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劉徹七夕

劉徹七夕

發布時間: 2024-01-09 00:40:09

❶ 關於七月七日的所有詩句。

一、《迎仙引》[宋]趙汝鐩

羽人窟宅壓滄溟,昆侖閬風天墉城。

紫蘭絳節跨彩鳳,殷勤傳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涼秋霽,千官鏘佩森幢衛。

王母雲車九色龍,上元霜袍三角髻。

劉徹屏息迎兩仙。兜香塗門高馥天。

星裳黼袞自酬酢,方朔窺窗不敢前。

金漿玉醴濯凡腹,紅顆絢飣蟠桃熟。

宴酣樂奏瑤池音,琅璈子登笛雙成。

乞憐請葯承華殿,教戒丁寧先自反。

三屍欲脫毋淫亂,五性盡舍更勤儉。

各出數語針膏肓,此是長生度世方。

徹心未悟益猖狂,萬八千里周遐荒。

少翁欒大誅相繼,海上何日無方士。

五柞宮中夢斷時,銅盤玉露胡為不起死。

二、《七夕歌》[宋]張耒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宮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雲作橋。

橋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雲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

自從嫁後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河邊渡。

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憶從前恩愛多。

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曉催發,令嚴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寄言織女若休嘆,天地無情會相見。

猶勝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三、《七夕》[明]石珝

七月七日風雨多,御橋南望水增波。

鴛鴦自向沙頭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四、《北庭宣元傑西番刀歌》[元]張憲

金神起持水火齊,煅煉陰陽結精銳。

七月七日授冶師,手作鉗錘股為礪。

一千七百七十鋒,脊高體狹刀口洪。

龍飛蛟化歲月久,阮師舊物今無蹤。

口爪哇綉鑌柔可曲,東倭純鋼不受觸。

賢侯示我西番刀,名壓古今刀劍錄。

三尖兩刃圭首圓,劍脊黑乚々生黑煙。

硃砂斑痕點人血,雕青皮軟金鉤聯。

唐人寶刀誇大食,於今利器稱米息。

十年土涮松紋生,戎王造時當月蝕。

平章遺佩固有神,朱高固始多奇勛。

三公重器不虛授,往繼王祥作輔臣。

❷ 歷史上有哪些大人物是七夕情人節出生的

歷史上在陰歷七月初七出生的名人:漢武帝劉徹、唐後主李煜

❸ 一年中有365天,牛郎織女為何偏偏是七夕相逢

又逢七夕,牛郎織女也該鵲橋相會了。可是,為甚麼兩人一年只相會一天?而這一天為甚麼又恰好在七夕?

1.為甚麼只相會一天?

先考傳說。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有好幾個版本。總的來說有四種範例:

第一種範例:牛郎織女婚後疏懶不幹活,被罰只能在七夕相會(下文會提到)。

第二種範例:牛郎織女的傳說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傳說分離(梁祝身後,升上天,變成牛郎和織女星)。

第三種範例:牛郎織女傳說與女巫故事分離(如被西王母一怒之下,拔下金釵,劃出了一條銀河,牛郎織女,分開雙方)。

第四種範例:織女厥後厭棄牛郎,拋夫棄子,本人返回天上了(這才是實在的吧??)

最廣為傳播的是第三種範例。也就是我們熟習的「伉儷雙雙把家還」的「天仙配」。

西王母本意是讓牛郎織女永久不得相見。後果織女「泣涕零如雨」,牛郎帶著一雙子女,日晝夜夜等待在河濱,感動了無情無義的西王母,才得以有時機一年相見一次。

再考理想。

牛郎織女的傳說,包含了前人的根本生存圖景:種田、織布、交媾。

男種田,女織布,一同繁衍後世,為甚麼不克不及長相廝守呢?

單從戀愛悲歌的文學後果來注釋,生怕顯得有些薄弱。

假如把牛郎織女的故事,放在人類婚姻史的微觀前景來看,這面前大概暗藏著一段早已被忘記的個人影象。

人類的婚姻史,大致閱歷了這幾個階段:蕪雜性交期間、群婚(血緣群婚、族外群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

我們曉得,在瀘沽湖附近的摩梭人,當今尚處於原始母系社會,至今還保留著走婚的習俗。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傳播著這么的傳說:他們的先妣神與四周眾多的男山神交友情侶,過著自在自在的性生存。他們把這些男山神叫做先妣的「阿注」。

像這么的習俗,異樣普遍存在中原諸族,只是年代久遠,不容易考據。

關於我們中原鼻祖的傳說,都是所謂的「感天而生」。如相傳軒轅黃帝的母親叫附寶。傳說有一天早晨,附寶見一道電光環繞著斗極樞星。隨即,那顆樞星就掉落了上去,附寶由此感到而孕。

傳說歸傳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期間,男人和女人的干係,並不是伉儷干係,該當是「阿注」干係。

偶爾分離,然後相忘於江湖。

由此能夠推論,牛郎織女傳說的第一個內核:中原太古期間的先妣與先祖,並不是波動的伉儷干係,只是「阿注」罷了,因而他們不會畢生「同寢」,只會偶爾相見。

跟著婚文化的開展,婚姻制度也愈來愈嚴苛,不再像從前那樣自在自在。可是,尋求自在性生存是人的天分。為了處理這一鋒利的沖突,原始氏族逐漸形成了一些特別的禮俗,一方面給「高壓鍋」裝上一個「減壓閥」,另一方面也保持社會、家庭的波動。這些禮俗包含:

1「婦貞而女淫」。意義就是,在嫁為人婦之前,能夠廣交「阿注」,成婚當前,就要守貞節,專注,不克不及再自在來往。未婚男性也是的。

2許可已婚男女一年一度「放牛出欄」,在特定的時光,能夠自在相會。一旦特定的時光一過,已婚男女必需完畢狂歡,各回各家。

在宋玉《高唐》《神女》二賦中,都提到,楚王游雲夢澤時,夢里碰見神女「薦枕席」,一番雲雨當前,神女便辭別而去。

從這里能夠推論,牛郎織女傳說的第二個內核:已婚男女在一年一度的特定時光,能夠效仿先祖,盡情野合,時光一過,便要回歸原處。

牛郎織女,一年一度一重逢的橋段,大概恰是人類婚姻史上特別期間的剩餘影象。

「金風玉露一重逢,便勝卻人世多數」。

2.為甚麼是七夕?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集會之夜。

那末一年中有365天,牛郎織女重逢的日子,為甚麼恰好是七夕呢?

其一,夜觀天象,七月的夜空,最顯眼的即是牛郎和織女星。

據地理學者推算,《夏小正》期間七月份的傍晚,織女星恰好升到了一年傍邊最高點。也就是說,這個時分,這顆亮堂而潔白的織女星,正在人們低頭可見的頭頂上。

在織女星的西方偏南一點的處所,也就是「河漢清且淺」的東岸,就是牽牛星。牽牛和織女分家銀河兩岸,到了初秋的夜晚,因為銀河恰好轉到正南北的目標,直直地穿越透頂的夜空。這個時分,分家河兩岸的牽牛和織女恰好一東一西,遙遙相望。「盈盈一水間,??不得語」的意象,該當就是從這類天象歸納而來的。

再有,《七月》里有雲: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玄月在戶,十月蟋蟀,如我床下。

意義是,七月的時分,還能夠在野外遊玩,到了八月就要到屋檐下了,玄月就要在家流派內部了??因為氣候變涼了。

七月流火,氣候方才轉涼的時分,恰是織布儲藏過冬衣物的最好時節。人們白晝織布,夜晚仰視星空,一代一代,述說著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其二,七月七日,是個奇異的日子。

從時節和天象來看,只能闡明為甚麼是七月,要想進一步闡明為甚麼是在七月七日此日,還要分離前人對時光所懷有的神奇看法。

「七」是一個崇高的數字:

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

在中國現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上,凡像一月一、仲春二、三月三、蒲月五、七月七、玄月九之類的重日,多被以為是六合交感、天人相反的日子。

漢武帝與西王母是在七夕此日相會了。《漢武故事》載:

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闕庭。

別的,天上仙人也是在七夕此日集會。據吳均《續齊諧記》載:

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

這些傳說彷彿都將七夕與相會聯絡在一同。對時光的崇敬,也就延伸到對性命的崇敬之上。

《西京雜記》:「戚夫人??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戚夫人是劉邦的妃子,聽說七月七日宮中過節時,要到百子池,作於闐這個處所的音樂,並用五色絲縷系在一同,這叫「相連愛」。這彷彿已有點戀人節的滋味了。「臨於百子池」,也帶有求子的志願。

因而可知,七夕在古時,乞巧乞愛的同時,也是乞子的吉時,而且七夕出生的人最為高貴。據載,漢武帝劉徹就是出生在七月七日此日。這大概也是兩漢期間,七夕撙節行的一個緣由吧。

牛郎織女的故事,趕上日趨流行的七夕節乞愛相會的習俗,一朝一夕,代代相傳。這個故事,便由最後的兩顆星相戀,到人神相戀,再加上「伉儷雙雙把家還」,還有一年一度來相會的情節,漸漸變得愈加完美了。

直到厥後,一提到女郎織女的傳說,便想到七夕節此日的相會,反倒會以為七夕此日,就是因牛郎織女相會,才衍生出來的節日。

3.當傳說碰到七夕

人們通常把七夕佳節和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聯絡起來,以為為了留念牛郎織女的故事,才把七夕作為節日。實際上,從筆墨紀錄來看,七夕節要早於牛郎織女傳說數百年。

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文籍紀錄,最早可見於《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彼織女,整天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

其二為《詩經?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成休思。漢有神女,不成求思。

這些紀錄只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當時的牛郎織女還只是兩顆帶有農耕文化(牽牛星)和家庭手工業文化(織女星)的星星,相互之間並沒有甚麼聯絡。

厥後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才開端有了隔河相望的故事情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不得語。

而這僅僅是將牛郎織女二星擬人化,模糊有兩星相戀的神韻,但卻還沒有詳細情節,諸如七夕鵲橋相會等。

到了東漢期間,才開端有了鵲橋相會的橋段,據東漢應劭的《習俗通》紀錄: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至此,牛郎織女的故事已根本具完好了,不外,還沒有看出牛郎跟織女的干係。是伉儷?仍是戀人?到了魏晉南北朝期間,這個故事就愈加完美了。當時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

河漢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一年七月七晝夜,渡河一會。

把織女說成是天帝織女,天帝看她一個人織布不幸,就讓她嫁給了牛郎。後果成婚當前,織女迷戀男女之樂,竟然不織布了。以是,天帝一怒,讓他們分開河兩岸,一年才幹相見一次。

因而可知,牛郎織女的故事從春秋戰國(《詩經》),到魏晉南北朝,傳播數百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會。

實際上,聽說「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期間大概就有了。據明朝羅欣《物源》紀錄:

楚懷王初置七夕。

考慮到作者與所紀錄時光相隔太遠,可信度不高。關於七夕節最早的紀錄當數《西京雜記》,文中紀錄:

漢絲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tian,二聲)樂。

這些紀錄都闡明了漢初期間,宮中過七月七日的盛況,而這些習俗活動中,都不見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紀錄。

因而,並不是是牛郎織女的傳說培養了七夕節,而是七夕節碰到了牛郎織女的傳說而得以傳播至今,成為現在痴男怨女追捧的「戀人節」。

看累了吧,看個笑話,讓你開心放鬆一下

一本存摺

大學教授花30分鍾講解儲蓄存款和復利的關系後,問全班同學:「你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年息5厘半,每天以復利計算,你得到什麼?」有人回答:「一本存摺。」

熱點內容
另類盆景 發布:2025-01-21 15:31:01 瀏覽:402
牡丹江修鞋 發布:2025-01-21 15:08:04 瀏覽:992
鮮花浴運氣 發布:2025-01-21 15:03:22 瀏覽:423
鹿石花藝地址 發布:2025-01-21 15:03:13 瀏覽:364
西安七夕公園地址 發布:2025-01-21 14:52:19 瀏覽:642
花卉是免增值稅 發布:2025-01-21 14:50:36 瀏覽:13
貓咪小梅花 發布:2025-01-21 14:50:35 瀏覽:23
男人娶了白玫瑰 發布:2025-01-21 14:46:14 瀏覽:105
三支梅花起 發布:2025-01-21 14:45:36 瀏覽:703
七夕節剪線 發布:2025-01-21 14:36:17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