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鹿

七夕鹿

發布時間: 2023-11-02 19:09:52

Ⅰ 為什麼七夕送一鹿有你項鏈的人比較多

因為「一鹿有你」諧音「一路有你」,它的寓意很好,而且項鏈款式也比較精美,很受女生愛戴,也就成了眾多人送禮物的一個選擇。

Ⅱ 何謂吉祥圖案談談你對明清時期在各種設計中大量使用吉祥圖案的認識

吉祥圖案指以含蓄、諧音等曲折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吉祥圖案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明清時,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明清吉祥圖案最為突出的特徵是意蘊豐富,這些豐富的意蘊背後隱喻著世代相傳的中華民眾獨特的文化思維觀念。這種觀念必須具有表達民眾意願的指稱意義,能准確反映的民眾社會生活並具有群體性意義。眾多的吉祥圖案,內容繁雜,如果按照吉祥的內涵和意蘊加以歸納,可用福、祿、壽、喜來概括。福祿壽喜財寄託了良好願望,渲染了喜慶氣氛。
(一)、福
有關「福」字的作為吉祥的記錄,最早見於《尚書》:「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意林》里稱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福的全面意義為幸福美滿,是人們極其嚮往的目標。人們總是希望幸福降臨在自己身上或福臨家門。於是,與「福」相關的傳說、成語等應運而生,表達福氣、福運、幸福的圖案也隨處可見。
1、福神與吉祥
在民間傳說中,掌管幸福之神稱為福神。關於福神的說法,有幾種傳說。一說指歲星,二說指天官(圖 2-1),三說則為陽城。古代稱木星為歲星,傳說木星照臨的地方有福。後來,福星逐漸被人們人格化後便成了福神。天官的形象在歷代年畫中出現,稱為「天官賜福」。其形象為頭戴天官帽,項掛金鎖,左手執如意,足登朝靴,慈眉善目,五綹長髯飄灑胸前,一派喜顏悅色、雍容華貴之態。有的天官身邊畫一童子,手捧花瓶,瓶中插著牡丹、玉蘭等,寓意「玉堂富貴」。在農歷新年之時,人們張貼這種年畫,以求天官賜福,帶來好運氣。
天官作為福神,是由道教信仰演變而來的,而陽城福神,則是由歷史人物演變而來的。據說中唐時期,皇帝偏好侏儒,常選道州矮人中相貌較好者為宮奴。當時陽城任道州刺史,因看不慣朝廷的這一做法,上表諫阻,後被貶為州民。最後郡民立祠繪像供奉他,人們逐漸把陽城奉為「福祿神」,以希冀他降福解厄。在中國民間吉祥圖案中,福祿壽三星常畫在一起,它們分別象徵福氣、官祿和長壽。
2、福字與吉祥
每到春節時,人們便在屋內掛上「福」字,多是用墨汁寫在大紅紙上,貼在大門外的稱為「出門碰福」,貼在床頭的,叫「全家幸福」,貼在糧倉上的,叫「滿福」,貼在堂屋正面的,大都將「福」字倒貼,叫「福到了」,以示吉祥 。人們將一百種字體不同的福字組合在一起,或組成圓形或方形,稱為「百福圖」(圖 2-2),深為民眾所喜愛。
另外,還有「福字燈」、「老福字」及「花鳥字體」等形式,多用於節日裝飾、畫稿、建築、雕刻等處。
3、蝙福與吉祥
蝙福是一種能飛翔的哺乳動物,形狀似鼠,又名仙鼠、飛鼠,喜於夜間飛行,捕食蚊蟻等小昆蟲。
關於蝙福的故事很多,《伊索寓言·蝙蝠與黃鼠狼》里講: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黃鼠狼叼去,他請求饒命。黃鼠狼說絕不會放過他,自己生來痛恨鳥類。蝙蝠說他是老鼠,不是鳥,便被放了。後來蝙蝠又掉落了下來,被另一隻黃鼠狼叼住,他再三請求不要吃他。這只黃鼠狼說他恨一切鼠類。蝙蝠改口說自己是鳥類,並非老鼠,又被放了。這樣,蝙蝠兩次改變了自己的名字,終於死裡逃生。
在很多詩詞、故事、寓言、傳說中,蝙福都是描寫的對象。而在中國吉祥圖案中,蝙福是幸福、吉祥的代稱。因「蝠」與「福」諧音,人們以福表示福氣,蝙福便成了好運與幸福的一種吉祥象徵物。人們把蝙福形象加以變形,使它的形象美輪美奐,姿態萬千。人們常常用二隻、五隻蝙福形象來表達雙福、五福的含義,也常常把蝙福同壽桃、牡丹、梅花等共同組合
表達更為豐富的內涵。如將常春花、壽桃和蝙福組成「福壽三多」、將多個壽字與多個蝙福組成「多壽多福」、將五個蝙福圍著一個壽字叫「五福捧壽」、將蝙福與古錢與組成「福在眼前」、將祥雲與多隻蝙福組成「萬福流雲」(圖 2-3)。
表達福氣的吉祥圖案還有很多,如「牡丹」、「寶相花」、「四君子」、「如意紋」、「祥雲紋」、「古玉紋」、「四藝紋」、「八吉祥」、「火紋」、「水紋」、「五毒紋」、「方勝紋」、「博古紋」、「阿福圖」、「吞口紋」、「四靈圖」等等。各種紋樣組合起來表示福氣的還有「平升雙福」、「福緣善慶」、「翹盼福音」、「納福迎祥」、「五福和合」、「福壽如意」、「萬事如意」、「四季平安」、「富貴萬代」、「太平有象」、「百事大吉」、「歲寒三友」、「三陽開泰」、「一團和氣」、「萬象更新」、「五穀豐登」等等。
(二)、祿
所謂祿,是指官吏的職位和俸給。「祿」在六書中屬形聲字,從示,錄聲,本義是福氣、福運。《說文解字》中解「祿,福也」,《詩經·小雅·瞻彼洛矣》有「福祿如茨」。在人們心目中,獲得「祿位」,「祿蔭」是美好吉祥的,成語中有「持祿交養」、「功名利祿」、「加官進祿」,《漢書》載「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加官進祿不僅是舊時為官者的朝思暮想的事情,也是家長望子成龍的心願。吉祥圖案中,有大量與「祿」相關的內容。
1、祿神與吉祥
祿神來自祿星,《史記·天官書》說文昌宮的第六星專掌司祿之祿星。後來,祿星逐漸轉化為祿神。過去,士人們拚命地追求並希望祿星高照,陞官發財,崇拜祿神便是自然的事情。關於祿神的傳說和附會有多種,一是祿神附會為張仙,二是祿神附會後蜀皇帝孟昶為「送子張仙」。一說是四川眉山張遠霄,五代時在四川青城山成道,得「四目老翁之弓彈,擊散人家之災浸」,因為傳說他能夠為百姓驅散災禍,所以被擁戴為神仙。二說是後蜀被宋太祖趙匡胤所滅,後蜀皇帝孟昶的愛妃花蕊夫人被擄入宋宮,為宋太祖所寵。
花蕊夫人時時懷念前夫,於是畫了一張孟昶挾弓射獵的畫像掛在寢宮。一天,趙匡胤見到此畫詢問其故,花蕊夫人詭稱「此我蜀中張仙,祀之令人有子。」這個故事很快傳到民間,有的村婦求子心切,紛紛掛起張仙像,後來孟昶死後便成了「張仙」,受到後世的祀奉。傳統戲曲中有「祿星抱子下凡塵」之類的唱詞,即指「送子張仙」。祿神在風俗畫、吉祥圖案中十分流行,民間也倍受歡迎。「加官進祿」(圖 2-4)、「馬上封侯」、「平升三級」等吉祥詞語就是很好的說明。
2、鹿與吉祥
《詩經·小雅·鹿鳴》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大宴群臣賓客的詩篇,以鹿鳴起興,表達了祥和之義。鹿具有美麗的外形和溫馴的性格,被看作善靈之獸,可鎮邪。鹿與「祿」諧音,象徵著吉祥富裕,又象徵著帝位,還象徵著長壽。
鹿象徵著吉祥、富裕。民間吉祥圖案中,以「鹿」代「祿」由來已久。一百隻鹿在一起稱為「理祿」,鹿和蝙福在一起,稱作「福祿雙全」,鹿和福壽在一起,表示「福祿壽」,鹿和鶴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兩只鹿在一起,表示「路路順利」等等。
鹿象徵著帝位。《漢書·蒯通傳》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晉書·石勒》載記「勒笑曰:『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後來,人們常以「逐鹿」喻爭奪天下,鹿成了帝位的象徵詞。
鹿象徵著長壽。東晉葛洪《抱朴子》:「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其色白。」《述異記》:「鹿一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化為白鹿,又五百年化為玄鹿。」在一此少數民族中,常常在壽禮時給壽星獻鹿角,或在供案上放置鹿角,以表示對慶壽者的祝福。正因為祿與爵位有關,古代青銅器爵也成為吉祥物。爵為古代酒器,後演化為禮器,盛行於商代和西周。《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爾時。」《禮記·禮器》雲:「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後世爵成為較高地位的象徵,成為祝願官運亨通、飛黃騰達的吉祥物,吉祥圖案中,有一童子向天官獻爵,稱為「加官進爵」。
表示祿的吉祥圖案還有很多,如「鯉魚紋」、「五瑞圖」、「八駿圖」、「獅子紋」、「龍鳳紋」等等。帶有吉祥含義的還有「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鳳戲牡丹」、「喜報三元」、「一品當朝」、「一路連科」、「冠帶流芳」、「馬上封侯」、「紅頂花翎」、「金榜題名」、「玉樹臨風」、「一甲一名」、「二甲傳臚」、「魁星點斗」、「海水江涯」、「五子登科」、「旭日東升」、「平升三級」、「帶子上朝」、「祿位高升」等等。
(三)、壽
壽,意為高壽,長命百歲。《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長壽幸福,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詩經·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是群臣祝福君主的詩篇。在《尚書·洪範》中,壽為五福之首。
1、壽星與吉祥
壽星,是漢族神靈崇拜之一,又名老壽星、南極老人。《史記·天官書》「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宋史·吉禮注》:「『秋分日,祭壽星於南郊。壽星,南極老人星也。'《爾雅》雲:『壽星,角、亢也。'《注》雲:『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雲壽星。'唐開元中,特置壽星壇,常以千秋節日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請用祀靈星小祠禮,其壇亦如靈星壇制,築於南郊,以秋分日祭之。」壽星不僅是長壽的象徵,也是天下安泰象徵(圖2-5)。所以,人們頂禮叩拜,祭之以求延壽、幸福。清代翟灝撰《通俗編》雲:「世俗畫壽星像,頭每甚長。」我們所見壽星畫像,是一位慈祥老翁。在各種吉祥畫中,仙翁彎腰弓背,身量不高,慈眉悅目,笑逐顏開,白須飄逸,一手拄著龍頭拐杖,一手托著仙桃,最突出的是有一個凸長的大腦門,身邊還常常有一仙童相伴。有時他還騎在仙鹿上,將福祿壽集於一身。
2、仙鶴與吉祥
鶴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實中的鶴外形像鷺,喙、翼、腿很長,能飛,羽毛白色或灰色,常活動於水際或沼澤地帶,食各種小動物和植物(圖2-6)。
鶴象徵長壽由來已久。《詩經·小雅·鶴鳴》中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淮南子·說林訓》:「鶴壽千歲,以極其游。」古人以鶴為長壽的仙禽,且多知往事。人們常用「鶴壽」、「鶴齡」、「鶴發童顏」、「松鶴延年」等祝人長壽,益壽延年。吉祥圖案中,鶴常常與松、石、鹿、龜同時出現,龜鶴一起叫「龜鶴齊齡」,鶴立於松叫「松鶴長春」等等,都是祝壽賀吉之意。
3、靈芝與吉祥
古人以靈芝為瑞草、仙草。靈芝一年開花三次,故又稱三秀。它與蘑菇相近,色深有光澤,傳說食之能長生不老,起死回生,古代用來象徵祥瑞。據傳,上等靈芝為車馬形,中等靈芝為人形,下等芝為六畜形,其中能得車馬芝而食者可乘雲駕霧。在吉祥圖案中,常常把靈芝同蘭花放在一起,比喻君子之交,也有畫著一隻鹿嘴裡銜著靈芝的,表示為人祝壽。
4、壽桃與吉祥
桃被普遍作為長壽的象徵,稱為壽桃(圖 2-7)。傳說中有一種仙桃,食之可以長壽。這種仙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三千年成熟,食一果可增壽六百年,桃樹在西王母的花園里。當仙桃成熟時,西王母就邀請所有的神仙到她宮中舉行蟠桃宴會。傳說漢代的東方朔曾三次偷食仙桃。
桃樹為五木之精,能壓伏邪氣,所以鬼畏桃木。《山海經》:「東海中有冊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里。東北有門,名曰鬼門,萬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壘,主閱領萬鬼。若害人之鬼以葦索縛之,射以桃弧,投鬼食之。」《左傳·昭公十二年》亦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說明桃木的功能從實用的弓弧逐漸變成了受人崇敬的神器。
過去,有用桃木製成的桃符,是一種表示驅鬼壓邪的象徵物。每逢夏歷新年,以二桃木板懸於門戶,上畫神荼、郁壘二神像或書名,藉以驅鬼壓邪。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詩中寫到:「千門萬戶瞳瞳日,意把新桃換舊符」《山海經》:「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以御凶。」戰國時開始盛行此俗,五代時逐漸演變為春聯。
祝壽的吉祥圖案還有很多,如「水仙紋」、「竹紋」、「牡丹紋」、「蔓草紋」、「萬年青」、「龜背紋」、「八卦紋」、「五嶽圖」、「蟬紋」、「葡萄紋」、「回紋」、「盤長紋」、「壽石紋」等等;在吉祥圖案中,壽桃常常與其它事物一起共同表示吉祥寓意,如「天仙拱壽」、「代代壽仙」、「芝仙祝壽」、「群仙祝壽」、「春光長壽」、「壽山福海」、「萬壽長春」、「貴壽無極」、「長生不老」、「萬字長錦」、「洞天一品」、「富貴耆耋」、「飛鴻延年」、「松鹿長春」、「麻姑獻壽」、「八仙祝壽」、「暗八仙」、「西王母」等等。
(四)、喜
在民間,人們將值得高興的事稱為喜事。「喜」在六書中屬會意字,在甲骨文中,上面是「鼓」、下面是「口」,「鼓」表示歡樂,「口」表示發出笑聲。「喜」的本義是快樂、高興。過去常常把喜字與其它相關字連在一起組詞,如「喜樂」、「恭喜」、「歡喜」、「喜氣」、「喜慶」、「喜愛」、「喜興」、「喜悅」等等。喜事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與吉祥美好相聯系。
1、喜神與吉祥
所謂喜神,就是吉神(圖 2-8)。人們為追求歡樂,就要造出一個喜神來。一開始喜神一般沒有具體形象,所在方位第年都不斷變換。在民間,百姓有看喜鵲巢入口定喜神方位的說法;還有百姓認為,公雞叫的方向是喜神所在的方位,所以,正月初一雞鳴時,人們就順著雞叫的方向去碰喜神,希望一年康寧;在民俗中,有以干支推演喜神方位的做法。清朝乾隆時,皇帝下令編撰了《協紀辨方書》以確定喜神方位,方法是:「喜神於甲巳日居艮方,是在寅時;乙庚之日則居乾方,是在戌時;丙辛日則居坤方,是在申時;丁壬日則居離方,是在午時;戊日居巽方,是在辰時。」
結婚是人生的重大喜事,所以舉行隆重的婚禮。在過去,當新娘上花轎時,轎口要對著喜神所在方位,新娘子上轎後要停一會,叫作「迎喜神」,然後才能出發。吉祥圖案中喜神的形象是畫一官人左手執節板,右手托帶喜字的寶盒,身邊一童子肩扛寫有「雙喜臨門」的傘蓋,一派祥和和喜氣洋洋的氣氛。
2、喜鵲與吉祥
喜鵲被視為喜慶的象徵。五代王仁裕《開元天玉遺事》載:「時人之家,聞鵲聲,皆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牛郎織女的傳說家喻戶曉:織女是天帝孫女,長年織造雲錦,自嫁河西牛郎後,就不再織。天帝責令兩人分離,每年只准於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會一次。俗稱「七夕」。相會時,喜鵲為他們搭橋,謂之鵲橋。古俗在這天晚上,婦女們要穿針乞巧(見《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
崇拜喜鵲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信仰。柯爾克孜族認為喜鵲是傳遞吉凶信息的神鳥;滿族、赫哲族的薩滿信仰中都有喜鵲的神化形象。滿族稱喜鵲神為「沙克沙恩都里」,說此神是天神派到人間專司通報吉凶禍福的神,天神賜給他五千隻喜鵲,供他打探消息,報喜除憂。他常與惡魔戰斗,消除瘟疫,降伏風火,被供奉為喜神。
一些文人常常在文學作品中描寫喜鵲。北宋晏幾道在《蝶戀花》中寫道「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金代王庭筠在《謁金門》有中「雙喜鵲,幾報歸期渾錯。盡做舊愁都忘卻,新愁何處著?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不道枝頭無可落,東風猶作惡。」
喜鵲不僅為詩文詠頌的對象,也是繪畫的重要題材。宋宣和之初,何栗文縝丞相為中書舍人,道君皇帝以御畫雙鵲賜之。諸公賦詩,韓駒子蒼待制時為校書郎,賦詩二章曰:「君王妙畫出神機,弱羽爭巢並占時。想見春風鳷鵲觀,一雙飛上萬年枝。」「舍人簪筆上蓬山,輦路春風從駕還。天上飛來兩烏鵲,為傳喜色到人間。」
在吉祥圖案中,常常把喜鵲同其它形象組成別有新意的圖形,如兩只喜鵲畫在一起稱為雙喜,喜鵲與梧桐畫在一起,表示同喜,把喜鵲同三隻大圓果組合在一起,稱「喜報三元」,「喜鵲
登梅」有喜到眼前之意。
表現喜氣的吉祥圖案還有很多,如「四喜圖」、「喜相逢」、「報喜圖」(圖2-9)、「喜上眉梢」、「喜上加喜」、「連生貴子」、「並蒂同心」、「喜從天降」、「喜氣滿堂」、「歡天喜地」、「龍鳳呈祥」、「麒麟圖2-9喜字窗花獻瑞」、「雙喜鴛鴦」、「天河相會」、「弄玉吹簫」、「彩蝶並飛」、「花好月圓」、「鳳紅牡丹」、「丹鳳朝陽」、「鯉魚紅蓮」、「百年好合」、「榴開百子」、「子孫萬代」、「喜占春魁」、「葫蘆生娃」、「觀音坐蓮」、「和合二仙」等等。

Ⅲ 關於七夕盛況的詩句

1.關於描寫七夕節的詩句

古代描寫七夕節的著名詩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

(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出自唐代林傑的《乞巧》。詩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是一首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開頭兩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差碰老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即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二)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出自元代盧摯的《沉醉東風·七夕》。詩文曰:「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該詩文大意為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在詩中,作者繪制出一幅靜夜圖,即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詩文曰:「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2.林傑的乞巧一詩中描寫乞巧盛況的詩句是,什麼

七夕節本名叫做「乞巧節」,源起於漢代。

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靈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滿智巧。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注釋】: ① 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來到了,牽牛織女再度橫渡喜鵲橋來相會。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虛升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戶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紅絲,至少有幾萬條。

(比喻) 七夕節,也被我們成為「乞巧節」。在古代,人們在這一天不僅有著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傳說,還有很多豐富色彩的民間傳說。

那麼,乞巧節是如何由來的呢?在民間又有著什麼樣的傳說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吵昌一起來看看吧! 乞巧節的由來 乞巧節又被稱為「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歷7月7日,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舊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乞巧節傳說: 第一則: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

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

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

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

3.描寫民間七夕盛況的詩句月夜美景的詩句在哪裡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傳說是唐朝的一個六歲的小孩,林傑寫的,在一些地方廣為傳誦,七夕望月之時往往吟哦。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七夕(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同賦山居七夕(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歌(唐)劉言史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醉答君東(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七夕偶題(唐)李商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壬申七夕(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寄張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七夕(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 七夕二首(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七夕詩(唐)盧綸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

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

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七夕詩(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

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

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

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

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七夕(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

4.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什麼盛況的名詩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釋義》七夕佳節到來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婦女都望著月亮穿針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在從前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為鼎盛。

5.描寫七夕節日的詩句

七夕——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牽牛織女——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七夕——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吳綃

星光歷歷漢悠悠,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謂人間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

梁清謫去誰相伴,子晉歸來合公游。

惟有月娥應最妒,一輪風露不勝秋。

七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怨王孫 七夕——朱彝尊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

乞巧誰憑。

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

6.關於乞巧節的古詩

1、《元宮詞》

明代:朱有燉

鹿頂殿中逢七夕,遙瞻牛女列珍羞。

明朝看巧開金盒,喜得蛛絲笑未休。

2、《憶王孫》

宋代:汪元量

華清宮樹不勝秋。

雲物凄涼拂曙流。

七夕何人望鬥牛。

一登樓。

水遠山長步步愁。

3、《浣溪沙》

宋代:吳儆

秋到郊原日夜涼。黍禾高下已垂黃。

荷花猶有晚來香。

天上佳期稱七夕,人間好景是秋光。

竹洲有月可徜徉。

4、《瑟瑟釵》

唐代:溫庭筠

翠染冰輕透露光,墮雲孫壽有餘香。

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淚兩行。

5、《七夕》

宋代:真山民

世上痴兒女,爭趨乞巧筵。

婦鳩甘抱拙,不謅鵲橋仙。

6、《和粹伯七夕韻》

宋代:曾協

天上相逢絕點塵,莫將世態測高真。

深閨兒女傳聞誤,見說秋期便妒人。

7、《戊早年七夕五絕》

宋代:張秉

香階寶砌靜無塵,搖指星河再拜人。

若把離情今夕說,世間生死最傷神。

8、《七夕》

宋代:王鎡

綵樓簾影夜沉沉,一片篩涼月似金。

倚得畫欄和袖暖,看人兒女學穿針。

Ⅳ 我家的小鹿是朋友送的,去年七夕生的,現在一周歲了 該吃什麼牌子的狗糧呢

犬糧分自製和購買兩種。一般購買的犬糧其配方具有一定科學依據,並且加工工藝特殊,產品可長期保存。外觀分干顆粒、粥樣、含水罐頭等。其中以干顆粒犬糧最常見,也比較便宜,如"寶璐"30元左右一袋可吃10天以上;即使打開包裝也能保存60天以上。凡以商品犬糧喂養的多選擇這種。粥樣犬糧不易保存,而且占空間大,雖然口感好適合幼犬食用但不易買到。罐頭犬糧營養好口味也不錯,可一天下來要10元左右,一般人喂不起。 目前,國內生產的犬糧由於工藝和口味等問題沒有推廣開,所以大多是自行配製。這樣很容易引起飼料營養不全或因配製方法不當而造成營養成分喪失,或因犬的偏食而發生某些疾病。為使犬健康生長,根據其營養需要,應將各種飼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製成營養比較全面的犬糧。 ◆配方1 肉類50%,谷類40%克,蔬菜10%,鹽10克/千克,將這些成分煮熟做成食團,分次喂給。 ◆配方2 肉類30%,米、麥、蔬菜等70%克,食鹽10克/千克。 ◆配方3 大米10%,玉米面10%,高粱面10%,豆餅10%,麩皮10%,骨粉2%,魚粉6%,肉22%,青菜20% 鹽10克/千克。 ◆配方4 肉20%,米10%,麵食15%,蔬菜20%,奶渣10%,動物性脂肪5%,魚肝油2%,酵母3%,胡蘿素5%, 骨粉10%,鹽10克/千克。 配製犬糧時應注意的問題:首先營養要全面,不能以價格和數量來評價好壞,如果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過高犬容易發胖,而且也不經濟。對於犬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應該在配置時多加入一些。不能長期喂同一配方,這樣容易造成偏食和厭食。盡量作到每周更換一次。 另外,應該象給人作飯一樣,注意衛生和火候。這樣可以避免消化道疾病提高食慾,讓犬在短時間吃完,避免變質。對於動物內臟可以切碎拌入,一方面代替肉類,另一方面可以"提味",犬更愛吃。千萬別加太多的鹽,因為犬比人口淡;作料的摻入只能破壞犬糧的味道,造成適得其反。對於蔬菜一定要洗凈切碎,否則纖維素就不能很好吸收。對於不同的犬,飼料內配比可以靈活掌握,總之以營養豐富,犬愛吃為目的

熱點內容
海珠區鮮花 發布:2025-01-24 08:08:02 瀏覽:835
高植物盆栽 發布:2025-01-24 07:58:44 瀏覽:694
cf一朵花 發布:2025-01-24 07:57:17 瀏覽:205
檳櫻花視頻 發布:2025-01-24 07:54:11 瀏覽:291
湖北省定鮮花 發布:2025-01-24 07:33:55 瀏覽:584
車里適合養綠植嗎 發布:2025-01-24 07:28:20 瀏覽:419
綠植苔蘚牆紙 發布:2025-01-24 07:28:12 瀏覽:264
牡丹江到佳木斯火車 發布:2025-01-24 07:26:45 瀏覽:592
金森綠植 發布:2025-01-24 07:26:05 瀏覽:619
梅花穿越 發布:2025-01-24 07:14:59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