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邏輯
⑴ 七夕牛郎織女是什麼時候見面啊
七夕牛郎織女是十二點的時候見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真像故事中描述的版一樣純粹、浪漫而感人嗎?我並權不這么覺得,相反我還認為,這個故事不僅存在邏輯漏洞,並且它所傳達出的價值觀也是值得商榷的。
故事涉及了牛郎織女愛情的許多起因與結果,但卻沒有描述二人的婚後生活幸福與否。他們真會像傳說中那樣過得的快樂逍遙嗎?出身於天庭的仙女與生活在凡間的窮小子,二者的成長經歷與教育背景本身就是不同的。在精神上門不當、戶不對的他們,能夠在婚後幸福美滿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當大家都在傳頌牛郎對待愛情的忠貞不渝時,又有誰關注到他作為一名「性騷擾」者的事實?男生為了和自己喜歡的女生在一起,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可以違背道德與法律嗎?不尊重女性並且違背道德原則者為何要被當作專情忠貞的正面典型來歌頌?
⑵ 淺談七夕節的當代重構及意義(2)
三、節日復興與文化 反思 : 七夕節當代重構的重要意義
七夕節的當代重構具有重要意義。大致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1. 有效地幫助七夕節擺脫生存困境,促進了節日的重振復興
中國傳統節日 植根於農業社會,源遠流長,是傳統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近代以來,在全球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傳統節日地位明顯下降,七夕節也面臨生存的危機。如果說節日的活態存在乃在於特定時代特定區域處於不同社會地位、承擔不同社會角色的社會成員在特定情境下對節日習俗活動的全部或部分實踐,或者簡言之,在於社會中有一定數量的人把這段時間當做「節日」來度過,那麼在20 世紀末期,除了在個別地方,七夕這個曾經廣為流行的傳統節日因沒有多少過節主體已名存實亡。但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從花店售賣鮮花的龐大數據中、從節日尚未到來關於七夕活動的預告宣傳就紛至沓來的現象中,看到這個節日的蓬勃生機。七夕節復興態勢明顯,其生存狀態已然今非昔比。盡管七夕節復興背後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也並非只有七夕這一個傳統節日經歷著復興的過程,但毫無疑問,文化重構對七夕節的命運逆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正是這一重構,使愛情成為七夕節的主題,它契合了當代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需求,並因此迅速吸引了眾多商家和都市男女的注意力,迅速發展壯大了過節的群體。不僅如此,這一重構還使七夕節重新回到公眾的視野,不僅勾起許多中老年人對七夕節的早年記憶從而使其首先在記憶中復活,而且使個別地方如甘肅西和、溫州石塘、廣州珠河等地仍然活躍的傳統七夕節俗得到更多關注,這也促進了七夕節的當代復興。
傳統節日是一套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化,包括一系列何人在何時應做何事或不應做何事以及應如何做的規則,處於時間長河中的傳統節日猶如一個生命體,有其自身生長發展演變的歷史。它可以生,也可以死。由生而死通常被視為一個傳統節日正常的生命歷程。七夕節的蛻變表明,傳統節日的命運其實更為復雜: 不僅可以生,可以由生而死,而且可以死而復生。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在傳承中斷後以一種嶄新的樣態重新回歸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為其所遵循、操演和踐行。七夕節的蛻變同時表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對於本土 傳統文化 的傳承而言,外來文化不僅是沖突的來源、競爭的對手,它還有可能成為激活本土傳統的鑰匙,並成為傳統復興過程中可以取用的重要資源。文化重構具有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的巨大力量。
2. 在中國節日體系中增加愛情節的設置,豐富了社會成員的生活內容
「中國人有愛情,但中國神話中沒有愛神。中國有情人,但中國節日中沒有情人節。」① 七夕節的文化重構填補了這一空白,突顯了愛情的意義和價值,為當代人坦率地表達愛情、尋求浪漫提供了時機。而圍繞愛情主題采借和發明的多種節日活動,也極大地豐富了社會成員的生活內容。從一些新聞報道中,我們能夠感知2013 年七夕節( 陽歷8 月13 日) 生活內容的豐富性。比如《七夕「浪漫經濟」提前來襲玫瑰花預定異常火爆》一文中提到: 「盡管距離七夕還有段時間,但各路商家卻已提前備戰七夕商機……除了傳統的花店、蛋糕店、電影院,各大商場、超市的七夕節氣氛也日漸濃厚,一股‘浪漫經濟’悄然來襲。」② 除巧克力、蛋糕、毛絨玩具等常規禮物外,螢火蟲、玫瑰香皂花、竹簡 情書 等許多創意類禮物也非常受年輕情侶們的歡迎。③ 又比如,北京通州區於8月9 日至8 月13 日期間舉辦首屆北京七夕節,共包括「七夕歌會」、「相愛運河」婚禮文化展、「大美運河」七夕傳統文化展等17 項活動; ④ 而七夕節當晚七點零七分,首都體育館也上演了一場盛大的「七夕中國2013 情歌演唱會」,主辦方向社會公開征選的77 對情侶參與互動,現場萬余名觀眾與眾多明星共同見證愛的表達。⑤
3. 多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了七夕節的文化重構,客觀上起到了促進全社會進行文化反思的巨大作用
七夕節的文化重構歸功於多種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其中專家主要發揮了啟動引領作用,並從學術角度承擔了正當性的論證工作。商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於傳統節日往往是消費時間,以贏利為目的的商家總是會介入傳統節日當中,繁榮的市場往往成為節日期間的動人景緻。通常認為,商家主要是為人們按約定俗成的方式過節提供各種物品。但在七夕節的蛻變過程中,商家不僅提供了節日主體在節日中需要的物品和服務,而且提供了節日活動的空間,尤其重要的是,它們還在引導節日主體如何過節,如何消費。通過引導如何消費,它們生產了人們對特定物品和服務的認可、偏好和需求,也便生產了節日的活動內容和和文化符號,因而也就形塑了節日本身。當前七夕節在事實上成為情人節,鮮花、巧克力、紅酒、香檳、燭光晚宴、浪漫之旅等成為七夕節的文化符號,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鮮花店、巧克力經營商、紅酒經營商、餐飲店和旅行社等商家比其他行業的商家更加積極地以節日所需的名義推銷自己的商品和服務。民眾是七夕節蛻變的決定性力量,他們基於生活需要和文化自覺參與了七夕節的文化重構,不僅包括參與對正當性的討論,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選擇確證了七夕節的愛情主題,並基於追求個性、博取愛人歡心的目的而不斷推陳出新並不斷要求推陳出新,由此促進了七夕節節日活動的采借和發明。大眾媒體則關注輿論、傳遞信息、發表意見、引發思考,並為各種力量的作用發揮提供了交流碰撞的平台。總之,具有不同利益訴求和目標追求的學者、民眾、商家、媒體等多種社會力量通過共處在同一個中華文化空間里而互相影響,彼此激發,一起營造了七夕乞巧節向情人節蛻變所必需的文化氛圍和文化空間,推動了這一蛻變所必需的正當性論證和主體性選擇,為七夕節的文化重構發揮了各自獨到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節的文化重構過程並非一團和氣,在應該如何給七夕節重新命名、應不應該承認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等方面,均存在不同意見。這些爭議影響深遠,頗具意義。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關於七夕命名的爭議,前文已有敘述。命名爭議明顯地延續了「必也正名」的思維邏輯,其背後,則是公眾尤其是知識分子對一度式微的傳統節日能夠復興並長期傳承下去的殷切希望,是對這個節日以何種狀態復興的設計與理想,是企盼復興的節日能夠經世致用、傳遞文化價值、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秩序的良苦用心。在是否應該承認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方面,爭議更多。比如2006 年有一位學者提出「把七夕當作情人節來過不合乎傳統」的觀點,① 就引起了許多民眾的強烈反對,演化成一個文化事件,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又比如2009 年8 月14 日騰訊QQ 論壇上開設了一個帖子,讓七夕節PK 情人節。辯論設置了正反雙方,正方的代表觀點是: 「我覺得無所謂,與時俱進嘛! 牛郎織女也是愛情的象徵,只要有需求有市場,人們又喜歡這種氛圍,就不要這么較真,畢竟傳統也是人造出來的!」反方的代表觀點是: 「我覺得應該抵制這種崇洋的情節,原本七夕的內涵就不是情人節,因為商業利益而改變傳統文化,那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要慢慢變味了!」② 無論是正方觀點還是反方觀點,都有不少跟帖。比如正方11 辯的辯詞如下:
自祖國建國以來,不斷的與外界建交,更加入WTO 後,與世界交流更加密切,隨著社會發展,非主流和西方的思想也不斷湧入進來,既然七夕節也能帶動市場消費,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而對於情人,特別是對於我國的情人而言,不是又增加了一次創造溫馨,甜蜜的機會么。我們不能拒絕西方的文化,我們需要做的是發揚自己的文化。不閉幕造車,要勇於交流。把我們的文化發揚光大。讓七夕節能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傳統愛情節日。③
反方3 辯則說:
我們應該好好保護現有傳統文化,並把「牛郎織女的愛情文化」進一步弘揚廣大。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我們就應該好好的接續歷史、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是世世代代都要做的事。增強我們民族凝聚力、增強祖國在世界競爭中的「軟力量」,不要讓WAI GUO 人看笑話。④
這些圍繞著七夕節應不應該向情人節靠攏的跟帖,表述著普通中國人關於如何對待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這是公眾參與七夕節文化重構的過程,也是參與文化討論進行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的過程,同時是公眾文化自覺性、文化自信力、文化鑒賞力、文化反思力、生活自主性的培養過程。從不同觀點的碰撞交鋒中,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的多元價值取向,納異包容與堅守民族本位的共同在場。我們也看到,碰撞交鋒激發、推動不同觀點的持有者對多元文化及其相互關系進行著更加深入的思考。而這些思考,無論對於七夕節的未來發展,還是對於所有傳統節日的傳承,乃至對於中國文化的當代建設,無疑都大有助益。可以說,七夕節的文化重構客觀上起到了促進全社會進行文化反思的作用,它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已遠遠超出七夕節之外。
結語
民眾有權利過自己想要的節日生活,並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當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愛情觀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民族意識高漲、傳統復興已成大勢的情況下,中國人要過情人節而且要過自己的情人節的訴求理應得到充分表達,也理應受到充分尊重,七夕節向中國情人節的蛻變是這種訴求的現實化,是民眾憑借一定的民族文化自覺意識和納異包容的文化開放態度進行文化選擇的自然結果,不僅無可厚非,而且值得珍視。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並非七夕節文化重構的終點,而只是一個階段性成果,並且也應該只是一個階段性成果。因為盡管七夕節由乞巧節向中國情人節蛻變的文化重構具有重要意義,但也有缺陷,即一定程度形成了對傳統七夕活動的遮蔽。
有著兩千年歷史的七夕節在其不斷發展演進的過程中,早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而且具有多樣的地方性表現。比如甘肅西和仍然活躍的「乞巧節」是典型的女兒節,參加者主要是未婚的少女,節日歷時七天八夜,包括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拜巧、迎水、巧飯會餐、照瓣卜巧和送巧等一系列儀式,且有相應的儀式歌舞相伴。① 浙江溫嶺石塘箬山村的七夕節則是「小人節」,它的主要參加者是小於16 歲的孩童及其家人,主要活動是祭祀七女神,祈願小孩健康發展。② 七夕節的眾多習俗活動及其地方性表現以及「七夕」這個具有詩意、浪漫氣質的名字,具有重要的生活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認同價值,應該有比當下更好的生存空間。換句話說,未來的七夕節應該是既吸納外來文化的優長又有更多中國元素( 不只是節日時間,還有節日活動及其具有的文化內涵) 的有機融合,能夠同時作為情人節、乞巧節乃至小人節等在更大空間里共生共榮。
目前來看,突破情人節遮敝、實現共生共榮的重要路徑是七夕節歷史記憶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躍的地方七夕節俗活動一定程度的普遍化。前者是指有意識採取一些 措施 使曾經活態存在、目前僅僅保存於文獻和頭腦中關於傳統七夕節的歷史記憶重回日常生活,得到實踐。後者是指有意識採取一些措施使當下為個別地方民眾所傳承享用的七夕習俗在更大的空間內被更多的人所共享和傳承。這兩種路徑無疑都存在一定的障礙。前者需要克服的主要是時間變換所帶來的挑戰: 畢竟歷史記憶中的七夕節是傳統社會的七夕節,更多體現了農耕社會的理想和追求,而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是工業文明、現代社會。後者需要克服的主要是空間位移所帶來的挑戰: 地方七夕節俗活動畢竟是特定空間內生長發育出來並適合其水土的節日文化,普遍化則意味著將其置於非本土的環境之中。而這也決定了無論選擇哪一種路徑,都不可能是傳統七夕節俗和特定地方七夕節俗的全面照搬,而只能是以其為資源從中汲取若干元素、結合其他元素重新加以組織並應用實踐的文化重構過程。
未來的七夕節重構仍然需要包括學者在內的多種力量共同參與。需要說明的是,學者既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要求民眾選擇專家學者偏愛的節日生活和過節方式,但專家學者可以通過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為人們如何過節提供更多的選擇項。這是學者的社會責任,也是學者的社會貢獻所在。
⑶ 牛郎織女,這對情侶為何紅遍東亞文化圈
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會有個男人捧著一大束花對你說:
麻煩讓一下,這花不能擠。
表錯情?這有什麼。七夕節被當成情人節,就是橫向強行移植西方情人節的產物,不也是表錯情?背後的邏輯則充滿民族主義色彩:
你們西方有什麼,我們中國也有,自古就有。
實際上,沒必要這樣較勁,反而顯得我們很心虛,連傳統文化都要對標西方才有存在感一樣。
其他的最愛君不敢說,但七夕節依託的牛郎織女傳說,自古以來影響力就大了去了。至少在整個東亞(包括東南亞)地區,牛郎織女這對CP,絕對是紅了一兩千年的大IP。
1最早的牛郎是神,不是?潘?/span>
牛郎織女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中產生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
這個故事原型不但在中國的漢族地區流傳,還打入了少數民族地區,衍生出無數大同小異的傳說版本。在牛女傳說誕生之初,它就憑借中華文明的強勢與優勢地位沖出國門,在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生根發芽,隨後又影響了菲律賓、印尼等地文化。
牛郎織女真的是一對神奇的CP(情侶)。
最早,它們只是先民們用肉眼觀察到的兩顆星。《詩經》中寫過它們,但並沒有賦予它們人格化。
漢代以後,關於牛女兩星的文字記載不少。這時已經明顯將它們人格化。比如,這首著名的東漢文人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一個被天河阻隔而不得長期廝守的凄美愛情故事蘊含詩中。這說明牛郎織女傳說在漢代已經形成,才會成為文學作品的素材被頻繁使用。
有意思的是,早期的牛女傳說跟我們現在流傳的版本有很大的差異。最明顯的一點,牛郎織女二人都是住在天上的,並無織女下凡洗澡、?潘顆@汕勻≈??煲碌確布淝榻凇1熱縋媳背?逼冢??P《述異記》記載的牛女神話是這樣的:
大河之東,有美麗女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里的「大河」指的是天河,天上的銀河。也就是說,這時的牛女之間的悲歡離合是神仙之間的家事,沒人間的?潘渴裁詞隆?/p>
不過,傳說終歸是人編出來的,它總要反映人的需求。久之,情節就慢慢豐富,表達的人的訴求也越來越多。就跟我們現在流行編段子一樣,都是別有寄託的。
比如,當時人給牛女傳說加了個情節,說牽牛娶織女,跟天帝借了兩萬元作聘禮,結果無力償還,兩人才被「債主」天帝強行分開的。
這表面是在講牛女分離的原因,實際上反映了漢朝以來娶親要下大聘禮的習俗。肯定是哪個?潘課娜碩哉庖幌八仔幕巢宦??瘧嗔蘇餉錘鑾椋ǘ危┙冢ㄗ櫻├賜虜邸?/p>
總之,民間傳說是個瓶子,什麼都能往裡裝。我們下面看到各民族、各國家牛女傳說的變異,也都源於它們獨特的民族風俗與文化,在傳說上作了各取所需的改動。
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故事中分化出了孝子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把純屬天神之間的故事變成了人神結婚的故事。至此,牛女傳說的主要情節已經成型。
2牛郎偷了織女衣服,唱起情歌
漢族地區通行的牛女傳說概要基本是這樣的(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從前有兩兄弟,弟弟放牛,人稱牛郎,遭受兄嫂虐待(甚至差點被害)。後兄弟分家,弟得一頭老黃牛(或兼得一輛破車),並與它相依為命。黃牛其實是天上被謫神仙,告訴牛郎得到妻子的辦法。牛郎按照黃牛的吩咐,竊取在河裡洗澡的織女的衣服,娶織女為妻。婚後,生兒育女。織女後被王母或天神捉回天宮或得仙衣逃到天宮,牛郎按照黃牛的囑咐帶著小孩趕到天上,被王母用金簪劃河與織女隔開。從此,一年一度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問題來了,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也熱愛牛女這對CP。但他們口口相傳的牛女故事,跟漢族的相比,在保持人物、故事梗概一致的前提下,均作了在地化、民族化的改編。這讓每個少數民族的牛女故事聽起來都很有民族風。
在苗族,男女雙方用什麼表達愛情?唱情歌!所以,苗族的牛女傳說有了這樣的情節:
牛郎拿走織女衣服之後,唱起了動聽的飛歌——
晴空萬里要有雲彩作配才如畫,
地里的莊稼要有雨水滋潤才茁壯,
生活中要有愛情才詩情濃郁,
姑娘啊,你把最寶貴的禮品獻給了誰?
見織女聽得入迷,牛郎賣力地繼續唱,極盡挑逗的本領:「只要阿哥阿妹有情意,哪管什麼天上人間隔千里!」從而成功俘(騙)獲(取)了從未涉世的織女的心。
考驗女婿是各民族牛女傳說中更為普遍存在的情節。在織女返回天宮,牛郎追到天上見到岳父天帝之後,天帝出於種種原因,對這個他並不滿意的女婿進行了考驗或迫害,牛郎通過考驗或迫害才能和織女重新在一起。
這些考驗或迫害的點子通常都很變態。比如,在壯族,老丈人給阿刀(即牛郎)出的難題包括讓他到南山上向專吃人的夏山婆借銅鑼,到西山上捉一隻活老虎等。在苗族,老丈人天公想出了很多迫害牛郎的毒計,包括帶他去砍杉木,企圖摔死他;帶他去燒山欄,想借機燒死他;給他獻毒酒,想毒死他等。
添加這些情節當然不僅是為了增添故事性,更主要是反映了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刀耕火種的生產特點,岳父對女婿勞動技能、斗爭意志的考驗,無疑是惡劣生產條件下成婚男性必須具備的品格。
一些少數民族牛女傳說的結局跟漢族的截然不同。比如苗族和布依族,他們的牛女最後經過了生死考驗,獲得永久性大團圓。這似乎很有肥皂劇的編劇意識了,大團圓總比悲劇結局的收視率高嘛。
3「牛郎」通過決斗,奪回「織女」
牛郎織女不僅在國內紅,在國外也是一線網紅。
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自古受中華文明影響,很多習俗深入骨髓,迄今仍保留下來。七夕節以及牛女傳說在這些地方還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女牛傳說最遲在魏晉以前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朝鮮現在流傳的牛女傳說,基本還是神仙相戀的模式。可以肯定,他們照搬了中國魏晉南北朝文人寫的版本,只是把牛女的身份換成了天上的王子和公主。朝鮮的版本與人間唯一的關聯是,七夕這一天,王子和公主相會,痛心哭泣,眼淚落成了雨。
比起朝鮮的想像乏力,韓國的「編劇」一直都很給力。韓國版的牛女傳說有很大變異,他們的版本叫「仙女與樵夫」。故事前半截跟中國漢族版的牛女傳說大致相同,只是老黃牛被他們替換成了小鹿。
後半截,他們說的是:樵夫原本到天宮和仙女團聚了,但他一想到地上孤苦伶仃的母親就想回家。仙女給了樵夫一匹龍駒,讓他回到人間與母親團聚,但告誡他,千萬別踩到地面,否則就再也回不到天上。樵夫見到母親,一高興就忘了禁忌,踩到地上,再也回不到天上。樵夫思妻兒心切,翹首哭泣,哭得淚幹了,死後變成一隻公雞。公雞總是飛到屋頂上打鳴,據說是在翹望遙遠的天宮。
看到這里,最愛君只能說:韓劇能火,是有傳統的,韓國人實在太能編了!
日本的牛女版本最詭異的地方在「切冬瓜」。在米克郎接受岳父考驗的情節中,岳父拿出個冬瓜。米克郎未按天女的辦法橫切,而是按岳父的命令豎切,結果冬瓜水流成天河,將他和天女分隔兩岸。男的變成了養犬星,女的變成織女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天庭不能豎切冬瓜。)
日本版牛女傳說像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一樣,有岳父考驗女婿的情節,懷疑最早是從中國南方通過海路傳到日本的。
日本把牽牛星叫做養犬星,牛女傳說中,牛也被犬代替。犬是狩獵社會不可或缺的動物,作用相當於農耕社會的牛。可見牛女傳說傳播到日本的時間也很早,估計當時日本剛從狩獵社會跨入農耕社會,尚存狩獵社會的很多痕跡。
與此類似,越南版的牛女傳說也沒有牛的形象,估計傳播到越南的時間同樣很早。
不可思議的是,菲律賓、印尼等地也存在牛郎織女傳說。這兩個國家的牛女傳說情節與中國漢族地區相似,但本土特色或西方特色更為明顯,七夕的因素也嚴重弱化。
比如菲律賓版牛女傳說中,仙女回天上前,給她與王子朱拉姆里(「牛郎」)的孩子留下一枚戒指;朱拉姆里追到天上,通過決斗的方式贏了情敵,終於和仙女重新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看到沒,一股濃濃的西方色彩,很fashion。饋贈戒指的風俗,源於15世紀奧地利的大公爵馬克西米連送給法國新娘瑪利公主的信物。決斗也是15世紀後西方社會流行的個人間達成協議的一種方式。聯想到菲律賓從1565年起被西班牙殖民了近400年,這一切就不難理解了。
牛郎織女走出國門,最後竟與西方文化習俗合流,這跟我們今天強行把七夕節按西方模式解讀成情人節何其相似。兜兜轉轉,這對苦命夫妻出走時手握鋤頭,腳踏織布機,歸來時已帶著玫瑰和戒指,我就想問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參考文獻
1.於長敏:《日本牛郎織女傳說與中國原型的比較》,載《日本學論壇》1999年第2期
2.金文學:《中國日本韓國天鵝處女傳說譜系比較研究》,載《社會科學輯刊》1994年第6期
3.唐琳:《牛郎織女傳說在清水江苗族中的變異》,載《南寧師院學報》1984年第4期
4.苑利:《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傳說故事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5.隆灧:《〈牛郎織女〉在少數民族地區以及亞洲其它國家的傳承和演變》,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本文為「最愛歷史」(solovehistory)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違者必究。
⑷ 七夕節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以下是一種七夕節思維導圖的畫法:
1、在紙上中心位置畫一個圓形或方形,代表主題「七夕節」。
2、在主題周圍畫出幾條放射狀的線條,代表這個主題的不同方面。比如可以畫出「歷史淵源」、「習俗傳統」、「浪漫愛情」等方面。
3、在每一條線條的末端,再畫一個小圓圈,代表這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如「牛郎織女傳說」、「七夕習俗」、「情人節」的關系等。
2、提高創造力: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梳理已有的信息,還能夠啟發新的想法和創意。在思維導圖上畫出各種主題和分支,可以讓人們更容易產生聯想和創新思維。
3、加強思考深度: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人們深入思考問題,並找到問題的本質。通過把一個大問題拆分成多個小問題,並逐步展開探討,可以讓人們更好地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並得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