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魔睺羅

七夕魔睺羅

發布時間: 2023-09-25 14:13:45

㈠ 孟元老的七夕批註怎麼寫

北宋的孟元老是個感傷的人,到了杭州後,開始懷念北宋都城開封的生活,就像現在離開家的遊子,總是對家充滿無限美好的遐想,時間長了,也分不清是真是假了,像夢一般,於是孟元老寫成了《東京夢華錄》。
孟元老的感傷行為,給我們了一個窺探宋人是怎樣過七夕的機會,看看我們和宋人過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先看看有什麼可買的東西,大街上到處都在賣「磨唱樂」,也被稱為「摩睺羅」,這個名詞源於梵語mahoraga,原來的樣子是人身蛇頭蟒神,傳到中國後,樣子就變成了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固然不能在過節的時候大張旗鼓賣男孩,大概只是用白釉或者其他材料做成的小陳列品,別以為北宋物質生活不夠豐富,所以人們只能玩泥塑娃娃,這些娃娃做工非常精美,有的上面甚至鑲嵌了黃金珠寶和象牙翡翠,有些名匠做的「磨唱樂」,達官貴人和皇親國戚都以高價競爭。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學者說法不一,有的說這個代表了音樂之神,也有的學者稱其含義無量,又代表智慧,所以民間都膜拜。從現實的角度看,這東西要送給姻親家,代表希望生育男孩的願望,為什麼要做的那麼昂貴,從這里就說得通了。另外在宋話本《碾玉》中,一個郡王得到一塊美玉,正在考慮做成什麼,有人說做成一副勸杯,郡王覺得可惜,那人又說做成「磨唱樂」吧,郡王說,那東西只在七月七還有點用處,其他時間也沒什麼用。可見,這種人像陳設是北宋七夕節饋贈佳品。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商品叫「水上浮」,是用黃蠟做成的鴨,鵝,烏龜,魚和紫鴛鴦。「谷板」的製作就有些麻煩了,不過倒是個有創意和心思的禮物,在木板上鋪上泥土,然後在泥土裡種上種子,長出新綠的幼苗後,在幼苗旁邊放上小木屋,花草和人物,簡單說就是農家田園生活模型,准備給女朋友送這個的,得抓緊時間准備了。
七夕與吃有關的東西並不是特別豐富,畢竟七夕與乞巧有關,乞巧本身就帶有藝術品的氣息,所以吃的東西必然會形式大於內容。先說「花瓜」,皮像橙子,像金子一般的顏色,聞起來特別香,肉很厚,手巧的女子把瓜雕刻成花鳥的樣子,浸在蜂蜜中,喝酒的時候把花瓜放在旁邊,清香的味道使人覺得酒還沒喝就已經醉了。「果食」是用油,面,糖,蜜做成的,樣子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菱形的模樣,那時便有了節假日促銷的活動,只要買一斤「果食」,就送一對像門神一樣穿著盔甲的小面人,這個被稱作「果食將軍」,宋人是有幽默感的,設想如果我們現在買一盒月餅送一對「月餅將軍」,或者一斤粽子送一對「粽子元帥」,也頗有一番樂趣。「種生」是把綠豆,小豆,小麥放到瓷器里用水浸泡,當芽長到幾寸之後,用紅藍絲線紮起來,看上去這個與吃無關,其實到中元節的時候,要把這個陳列到祖宗之前,過幾天後,洗一下,用油,鹽,苦酒,香料炒一下,卷在麻餅裡面,味道極好,著實佩服宋人對美食的不懈發掘。
一想到七夕節,雙人晚餐,禮物,玫瑰花和兩人游盪的影響就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北宋的七夕節反而像是個集體歡慶的節日。七夕節前三五日,京城就已經車水馬龍,人們都紛紛穿上了華麗的新衣,尤其是小孩子們,要穿上鮮艷亮麗的新衣服,然後每人手舉新荷葉,看上去要像是「磨唱樂」的樣子。有錢的家庭,會在庭院里扎一個綵樓,叫做「乞巧樓」,然後開始進行「乞巧」的儀式,儀式的流程大體是將磨唱樂,花瓜,酒肉,筆硯,針線陳列在庭院中,然後兒童開始作詩,女生拿出自己做的精巧的物件,最後點香叩拜。當天晚上,婦女要對著月亮穿針,有記載說是用九孔針穿五色線。「乞巧」之後怎麼才知道自己是否「得巧」了呢?宋人想的倒是周密,人們會把小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開觀看,如果蜘蛛網是圓的而且端正,那麼就意味著「得巧」了。

㈡ 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的

“七夕”,即農歷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在百姓心中織女是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近年,這一天又有了“中國情人節”的說法。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正式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紀念七夕這一天、在七夕這一天祈願,往往也都圍繞著“心靈”、“手巧”這兩個主題,並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紀念形式和民俗活動。特別是古代,這些風俗是異常豐富而多彩的。

乞巧節

縱觀七夕民俗活動,多與七夕民俗的兩大主題:“乞巧”、“婚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七夕民俗都是從這兩大主題發展出的習俗。同時又因為這兩大主題與女人關系密切,所以七夕民俗紀念活動的主體是年輕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稱作“女兒節”,或稱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清代《月曼清游圖》冊描繪的是大家閨秀一年12個月的貴族生活。其中一幅名為《桐蔭乞巧》的,正是對京中“七夕”風俗的描繪。全畫細致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於庭院,然後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這就是清代七夕節盛行的“投針乞巧”,也叫“丟巧針”。與針線有關的“乞巧”活動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主要有“蛛絲乞巧”、“穿針乞巧”、“投針乞巧”、“蘭夜鬥巧”等。

蜘蛛乞巧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指一種小蜘蛛。唐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也寫過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宋代《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喜蛛應巧”或曰“蛛絲乞巧”,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乞巧方式,女人們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稱喜子)放在事先准備妥當的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開盒子,根據事先設定好的標准評價蜘蛛一夜所織,來研判得巧豐寡。這個習俗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後來歷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穿針乞巧

周處《風土記》雲:“七月七日,其夜灑掃庭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即牽牛也)織女。”唐詩人祖詠《七夕乞巧》詩雲:“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迎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穿針乞巧者,或穿七孔針,或穿九孔針,用一根綵線連續穿過為巧。《醉翁談錄》:“其實此針不可用也,針褊而孔大。”

“穿針乞巧”,是較早的出現的乞巧方式之一,即首先製作不同類型的多孔針,有雙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乞巧針,然後由年輕女性在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著月光穿針,誰先穿過就是“得巧”。關於乞巧穿針的民俗最早始於漢,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最早記載了穿針乞巧的民俗:“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荊楚歲時記》中也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的記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則記載得更為詳細,不僅記有七夕綵樓,還有祭祀擺設,更包括了穿針乞巧的競賽規則:“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作為後續發展,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中則有:“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後世的穿針乞巧民俗基本以此為准繩。

丟巧針

《燕京歲時記》:“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或名丟巧針。清代詩人吳曼雲《江鄉節物詩》:“穿線年年約北鄰,更將余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綉出鴛鴦不度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乞巧的形式有所衍變,姑娘們不僅“穿針乞巧”,還會“投針驗巧”,也稱“丟針卜巧”或“丟巧針”,這不能不說死“穿針比巧”的民俗變體。程序是這樣的:在七夕正午時分,一盆清水置於戶外爆曬,一段時間以後,漂浮而至水面的塵土會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放在水上,有了薄膜的支持,針就會浮在水面,不會下沉。水中會出現不同的針影和波紋,如果出現花朵、雲彩、鳥獸的形狀,就意味著得巧了。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此民俗與明清兩代尤為盛行。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的記載就是上述驗巧的具體再現:“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清於敏中《日下舊聞考》所引《宛署雜記》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驗巧過程:“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民間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搗鳳仙花染紅指甲之俗。如《燕京歲時記》:“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詞之七》:“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君不見東家女兒結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紅。斜簪茉莉作幡勝,鬢影過處繞香風。”

直到現在七夕節染指甲仍廣為流傳,在西南一帶的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用鳳仙花瓣染指甲,今日鄉間依然可見。取鳳仙花瓣和明礬適量放入碗中搗碎成糊狀。取少量已經製作好的糊狀物覆蓋在指甲蓋上,並用使用透氣度適量的樹葉,如構皮樹葉包裹手指,用棉線紮好。翌日拆開,指甲就是紅的。選擇透氣度適量的樹葉,如構皮樹葉,而不選用布條或者塑料袋包裹手指,主要是因為布條透氣太強,糊狀物會迅速干結。而用塑料布抱住手指,缺少透氣,會令手指不適。

《東京夢華錄》載:“摩侯羅惟蘇州者極巧,木瀆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蘇州虎丘有玩具市場,被稱為“虎丘耍貨”,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畫鮮妍,製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稱為“湖上土儀”,有泥孩兒、鶯歌、花湖船等。《夢粱錄》載:“內庭與貴宅皆塑賣磨喝樂,又叫摩睺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裝襕座,用碧紗罩籠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綠銷金桌衣圍護,或以金玉珠翠裝飾尤佳。”宋許棐“泥孩兒》詩雲:“牧瀆一塊泥,裝塑恣華侈。雙罩紅紗廚,嬌立花瓶底。少婦初嘗酸,一玩一心喜。潛乞大士靈,生子願如爾。

摩侯羅亦作"摩睺羅"﹑"摩訶羅"。唐﹑宋﹑元習俗﹐用土﹑木﹑蠟等製成的嬰孩形玩具。多於七夕時用﹐為送子之祥物。語本梵語摩睺羅伽(Mahoraga)。可惜,因為多種原因,就連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中解釋“摩侯羅”時候,也語焉不詳。20世紀30年代傅芸子先生在《宋元時代的“磨喝樂”之一考察》中有這樣的記載:“它源出於佛典。自印度傳來,經過一番中土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為美妙可愛的兒童。為“七夕節”祭物之一。”不免片面。實際上,此物始於唐代,稱為“化生”。鮮卑人叫它Mahoraga,可以譯作:車軲轆娃。“摩侯羅”早期是穿有服飾的泥、木、蠟偶,供養祈求生男孩。後演繹為送婚親家之禮物,因兒童喜愛,做了非莊重的玩偶。唐宋時名字還有:摩喝樂、磨合羅、摩訶羅等多種。宋元百姓漢語俗稱為“泥孩兒。”在摩侯羅的塑造上,以(宋)蘇州製作最為精巧。

清代台灣風俗,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清鄭大樞《台灣竹枝詞·七夕》詩雲:“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緣煮豆待何時。”錢琦《台灣竹枝詞·拜文昌》詩雲:“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裡拜文昌。橋填烏鵲星聯斗,天上人間各自忙。”當地人稱織女為『七娘』;文昌又稱文曲星,掌管文運之神。

民間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間謂“魁星主文事”。閩台兩地,特別是讀書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在閩東一帶,“七夕”這晚,天井裡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為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的小天地,非常熱鬧有趣。

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現在各地的魁星樓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家長個個望子成龍,學子無不企盼金榜題名,於是都來拜魁星,每個魁星樓都有當地歷年高考文、理狀元榜。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著魁星造像。

《爾雅翼》卷二:“荊楚之俗,七月,曝經書及衣裳,以為卷軸久則有白魚。”魏晉時代在七月七日曬書,後改為六月六日三伏時曬書。《燕京歲時記》:“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蠹。”清潘弈雋有《六月六日曬書詩》。

晴空朗朗的盛夏,陽光熾熱,心情是何等的明快。到了農歷的六月初六,讀書人首先想到的是曝曬書籍字畫,去霉殺蟲,使之不腐不爛,以便傳之久遠。

伏天曬書,魏晉時早已興之,不過是農歷的七月初七,“郝隆七月七日出谷中仰卧,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世說新語·排調》)以後,才逐漸演變為六月初六曬書。無論是“六”還是“七”,曬書這種習俗都已經少見了。

習俗漸行漸遠,關於曬書翻經的小故事卻流傳至今: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㈢ 宋朝的人是怎樣過七夕的}

根據《夢粱錄》的記載,南宋杭州人的「七夕節」是這樣過的:
七月七日晚飯時分,全城的兒童、女子,不論家境貧富,一律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新衣服。富貴人家,就在高樓亭台上安排筵席,男女老少,在一起歡度節日。同時在開闊的庭院中,擺放香案,案上羅列酒菜點心。女孩子排列成行,抬頭看著月亮、北斗星,行跪拜之禮,向牛郎織女乞巧——女子於當晚牛郎織女相會之時穿針引線,或許有學習女紅、期望得到愛情之類的含義。捉了小蜘蛛,放在精緻的金銀小盒子里。第二天早上,打開盒子,倘若蜘蛛結成了密密的圓形蛛網,就叫「得巧」。皇宮和達官貴人居住的地方附近,都有一種叫「摩睺羅」(磨喝樂)的小偶像出售,小偶像用木頭雕刻、泥土捏塑而成。小偶像有彩色的台座,外罩碧紗,擺放在桌子上,桌子四周圍著青綠色的銷金桌衣,有人用金玉珠翠點綴桌衣,就更華貴漂亮。早在幾天前,各家就蒸煮了紅色的雞蛋和各種時新果品,饋贈親友(我家鄉在新婚、嬰孩周歲等慶賀時節有蒸煮紅色雞子、花生、白果饋贈親友的習俗)。皇宮里邊,也讓專門負責果品進貢的機構(蜜煎局),根據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製作成水蜜木瓜獻上。普通百姓家的兒童,就手拿新鮮荷葉,模仿「摩睺羅」,做出各種樣子。
根據《東京夢華錄》的記載,除了《夢粱錄》所描述的杭州城過「七夕」的那些情況,北宋時期的汴梁人還有如下一些不同之處:
上自皇宮、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會置辦各種時興物品:用黃蠟製作成鳧雁、鴛鴦、水鳥、烏龜、魚等,彩畫金縷,放在水裡,稱之為「水上浮」。好看,也是婦女求子的一種方式。在小木板上敷泥土,播粟米種子,讓它們長成小苗(今天也有類似東西),綴以田地、農舍、小人,成為村落的樣子,叫做「榖板」。把瓜雕刻出各種花樣,稱作「花瓜」——類似西方鬼節萬聖節的南瓜雕,估計宋人的「花瓜」更加精細巧妙。用油麵蜜糖製作笑臉,叫做「果食」,花樣百出,奇巧萬端。如果購買一斤,里邊就有一對披著甲胄門神樣子的,叫做「果食將軍」。把綠豆、小豆、小麥放入瓷器里邊,用水浸泡,等到長出幾寸長的嫩芽,再用紅藍色的絲線捆紮起來,叫做「種生」。所有這些東西,都在繁華街道中心,用彩色絲綢紮成的貨攤上出售。七夕之前三五天,街上已經滿是盛裝游覽的人群,有人摘了荷花骨朵,巧妙做成並蒂的樣子,有人買了,拿在手裡,邊走邊玩。路人看見,往往發出喜愛的嗟嘆。初六初七兩晚,富貴人家都在庭院里張燈結綵,做了「乞巧樓」,排列出磨喝樂、花瓜、美酒、筆硯、針線,男孩寫詩,女孩做女紅,焚香行禮,叫做「乞巧」。

㈣ 七夕節的風俗活動民間

大家對七夕節的民間習俗故事知道哪些呢?我想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牛郎織女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夕節的風俗活動民間」,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七夕節的風俗活動民間

每年農歷七月七日是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於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

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眾圍繞著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祭月之儀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認為盛於漢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對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古來自有女子拜月的傳統,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蟬祭月的傳說大約是最動人的畫面了。

婚育戀曲

作為古老的節日,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夏歷之尚七習俗孑遺下來,發展成為生長、長生的標志,而七月七更是長生又長生,故此這一日被稱為「人日」。《漢書》稱漢武帝七月初七生於漪蘭殿,誕於人日這一天必然有著種族繁榮、子民昌盛的吉兆。傳統文化里,愛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連。在七夕的節物風俗里,這兩件事的關聯廳敏褲是很自然的。七夕節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無人,天河私語」了。

天河夜話

七夕蘭夜,許多少女會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也有情人拿滲們攜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聽天河私語的。

拜織女會

這是七夕節女眷們的聚會,叫做「拜織女」。少女、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准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化生求子

七夕人們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其中有一種蠟制的扮簡嬰兒人偶,叫做「化生」。婦女們買回家浮於水土,為宜子之祥。

乞巧之俗

可以說,乞巧之習俗本是來源於七夕的愛情婚育文化,而後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七夕節俗游藝活動。乞巧風俗日漸興盛,還發展出了許多「流派」: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

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蘭夜鬥巧」和「投針驗巧」等幾種形式。

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是現存文獻記述中最早出現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誌》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對月穿針

「對月穿針」,是指七月初七這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把庭院清掃干凈,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星虔誠跪拜,乞求織女保佑自己心靈手巧。然後,她們把事先准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小小蛛網,歷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開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鬥巧」。

七夕雜俗

縱觀七夕雜俗,也多與七夕節俗兩大主題「乞巧」、「婚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幾乎是從這兩大習俗發展出的新的趣味和習俗。

曬書/曬衣裳

正式記載民俗活動的,始自東漢,《四民月令》(成書於166年)有這樣的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曝書和衣裳的習俗一直到明清都還有。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七菜羹/人形彩帛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翦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相遺。」(華勝即花勝, 古代婦女戴的一種首飾, 剪五色綢做成)

天河淚

江浙一帶,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種生/泡巧

在七夕前幾天,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七月初一泡好巧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

樹液洗頭發,花草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多是少女與兒童們。

做巧食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賀牛生日

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

供「摩侯羅」(磨喝樂)

「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這是關於宋代七夕節物摩侯羅(磨喝樂)的寫照。宋元玩具很有節慶性和時令性。在東京,每逢初六日、七日晚,市民多結綵樓於庭,喚作「乞巧樓」,為的是放置「魔合羅」。

所謂「魔合羅」,又可稱之為「摩訶羅」「磨喝樂」等,是梵語的音譯,是佛經中的神名,傳自西域。在宋代小說、元雜劇中,魔合羅成為漂亮可愛的化身。如《十三郎五歲朝天》:「又是一個眉清目秀,脣紅齒白,魔合羅般一個能言能語,百問百答。」這些在《東京夢華錄》《夢梁錄》中都有記述。

一般來講,魔合羅是小的泥塑偶,但用雕木彩裝欄座,或用紅紗碧籠裝罩。也有將魔合羅裝飾得金珠牙翠,所以貴重得值數千錢。《武林舊事》記皇家的魔喉羅「大約高至3尺,或用象牙雕鏤,或用龍涎佛手香製造,全用鏤金珠翠,衣褶、金錢、釵鐲、佩環、真珠、頭須及手中所拿的戲具,都是『七金』做成」。最為廣泛的還是泥塑的魔合羅,在宋元俗稱為「泥孩兒」。在魔合羅的塑造上,以宋代蘇州地區製作最為精巧,這在《歲時廣記》、《方輿勝覽》中都有明確記載。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七夕節源於「牽牛婺女」星宿崇拜與原始信仰,「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

游七姐水

民間傳說七夕節天上的七位仙女會下凡到河流中洗澡,這時的河水因沾了仙氣,人們洗了不但會帶來桃花運,還可以預防疾病。在廣西百色、靖西等民間認為,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的水是非常聖潔干凈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驅邪避病,又能使其愛情美滿、生活幸福。這個習俗和當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傳說有關。

拜七娘媽

閩南和台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據閩南籍台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台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

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這天,台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娘媽廟酬謝,答謝「七娘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台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台灣民眾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鳥母則是由七娘媽所託,因此,七娘媽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周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著孩子,帶上豐盛的祭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祭拜,祈願七娘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並用古錢或鎖牌串上紅包絨線,系在頸上,一直戴到16歲,才在七夕節那天拿下鎖牌,並到寺廟答謝七娘媽多年的保佑。

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娘媽」之外,還專門為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一番。閩南、台灣民間七夕雖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際,幾乎家家戶戶要買來中葯使君子和石榴。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藉以求子。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儲七夕水

「七夕水」亦稱「七月七水」,據說「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儲不變、可以治療燙傷、去除瘡毒等。廣東一帶都有儲存「七夕水」的風俗,就是在初七早晨頭遍雞鳴之後,各家到井邊或者河邊汲水儲藏。在在廣西一些地方有七夕儲水的習俗,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所以,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七巧貢案

惠州惠東縣平海古城過去盛行「七巧貢案」。到了七夕前後,平海城內多個家族中的小女孩、大姑娘、新媳婦和老太太們,她們通過親手製作的各式各樣「貢品」,拜祭「七姐」,相互賽巧,展示心靈手巧、蕙質蘭心,祈求家庭幸福,祝願國泰民安。平海七巧貢案的手工藝品有花燈、宮燈、花果、仕女、器物、宮廷、塔樓、插花、圖案、刺綉、糖藝、文房四寶以及成套的歷史故事人物。七巧貢案從農歷七月初六日晚擺設至初八日晚,一般都在家中的前院擺設,便於供人欣賞、點評。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

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准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魁星,中國古代星宿名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古代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拜魁星」儀式在月光下舉行,和拜織女相類似,所以,在閩東一帶村莊里居民,若是一家人丁旺盛寬敞的屋子,「七夕」這晚,天井裡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為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的小天地,非常熱鬧有趣。「拜魁星」事先要糊一個紙人(魁星):高二尺許,寬五六寸,藍面環眼,錦袍皂靴,左手斜捋飄胸紅髯,右手執朱筆,置案上。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頭(公羊,留須帶角),煮熟,兩角束紅紙,置盤中,擺「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隨便。參加拜魁星的,於燭月交輝中進行,鳴炮焚香禮拜罷,就在香案前圍桌會餐。

拜床母

台七夕除拜七娘媽之外,往往也另備小碗油飯到房中拜「床母」,二者應有類似含意。生產、育兒,這都是女性無可替代的職責,因此這類神祇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與女性信徒之間,遂構成密切的聯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擔母職時的焦慮與恐懼。「床母」,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飯、雞酒(或麻油雞),焚燒「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時不宜太長,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約供品擺好,香點了以後,就可以准備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燒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會寵孩子賴床等。

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迎仙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拜神

粵西部分鄉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習俗。根據傳統習俗,人們先拜廟里的「老爺」(菩薩),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貢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拜牛郎

據明清和民國時期的一些書籍所載,廣州姑娘於七夕中展示出來的巧藝,有一粒穀粒大小的綉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瓏輕飄的小羅帳,還有特製的蓮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灑杯大小,盆內描有兩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難以區別。到了初七晚,繼續如昨晚一樣祀神,稱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七夕觀星

初秋時節,晚間9點左右,亮度為0星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在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亮度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在兩顆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它們深情相望,充滿詩情畫意。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它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說中是牛郎挑著一對兒女。

結紅頭繩

結紅頭繩,七夕風俗之一,據說如果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婦女洗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志》:「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結扎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玩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開封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七姐誕歷史久遠,先秦時期南北各地風俗各異,漢代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傳播融合時期,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西漢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熱點內容
情人節聽力 發布:2024-10-13 08:15:55 瀏覽:795
開花店要先學插花嗎 發布:2024-10-13 08:15:52 瀏覽:169
玫瑰屬於薔薇科嗎 發布:2024-10-13 08:11:03 瀏覽:853
什麼的櫻花園 發布:2024-10-13 08:06:42 瀏覽:371
洛綿荷花 發布:2024-10-13 08:05:47 瀏覽:906
丁香全葉 發布:2024-10-13 07:58:24 瀏覽:1
長春市花藝培訓 發布:2024-10-13 07:34:33 瀏覽:375
梔子花澆水加白醋比例 發布:2024-10-13 07:33:18 瀏覽:455
蘭花介各 發布:2024-10-13 07:33:14 瀏覽:366
吸水石盆景製作 發布:2024-10-13 07:11:45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