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能七夕
1.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四句簡單
乞巧
林傑 (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唐代: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宋代: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其他詩詞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____杜牧《秋夕》
4、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____佚名《迢迢牽牛星》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____林傑《乞巧》
6、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7、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____林傑《乞巧》
8、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9、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____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0、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____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11、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____李商隱《馬嵬·其二》
12、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____張埜《奪錦標·七夕》
13、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____王建《七夕曲》
14、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5、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____徐凝《七夕》
16、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____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17、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8、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____孟浩然《他鄉七夕》
19、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____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20、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____李賀《七夕》
2.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清代 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注釋
玉繩:星名。常泛指群星。
閨中女伴:指畫中聯吟賦詩的仕女們。
鑒賞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題畫詞,畫為雲林所繪《閏七夕聯吟圖》的仕女圖。七夕聯吟的是畫的主題,所以詞人從七夕寫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佳期,銀河的鵲橋架起來了。因為作畫之時時逢閏七月,有了兩個佳期,橋也再次「重駕」,而人間也有了兩次乞巧活動,女子們希望乞得終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機會也有兩次。詞人問,她們在斗轉星移,星光也在移動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機。詞人對此提出了疑問。因為年年有七巧節,也年年有乞巧活動,但婦女們也未必總是幸福,原因是世間總是「多事紛紛」。神話故事,本來「虛無」,「便是有」,牛郎織女「也應年老」了。詞人對於男女婚姻愛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結論,這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這幅仕女圖,住在表現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畫中她們所表現出來的內心美。詞人舍棄了歷來對於這種美的歌頌,而別出機杼地引導出了一個富有哲理性的命題,即美麗的願望,在人間常常是難以如願的。它啟發人思考,同時也深化了詞的思想主題。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2
鵲橋仙·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翻譯:
①緱山:即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四十里,《列仙傳》王子晉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巔,望之不到,舉手謝時人而去。②痴牛女:指牛郎織女,,呆的異體字。③客槎:槎,同楂,竹木編成的筏。用晉張華《博物志》故事,有人曾乘浮槎從海至天河,見牛郎織女。後至蜀問嚴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客槎即指此。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宋代:趙以夫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譯文: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佳人的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紅樓一次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的難忘之夜。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的場所,二人初通情愛之後的再度相逢。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就像空中飄浮的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淚珠滴落,濕潤了精美的信箋;小樓中仍然彌漫著珠飾的香氣。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的結果呢,卻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自己卻與情人永無相見之日。
注釋:
翠綃(xiāo)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鵲橋仙:詞牌名。富沙:地名,即古建甌縣城,為詞人任職所在之地。翠綃: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
錦箋(jiān)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歇:消散。
賞析:
這首詞是為友人寫的傷離之作,抒寫作者對歌伶樂伎及其所代表的那個社會階層不幸女性們的深切同情。全詞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是說在初秋日,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樓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贈給他一條碧色的絲巾,表述她內心的情意。依內容次序,三句應當逆讀,詞中這樣安排,即使句子頓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綃」一語。翠綃是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翠綃傳情,故夜宴亦倍添歡樂,天氣也彷彿格外清爽。總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歡樂與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歡宴」二字,寫場面、氣氛,烘托出戀人,當時的歡樂與幸福。「歡宴」與「翠綃」句對照,說明:她在「歡宴」的大庭廣眾之中偷偷贈物傳情,她愛得是那樣深,那樣急切,簡直有點忘乎所以。這一句寥寥數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節日、時間、地點、天氣到人物,無不美好,讓人難以忘懷。
「竹邊荷外再相逢」句則是說這是暗通情愫之後的一次幽會,地點在荷塘附近的叢竹旁邊。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傳情,這回則可以盡情地互訴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筆峰一轉,傳達的情意變了。如果說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這一句則是美好的惆悵,因為在苦苦盼望之後的相會是那麼匆匆逝去,就像「碧雲飛去」一樣,不能不令人無奈、愁苦。這兩句對往昔的回憶,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縷閑愁,萬種情思。
「錦箋」二句,睹物懷人,嘆惋無盡。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是她捎來的信箋。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二句寫歡聚已逝只能面對她情意綿綿的信和尚帶余香的贈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一「尚」、一「未」,寫記憶猶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啟愁懷。錦箋墨跡未乾,珠飾還散發著她的香氣,而往事浮雲,舊情難續。萬種愁懷,由「空惹」一句道出。說「空惹」,或許是由於信物尚存,難成眷屬;或許是由於舊情未泯,人已杳然。總之,這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愛情的悲劇。悲劇已成,「錦箋」「珠香」,於事無補:「閑愁千縷」,也是自尋煩惱罷了。但是,惹出「閑愁千縷」的,不僅是她的所贈,還有七夕這個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關的神話傳說。
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古人七夕詞,無不提到牛郎織女,感慨他們一年才一見的刻骨相思,但秦觀卻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新意也有深意。趙以夫此詞也是更進一步地寫,認為自已和情人還不如牛郎織女,他們尚能一年一見,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見卻杳杳無期。
總之,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上下互相映襯,中心十分突出。全詞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4
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及注釋
緱(gōu)山仙子,高清雲渺(miǎo),不學痴(chī)牛騃(ái)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緱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雲渺:高遠貌。痴牛騃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客槎(chá)曾犯,銀河微浪,尚(shàng)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槎:竹筏。銀河:天河。尚:還。前緣:前世的因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雲渺(miǎo):高遠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
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槎(chá):竹筏。
銀河:天河。
尚(shàng):還。
前緣:前世的因緣。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遊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捨,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賞析二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3. 有關七夕節的古詩
今天是七夕佳節,
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回年,
文人墨客吟詩作答賦,留下許多美麗的詩篇。
今天,隱娘給大家介紹十首七夕詩詞,
共賞詩詞中的七夕。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分在銀河的兩端,這首詩歌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的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實際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將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古人寫牛郎織女分離的痛苦,多是抒發自己內心的離別之苦,這首詩就是描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
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一個孤單的宮女用小扇子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夜已深了,寒意襲人,可宮女還沒去休息,而是久久眺望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
4.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賞析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賞析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賞析1
原文: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釋譯文:
⑴傳說牛郎耕田,織女紡織。今以七夕良會,故工作都懶了。盧仝《月蝕》:「痴牛與騃女,不肯勤農桑,徒勞含淫思,旦夕遙相望。」⑵月姊:古代帝王有兄日姊月之說。李商隱《楚宮》二首之二:「月姊曾逢下彩蟾。」⑶風姨:《酉陽雜俎續集》卷三《支諾泉下》:「封十八姨乃風神也。」「封」與風諧音。這里將自然界的風月都擬人化,故用「月姊」「風姨」字面。月姊含顰,風姨吹雨,是相妒情態。⑷上片言以佳期被群仙妒忌,下片言相見怎如不見,新歡不敵舊愁,況又添了新愁。疑亦有寓意,不止泛詠七夕。
賞析: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起筆三句點明七夕,並以側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弦。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下片,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著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重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可誰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已。
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於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竇娥冤》曲詞)
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已,實為匪夷所思。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於歸平淡。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里可以印證之。最後,應略說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展中之特殊意義。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花庵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少游,後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多應天意不教長」,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詞則旨在「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可見,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草堂詩餘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說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為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展。從揭櫫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說,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范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於啟示性之一佳話。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賞析2
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及注釋
緱(gōu)山仙子,高清雲渺(miǎo),不學痴(chī)牛騃(ái)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緱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雲渺:高遠貌。痴牛騃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客槎(chá)曾犯,銀河微浪,尚(shàng)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槎:竹筏。銀河:天河。尚:還。前緣:前世的因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雲渺(miǎo):高遠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
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槎(chá):竹筏。
銀河:天河。
尚(shàng):還。
前緣:前世的因緣。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遊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捨,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賞析二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賞析3
鵲橋仙·富少七夕為友人賦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沈沈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古詩簡介
《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是宋代詞人趙以夫的作品。此詞是為友人寫的傷離之作,抒寫作者對歌伶樂伎及其所代表的那個社會階層不幸女性們的深切同情。全詞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翻譯
佳人的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紅樓一次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的難忘之夜,她對他從此一往情深。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的場所,二人初通情愛之後的再度相逢,喜出望外,忘乎所以,感到莫大的滿足。但他們的第二次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就像空中飄浮的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終於按捺不止心中相思之痛,提筆寫信一訴衷腸,悲傷的淚珠滴落,濕潤了精美的信箋;小樓中仍然彌漫著珠飾的香氣。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的結果呢,卻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自己卻與情人永無相見之日。
注釋
⑴鵲橋仙:詞牌名。
⑵富沙:地名,即古建甌縣城,為詞人任職所在之地。
⑶翠綃: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
⑷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
⑸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歇:消散。
創作背景
詞人任職福建富沙之時,逢七夕之夜,他與友人同僚共聚良宵,席間聽友人講述一歌伎情史,聞後感慨不已,遂賦得此詞。
賞析
為歌伶樂伎賦歌填詞,自唐五代以來已成風氣,此詞的創作正是這一傳統的延續。這首詞寫得秀不在句而在神,濃在情而不在墨。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在初秋日,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樓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贈給他一條碧色的絲巾,表述她內心的情意。依內容次序,三句應當逆讀,詞中這樣安排,即使句子頓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綃」一語。翠綃是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翠綃傳情,故夜宴亦倍添歡樂,天氣也彷彿格外清爽。總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歡樂與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歡宴」二字,寫場面、氣氛,烘托出戀人,當時的歡樂與幸福。「歡宴」與「翠綃」句對照,說明:她在「歡宴」的大庭廣眾之中偷偷贈物傳情,她愛得是那樣深,那樣急切,簡直有點忘乎所以。這一句寥寥數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節日、時間、地點、天氣到人物,無不美好,讓人難以忘懷。
「竹邊荷外再相逢」——這是暗通情愫之後的一次幽會,地點在荷塘附近的叢竹旁邊——一個美麗而幽僻的處所。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傳情,這回則可以盡情地互訴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筆峰一轉,傳達的情意變了。如果說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這一句則是美好的惆悵,因為在苦苦盼望之後的相會是那麼匆匆逝去,就像「碧雲飛去」一樣,不能不令人無奈、愁苦。這兩句對往昔的回憶,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縷閑愁,萬種情思。
「錦箋」二句,睹物懷人,嘆惋無盡。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是她捎來的信箋。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二句寫歡聚已逝只能面對她情意綿綿的信和尚帶余香的贈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一「尚」、一「未」,寫記憶猶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啟愁懷。錦箋墨跡未乾,珠飾還散發著她的香氣,而往事浮雲,舊情難續。萬種愁懷,由「空惹」一句道出。說「空惹」,或許是由於信物尚存,難成眷屬;或許是由於舊情未泯,人已杳然。總之,這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愛情的悲劇。悲劇已成,「錦箋」「珠香」,於事無補:「閑愁千縷」,也是自尋煩惱罷了。但是,惹出「閑愁千縷」的,不僅是她的所贈,還有七夕這個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關的神話傳說。
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古人七夕詞,無不提到牛郎織女,感慨他們一年才一見的刻骨相思,但秦觀卻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新意也有深意。趙以夫此詞也是更進一步地寫,認為自已和情人還不如牛郎織女,他們尚能一年一見,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見卻杳杳無期。
總之,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上下互相映襯,中心十分突出。全詞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5. 行香子 七夕是不是李清照晚年的詩
行香子 七夕是李清照早期的詩。
《行香子·七夕》也題作《行香子·草際鳴蛩》,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被選入《全宋詞》。這首雙調小令,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大約是詞人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是年三月趙明誠罷江寧守;五月,至池陽,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趙明誠獨赴建康應召。這對在離亂中相依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離。此時,李清照暫住池陽,舉目無親,景況倍覺凄涼。轉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對時局的憂慮,二者交融一起,形諸筆端,便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詞作的基調。
行香子·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6.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
行香子·七夕原文: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行香子·七夕翻譯及注釋
翻譯 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牛郎和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注釋 1蛩(qiong):蟋蟀。2雲階月地:指天宮。語出杜牧《七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3「縱浮槎(cha)」三句:張華《博物志》記載,天河與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來往從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宮,帶了許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數天竟到達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邊飲牛,織女卻在很遙遠的天宮中。浮槎:指往來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此三句系對張華上述記載的隱括,借喻詞人與其夫的被迫分離之事。4星橋鵲駕:傳說七夕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時,喜鵲為之搭橋,故稱鵲橋。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 :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5牽牛織女:二星宿名。 《文選·曹丕〈燕歌行〉 》: 「牽牛織女遙相望。」李善註:《史記》曰「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 」6甚霎(sha)兒:「甚」是領字,此處含有「正」的意思。霎兒:一會兒。
行香子·七夕鑒賞
這首雙調小令,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於內的離愁別恨。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詞首從人間的七夕著筆,寫周圍環境的沉寂和抒發主人公孤獨痛苦的心情。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大興誇張之筆,說那幾張飄然落地的梧桐老葉是。嗚蛩」所「驚落」,極寫出萬籟俱靜的環境特點,烘託了詞人內心孤寂凄愴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間。天上愁濃」的聯想,把自己的心境與牛郎織女的離愁緊緊地編織在一起,成為所託之事與所言之情的紐帶。下面寫牛郎織女的故事:「雲階月地,關鎖千重。」描寫牛郎,織女遠隔雲階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見的痛苦,正抒發了自己與丈夫身在異地,心相牽系的離愁;描寫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瞬息離散的苦難,正傾吐了自己與丈夫遠隔千里、不得歡聚的別恨。正所謂:「縱浮搓來,浮槎去,不相逢。」整個上片由人間寫到天上,於敘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緊著詞人的感情脈搏。最後,在下片詞人的感情已經完全化他為我,將自己夫妻的境況與牛郎、織女的境況融合為一,因此,她從現實自我處境出發,展開了奇特的聯想:「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天宇間風雨變幻莫測,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現在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這種推測聯想,完全是移情的結果,含蓄婉轉地抒寫了人間七夕夫妻不得相見的難言苦衷。
尾句寫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與首句人間七夕之景遙相呼應:一邊是風雨飄忽,陰晴不定的銀河兩岸,一邊是蟋蟀低吟、梧桐落葉的深閨庭院,這就開創出一種清冷凄涼的氛圍,有力地烘託了詞人孤寂悲傖的心情。尾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成功地提煉了口語,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繪了宇宙天體的瞬息萬變,在創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增添了詞的音樂美。
總的看,這首詞的藝術構思十分巧妙。開頭是寂靜的人間七夕,結尾是風雲變幻的天上七夕。全篇以描繪牛郎織女的離愁,襯出詞人自身的綿綿別恨。描繪天下七夕又把自己的真情融於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體驗為天帝所責,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織女的境遇。這首詞鼓起想像的羽翼,翱翔於天地之間。開頭,從靜夜蛩鳴、梧桐葉落,想到自己身處在離恨孤寂之中;再由自身的孤寂,聯想到將要相會的天上的牛郎織女的艱難處境。她為牛郎織女感嘆,感嘆他們為濃重的離愁所苦,縱浮槎來去,也不能相逢;她為牛郎織女憂慮,憂慮他們經年才見,見後又別,別恨難窮。最後,又遙望太空,寄情於風雲變幻的天宇,希望天帝不再從中作梗,盼望牛郎織女不再有波折,順利實現一年一度的會晤。從而,使真、善、美得到統一。這首詞是詠七夕詩詞中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行香子·七夕賞析二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詞作開首,詞人抓住秋天自然現象的兩個突出特徵落筆。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此時此際,此情此景,在詞人看來,正是人間天上離愁別怨最濃最重的時候。詞人開首落筆即蒙上一層凄冷色彩,想像相當闊大,由眼前之景,即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此外,著一「驚」字,表明詞人自身也為離愁所「驚」。詞作題為「七夕」,由此可知「人間」的「愁濃」之中也包含了自己,從而含蓄地點出自己也為離情別愁所煎熬。次二句,「雲階月地,關鎖千重」,詞人的筆觸放得更開,敘說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雲階月地」,以雲為階,以月為地,謂天上。唐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末三句,「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浮槎」,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詞人在此繼續展開其想像之筆,描述牛郎、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上片從人間寫到天上,寫自身體驗的離愁,和對離愁中牛郎、織女的深切同情。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詞作下片首三句緊承上片詞脈,詞人繼續展開想像。上片是感嘆牛郎、織女離愁之濃重,這里則是憂慮牛郎、織女別恨的難以窮盡。一個「想」字,道出了詞人對牛郎、織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懷。「牽牛織女,莫是離中」,這兩句由想像回到現實。詞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關注之情溢於言表。結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甚」字加以強調,突出了詞人的耽心與關切。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詞人一筆兩到的寫法,詞作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但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自己的情懷。如果沒有自己深切的感情體驗,又如何能寫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詞作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天上人間的遙相呼應,對開拓詞作意境,氣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詞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闊大胸襟。此外,本詞疊句的運用,口語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詞作的感染力。
行香子·七夕創作背景
這首詞《歷代詩余》題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寫於池陽的。是年三月趙明誠罷江寧守;五月,至池陽,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趙明誠獨赴建康 *** 。這對在離亂中相依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離。此時,李清照暫住池陽,舉目無親,景況倍覺凄涼。轉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對時局的憂慮,二者交融一起,形諸筆端,便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詞作的基調。
行香子·七夕賞析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大約是詞人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凄惻動人。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七月七日夜裡,人們遙望天上的織女星和牽牛星,想起關於他們的美麗傳說,無不感嘆。這樣的日子裡,正受別離之苦的詞人,感觸更深。「草際鳴蛩,驚恐梧桐」。寫的是凄清之景:夜是那麼靜,草叢中蟋蟀的叫聲是那麼清晰,連梧桐的葉子掉地上也能聽到。這兩句從聽覺入手,不僅增強了下句的感傷情調,而且給全詞籠罩上一層凄涼的氣氛。「正人間天上愁濃」是作者仰望牽牛、織女發出的悲嘆。「天上」暗點出牽牛、織女。七夕雖為牛、女相會之期,然而相會之時即為離別之日,傾訴一年來的別離之苦,想到今夜之後又要分別一年,心情更痛苦。「人間」包括作者和一切別離中的男女。想到牛、女今夜尚能相見,自己卻無此機會,內心的悲愁,可見一斑。「愁濃」二字,寫盡辛酸。
「雲階目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句意思:望著銀河,望著雲、月,幻覺中進入了想像中的天上世界。「槎」是用竹木編成的筏子,可以渡水。據說乘著它從海上出發,航行十餘天,到了天上,可以見有城郭房舍,非常壯麗,望見織女宮中織布,牽牛天河岸邊飲牛。天宮以月為地,以雲為階,重重關鎖,即使她像昔人那樣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來,也不能同織女、牽牛相逢。這幾句字面雖寫天上,用意則人間。「關鎖千重」,極言阻隔之深,致使有情男女不得會合團聚,其中寄託詞人個人的別恨。
下片仍是作者仰望銀河雙星時浮現出來的想像世界。傳說夏歷七月七日夜群鵲銀河銜接為橋渡牛、女相會,稱為「鵲橋」,也稱「星橋」。分別一年,只得一夕相會,離情別恨,自然年年月月永無窮盡。「想」意「討想」、「想像」等包含著對牛、女的痛惜、體貼和慰藉意,還有啟下的作用。正當人們悲慨牛、女常年別離時,剛剛相會的他們,又要別離了。「莫是離中」的「莫」為猜疑之詞,即大概,大約之意。結尾三字用一「甚」字總領,與上片末三句句式相同,為此詞定格。「甚」這里是時間副詞,作「正當」「正值」的「正」解釋。「霎兒」是口語,指短暫的時間,意思是一會兒。天這么一會兒晴,一會兒雨,一會兒又刮風,大約織女、牽年已分離了吧?疊用三個「霎兒」,逼肖煩悶難耐聲口,寫得幽怨不盡。牽牛、織女正是人間別離男女的化身,對他們不幸遭遇的嘆恨,正是對人間離愁別情的嘆恨。這幾句語意雙關,構思新穎,用天氣的陰晴喻人間的悲喜,貼切生動。
這首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通篇以牛女傳說為寄託,境界奇麗,曲徑通幽,寫透了青年男女的離愁別恨。
詩詞作品: 行香子·七夕 詩詞作者:【 宋代 】 李清照 詩詞歸類: 【宋詞精選】、【七夕節】、【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