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段落
Ⅰ 《第一朵杏花》的第6段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
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一朵杏花》是現代作家竺可楨所寫,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課文主要寫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後兩次向孩子問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並且鄭重記下的故事,贊揚了他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苟的研究精神、平易近人的處世原則。
課文以第一朵杏花為題,不僅因為故事是圍繞第一朵杏花開放的事件展開的。還因為生動形象的表現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收到以小事情見大主題的的效果。
(1)第一朵杏花段落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這時,杏樹的主人正領著她的孩子走過來。
「爺爺,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臉來天真地問。
「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哪天?今天開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竺爺爺補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來了,可是他不明白為什麼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竺爺爺告訴他:「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這一天,竺爺爺正在書房裡看書,忽然聽見窗外一個小孩子的聲音:「竺爺爺!竺爺爺!」
是誰喊得這么急?他趕忙走出書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個孩子。
「什麼事情啊?」
「竺爺爺,杏花開啦!」
「什麼時候?」
「剛才。」
「是第一朵嗎?」
「是。」
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多麼美麗的杏花呀!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竺可楨爺爺曾不止一次地說過:「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現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Ⅱ 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二課第一朵杏花的讀後感怎麼寫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讀了第一朵杏花。
這個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杏樹開出了一片花瓣,竺可楨爺爺彎下腰來,說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這個小朋友不知道,竺可楨爺爺說:"你明年要留心點."時間過得很快,又過了一年,這一天,竺爺爺正在書房看書,小男孩跑到了竺爺爺的書房裡說:"爺爺,杏花開了."竺爺爺問:"什麼時候?"小男孩說:"剛才."這時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高興地走到前院,又拿出本子記下了這個節日:清明節。後來,寫了道理。
這篇課文我最喜歡的句子是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我最喜歡的段落是竺可楨爺爺曾不止一次的說過:「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讀了這一篇課文,我懂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馬虎,做事情都要認真。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 200字
讀《第一朵杏花》有感四林晟熙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的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爺爺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我讀完了這篇課文以後,覺得科學家竺可楨爺爺非常偉大,因為他能彎下腰和孩子說話,並且一起觀察杏花,這說明了竺可楨爺爺是個非常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人!通過今天學習,我還知道了竺可楨爺爺是一名治學嚴謹的科學家,對待科學從來沒有半點馬虎。竺可楨爺爺能做到仔細觀察。而我為什麼不能呢?是我不留心身邊的事物嗎?不是,而是不想去觀察和思考,我要克服自己的弱點,向可親可敬的竺可楨爺爺學習!
請採納~
Ⅲ 課文第一朵杏花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1-5)竺可楨向孩子詢問第一朵杏花,孩子不知道。
二.(6-15)通過孩子知道了杏花開放的時間。
三.(16)寫竺可楨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Ⅳ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
語文的學習考的是不斷的累積。在學校里,語文不僅是學生的重點,也是老師教學的考核點,一個好的 教學 方法 對老師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畝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_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以供大家學習。
↓↓↓點擊獲取「小學 語文知識 」↓↓↓
★ 小學語文1-6年級知識點 ★
★ 小學語文中國文化常識 ★
★ 小學語文經典對子大全 ★
★ 小學語文詞語分類大全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
一、緊扣文本特色
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在教學《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中,對話描寫是文本特色之一。筆者根據這一文本特色,在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綜合訓練:出示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對話,但標點沒有——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首先就需要為這些對話加上標點;加上標點後,引導學生想像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受人物這樣說話的動機,讀著讀著,學生覺得加上一些 提示語 後,讀起來更過癮。有了提示語作為坐標,學生投入其中,積極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祥耐陸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讀為主要目標的訓練中,慢慢地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人物的精神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謹頃得准、讀得好、寫得活,甚至諸如「課文為什麼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這樣大而空的問題也由於對人物對話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學結束時迎刃而解了。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真可謂「 文章 不厭百回讀,熟讀深知於自知」。
二、依據文章體裁特點
讓書本知識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呈現的新特點。學生是 語文學習 的主人,教師要依據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 經驗 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系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學生的想像、聯想,發展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像、聯想,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為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後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為必然。二問:你又從哪裡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 短語 、 句子 ,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展開 說說 ,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學生彷彿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遊。《語文課程標准》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並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三、抓住「文眼」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因此,筆者認為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復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後才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時間長,挖掘的艱辛,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筆者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組織學生有感情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並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他心裡反復念叨著的一句話是( )。這樣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的,又是對文本的再創造和深加工;既使書本上的語言內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話語,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和精神的同步發展,達到了「訓練」和「感悟」比翼齊飛的境界。
四、定位年段要求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是要在互動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 成語 言。這種對話是基於充分朗讀、體驗、感悟的對話。
現實教學中,可能是由於考查教學效果方式的緣故,我們常常低估現在學生的水平,到小學中年級仍然將課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給學生」。筆者認為,到小學四年級下半學期,應該選擇一些足以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對學生更放手些。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中《春日偶成》這首詩時,請學生把古詩讀准讀通以後,筆者就提出一個直奔作者寫詩動機的大問題: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當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詩中找到「樂」字。「樂」是這首詩的靈魂,於是在「樂」的籠罩下,學生開始「樂在詩中」地尋找能讓詩人「樂」的美景,開始「樂此不疲」地在詩中尋找能讓詩人偷著樂的理由,最終體會到原來作者是在美麗的春景中自得其樂。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開學習主體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意義的接收學習是自主建構,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也是自主建構。
五、切合 兒童 特性
我們都知道,「語文,語文,語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學階段語文的奠基作用說到底就是在掌握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巒老師指出:語文課時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識字、寫字、讀書、習作、口語交際上,把語文課上得既生動活潑,讓每個學生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頭腦真正動起來,又扎實有效,向每個40分鍾要效率,要質量。時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內的訓練量太少,課堂內動筆時間太少。我們要克服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頑症,每篇課文學完後,要騰出8~10分鍾時間讓學生進行書面語言練習。教師要從檢測三維目標綜合達成情況和學生思想、情感、語言生成情況的視角,根據課文內容,設計情境性的語言書面練習題,讓學生寫一組句群或一個語段。這種練習要具有創造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能激發學生產生情境性和個性化的語言。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此搭建平台,做好鋪墊,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使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只有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潛能的開發、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時又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與發展,讓教師在 教育 教學工作中體驗到教育的幸福、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
有關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推薦:
一、創設情境,引趣激興
1、實體情境。教師充分利用實物指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適用於中低年級 語文教材 中常識性課文的教學,如教材中的《廬山的雲霧》,有條件的話,可讓學生觀察「雲霧」這些自然現象,了解雲霧的一些特點;又如《觸摸春天》、《桂林山水》、《荷花》此類涉及山川日月、花鳥魚蟲等的教學內容。
2、模擬情境。教師根據講解的需要,可運用電教手段,如放幻燈,使學生獲得形、聲、色的直觀感覺;或出示相關的攝影、圖畫,再現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據課文內容,師生分角色進行表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能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寓教於趣,寓教於樂,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學《鳥的天堂》時,可充分發揮電教手段的優勢,創設了小鳥生存的情境,鳥的後面藏著一些詞語,讓學生認讀,並用話語和音樂為輔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臨其境,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為學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3、語感情境。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老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渲染也是創設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學《白鷺》,當白鷺的圖象出現在孩子眼前時,老師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語言加以描繪:「看,這是一隻多麼美麗的白鷺,閃閃發光的雙眼,它潔白高貴的外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金黃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學生聽了老師的描繪,便能充分感受白鷺的美麗。教師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能培養學生正確敏銳的語感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聯想,體會其情境。
4、想像情境。運用擴散思維的方法,啟發學生合理想像,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關注人物的命運,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強化感受,由「動情」到「悟理」。 如在教學《麻雀》中老麻雀救小麻雀時,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想像小麻雀遇到了什麼危險,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設身處地為小麻雀著想,為老麻雀著想。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整堂課學生始終能以飽滿的情緒參與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有效導問,感悟文本
設計有效的導學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是教師突出授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從而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會根據教師的導學提問,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上,使自己的思維處於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
1、抓題眼導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學生情緒,誘發學生的感情。導課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問題導入最能激起學生的探究願望。我們可利用語文課程的有效資源,抓住課文題眼巧設問題。如《蝙蝠和雷達》一課,上課伊始,可讓學生質疑提問:什麼是雷達?蝙蝠和雷達好像是不相乾的兩種事物,怎麼會連在一起?由於問題來源於學生,在學習文本時,他們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解決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小學語文教材中類似的課題很多,比如《小苗和大樹的對話》、《長城和運河》、《水上飛機》等等,都可以在課前或由老師設問,或由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發學生閱讀期待,為學生進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2、抓關鍵詞句導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裡?語文的味道在哪裡?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後的朗讀里。」詞語是課文的基本單位,詞語學習是項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別是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難懂詞語更應該不惜時間,深入理解。因此,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拓展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散學生思維,使詞義理解得更透徹。使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刻。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雲》時,可導問:「同學們,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紋絲不動』(文眼)的?」抓住「紋絲不動」這個詞語組織教學,緊扣文本,讓學生對「紋絲不動」的感悟層層深入:從對「紋絲不動」的字面意思到「紋絲不動」的原因及「紋絲不動」的結果,最後到不「紋絲不動」的後果,對話剝筍似的不斷深入,讓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偉大形象。
3、抓主要線索導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本脈絡清晰,條理清楚,在文本教學時,教師如果抓住主要線索教學,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漁夫的 故事 》一文中,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漁夫戰勝魔鬼,憑的是什麼?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麼會上當呢?由於所提的問題起到了提綱契領的作用,整堂課避免了出現「滿堂問」的現象,學生在讀中思議,在讀中質疑釋疑,在讀中理解感悟,學得自主,學得愉悅,學得扎實。
三、巧用評價,激活課堂
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正逐步由單一的教師評向多元評價轉變,也就是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 自我評價 。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於永正老師曾在一次公開課上一位男同學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而又聲情並茂。於老師聽完他的朗讀後主動走上前去,微笑著和這位男生握手,並真誠的說:「你讀的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在讀這篇課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學們想再聽你朗讀一遍。」話音未落,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精彩表現的學生,更是送給對學生進行真誠評價的於老師。在這樣充滿愛意的課堂中,學生展現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語文的歡樂。
四、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並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於動手,勤於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准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並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慾,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例如,教學《美麗的丹頂鶴》時,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明喜歡的原因。學生會說出「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進行了詳細的觀察。」 「作者的觀察重點突出。」 「作者太喜歡丹頂鶴了,他把丹頂鶴寫得如此完美。」等。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藉此機會可利用課前就已經布置的作業:你回家詳細觀察了什麼動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麼?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再如,教學《觀潮》一課之前,可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錢塘江大潮的喜愛贊美之情。藉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這樣持之以恆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而久之,老師不布置他們也會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
總而言之,只有在閱讀教學中不斷 總結 、探索,找出善於挖掘學生興趣的課堂設計,那麼這也是一個值得借鑒學習的好閱讀教學法。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方法與學好語文十大習慣
★ 小學語文學科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老師的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必備的方法技巧
★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要點
★ 小學語文課堂有哪些實用的教學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Ⅳ 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朵杏花》教案
引導語:《第一朵杏花》是小學四年級上冊的課文,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朵杏花》教案,歡迎參考閱讀!
一、教材分析
本課講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這篇課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清新流暢,適合訓練學生分角色朗讀。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應以讀貫穿課的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遷移語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自學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4、給課文分段,並說說段落大意。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難點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第一課時
目的:初讀課文,讀准本課 的生字新詞,幫助學生理清本文的脈絡,做到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一、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1、出示教學掛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
畫上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他們在討論什麼問題?
2、讀「竺、楨」2個字,能讀准字音即可。
3、討論第二題,相機板書課題:第一朵杏花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讀要求:
(1) 輕聲自讀課文兩遍
(2) 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准字音
(3) 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卡片,抽讀字音。
(2) 指導讀長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一自然段第二舉、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停頓斷句。
(3) 指名朗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范讀課文
1、范讀課文
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
(1) 按時間先後順序,本文應該如何分成兩段?
(2) 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能不能獨立成一段?
2、范讀後根據提示討論分段。說說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楨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不明白什麼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幫助下,竺可楨爺爺准確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第三段(16):竺可楨爺爺通過長年精確觀察,掌握了氣候變化規律。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注意點。
2、學生用鋼筆描紅。
五、布置作業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2、組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目的:運用各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深入體會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
一、 導入
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分別是什麼時間?(一年前, 一年後)
二、第一次 (學習第1---5 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指導朗讀。
4、 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裡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5、 四人小組練讀。
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6、 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 (學習第6---15自然段)
1、 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後,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 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 齊讀
4、 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 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後,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 )地問:「什麼事情呀?」
小孩子(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 )地問:「什麼時候?」
小孩子(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 )地說:「是。」
(2) 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
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 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 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餘讀旁白。
(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
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麼高興?竺爺爺為什麼高興?
(小孩子是為自己終於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於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 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裡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
「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麼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麼?
(「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苟]
師述:是的,「一絲不苟」,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第三課時
目的: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一、復習
指名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第一、二段。
二、學習第16自然段
1、 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 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3、 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准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
4、 指導朗讀
5、 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麼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三、通讀全文,總結課文,指導應用。
1、自由朗讀課文。
2、從竺可楨爺爺身上,你受到了什麼啟發?今後在學習上、生活上准備怎樣做?
學生討論後回答。
3、小結:
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
[板書:精確觀察]
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麼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4、 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四、總結遷移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 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麼?
五、練寫片段指導
仿照課文第二段,練寫片段,題目是《買菜》
1、讀課文第二段,總結這一段中對話集中時記錄的形式特徵。
(1) 每人說一段話便獨立成一個自然段。
(2) 可寫提示語,也可不寫。
2、同桌之間分角色練說。
3、將自己與別人的對話創造性地記錄下來注意書寫格式。
4、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析疑。
5、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六、作業
搜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奇怪 )地問:「什麼事情呀?」
小孩子(高興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激動 )地問:「什麼時候?」
小孩子(自豪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半信半疑)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肯定 )地說:「是。」
Ⅵ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
《第一朵杏花》的故事說明了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接下來我整理了《第一朵杏花》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1
聽了楊校的展示課——《第一朵杏花》,感受頗深。在這個處處彌漫著生本氣息的教學領域,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將生本理念發揚光大?應該說我們都懷著學習的心態,摸索前行。細品楊校的課,有這樣兩個點印象深刻:
一、關於寫話
什麼是寫話?在我看來應該是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用獨有的表達方式闡述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個過程。但是,教學中,我們往往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學生平日里說無不盡、滔滔不絕,在寫話時卻無話可說?怎樣的指導是最為有效的呢?楊校是這樣做的:出示詞語「泛出」,讓學生在文中找帶有這個詞的句子,並選擇恰當的詞義。隨即,出示另一句話——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設置問題——「捧」給你怎樣的感覺?在品味動詞的過程中,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巧設動詞對於增添句子神韻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環節也為課末寫一句帶動詞的話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看來,抱怨學生無話可說有失偏頗,如能注重好詞好句的積累,並授之以漁,在寫話這座大山前我們也能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二、關於評價語
很多時候,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對於文本的解讀並不到位,因為不具備掌控能力來應付瞬息萬變的課堂,因此趕收不敢放。對於課堂上的問題,喜歡預先准備好、中、差的評價語。但再精心的設計也無法達到學生思考的高度。面對個別學生的.「語出驚人」,我們往往不知所措。而楊校是這樣做的:在解讀竺可楨生平時,她提出問題——你從中了解到了哪些?面對一個學生的回答——竺爺爺1890年生,1974年死,她當即提問——誰想糾正?巧妙地把學習、思考的機會還給學生。這是一種智慧,更是教學的高度!而這樣一個反問,恰恰把生本的精神於無形中傳遞出來。
如何上出生本的味道?認真看《教育激揚生命》一書,細品生本展示課,這些都是我們前行途中不可或缺的外推力,但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忽視內力的作用——靜心思考,新局勢下的課堂上,我們該如何將主動權歸還給學生。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2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
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的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爺爺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我讀完了這篇課文以後,覺得科學家竺可楨爺爺非常偉大,因為他能彎下腰和孩子說話,並且一起觀察杏花,這說明了竺可楨爺爺是個非常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人!
通過今天學習,我還知道了竺可楨爺爺是一名治學嚴謹的科學家,對待科學從來沒有半點馬虎。竺可楨爺爺能做到仔細觀察。而我為什麼不能呢?是我不留心身邊的事物嗎?不是,而是不想去觀察和思考,我要克服自己的弱點,向可親可敬的竺可楨爺爺學習!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完了第二課,我深有感觸,其中突出了竺可楨爺爺認真嚴謹,不用估計和推斷,實事求是,一直認為科學就是要准確,而為人類做出很大的貢獻。
比如說這篇課文,就是寫竺可楨爺爺觀察杏花,第一次只開了四朵杏花,要換作我,我會直接估計一下大概時間就行了,可是竺爺爺卻只要准確時間,所以,我們要學竺爺爺這種對工作態度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不光在工作上,在學習上也是一樣,不可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要認真對待。
有位偉人曾說過,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竺爺爺做到了,我也要做到!今天,我們學完了第二課,我深有感觸,其中突出了竺可楨爺爺認真嚴謹,不用估計和推斷,實事求是,一直認為科學就是要准確,而為人類做出很大的貢獻。
《第一朵杏花》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第一朵杏花。
這個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杏樹開出了一片花瓣,竺可楨爺爺彎下腰來,說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這個小朋友不知道,竺可楨爺爺說:你明年要留心點。時間過得很快,又過了一年,這一天,竺爺爺正在書房看書,小男孩跑到了竺爺爺的書房裡說:爺爺,杏花開了。竺爺爺問:什麼時候?小男孩說:剛才。這時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高興地走到前院,又拿出本子記下了這個節日:清明節。後來,寫了道理。
這篇課文我最喜歡的句子是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我最喜歡的段落是竺可楨爺爺曾不止一次的說過:「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讀了這一篇課文,我懂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馬虎,做事情都要認真。
Ⅶ 不厭其煩、漫不經心、可憐巴巴,本文主要內容意思
三年級下冊期中復習(一)
一、中心
1.春的消息:描寫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表現作者看到春天來臨時的喜悅,我們要熱愛大自然。
2.燕子:描繪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贊美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喜愛。
3.柳笛和榆錢:描寫了故鄉的春天和柳笛榆錢,表現出春天的無限樂趣。
4.游園不值:描寫了詩人春天游園觀花時的所見所感,表現春天壓抑不了的生機,表達對春天的喜歡。春日:描寫詩人尋找春天時的所見所感,贊美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5.陽氣:描寫了奶奶,奎五爺,張二伯心目中的初春景象,道出了春的消息和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天。
6.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妙不可言,我們要熱愛大自然,細心觀察大自然。
7.第一朵杏花:表現了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8.植物的感情:介紹了植物的感情,也就是植物間的聯系,我們要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9.蜜蜂:試驗目的是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條件是逆向微風,陌生的景物,二里半路;啟發是學習法布爾大膽猜想,充滿愛心,堅持不懈,認真仔細。
10.礦礦的研究:要想做好一件事,要認真投入,還要有別人的指導幫助。
11.傾斜的傘:本文線索是傾斜的傘,它代表祖孫間的親情。
12.夥伴:寫了馬哈多和獵狗救了一隻烏鴉,烏鴉又救了獵狗的故事,表現了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友誼關愛。
13.信任:人與人間要相互信任,感受信任與被信任的歡愉。
14.金色的蒲公英: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美麗,都給人帶來了快樂。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它們都很重要。
15.巨人的花園:懂得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二、背寫
1.古詩:游園不值(11頁),春日(12頁),泊船瓜洲(22頁),
春遊(23頁),清明(85頁)
2. 綜合學習:知春探春惜春詠春(20頁);
春天的諺語(21頁);
春天的成語(23頁);
有關動物的成語(44頁);
讀讀背背(57頁);
采蜜集小雪花(84頁)
3. 詞句積累:7、19、30、35、44、66、75頁
4.段落:第五課第四自然段
三、補充成語
雲淡風輕 花香鳥語 山清水秀風和日麗妙不可言粗心大意
陽光明媚 委靡不振 和睦相處勢不兩立窒息而死新陳代謝
一擁而出 一本正經 慌慌張張工工整整老驥伏櫪一蹦一跳
笑而不語 焦急不安 根深葉茂沁人心脾小心翼翼不厭其煩
滾瓜爛熟 漫不經心 意味深長可憐巴巴五顏六色贊不絕口
不知不覺 熱情好客 老馬識途鸚鵡學舌金雞報曉狡兔三窟
糾纏不清 馨香滿室
四、聽寫字詞
每課中小括弧的組詞,也就是一類字在課文中的詞
五、多音字(黑體字是必須掌握的)
1.漂piǎo漂白piào漂亮piāo漂流 2.鑽zuàn鑽石zuān鑽洞
3.奔bēn奔跑bèn奔向 4.吐tǔ吐泡tù嘔吐
5.累léi累贅lěi積累lèi勞累 6.橫héng橫線hèng強橫
7.與yǔ與其yù參與 8.稍shāo稍微shào稍息
9.混hún混濁hùn混亂 10.散sǎn鬆散sàn分散
11.苔tái青苔tāi舌苔 12.色sè顏色shǎi色酒
13.識shí認識zhì標識 14.泡pāo水泡pào泡沫
15.場cháng打場chǎng場地 16.撒sā撒謊sǎ撒種
17.給gěi交給jǐ供給 18.曲qǔ歌曲qū彎曲
19.供gōng供水gòng口供 20.悶mēn悶熱mèn煩悶
21.論lún論語lùn論文 22.臟zāng臟水zàng心臟
23.顫chàn顫抖zhàn寒顫 24.抹mǒ塗抹mā抹布
25.朴pǔ樸素piáo姓朴pō朴刀 26.壓yā壓力yà壓根兒
27擱gē擱置gé擱不住 28.卷juǎn打卷juàn試卷
29.角jiǎo角度júe角色 30.夾jiā夾子jiá夾衣
31.涼liáng冰涼liàng涼水 32.嚇xià嚇人hè恐嚇
33.瓦wǎ磚瓦wà瓦刀
六、填空(黑體字必須掌握)
高興地捕捉 欣喜地雀躍 沉睡的溪流 明麗的太陽
嫩綠的小草 烏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輕快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蒙蒙的細雨 光彩奪目的春天 春天的贊歌
晶瑩的玉莢 騰騰的腳步聲 朗朗的笑聲 陽光明媚的中午
習慣地問 鄭重地記下 嬌嫩的花兒 遙遠的家園
強烈的本能 超常的記憶力 豐富的蜂蜜 簡短的論文
傾斜的傘 笑眯眯地說 意味深長地說 微顫的聲音
紅色的箭頭 根深葉茂的果樹 豐碩的果實 沁人心脾的香味
金色的蒲公英 溫暖的春日 五顏六色的鮮花 混濁的雙眼
興沖沖地跑 唧唧地叫(燕子) 嘰嘰喳喳地叫(麻雀)
嘎嘎地叫(鴨子) 汪汪地叫(狗) 哇哇地叫(烏鴉)
光彩奪目 入口欲化 萬象更新春回大地鶯歌燕舞花紅柳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