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感官

七夕感官

發布時間: 2021-01-29 21:05:21

A. 求一首情人節表達單身漢心情的現代詩

七夕節日要來了,就以七夕為題吧。

《用一個諧音慶祝節日》

七夕來了我回要
買兩瓶七喜答
我要祝福:
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喝一瓶
然後倒掉一瓶
(我不喜歡碳酸飲料
但這並不妨礙)
為故事找一個理由狂歡
去刺激感官

乾涸的靈魂呼吸空氣中的潮濕

等晚上的時候打開吧
如果順著嘴唇流過的是月光
空瓶丟進夜色去漂流
牽牛織女座,像極了兩條金魚
在天河裡遊了千百年而距離
仍在觀賞之中
(我不是魚不知道
他們是否快樂)

隔與不隔是種美學
翻騰是無法抵達的聲波
彼此沉默的凝望
把思念吐滿整個江河
閃爍的星星
有喜鵲想要去啄

B. 為什麼七夕節發夕陽

七夕一起看夕陽也是很浪漫的

C. 央視七夕晚會官宣嘉賓海報,除了明星還有看點嗎

央視七夕晚會官宣嘉賓海報,除了明星當然還有其他看點。第一:濃厚的文化氣息類節目。七夕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當然是富有濃厚的文化氣息的,那麼表達文化的節目自然必不可少。有很多節目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依託融合歌曲,古典舞、相聲的多元化呈現方式,為觀眾帶來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現代化表達。連節目單的呈現方式都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看第一篇章為《此時醉良辰》。第二篇章為《此夕最相思》,第三篇章《此生共相守》不僅與七夕的節日內涵相銜接呼應,更是顯示了中華文化的文字底蘊,令人感到溫暖動心。

D. 我今年30歲,喜歡上了一個20歲左右的暑假工,明天就是七夕了,我應該怎麼表白

首先能約會再說,先相處相處,不急,對方20除非兩情相悅,不然太突然反而會把她推遠,還是爭取明年的2.14

E. 七夕的由來是什麼

七夕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5)七夕感官擴展閱讀:

牛郎織女的傳說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可。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

《史記天官書》描述天體運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來源。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

「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在南朝梁時殷芸的《小說》中已有粗略的梗概。當時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周處的《風土記》,都有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而20世紀初在敦煌石窟發現的《搜神記》中「田昆侖」和宋初《太平廣記》中「郭翰」這兩則故事,對明清時代牛郎織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響。

「田昆侖」的故事傳說,田昆侖是窮漢,一天看到三個仙女在河中洗澡,於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結果兩個年長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風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後來嫁給了田昆侖。他們生了個兒子田章,後來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現了兒子田章尋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內容也大同小異。只是這郭翰是個「姿度美秀,善談論,工草隸」的文人,說他有天在庭院中觀月,忽見織女下凡,兩人情投意合,就私訂了終身。此後,織女夜夜來往於天上人間。有一天織女忽然對郭翰說:天帝知道此事後,命我不許再來,我們永別了。

這郭翰悲傷成疾,織女在天上知道後,派了個使女下凡,贈詩兩首,其中一首說:「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這則記述可以說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文人化。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節這一天,中國古代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

F. 在七夕節出生的人的性格是怎樣的

黃道宮位置:約在獅子座27度-處女座30度
季節:夏末
元素:火、土
主宰行星:太陽、水星
象徵符號:獅子、處女
理解事物的方式:直覺、感官、思考
獅子處女結合了黃道宮第五宮獅子和第六宮處女兩星座的特徵,可比擬為人類35歲左右的年紀,也相當於北半球夏季末期,這時人們會開始除草曬干以備冬天之用,已採收了某些水果和農作物,其它的農作物也已接近成熟狀態。這段日子裡白天逐漸縮短,夜晚加長,秋天的腳步逐漸近了,暑假也快結束了。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到了35歲的階段,已經十分成熟,在人格發展、工作和家庭生活面都已有顯著成就;自己也可能發掘到或向別人展露出自己人格中秘密或隱而未現的風貌。這樣一來,因為自我定義感的強化,一股新的力量就會源源不絕地注入體內。這個階段的人們會重視家庭或兩性交往的價值,也願意開誠布公地跟別人分享心中的秘密。至於單身未婚男女也渴望在此時,找出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在獅子處女這一周出生的人,是內向與外向人格的綜合體。在他們身上可找出處女座的實際、踏實的性格,也能發現獅子暴躁易怒、直覺強烈的個性;這兩種特質造就了外表安靜、靈感豐富的個體,內心永遠有一盞溫暖的亮光。有些獅子處女的人會掩飾其才華洋溢的一面,初見面時,給人一種安靜、深沉的印象。也有些獅子處女的人比較愛出風頭,但是內心卻相當敏感,重視隱私。他們可能會掩飾自己人格的某些面向或心中的秘密,而且時間持續好幾年,但是即使是他們之中最內向的人,也會每隔一段時間突然展現其內在豐厚的特質,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人,正在做什麼事。到了這個時候,這類型的人才會了解刻意掩飾自己是沒有用的,他們越想躲起來,別人越會注意到他們。不妨光明正大一點,敞開心胸,讓別人有親近了解他們的機會,不需要在內斂和外向之間搖擺不定,自尋苦惱。
出身普通環境或社會低階層的獅子處女的人,必須花費心思、加倍努力,才能漸漸往上爬升。而且即使已經開始往上爬了,他們仍得抱持更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強烈意志力,才可能順利達成目標。可惜,很多這類型的人在努力過程中都無法超越內心的恐懼,因而平淡無奇地過完一生。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可能跟外界對他們的看法正好完全相反,有時他們雖自信滿滿,但別人可能根本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獅子處女的人不像其它星座的人一樣,那麼需要外界的掌聲來肯定自己;不論這類型的人的個性多麼沉靜、知足,他們對自己的價值都很有自信。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除非他們能在社會或專業領域中出人頭地,否則這類型的人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輕易將心事或事實真相告訴外人。事實上,如果這類型的人能敞開自己,接納別人的話,將能增加自己的力量,更快達到目標。那些成功又緊守私密一輩子的獅子處女的人,通常都是透過自我表白或某些行為,別人才有機會了解他們,這種孤僻性格可能會被當成「自戀狂」或「自虐狂」。
在這個「敞開的交界」出生的人具有很傑出的觀察和判斷能力,他們喜歡靜靜等待、觀察,不會想辦法去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此外,他們天生語言、思考能力很強,擅於將所觀察到的事情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而且在表達之前,還會花一段長時間冷靜地重新思考。因此,獅子處女的同事、朋友經常依賴他們的記憶和客觀判斷力。通常只要這類型的人維持情緒穩定的話,他們會是你可以信賴、依靠的朋友。
喜歡交替運用隱藏和揭露事實的手段當武器和策略來達到目的的獅子處女的人,最後會明白這種幼稚、貧乏技倆的實質好處並不多。一般來講,只要這類型的人能遇見真心愛他們、接納他們的朋友,一個或數個都可以,他們發生這種問題的機率便會大大減少。透過信任、愛和包容,這類型的人便不須再玩這類「捉迷藏」的游戲。待他們勇於接受成長的挑戰時,也就不再為不成熟的情緒所困擾。
好奇、喜歡偵探小說的人,一定會很喜歡跟獅子處女的人來往;了解這類型的人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相對地成就感也很大。獅子處女的人並不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肯定,但他們極需要別人的了解,只有敏感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內心的吶喊,因為獅子處女的人寧可靜默,也不會開口要求。
很明顯地,獅子處女的人很需要可以信任,能夠替他們保守秘密、對他們百般忠實的朋友和情人,這一點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這類型的人不輕易對人流露他們的熱情和愛意,因為他們很怕受到拒絕。一旦這類型的人不幸地被朋友或情人背叛的話,他們的情緒會整個崩潰,不再信任別人。
獅子處女的人有情有義,只要是能讓他們打開心門的朋友,彼此都會維持一輩子的友誼。能充份接受獅子處女的人,即使他們表露出真實個性,還是會喜歡他們並繼續交往,甚至成為親密的終生朋友或伴侶。獅子處女的人本身可能不是個好父母或好子女,他們重視私我的個性,使得他們根本無法和家人分享喜樂或分擔彼此的痛苦。但是這類型的人跟兄弟姊妹或表堂兄弟姊妹的感情會很親,換句話說,獅子處女的人和同輩份的人在一起時,就會偶爾打開心房,傾吐內心秘密。因此,這類型的人日後找的伴侶或配偶,最好也是屬於兄弟姊妹般的類型,是能與他們談心,分享內心世界的人。雖然獅子處女的人通常比較自我中心、孤僻、神秘,不是能全心全意為家庭犧牲奉獻型的人,但是平日該盡的義務,他們不會逃避,除非你的要求太多或不盡情理,否則他們會很樂意配合。
優點:自給自足、觀察力強、才華洋溢
缺點:過於自戀、深沉內斂、無法與別人分享
建議如果你老是將自己隱藏起來,就別怪別人都不認同你。多敞開心胸,讓別人有機會了解真正的你。別將所有的心事和秘密全壓抑在你一個人的心中。讓別人進入你的心房,跟你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情侶:雙魚白羊座、金牛座一、金牛雙子座、雙子座二、雙子座三、獅子座一、天秤座一、天秤座二、天秤天蠍座、射手座二、水瓶座二
夫妻:巨蟹座二、天秤座三、射手座一、水瓶座三、雙魚座二
朋友:白羊座三、金牛座二、雙子座一、獅子處女座、處女座二、天蠍座三、射手魔羯座、雙魚座一、雙魚座三
家人:白羊金牛座、金牛座三、巨蟹座三、天蠍座二、天蠍射手座、射手座三、魔羯座三
同事:白羊座二、雙子巨蟹座、巨蟹座一、獅子座三、處女座一、處女天秤座、天蠍座一、魔羯座二、水瓶雙魚座

G. 急需一份朦朧詩的賞析

——兼 談《 痴 情 》

朦朧詩古已有之,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李賀、李商隱。中國現代朦朧詩最早震驚文壇的,是二十年代從法國留學歸來的李金發。他的第一首詩《棄婦》在《語絲》雜志上發表後,就被人議論紛紛。他的詩集《食客與凶年》、《為幸福而歌》出版後,更是招致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譏諷和抨擊。「晦澀難懂」,「邏輯混亂」,「語無倫次」,「故弄玄虛」,幾乎成了詩壇眾口一致的評價。「詩人的墮落」,「詩壇敗類」,「反動詩人」,「文字游戲」等等,也不絕於耳。不管三七二十一,「詩怪」這頂帽子,從此便永遠地、牢牢地戴在李金發頭上了。也許李金發所承受的壓力太大了,也許只停留在對法國象徵主義詩派的照搬和移植,枯竭了「詩怪」的詩源,反正沒過多久,李金發就如曇花一現,永遠在詩壇銷聲匿跡了。然而,李金發的影響卻從來沒有消失,三十年代的「現代詩」,四十年代的「九葉詩人」,五十年代的台灣詩壇,都或多或少有其回聲;八十年代的「朦朧詩」,更是名噪一時。

得名於「朦朧」,最直接的原因是一般人讀不懂,感到詩的內容、含義像在雲里霧里,似可捉摸,但又把握不準;另外覺得它「不按常規出牌」,在遣詞用語方面,在技巧方面,都怪怪的,難於一下子接受。中國人的文化積淀造就了傳統的欣賞習慣和思維定勢,一旦與此相悖,就焦躁起來,很難靜心、耐心、專心、細心另闢蹊徑,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努力去破解,而訴諸斥責與排擠,批判一通,大獲全勝。這種「精神勝利法」導致了固步自封,缺乏「拿來主義」的胸懷和氣魄,怎麼能廣泛汲取外來有益營養,不斷進取和創新呢?

中國現代朦朧詩可以說是直接吮吸外來乳汁長大的,其營養元素很龐雜。把朦朧詩簡單劃歸某一流派,不啻膠柱鼓瑟;但分不出主次輕重,也難免如瞎子摸象。

首先,朦朧詩的創作方法主要是象徵主義,它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大相徑庭。象徵主義依賴「意象」而不是單純的形象(具象)、喻象來構築詩意。既然是意象,它比字面的含義更廣泛,更深刻。舉例來說,「拂曉,我們登上長城。」這是寫實。「長城」是實實在在的,是此地而非彼處。「象黃河一樣偉大,象長城一樣堅強」,這是比喻,「長城」在這兒成了喻象。取「長城」的堅固、挺立而比喻堅不可摧。這些,在一般的詩歌中是常見的。「萬里長城永不倒」,很顯然,這里的「長城」就不是實指,也不是比喻,而是民族精神、民族氣節等等的象徵了。

讀朦朧詩,不能夠停留在詞句的表面含義上,要明晰它的象徵含義。

這樣看來,朦朧詩必須通過「暗示」來傳遞其真實信息。詩人以外在的詞句「暗示」讀者,讀者第一要明確這是暗示,第要接受暗示,第三要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靠悟性深刻理解。這與傳統的被動閱讀、被動接受大不一樣,再加上其「暗示」的含義是多義的,不象字面上的意思那麼單一, 那麼固定,須費心琢磨,所以,耐不住性子的讀者罵一聲「什麼爛詩,無病呻吟」就束之高閣,當然也就失去了鑽研與收獲的樂趣了。

其次,朦朧詩基本的表現手段之一 ——「通感」(也稱「感官錯位」),也是對傳統的叛逆和突破。視覺只管看到什麼,聽覺只管聽到什麼,嗅覺只管聞到什麼……,這,好象天經地義。一旦聽到了色彩,聞到了聲音……,那不是奇談怪論嗎?朦朧詩打破了感官功能的界限,一切都暢通無阻。「怪」,「邏輯混亂」,「語無倫次」,「結構失控」,「語病滿篇」……的指責與「通感」有很大關系。
第三,朦朧詩不大講究「結構嚴謹」,常常運用「斷裂式跳躍」,即上下句之間不連貫,跳躍幅度很大。一般的詩歌也運用跳躍,但往往只在同一空間,同一場景中。如「艷陽高照,河山妖嬈,田野碧綠,羊兒蹦跳」這是在同一視覺、同一場景內從高到低,由遠及近的跳躍。朦朧詩則不然,它的跳躍從一個平面直奔另一個平面,呈立體狀。雖有內在聯系,表面卻似乎毫無關系。「邏輯混亂」,「語無倫次」也與大跳躍有關系。
掌握了這些,《痴情》就很容易解讀了。

詩人一開始就用「望夫石」這個極具象徵性的意象,以「腳步」(進程)「綠了」(復活)暗示作者萌發了戀情,而且到了痴迷的地步。「白雲蒼狗」是一成語,天上雲彩變換:白呀,灰呀,紅呀,黃呀;形狀也是一會兒馬呀,一會兒山呀,一會兒狗呀……,喻經歷豐富。這句是作者的自嘲,意為歷盡滄桑,自感很有理智和辦法,卻躲不過丘比特(愛神)之箭的射擊,其實自己還「嫩」得很呀。這里倒有魯迅「靈台無計逃神矢」的意味。「痴」是「病態」,但也是珍貴的幸福體驗。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人不會感染這種「病」,患此「病」者必然像孩子那般天真單純。「兒時」「笑靨」被「拽」了出來,童心未泯,自然很容易陷入情網之中。

「痴情」之人對時間都是非常敏感的,度日如年的況味勢必體會頗深,「一日何止 十二時辰?!」是他們共同的由衷感嘆。一「痴」當然要胡思亂想,自己折磨自己,如「泥雪濡夢」。無論如何,巴望對方有明確的表示,這是「痴」者最迫切的願望,也是治療「痴」的靈丹妙葯。「叩響 清風朗月」,暗示默求對方別讓自己受熬煎了,痛痛快快回個話吧。這倒和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徐志摩的「徽徽,許我一個未來吧!」
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這位老兄「痴」得太執著,太投入,也太難過,

「有時也 淚語紛紛」。注意,這里是「淚語」,不是「淚雨」,詩人有意將視感和聽感揉在一起,一邊流淚一邊喃喃自語,倒也蠻逼真的。

《痴情》最後一段,不大朦朧,其實也不須一味朦朧。牛郎織女被無情地阻隔在天河兩邊,他們痴痴地凝望,等待七夕相會。這是痴情的一種結局。古時一個叫尾生的小伙,依約在藍橋下等情人。情人遲遲不來,河水卻暴漲起來。尾生抱住橋墩石柱不肯離開,怕失去和情人相見的機會(估計這次約會千辛萬苦才爭取到),最後竟被淹死。這種「痴」,也算痴到極點了。這也是一種結局。無論與意中人能否終成眷屬,詩人對自己的痴情是無怨無悔的。喋喋不休的表白,逢場作戲的示愛,都不配步入「情痴」的行列。「沉默是金,真愛是金」,這是情感世界的至理。

不恥冒昧,將己見公開,不知詩壇高手是不是在暗中發笑?拋磚引玉,交流提高乃在下誠意,歡迎切磋。

附: 痴 情

「望夫石」下腳步

綠了

白雲蒼狗, 依然稚嫩

鳶花叢中拽出 兒時

笑靨

一日何止

十二時辰?!

泥雪濡夢 叩響

清風朗月

有時也

淚語紛紛…

天河邊對視

藍橋下斷魂

我心悠悠----

沉默是金

H. 餐廳搞七夕情人節活動。有沒有好的創意。整體的方案。

好吧,可考慮將燈的色彩遮擋成紅色或紫色。製造全場紅紫效果,弄些玻璃小碗,裡面弄上花瓣和漂蠟(蠟燭)。

成本低,感官效果好。在不知道具體店面情況下,我只能想到這里了...希望有幫助

I. 老夫老妻了還有必要過年輕人的七夕情人節么

老夫老妻曾經也經歷過激情,也有過愛的甜蜜,也是曾一起度過每一個有意義的節日的人。他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愛需要回味,這樣才能重拾當年心底里的深情與盼望;愛也需要表達,在平凡瑣碎的日子裡愛的表達讓生活多了溫暖和色彩。

對於老夫老妻,過情人節的時候也可以送禮物,比如鮮花什麼的。不過與年輕情侶相比,我認為其實老夫老妻更應該過節!婚姻生活當中的柴米油鹽,讓他們少了戀愛時期的那種激情,這

種平淡的生活更應該通過一些特殊的節日帶來一些沖擊和驚喜。

J. 七夕跟月亮有關嗎

傳說,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織女要從隔開的銀河上踏過喜鵲組成的橋相會。這當然不是事實,橫跨銀河系兩側的距離長度是以千萬光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即便乘坐與光線一樣快的飛行器,跨過銀河系也絕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現。
話雖如此,但這個傳說卻以其凄美感人,長久以來在我國普通老百姓里流傳。
?
有人說,七月七日這天應該定為中國的情人節,她表現了古代相愛的男女之間
淳樸,真摯和經得起時間和空間考驗的愛情。。但也許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
看來,隔著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頸長望,既不現實,挑著一對「電燈泡」孩子一
年一度的匆匆相會,也實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聾的酒吧間里,扭啊扭,或
者春風一度,各別東西,來得實惠,刺激,又不負責任。
固然,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國青年男女在那個禮教森嚴的社會里,追求
自由戀愛幸福的艱難,但恰恰唯其艱難和險阻,才激發起堅韌和持久,因此,
這個故事才會長久地在人們中流傳,才會附麗到七月七日這個仲夏夜的晚上,
遙望星漢燦爛,而天河渺渺,獨有天孫(織女星)閃閃爍爍,向著彼岸的河鼓
(牛郎星)傳遞著她那永恆的愛。而那種「杯水主義」,除了感官的一時享受
以外,實在不能談到多少精神價值。
早在漢代,《大載禮記·夏小正》就說:「是月織女東向,蓋言星也」,也就
是說,至少在漢時,人們已經注意到織女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規律,以七月顯得
最為突出。《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外孫。」,也就是天孫的由來。
《星經》:則說「牽牛,名天關。」,牽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則是後來轉義。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故事的最早來歷可在西晉文學家傅玄的《擬天問》里發
現,他說:「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這個傳說可能起源在更早的東漢。
清末王湘綺的詩里寫到:
「廝養娶才人,天孫嫁河鼓,一配匆匆終百年,粉淚簪花總不語。」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問題,而更嚮往的是:
「春來江上霞如綺,錦水鴛鴦不獨飛。」
南朝時候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那時江漢地區,七月初七日這天夜晚,
家家戶戶的婦女結扎彩絲線,空很細的針,有的人用金、銀、黃銅做成針,把
瓜、果等擺列在庭院中,向織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織網,就
認為是織子星神降臨的顯示。也就是說,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織女
相會的意義,而且有向織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義。織女星作為民間傳說里的紡
織女神,她是古代勞動婦女勤勞智慧的象徵,古代婦女在這天晚上,通過結扎
彩絲線這樣的女紅活動來祭祀她,希望從她那裡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
日晚上,又被稱為「乞巧節」,這是一個有進取精神的節日。
後來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寫到北宋盛時,七夕分外熱鬧,「七夕前三
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節,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做雙頭蓮,取玩一時,
提攜而歸,路人往往嗟愛。」,「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 鋪陳磨喝樂(注)、花瓜、酒灸、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謂之『乞巧』。」。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與周密的《武林舊事》所記載的南宋臨安七夕夜與北宋的慶祝活動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時期,乞巧節在兩宋的活動更豐富多彩了。
我喜歡乞巧節,她不僅是古代中國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啟迪
智慧和勾起對愛情遐想的節日

熱點內容
陰陽師情人節表白獎勵 發布:2025-04-04 01:39:02 瀏覽:124
紫羅蘭泡茶過程 發布:2025-04-04 01:36:10 瀏覽:992
圓形花盆盆栽圖片 發布:2025-04-04 01:36:03 瀏覽:501
七夕觀察 發布:2025-04-04 01:32:09 瀏覽:752
誇鮮花 發布:2025-04-04 01:30:11 瀏覽:634
浦東鮮花批發市場 發布:2025-04-04 01:14:50 瀏覽:978
鶴和櫻花 發布:2025-04-04 01:12:40 瀏覽:418
蘭花買什麼 發布:2025-04-04 00:52:04 瀏覽:515
丁香餅子丸 發布:2025-04-04 00:52:01 瀏覽:92
茉莉花給我帶來啟示 發布:2025-04-04 00:42:49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