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盛行於什麼

七夕節盛行於什麼

發布時間: 2023-12-24 08:16:56

1. 七夕節的由來以及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專七日穿七孔針於屬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唐朝王建有詩雲:「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在福建,七夕節時,姑娘們還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在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女人們有乞盼兒子、乞盼長壽、乞盼美麗和乞盼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者稱「輸巧」,「輸巧」者要將自己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2. 七夕節的習俗是什麼

(一)吃七巧果
每逢傳統佳節,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節與水餃、端午與粽子、中秋與月餅等,七夕節自然也有它獨有的美食——七巧果。七巧果又稱「乞巧果子」,《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並會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據記載,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經有七巧果出售了。

(二)種生
這是一個較為古老的習俗,又稱「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幾層土,並種下粟米,讓它長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在上面,做成小村落的樣子,稱為「殼板」。有時也將綠豆、小豆、小麥等種入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用紅、藍線紮成一束。

(三)為牛賀生
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老牛為了幫助牛郎跨越天河,讓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來,使得牛郎能夠藉助牛皮過天河見織女。為了紀念自我犧牲的老牛,在七夕節這一天,兒童會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以此祭奠老牛,表示出對老牛的敬重。

(四)祭拜織女
這個活動基本上都是女性參加,七夕節的晚上,在月光下擺好桌椅,並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邊吃著瓜果點心,一邊向織女默默許願。

(五)穿針乞巧
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在漢朝就有所記載。《西京雜記》中提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在七夕節這天,每家每戶的女子都會走出家門,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六)曬書曬衣服
曬書曬衣服在古時非常流行,有記載司馬懿原本為避禍裝瘋,結果因曬書被抓,可見在古代曬書曬衣服是多麼流行的事情。不過這種習俗到了魏晉時期成為豪門炫耀財富的機會,因此也招來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鄙視。

(七)拜魁星
這個習俗和浪漫的七夕節沒有太大的關系。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代士子考中狀元會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這裡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在古人看來魁星主考,為了能金榜題名在這一天讀書人會祭拜魁星。

在古代人們是非常重視七夕節的,他們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今天。許多傳統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從未改變,每天的七夕活動都非常盛大隆重,到處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3. 七夕節鼎盛於哪個朝代

七夕節鼎盛於宋代。

在現存文獻中,最早出現「七夕節」一詞的在北宋;在宋之前的文獻多稱此天為「七月七」、「乞巧節」、「七夕」等。宋代將七夕節定位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娛樂性及商業氣息突出,七夕節的節日氣氛達到頂峰。

宋元之際,七姐誕的乞巧習俗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說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古代七夕節靚女俊男的過法

一、男子

1、拜魁星

古代的讀書人在七夕節拜魁星。傳說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掌考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節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遂古代就有了魁首、一舉奪魁等詞語。

2、曬衣曬書

古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盛行。據載,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士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也就是炫富。炫耀身穿衣服的材質。《晉書·阮咸傳》中曾描寫過這樣一段畫面:七月七日這天,阮鹹的鄰居曬衣,上面全是綾羅綢緞,光彩奪目。可見,曬衣炫富的行為盛行。

二、女子

1、拜織女

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案前焚香禮拜後,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女少們希望長的漂亮,找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

2、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七夕節這天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輕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

3、穿針乞巧

這是早期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姑娘們圍坐一團,以五彩絲線穿針,速度快者為巧者。還有喜蛛應巧。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七夕夜,陳列瓜果於庭院中,有蜘蛛結網則得巧,網密得巧多。

4. 七夕節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

農歷七月七是我國傳統七夕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介紹,七夕節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極富浪漫色彩的節日。
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乞巧節、七夕節、女兒節。此外,它還有很多別稱: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有此稱,也稱重七)、香日(俗稱這天牛郎織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等。
作為我國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節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王思潮介紹,從目前能看到的文獻記載來看,早在漢代就有了七夕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王思潮表示,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姑娘、婦女們重視和喜愛的日子。傳說牛郎織女每年都會在這天夜裡相會,即「七夕」鵲橋會。事實上,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也是始於漢代。
王思潮表示,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七夕節也有吃的風俗。七夕夜,人們一面欣賞璀璨的星空,假想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場景,一面吃著各種巧食(瓜果和面點),為的就是乞巧心智和財智,同時希望自己的婚姻、家庭美滿幸福。

熱點內容
那種綠植冬天夏天在水裡 發布:2024-10-11 12:25:37 瀏覽:268
高大上的綠植有哪些 發布:2024-10-11 12:25:35 瀏覽:740
GK櫻花 發布:2024-10-11 12:10:30 瀏覽:100
通道鮮花禮品 發布:2024-10-11 12:01:29 瀏覽:749
鮮花清關 發布:2024-10-11 11:57:14 瀏覽:497
梔子花矮小 發布:2024-10-11 11:49:26 瀏覽:914
紫羅蘭永恆花園09百度網盤 發布:2024-10-11 11:45:08 瀏覽:476
重慶海洋公園情人節 發布:2024-10-11 11:16:13 瀏覽:382
dior戴妃包情人節 發布:2024-10-11 11:10:29 瀏覽:729
紫藤盆景圖片 發布:2024-10-11 10:30:42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