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勺
① 君之好吃七夕果的做法
七夕巧果的做法步驟
1、溫水溶解酵母,將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摻有奶粉和白糖的麵粉中,揉成均勻的面團
2、揉好的面蓋上保鮮膜室溫醒發一小時,醒發好的面團拿出來用手揉勻,面揉得時間越長,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顏色越白
3、揉好的面團切下一塊,搓成長條,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將小面塊放進卡子里,用手指按壓,並用剪刀剪去多餘的面 最後使勁磕出來,一排小巧餅就做好了,蓋上干布醒發一刻鍾,烤箱185度預熱,十分鍾就好
4、然後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狀的巧餅,也放進烤箱里烤熟後拿出,晾涼後即可食用
小貼士
做巧餅的幾個關鍵點:
1、首先發面一定要硬一點,不硬的話,卡模子不好弄,太軟的面粘上去了,磕不出來,發面的時候加入奶粉和糖,做出的巧餅更好吃,喜歡的還可以打個雞蛋,不過夏天的話,打了雞蛋的不太好保存。
2、傳統的巧餅是放在特製的大鍋里烙出來的,不過咱家裡的鍋做巧餅一不小心就糊了,所以我用了取巧的方法,烤箱做容易掌握溫度和時間,不用來回不停翻轉,省時省力。
3、做好的巧餅一定要自然晾乾,完全涼透了才能密封保存,如果只是為了觀賞看,可以塗上顏色,串成一串的,掛起來自然風干。
② 七夕麵食巧果怎麼做
巧果是傳統產品,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目錄[隱藏]簡介 製作方法 質量標准 七夕節吃
[編輯本段]簡介巧果是滬式糕點中的傳統產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 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編輯本段]製作方法原料配方 特製小麥粉25千克綿白糖5千克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鹽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製作 1.水調面團調制:在綿白糖、飴糖、豆腐、精鹽中加適量水充分攪拌,然後加入小麥粉、芝麻仁繼續攪拌成水調面團,靜置片刻,使面團處於鬆弛狀態。面團調制時加水量要恰當,面團宜編硬一些,以便壓制皮面。 2.成型:將面團等分若干塊,靜置片刻(5分鍾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機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撲粉,用擀麵杖(專用木棍)先將面團壓扁。然後擀薄(約厚1毫米左右),橫向整齊摺疊;摺疊寬度8厘米以內,約在4厘米處的中間從左到右直線開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寬3厘米以內。在每段摺疊連接處打刀眼(即面片中間切兩條縫隙),篩去撲粉待油炸。機械成型:用軋皮機(皮子車)壓薄成型。 3.油炸:油鍋油溫加熱到175℃左右,先將生坯篩凈撲粉,預防粉受高油溫焦化而污染油質,影響製品色澤。再將生坯倒在笊籬中慢慢放入油鍋;待浮上油麵時,迅速用笊籬撥動生坯,並且不斷翻身,待呈金黃色時,立即撈出油鍋。 4.冷卻、裝箱:撈出油鍋後,迅速瀝去多餘的油,攤開冷卻,趁微熱裝入箱內密封。 [編輯本段]質量標准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 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 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編輯本段]七夕節吃乞巧節吃的巧果也叫做「巧餑餑」,通常是用模子刻出來的,做成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小麵食。這東西多半都呈幾何圖形的,上面還有各種很精美的吉祥圖案花紋。比如經常見的就有蓮蓬、桃子、老虎、獅子、貓咪、猴子、大公雞、小豬、鳴蟬等。放鐵鍋中烙熟以後,用紅線繩加了秸草支撐著串起來,下頭綴上一點彩色穗子。有十幾個巧果弄成一串,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據說吃了這樣的巧果,孩子們就心靈手巧了。果真是否這樣大概無所謂的,重要的只不過是一種風俗吧!
③ 七夕巧果的做法,七夕巧果怎麼做好吃,七夕巧果
七夕巧果是一種漢族節日食俗。在農歷的七夕節中已經成為一種戀人宣愛的方回式。送戀人巧果,答也成為表達彼此最好的方式。所以,七夕巧果也逐漸成為愛情的象徵。
在聽過這樣一個傳說之後,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巧果的做法,今天一村就滿足一下大家的心願,教授大家製作巧果。
用料
麵粉250克 250克
白砂糖25克 25克
酵母2克 2克
牛奶125克 125克
七夕巧果的做法
將麵粉、白砂糖、酵母、混合均勻加入牛奶
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團
發酵半小時後,再充分揉勻,排出氣泡,搓成長條,切小劑子
將小面劑子放入模子內,按壓結實
倒扣模具,輕敲,摳出巧果坯
鍋置火上小火加熱,將生坯從邊緣開始逐個擺入,烙至兩面上色均勻即可
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