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蠶豆與七夕

蠶豆與七夕

發布時間: 2023-09-03 22:22:06

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及寓意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頗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這一天,滿大街都洋溢著粉紅色的戀愛氛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及注意事項,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七夕節的傳統食物

1、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2、江米條

七夕節吃江米條是老南京人特有的習俗。江米條是將糯米粉與豆粉加清酒和成面團,放入鍋里蒸熟;再將蒸好的面團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面團稍微變干,用刀切成面條,放入油鍋炸熟,炸好的江米條瀝干油後抹上糖漿即可。

3、巧芽面

巧芽面的主食是豆芽和面條,這個豆芽非常有講究,需要七夕節提前七天准備,選用沒有蛀蟲的一小碗綠豆,洗干凈後平鋪到器皿上,用濕紗布遮蓋擋住陽光,每天噴水保持濕潤。七天後,豆芽漲到兩三厘米,就可以將豆芽爆炒做湯澆到面條上食用了。

4、花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5、五子

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節的祭拜供品,在焚香禮拜默默禱告結束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女性的宵夜食物。五子的營養價值很高,食之對人身體極為有益。

6、蠶豆

在福州地區七夕節有「分豆結緣」的習俗。這天鄰里、朋友之間相互贈送蠶豆並在月色下吃蠶豆聊天,以作結緣紀念。吃完蠶豆以後就不會吵架,之前的積怨也隨之煙消雲散。

7、吃雞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夕節的寓意是什麼

1、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在農耕社會中,家庭不但是一個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元,而且是社會構成的細胞,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弘揚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倡導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愛情觀,在當前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談到中華民族的婚愛觀,就提起宋人秦觀的《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話,既是對中華民族婚愛觀的一個概括,又對它產生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他不是單純地對牛女悲劇的同情,而是以一個新的視角,謳歌真摯、純潔、堅貞的愛情。在責任心的驅使下,雖遠隔萬里,長期分離,卻還能夠保持婚姻的穩定性、長久性,不僅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即使在現在這都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在這里責任與愛情達到了統一。從另一個視角看,這也是導致中國封建社會中婦女婚愛悲劇的重要原因。

2、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歷史上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成為歷史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大多數人民所接受領會,又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個失去精神支撐的人如同一具僵屍,一個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於該民族的消失。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乞巧活動的開展就是激勵人們追求聰明才智,不斷創新,自強不息,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創新,代代傳承,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質的提高,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動恰恰就是為了提高人的素質而開展的。

如果讓乞巧活動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將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們素質的提高,而祈福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祈福從根本上講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它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實質。從某種意義上說,儒家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亦是中和,而民間文化追求和合圓滿的精神更是以上文化精神的根源。因此,和合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從最近接觸的資料來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民間在七夕祭活動中也非常看重祈福,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足見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的開展對於當前構建和諧社會。

七夕節的神話故事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⑵ 七夕節中國人通常的習慣是吃什麼食品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物?

1、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 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麵粉製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里煎炸後稱「巧果」。晚上還會在打掃干凈的庭院里,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一起。

2、巧芽面

巧芽面的主食是豆芽和面條,這個豆芽非常有講究,需要七夕節提前七天准備,選用沒有蛀蟲的一小碗綠豆,洗干凈後平鋪到器皿上,用濕紗布遮蓋擋住陽光,每天噴水保持濕潤。七天後,豆芽漲到兩三厘米,就可以將豆芽爆炒做湯澆到面條上食用了。

菱角

3、花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4、五子

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節的祭拜供品,在焚香禮拜默默禱告結束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女性的宵夜食物。五子的營養價值很高,食之對人身體極為有益。

5、蠶豆

在福州地區七夕節有「分豆結緣」的習俗。這天鄰里、朋友之間相互贈送蠶豆並在月色下吃蠶豆聊天,以作結緣紀念。吃完蠶豆以後就不會吵架,之前的積怨也隨之煙消雲散。

蠶豆

6、菱角

在廣東四邑,七月七晚上,家家戶戶在院里設好案幾,擺上供品,因菱與靈同音,供品中菱角是必不可少的。少女們剝著菱角鬥巧慕神仙;小孩們嚼著菱角喝植物活力;老人們就著菱角喝茶吃巧面……

7、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後在燜鍋里蒸出來,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干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豆沙等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8、麻老

七夕有是仙氣飄飄的菱角,也有煙火味十足的麻老。閩西地區人們喜歡在七夕吃一種叫做麻老的東西。其主料為糯米,經過老師傅巧手製成「米香」,以白糖、麥芽糖煮熟,澆以豬油,調入「米香」,配以蔥花、花生等,快速壓制切片即可。酥脆的糯米和著晶亮的糖衣,裹著花生芝麻,每一口,你都能聽到酥脆的糯米在口中嘎嘣作響,它們在用最朴實的方式告訴你,什麼叫香脆可口,什麼叫根本停不下來。

9、巧酥

巧酥俗稱是巧人,是用酥糖做成一個女人的形象,出售的時候會說是在」送巧「或者」送巧人「,意喻女子越來越能幹,也有巧酥做成牛郎織女模樣的,意喻愛情美滿,十分討巧,適合在七夕節的時候食用。

10、吃雞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⑶ 七夕為什麼要吃蠶豆福州的習俗

七月初七,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期,福州民間風俗和全國各地一樣,青年婦女要拜織女星,乞求能有靈巧的雙手,祈望能織出美麗的錦緞,能做出漂亮的女工來,能有神仙眷侶般的愛情。
特別的是,福州「七夕」有「分豆結緣」的風俗。根據牛郎織女的傳說,蠶是織女從天上帶下凡的,「蠶」是「天」上的「蟲」。織女下凡嫁給牛郎後,為了幫助鄰里鄉親一起過上好日子,她把蠶種分給鄉親,讓大家都養蠶、收絲、織布,勤勞致富。
煮蠶豆、送蠶豆、吃蠶豆,有來有往,過去有矛盾和過節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平時磕磕碰碰,傷了和氣的,或者有了誤會的,消除誤會,重生和氣。「蠶豆」成了促使家人和順、親友情深、鄰里和睦的「睦鄰大使」。
在福州民間,對鄰里關系非常看重,有「金厝邊,銀鄉里」,「千金買鄰,八百買舍」之說。除了「七夕」互相饋贈煮蠶豆,在立夏,還有煮「鍋邊糊」分給鄰里鄉親吃的習俗。「做半段」也是福州農村聯誼鄉親朋友的一種「聚餐」形式。

熱點內容
花卉蛇虎鞭 發布:2024-10-14 18:12:12 瀏覽:72
茶花籽油的功效 發布:2024-10-14 18:12:12 瀏覽:739
一年有12個情人節 發布:2024-10-14 18:04:20 瀏覽:665
梅花聯軸器型號 發布:2024-10-14 18:04:05 瀏覽:621
天邊一朵雲好看站觀看 發布:2024-10-14 17:01:13 瀏覽:429
至尊海棠 發布:2024-10-14 16:52:47 瀏覽:737
下山蘭奇花藝草圖片 發布:2024-10-14 16:47:29 瀏覽:715
蘿卜的盆栽方法 發布:2024-10-14 16:42:06 瀏覽:896
四川三台鮮花店 發布:2024-10-14 16:41:02 瀏覽:311
玫瑰如何風干 發布:2024-10-14 16:36:21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