線,人們稱它是「珀耳修斯之弓」。中國叫"天船"
資料來源:網路搜索
圖片來源:網路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