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來歷

七夕來歷

發布時間: 2023-09-24 08:01:52

七夕節的由來 簡單介紹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乞巧節、天仙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六月七日每年相繼舉行。七夕節於公元前配高虛26世培燃紀就有的一種民俗節日。

這個節日的來源一說,起念芹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講的是黃帝,他派遣牛郎與織女相會,但他們的父母不同意,阻止他們相見。而有神靈的介入,使他們有了見面的機會。端午節那天,牛郎織女終於相逢,從此恩愛一生,結為夫婦。七夕之名,源自牛郎織女在七夕,也就是端午節這一天相逢的傳說。

② 七夕節有什麼來歷

七夕節來歷如下: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歷羨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七夕節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_上舉行,故名「七夕」。
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顫辯」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茄爛缺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③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的來歷,七夕節由來與傳說

七夕節的由來1.婦女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節的由來2.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

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節的由來3.時間崇拜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節的由來4.數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夕節的由來5.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周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後,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復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回循環,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乞巧節起源:漢代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歷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傳統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乞巧節簡介

乞巧,是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和凝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中國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在漢朝,婦女把一種小型蜘蛛(古稱果子)放在一個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巧拙之徵。到唐朝時,則將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時期,則視水中針影占拙巧。細長則巧,散則拙。

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牛的生日)。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④ 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七夕節來歷


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打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萬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為牛郎和織女搭乘鵲橋,長久分離的相思之情。

使如此短暫的相會就像夢幻一樣,彷彿「金風玉露一拍衫乎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沒有分別便不知相聚的不易。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逐漸流傳,後人在七夕節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活動和慶典,既對牛郎織女相會的祝福,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段美好的愛情經歷。

七夕節習俗

乞巧節傳統習俗有拜七姐、拜牛郎、祈福許願、乞巧、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由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現代人常將七夕節當作中國的情人節來過。

乞巧節的飲食襲悉習俗是吃巧果和吃巧巧飯。巧果是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之一,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也就是酥糖,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⑤ 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節最早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七夕被賦予了女性向織女星乞求智慧和技藝的人文內涵,形成了七夕七巧風俗,而「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的記載見於《漢書·地理志》:「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經歷史發展,牛郎織女天文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美麗傳說,民間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祈禱姻緣等豐富的人文內涵。逐漸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且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

⑥ 七夕的來歷

七夕的來歷是牛郎織女。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七夕對日本的文化影響

受漢文化影響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

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沖鉛然成風。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孝早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巧判雀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

熱點內容
盆栽椒角 發布:2024-10-13 10:10:22 瀏覽:880
二外海棠 發布:2024-10-13 10:10:16 瀏覽:367
正宗梅花苗 發布:2024-10-13 10:05:56 瀏覽:891
久久情人節 發布:2024-10-13 10:05:55 瀏覽:708
金華花卉基地 發布:2024-10-13 10:05:21 瀏覽:892
鬱金香什麼時候枯萎 發布:2024-10-13 10:01:09 瀏覽:28
什麼時候情人節2017 發布:2024-10-13 09:24:29 瀏覽:733
手工帝花語 發布:2024-10-13 09:20:32 瀏覽:308
藍玫瑰送什麼人 發布:2024-10-13 09:17:36 瀏覽:292
御姐攻蘿莉受百合文 發布:2024-10-13 09:16:01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