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鄉土

七夕鄉土

發布時間: 2024-01-10 05:27:25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民間習俗

對月穿針

「對月穿針」,是指七月初七這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把庭院清掃干凈,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星虔誠跪拜,乞求織女保佑自己心靈手巧。然後,她們把事先准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

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夕節

② 福州的民風民俗500字的

1、福州地區特有的傳統時令節俗,象徵全家團圓。

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們會在祖先神主龕前陳列簪花壽面等吉祥供品。桌面放置一隻大竹籮,籮中盛有糯米粉,點綴有福橘、紅箸、四季花等。

然後全家老小圍坐在大竹籮周圍,邊搓丸、邊唱兒歌,搓丸分搓和捏兩種,搓的有圓球和圓條,捏的則形狀各異。大人喜歡捏壽桃、蝙蝠等象徵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則由大人喝彩附會,如捏一隻狗,就唱「狗投富」,捏一隻龜,就唱「龜長壽」,搓成的丸在煮熟後醮糖豆粉吃。

2、普渡節12月9日

福州郊縣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廚師在露天大廚房中製作飯菜,郊縣農民各家各戶邀請親朋好友到家中品嘗美味佳餚,來人越多福氣越多,而「露天大廚房」則成為極有特色的壯觀一景。

3、祭灶農歷12月23、24

民間相傳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間監督每家每戶的行為善惡,每年農歷正月初四到任,年前12月24任滿上天稟報。祭灶就是為灶神餞行。福州祭灶分兩天舉行:23夜「祭葷灶」,供品用魚肉、美酒,希望灶神在玉帝面前能隱惡揚善;

24夜「祭素灶」,只供水果、蔬菜和灶糖、灶餅。為的是怕灶神喝醉了酒,不分好壞,亂說一通。祭灶特別注重用糖,祭畢還抓一把糖在灶門口塗一遍,意思是把灶神嘴巴粘住,使其少說,不亂說。俗謂:「上天講好話,下界保平安」。

(2)七夕鄉土擴展閱讀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截至2017年末,福州共有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積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9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9.5%。

③ 日本七月份有什麼重要節日嗎日本國民會放假嗎

◆日本民間節日

七夕(7月7日):這一天慶祝在銀河兩岸的牽牛星與織女星一年一度的相專會。屬人們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寫有歌詞的五彩詩箋裝飾在細竹上,祈禱女孩子的手藝象織女一樣靈巧。

◆鄉土傳統節日

京都的祗園節(7月1日至29日):這是八坂神社的祭禮,起源於9世紀末,為了祈求驅逐瘟疫。16日夜晚,城鎮的舊式家庭在屋檐下掛著神燈,鋪上席子,裝飾鮮花,豎起屏風,給節日增添光彩。用矛裝飾的彩車燈火通明,演奏著祗園樂曲。17日絢麗多彩的矛彩車的巡迴,使節日氣氛達到高潮。

◆此外還有一些民間節日:

④ 明天七夕了,沒有什麼東西好送她的....於是我想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七夕是晚上過的節日,就跟聖誕節一樣,白天過恐怕味道不足。
不過大早上的給她一個驚喜倒是一個很好的鋪墊。
接下來怎麼規劃呢?
個人以為,多參閱一下有關中國七夕的傳說與各地的風俗,然後綜合起來,並結合當地的情況和你們倆現有的關系的狀況好好規劃出一天的行程與節目表。
建議:白天,最好找一個附近山清水秀的好去處,什麼地方不一定事先通知對方,但要知道她喜歡這個地方,但提前要約好她有時間,並告訴她到時候再說,好提前留個驚喜,但要讓她帶齊個人用品就可以了。女孩子喜歡這種方式。帶東西呀、路線呀、相機呀、MP4什麼的你要提前帶齊,規劃得萬無一失,不要到時候著慌,顯著你沒有用心,或者沒有大將風度。
晚上呢,看情況,如果你們關系已經非常密切的話,可以選在旅遊地的較有鄉土味的家庭賓館、農家什麼的過夜,盡量選安靜的,有助於七夕的氛圍渲染,避開鬧市與賓館,現代味濃是七夕的大忌。因為七夕的本質是中國古人對傳統的男耕女織遠離塵囂的生活理想的美好寄託。
如果你們的關系還沒有這么近,一種可以住兩個房間,一種是回城選咖啡店什麼的去坐,當然前一種更好。
提前准備的內容應該包括蠟燭,火柴,這些原始點的東西,女孩子喜歡零食多備點,晚上的菜關鍵,除了當地的特色菜,自己也可以帶一份特製的以便燭光晚餐的時候用。如果住的地方餐廳的環境不好,可以打包到住的屋子裡吃,最好可以一邊欣賞夜色,一邊品味佳餚,一邊暢敘幽情。
MP3/MP4里最好錄些天仙配、七仙女、七夕的傳說等七夕的節目單,看情況用。
機會難得,盡量請假,第二天一大早打車回都值。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有助於你們感情的加深,祝你成功!

⑤ 漳州的民族風俗

一、春 節

春節俗稱「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禮神祭祀祖先,開門放鞭炮,叫做「開正」,1994年底市區禁止放鞭炮,此俗廢,但鄉村依舊。主婦煮甜線面湯、敬祀神祗後,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長壽。再以3碗飯,插上紅紙花,俗稱「飯春枝」祭祀先人,祝禱家庭糧食充足有剩餘。隨後拜年。到尊長、親友、鄰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則以朱盒(俗稱「薦盒」)盛糖果糕點、蜜餞,並泡以甜茶,熱情款待客人。至親好友,主人以佳餚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辭,雙方都以「紅包」(壓歲錢)和紅柑(雙數)贈予小孩。清同治有《竹枝詞》雲:「元旦春為一歲魁,大家拜賀禮相陪。兒童也解稱恭喜,賺得紅柑滿袖來。」

初一這天有很多禁忌,三餐不吃粥,避免出門遇雨;不掃地,不倒垃圾於戶外,意為財不外泄;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話;忌打破碗碟用具;不能到井邊挑水;不動針、不縫衣、不動刀等。如今很多青年已不忌諱,但仍有一部分人遵行不諱。

正月初二,「請女婿」。夫妻攜帶兒女,帶著禮物謁娘家,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備筵席請女婿,禮節十分隆重,現民間仍多循此俗。初五,商店恢復營業,小商販走街串巷吆喝喊賣,家居開始打掃衛生,轉入日常生活。

初九子時,用「三牲」、甜粿、水果等敬天公。

十一晚上,吃豆腐、韭菜、瘦肉,稱為「吃福」。

清以來,春節期間薌城有一種特別習俗即「逛公爺街」(今南昌路,是清時海澄公黃梧住所的街道),內中有風味小吃攤、售貨攤、戲台、布袋戲等娛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俗改游「娛春場」(1965年廢),址在中山公園或體育場,在保留原有的娛樂外,增設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並在春節期間組織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慰問教師、舉行團拜、開新春茶話會等活動。自90年代起時興家庭卡拉OK,為傳統佳節增添祥和熱烈的節日氣氛。

二、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俗稱「上元節」。

明,用木做燈架或結燈棚於繁鬧處,十一晚即試燈。燈用紗或紙做,雜以五色,剪人物極其精巧,有一燈費數十金者。十四、十五日連街接市,熒煌如火城。遊人絡繹,或擁細樂徐行,簫弦縹渺,謂之「行街」。兒童結隊張船燈,步駕於街市,鼓樂蹈歌喧鬧達曙。少年聚會僧寺賽機炮,煙花流星錯落,觀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燈,扎鰲山、放火炮外,子弟還扮仙獅、竹馬、龍燈諸戲。《竹枝詞》詠元宵:「滿城燈火巧安排,兢看鰲山景物佳。北管南腔聽不斷,幾番簫鼓過前街。」新娶媳婦站於元宵燈下任人觀看。

元宵節除「鬧花燈」外,還有「送燈」和「穿燈腳」舊俗。「送燈」指已婚嫁的女方娘家為男方送花燈,閩南方言「蓮」與「連」、「燈」與「丁」(孩子)諧音,作為祈祝「連生貴子」或「早日出丁」。「穿燈腳」是已婚未育的婦女,為祈求添丁,在上元期間,去街上鰲山燈棚底下,鑽出鑽入向燈神「求丁」。此俗已廢除。

今俗,自十三月夜街頭巷尾、宗祠宮廟就張燈結綵。遊人湧上街頭,賞花燈、猜燈謎。 上元節除吃「上元圓」外,家家戶戶必吃「蚝仔兜」,即海蚝拌番薯粉煮麵線。俗諺道:「蚝仔面線兜,好人來相交」。其間巧手主婦要烹飪出最拿手的菜餚,到宗祠奉祀祖宗,謂之「擺菜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元宵節仍沿襲下來,並由政府部門牽頭,各企事業單位為主,在中山公園或體育場舉辦元宵花燈展覽。花燈除原有的宮燈、走馬燈、蓮花燈、綉球燈、鯉魚燈等等品種以外,又設計了配以聲樂、布景等新型花燈。組織民間的弄龍、舞獅等踩街遊行。舉辦薌劇演唱,文娛晚會、體育比賽、猜燈謎、舞會等活動,賦予元宵節新的內容,又不失其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做 福

農歷二月十五日,明、清,諸鄉籌錢物、備牲禮,祭土神,祭畢,群飲於廟分胙而歸。稱為「做福」,現在已鮮有做福。但二月初二為灶王公生日,家家戶戶用糕餅飴糖供奉灶君,祈求合家平安,家畜興旺( 有的人家同時供土地公)。清《竹枝詞》曰:「祈農報土事無關, 打鼓吹簫賽社還,近日民風多演戲,鄉村亦唱外江班」。

四、上 已

陽春三月三為上已。明、清時,采百草合米粉作細粿, 祭祀後互相贈送。今居家則用「潤餅」祭祀玄天大帝和祖宗。有的人家則吃「鹵面」。有《竹枝詞》詠道「三月三日天氣長,祖祠祭罷共稱觴,豆芽蔥韭兼春筍,好卷新煎麥餅香」

五、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以祭祀祖先,《竹枝詞》詠道:「門前插柳雨初晴,令節今朝又一更。簌簌棠梨城畔路,誰家上冢祭清明。」薌城習俗掃墓有二種形式:一種叫「巡墓」,只用糕餅致祭,為墓冢除草添土、焚楮錠,以紙錢置墓頭。另一種叫「培墓」,先拜後土,再拜正墓。以酒食為祭品,其中必有甜糯米糕,俗信為了祈求祖先庇佑子孫日子過著甜美。然後「壓紙」,即用石頭壓住紙錢。若是新墳的第一次清明,子孫祭掃完畢,須分食煮熱的鴨蛋,然後將蛋殼放在墳上。新墳要連續3年培墓,以後每有娶新娘或添丁後的清明也要培墓。平時對墳墓不可隨便動土。婦女也可參加掃墓。

喪家掃墓第一年必須在節前掃墓,第二年為當日,第三年在節後。其餘清明節前後10天,掃墓、修墓、拾骸移葬的,凡事無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逢清明,人們紛紛到烈士陵園掃墓,追念先烈以寄託哀思。

六、浴佛節

農歷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生日,舊時各寺院的和尚沿門唱梵曲化緣,說是要頌經禮贊洗佛像,求布施「洗佛錢」。有《竹枝詞》曰:「龍華浴佛久相沿,和尚遊街藉乞錢。畢竟俗根仍未離,也須一洗脫塵緣。」現已廢。南山寺每逢此日,仍舉行龍華法會,參加者多女香客。我是一個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樂於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的傢伙!

七、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五月節」。端午這一日,家家戶戶在門楣上懸插艾、菖蒲、松、柳枝、大蒜頭,叫「五端」;飲雄黃酒或以之在兒童額上塗寫「王」字;綉香包內裝中葯茱萸、檀香等香料,佩帶在兒童胸前;飲午時水、午時茶(午時到井中汲水,用以泡茶)。這都是驅邪除毒的風俗。除此外,是日要包粽子、做鹵面、備菜餚敬祖先拜神明。粽子的品種有肉粽、鹼粽、豆粽等。喪家守孝期間不得蒸粿做粽,其家粽子由親友贈送。賽龍舟是薌城端午節最熱鬧的盛會, 從五月初開始至月底,九龍江畔分地段輪日舉行,獎品過去是當地商家富戶捐來的,在終點把獎品掛在竹竿上,飛舟爭渡,力爭上游,謂之「奪標」,水上盛會,熱烈非凡。有《竹枝詞》贊曰:「端陽佳節可人天,溪北溪南競斗船。金鼓聲喧齊喝采,錦標爭奪看誰先?」

八、天門開

農歷六月初六日為「天門開」。,俗信此日曬衣服不患蟲蛀,讀書人曬書,居家人滌井成俗。有《竹枝詞》曰:「曬衣六月蟲能除, 酷熱金烏燈太虛。此日『天門開』好曬,郝隆推曬腹中書。」此俗今已廢除。

九、半年圓

農歷六月十五日吃「半年圓」。是日要做半年圓以祭祀祖先。此圓和「冬至圓」有所不同,是用粳米做成,中摻點紅色,蒸熱加紅糖煮吃,以此寓半年團圓。

十、七 夕

農歷七月初七,又稱「七巧節」。婦女陳瓜果7盤, 茗碗爐香各7數,用針7枚,取綉線,於焚紙光下,伏地俄傾穿之,以能否穿過多寡評巧。俗說乞得巧的少女,在夜深人靜時,扒在井邊能隱約聽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泣聲。

現薌城人在七夕這天只喜吃「白酒」。晚上,用碗盛一碗清水,小孩把新縫衣針放於水面,浮者為「巧」。

十一、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又稱「鬼節」,俗稱「七月半」。這一日,家家祭祀先人,燒楮錢紙衣。道家在道觀作齋醮,僧尼在寺院作盂蘭盆齋、備豐富的齋品,祭祀孤魂野鬼。沿九龍江畔的百姓祭祀更為有趣。夜幕降臨,人們在河灘上擺上八仙桌,桌上供五牲或三牲祭品。道士和尚念經,為野鬼超度,謂之「普渡」。燒過紙錢,便放「水燈」。所謂「水燈」,即用砂缽裝油,點燃燈芯,置於溪中,任其漂流,順水流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帶有封建色彩的習俗漸廢。

十二、普 度

中元節為「鬼節」,延為「鬼月」。整個七月,大肆鋪張,各街道里巷以及農村,從初一到三十日,排日輪流做「普度」。

七月初一稱「開巷口」,即「開地獄門」,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一盞「普渡燈」,終月不熄。直到七月三十「關巷口」,即「關地獄門」才把燈取下燒掉。

七月間,每天都有一方百姓做普度,稱「普度日」。以牲禮菜餚敬祀鬼魂。祭完就大開宴席請客,晚上演戲,各村社街巷互相攀比,鋪張排場,終成陋習。到七月三十「關巷口」又設祭一次。舊時在公爺街,搭高台、豎燈桿,設「孤棚」,祭無主孤鬼,並延僧禮懺,法事完畢,滿戲檯子食物任人們搶回去吃,俗稱「搶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禁止普渡,至七十年代普渡活動已有較大收斂。但八十年代後,城鄉生活水平提高,鋪張浪費大搞普渡有所回潮,由此而產生的酗酒鬧事也瀕瀕不斷。由於政府加大力度宣傳禁止普渡,至九十年代城市居民已廢除此陋習。

十三、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是日以酒肉,月餅敬祀「福德正神」(土地公),並演戲以酬神,寓意春祈而秋報。舊俗中秋夜要拜祭月娘;婦女要「聽香」;小夥子用刀砍甘蔗,以卜行運,稱作「蔗卦」。有《竹枝詞》:「今宵設酒到三更,共賞中秋月色明。最是人間多問卜,不求財利即功名。」民國期間,富戶購月餅並宴請親友,喝酒賞月,猜迷、射覆。晚上,占卦人滿街,舊俗認為八月十五晚的卦最准。上舉習俗今已漸廢。

現中秋之夜,於月下設置水果(以柚子為主)、月餅再泡上一壺茗茶,邊泡茶邊吃餅邊賞月。每逢此佳節,更有海內外朋友歡聚一堂,共賞家鄉明月。

十四、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又稱「九月節」。舊時出遊登高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俗稱在重陽吃柚子補頭腦;吃番薯、芋頭補四肢筋骨;吃花生補手指;吃紅柿補心肺。《竹枝詞》詠道:「九月黃花秋色妍,登高落帽說當年,兒童游戲貪逃學,偷向城頭放紙鳶。」兒童在芝山放風箏,遊人至暮才散。

現在薌城人在這一天邀友人登高覽勝。這一時間,學校組織遠足,或舉行爬山比賽,或放風箏。自1988年國家定此日為「敬老節」後,社會各界在這天開展形式多樣的尊老、敬老活動。

十五、下元節

農歷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舊時迷信的居民,在這一天都要焚香點燭,以牲禮敬祭「三官大帝」,並於大廳前,懸掛三盞玻璃宮燈,名之曰「三界公燈」。此俗今已廢除。

十六、冬 至

在農歷十一月間,夜長晝短。凡外出者這天應盡量回家和家人團聚,合家品嘗「冬節圓」,謂之「添歲」。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必有「冬至圓」為祭品,稱作「秋祭」由古稀又有功名的老人謁祖,嫡系長房裔孫主祭,祭完排宴、分胙肉始畢。《竹枝詞》曰:「家家輾米煎圓香,祭祖祠堂共舉觴。刺綉傳聞添弱線,一天添得一條長。」我是一個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樂於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的傢伙!

十七、尾 牙(牙祭)

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尾牙,家家戶戶「做尾牙」,敬地基主。三資企業老闆請員工吃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日東家不但要辦豐盛的酒餚祀地基主,還要遍請伙計表示犒勞,並以做「尾牙」酒宴決定明年伙計的去留。

十八、送 神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俗稱「送尪 」,以三牲酒禮供奉宅君,祭品中糕餅飴糖必不可少,俗信可粘住宅君說壞話的半邊嘴, 祈求宅君「上天說好話,下界保平安。」這天又稱「小年夜」,家家燈火通明,燃放鞭炮,為宅君送行。《竹枝詞》曰:「送神祀灶敬陳牲,風度家家爆竹聲。為祝來年運氣好,香燈供奉到天明」。送神後清掃房宅,俗稱「清沌」。待到正月初四,再隆重地迎接宅君下降,祀禮如舊,謂之「接尪 」。

十九、除 夕

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 ,叫為除夕,俗稱「廿九暝」或「年兜夜」。俗語道「大人亂操操,囝仔愛年到」。說的是除夕前幾天,家家戶戶要忙於諸如打掃衛生、 縫裁衣服,炊糕做粿 、殺雞宰鴨、備辦年貨諸事,孩子們卻因年兜而大飽口福、 新衣斗艷而歡天喜地。

除夕當天下午,要以三牲、飯菜、年粿等供品,祀神祭祖, 謂之「辭歲」。然後要貼大紅春聯、門簽和年畫,裝飾布置房間。逢居喪人家不貼春聯。除夕之夜,外出親人均要回家團聚,吃「年夜飯」。舊時飯桌下放一小火爐,謂之「圍爐」。菜餚常用韭菜、蘿卜、雞諧音「天長地久」、「好彩頭」、「起家」,還把比喻聚財的蛤殼撒在門後或床下,象徵發財致富、金銀滿屋。「圍爐」時,全家人不分貴踐、親親熱熱;席間禁忌說不吉利的話;偌若有親人在外未歸的,席上應為他留座位,擺上碗筷、酒杯、以示團聚;已婚女兒通常在夫家參加「圍爐」,不上娘家的團圓桌。圍爐後,長輩要給兒孫們分「紅包」(即「壓歲錢」)後來逐漸發展,能掙錢的後輩也給長者「紅包」。另外,宴席結束, 主婦要盛一碗米飯放於廚房,上插一紅紙花,俗稱「春飯」,諧音「剩飯」,祝願來年足食。又有用紅繩扎二整支甘蔗,倚置門後,寓意來年佳境有如甘蔗節節甜。接著便是「守歲」,俗信守歲要「竟夕不眠」,能使父母祖輩長壽。舊俗是慫恿兒輩賭博,或猜迷、行令、講故事,一夜未眠。點長明燈至初五方熄。

此外,在舊社會薌城還有個討債的特殊習俗,通常欠債要於過年前還清,除夕之夜便是當年結賬還債的最後期限。因此,財主是夜分派伙計,手提燈籠四齣收賬討債。而這天晚上的城隍廟( 今延安南路與修文東路交會處)按例公演戲曲,並依習俗在演戲、看戲期間,不許盤索債務,給一些無錢還債的人有個躲債的場所。故除夕之夜城隍廟演出的戲被譽為「躲債戲」。

⑥ 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的故事

傳統風俗禮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奇葩。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都有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有無數奇妙風趣的習俗和逸聞,當我們與家人朋友一同歡度節日時,有一些禮儀禮節問題需要特別留意。另外,少數民族都有獨特風俗禮儀,我們一定要了解這些知識,才能在交往中做到尊重少數民族同胞,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客人。

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又稱年三十、除夜、歲除等。這是中國最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1.辦年貨

每逢年末,再貧窮的家庭也要准備許多過年的物品。

首先,是打掃庭院,進行掃除,把家裡家外都清掃得乾乾凈凈,為過春節准備一個新的環境。

其次,是做過春節的佳餚,如殺年豬,灌血腸,做豆腐,蒸年糕,炸面貨。因為從除夕到正月里,一般是不動煙火的。

最後,就是辦年貨了。出門前必須列一張年貨單,羅列出紅紙、神馬、香燭、點心、糖果、皇歷、灶王爺、玩具等,還要給小孩買新衣、鞭炮。在鄉村生活的人還要提前幾天到城裡或集鎮去辦年貨,開開心心地滿載而歸。

2.度除夕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團聚在一起。首先要做的是包餃子,包時講究說吉利話,主婦要在幾個餃子內放上硬幣,初一誰吃到包錢的餃子就預示他一年要交好運;還要包些鼠、魚形狀的餃子和其他花樣,讓孩子們吃。除夕餃子包好後,當晚要煮一鍋,每人吃半碗,剩下半碗,意為年年有餘。

3.放爆竹

除夕之夜,另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便是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此起彼伏,一道道彩虹劃破夜空,鞭炮響和道道煙火把人們帶進了歡樂的新春。還有一些地方在除夕之夜放煙火,人們在美麗的焰火中共享天倫之樂。

4.守歲

除夕還有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是守歲。民間稱守歲為「熬百歲」,因這一天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老百姓認為熬的時間越長活得時間便會越久,小孩也最聰明。因此,才有所謂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嘩」的場面。古代除夕守歲之夜,堂屋要設一供桌,前面有桌裙,地鋪拜氈,桌上擺供品:高饃、干鮮果品、各式點心。另設有錫香爐、香筒、銀蠟台等。每家還要在堂屋桌上點兩支紅蠟燭,俗稱守歲燭。守歲燭講究生花報喜,即燃燒中的燭頭要呈虎刺梅狀,叫「元寶」。紅燭生「元寶」則表示新的一年全家吉祥如意。20世紀40年代,許多家庭改用食油燈,食油燈燈芯用棉花捻子,也講究生花報喜。50年代以後,改用煤油燈,很少有此現象了。現如今,人們在享受了電的方便之後,又重新燃起了蠟燭。生花報喜之俗又重新在人們中傳開了,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盼望幸福的願望。

禮儀精髓:

除夕守歲是合家團聚、共享天倫的美好夜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春節的開始,故稱為元旦。近代使用公歷後,將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而稱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一般從初一持續到初五,有的地方要過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活動非常豐富,主要有以下風俗:

1.做新衣

眾所周知,春節都要穿新衣,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要在正月初一更換新衣,尤其是姑娘、新媳婦和孩子們。主婦們為此一入臘月便開始自織和選購衣料,縫制各種款式的衣裳。中老年男子穿長袍、短褂;婦女們則要穿上衣、下裙、綉花鞋。在孩子們身上更是下工夫,麒麟、老虎、獅子等凡是象徵勇猛的走獸統統綉在各式鞋帽和肚兜上。鳳凰花鳥之類刺綉成女子們的各種花色的傳統服裝。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人們紛紛穿上新衣,或莊重,或高雅,或瀟灑,或艷麗,大年初一或集祠堂祭祖或串親訪友,人們議論著,誇獎著彼此五顏六色的衣裳,賞心悅目,喜氣洋洋,呈現一片節日景象。真可謂是:「全家歡喜辭舊歲,滿院生輝迎新春。」

2.備佳餚

過春節的佳餚是最不能馬虎的。為了迎接春節,迎接各位神仙,如關帝、財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處都是一片歡騰的景象。壽桃祝老年人長命百歲;壽石榴表示多子多福;棗糕表示早早陞官發財;老虎讓小孩吃了會虎頭虎腦,平平安安;棗山饃是獻給灶君的。此外,還要給家庭的每個成員蒸一個饃;給家庭主男蒸錢包,讓他理財致富;給主婦蒸石榴,祝其多子多孫;給青少年男子蒸硯瓦,勵其讀書;女孩蒸布藍,做針線;蒸魚,表示年年有餘,雞則表示大吉大利;蒸狗和獅,俗語雲:「大門獅、二門狗。」有新親的,還要蒸八斤重的圓饃,上麵塑鯉魚跳龍門和各種飛禽走獸,形式新穎奇特。此外,油炸食品也是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麻花、饊子、麻葉、油餅、丸子、豆腐、紅燒肘子、紅燒肉條、酥肉等。在有些地方,人們還要准備各種酒宴佳餚、飛禽走獸、山珍海味,以慶祝這隆重的節日。

3.掃房舍

掃房舍的習俗,古代稱「掃年」為「打塵埃」。《清嘉錄•叫火燭》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稱打塵埃。」《歲時瑣事》也有相關記載,民間從臘月二十四日以後,不僅可掃房舍,做任何事都可不看好日,即所謂「尺有所為,不擇憲書,多嫁娶,謂之敵絲日」,也稱「無忌日」。《夢梁錄》也記載,這天「士庶家,不論貧富,俱灑掃門間,去塵穢,凈庭戶」。直至今日,每逢年末,人們都會清掃一下房子的塵埃,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4.貼春聯

大年三十那天,民間各家各戶都會貼春聯、敬門神、掛年畫,以增加過年紅紅火火的氣氛。春聯,又稱「對聯」「門對」「門貼」。清代《燕京歲時記》上記載:「春聯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臘月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依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直至今日,春聯已成為中國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的不僅是喜慶,還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的願望,抒發了心頭的憂郁和憤懣。陶冶情操,激勵奮進。兩千年盛傳不衰,春聯已成為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藝術奇葩。

5.拜年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四類:

(1)走親戚

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2)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是平輩則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3)感謝性的拜訪

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謝。

(4)串門式的拜訪

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平常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春節,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喜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禮儀精髓:

拜年時,人們以新禧、發財、如意、長壽等吉祥語互相祝賀。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節、燈節。秦始皇名政,因避諱,故又稱端月十五。該日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滿月,象徵團圓美滿。

1.觀花燈

元宵節掛花燈,也源自玉皇大帝替天鵝報仇的傳說,人們為了躲避玉皇大帝的眼睛,便在農歷正月十五前後三天,家家戶戶門前掛燈、放火炮、火花。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前後三天,家家張燈結綵,戶戶燃放煙火和鞭炮。
在觀花燈的同時,人們還增加了另一項活動——猜燈謎。燈是靈魂,而燈謎更體現著人們的聰明才智。燈謎,即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們在賞燈時猜謎,以增加情趣。

2.吃元宵

元宵,又稱「湯圓」。元宵節這天,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都要吃元宵。元宵分甜咸兩種:甜元宵,甜餡用核桃仁、豆沙、棗泥、果仁、桂花、山楂、芝麻、白糖、冰糖、青紅絲等製成餡粒,蘸水,放在大籮筐中干糯米粉上,人們通過搖動籮筐使餡粒蘸上糯米粉,撈起再蘸水,再放干糯米粉搖一下,如此反復多次直到滾成圓形。其食用方法多用水煮,也可油炸。元宵之夜,觀燈回來,合家團聚圍坐在一起吃著松軟適度、香甜可口的元宵,別提有多溫馨了!

禮儀精髓:

民俗學專家說,人們通過送花燈來表達各種各樣的美好祝願,送花燈大有講究。可送的花燈種類還有很多:走馬燈、關刀燈、蓮花燈、兔子燈、綿羊燈、錢鼓燈,應有盡有。蓮花燈一般送給女孩,寓意接受花燈的女孩越長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對自己溫順體貼,女孩便送男孩一盞綿羊燈;希望孩子長大有武才,大人便給孩子送關刀燈,希望孩子有文才則送狀元騎馬燈等。
中和節

中和節是唐德宗李適在公元789年欽定的節日,又名二月二「龍抬頭」,原來為農歷二月初一慶祝,後將土地神生日納入其中,故改為農歷二月初二。傳說農歷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人的衣食住行,都取之於土地。因此,「土地老」在民間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在山西,無論大戶小戶,在自己庭院的北房牆上都會用磚砌一小龕,內塑土地爺泥像,每月農歷初二和農歷十六都要祭祀他。

人們祭祀日神、土地神都是為了祈求農業豐收,然而僅僅有日、有地是不行的,必須有水才能保證農業的豐收。這便出現了玉龍降雨解救蒼生的神話故事。龍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連皇帝也借龍的身份以降服臣民,故有所謂「真龍天子」之稱。

玉龍因民間百姓們炒玉米而獲救,晉南地區便傳下了吃玉米豆的習俗,所謂「二月二崩蠍豆」。在農歷二月初二前夕用碾壓碎黏土,再細篩過,放在鐵鍋里加熱,倒入豆子、玉米和白面團,被攪拌後,炒至黃色即可食用,其味香酥可口,老少皆宜。

中和節的另一習俗是鬧灶火。在山西,每年這天,各縣的百姓都會雲集而來,大鬧火灶。傳統形式有鼓車、高蹺、旱船、花鼓等。

禮儀精髓:

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所以叫「龍抬頭」。
清明節

清明節與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成三冥節,它們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本為24節氣之一,但因為它在一年季節變化中佔有特殊地位,同時,還並入了祭祖和寒食節。因此,清明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1.上墳掃墓

清明節的另一習俗是掃墓,晉南稱「上墳」。在古代,上自皇帝,下到百姓,在清明節無不祭祀祖先,也稱掃墓,藉以寄託哀思。孔子在《論語》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戊。」「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種對宗廟、祖墳至尊至敬的習俗,正反映了中華民族及炎黃子孫的善良及孝心。

2.踏青春遊

陽春三月,正是春風徐徐、陽光明媚的好日子,各地一派生機,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古代清明春遊(也叫踏青)最早見於唐朝,到了宋朝踏青郊遊之風十分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出北宋時汴京附近以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人物栩栩如生,場面真切生動,是一件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生活風俗畫。畫卷人物五百五十多個,牲畜五十餘頭,船二十多艘,車、轎二十多乘,充分體現了清明節郊遊的盛況。

春遊傳承至今,全國各地每到清明前後,機關團體、學校都會組織春遊,參觀名勝古跡,觀賞奇山秀水。可見春遊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禮儀精髓: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端午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重午、重五、端節、蒲節、天中節、詩人節、女兒節等。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說法。一般認為是楚國屈原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盡,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才有五月五端午節的。

1.吃粽子

相傳屈原投江以後,人們紛紛趕來營救,但為時已晚,於是有人將米飯和紅棗等食品倒入水中讓魚蝦龜蚌吃飽,以免傷害屈原。東漢時,長沙人歐回一天忽見屈原頭戴高高的雲冠,腰掛長柄寶劍,身佩珍珠美玉,來到鄉親面前。說每年所祭食品都被水族魚蝦龜蚌所竊食。大家聽後非常生氣,問屈原怎麼辦?屈原說:「今後若有惠祭,當以箸葉包飯,做成尖角的角黍,並纏五色花絲,水族見了,以為菱角,便不敢再食。」

粽子一般分為兩類:一是純米粽子。有糯米或黍米兩種,吃時拌糖;二是有餡粽子。例如,紅棗粽和八寶粽。八寶粽佐以柿餅、栗子、果脯、肉、青紅絲、蓮子等。粽子發展到今天,口味多樣,甜、咸、辣都有,角、錐、筒形俱見。其做法一般是將米、棗等浸泡後,用蘆葦葉或玉米葉包好,再用馬蘭草結扎,有的地方用五色線紮好,取避邪之意。包好的粽子擺置鍋中,用竹箅子壓實,倒水至淹沒為止,用溫火煮一夜,便可以吃了。

2.飲雄黃酒

雄黃作為一種殺蟲和消毒葯,古代就已經應用了。這一習俗最早見於晉朝,相沿至今。除了塗在小孩兒的額間和手足心外,還用白酒浸雄黃再泡白礬,稱作雄黃礬。被蟲叮咬後,用雄黃礬蘸水塗抹可起到消毒解痛的作用。雄黃酒、雄黃礬一直以來都是古代消炎解毒之良葯。今天,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已非常少見了,但仍有用它來殺蟲祛毒的。

3.劃龍舟

劃龍舟是端午節的又一個重要活動,中國絕大多數縣市都會在端午節劃龍舟,尤其是南方。所謂龍舟,是一種以龍為標志的競賽船隻。龍的特徵體現在龍頭和龍尾上,此外還有各種裝飾物,如舟上有神樓、神位、旗幟、彩燈、大鼓、銅鑼,等等。每逢端午節,人們會預先修好龍舟,訓練水手,到節日那天進行龍舟比賽。比賽前,還需請龍、祭龍,然後進行競渡。

4.懸掛菖蒲艾草

采擷菖蒲和艾草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內容。據傳說,菖蒲代表張天師的劍,艾草代表張天師的虎,所以有蒲劍艾虎的民俗稱呼。在鄉村,人們把菖蒲艾草采擷回家,把菖蒲做成寶劍形,把艾草剪貼成老虎形,掛於屋檐或門楣,用來驅邪祛毒。現城市裡的不少人家在端午節也在家門上懸掛此物。

5.避五毒

民間有一種信仰,認為農歷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傳說中,五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會夭折。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方法來加以預防,包括以服葯和宗教手段來避五毒之害。為了對付五毒,在端午節要賜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貼端午符、沐浴蘭湯,等等。在天津,端午節這天,已婚婦女要帶領小孩到河邊「躲午」,並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丟到水裡,取小布人代替其受災,俗稱狗咬災星。

禮儀精髓:

五月端午節,又稱「端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節即是農歷的五月初五。
七夕節

七夕,又稱乞巧節、少女節、女節、女兒節、洗頭節、情人節、雙星節、雙七節等。除唐代有六夕,五代以七月六日為七夕節外,歷代均以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節。

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有些地方流傳著一種習俗:男女訂親後,女子要為未婚夫納雙鞋墊。鞋墊花樣繁多,有二龍戲珠、鳳凰戲牡丹、鴛鴦配、龍風飛舞等。顏色鮮艷奪目,是一種技藝相當精湛的刺綉工藝品。綵線里寄託著姑娘們無限的相思,條條彩絲織出姑娘溫柔多情的心,一雙雙鞋墊凝聚著她們良好的祝願和純真的情意。

有些地方,習慣用當年生長出來的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紡織物,放置案頭。有的用彩紙剪上述人物和動物,貼於牆上。祈禱後,再拿七根綉花針,用綵線穿孔,能一次穿過七根針的人,就算乞得了「巧」。

南方一些地方,七夕節這天,要在院里曬一盆水。一會兒,用手將綉花針輕輕放置水中,若針漂浮,謂之得「巧」。有的地方綉花針漂浮後,看水底影子,影中有動物,花鳥者,謂之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者,謂之拙,不得「巧」。這一習俗流傳至今,雖也有人丟巧針,但多半為了滿足姑娘們的好奇心。

禮儀精髓:

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中秋節

中秋節,又名月節、月夕、端正月、八月半、仲秋節、團圓節等。中秋賞月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了。在古典小說中曾流傳有「唐王游月宮」的故事,到了宋代正式定為中秋節。

1.賞月

中秋節賞月到唐代已十分盛行了。《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都要和楊貴妃去太液池賞月。當他興意正濃時,明月西下,於是玄宗命令在太液池西岸修建一百尺的高台,稱「賞月台」,准備以後與貴妃賞月用。

賞月在今天仍然十分盛行,農歷八月十五的夜晚,一家人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賞著又亮又圓的月亮,真是愜意!

2.吃月餅

月餅,作為中秋節特有的食品,最早出現於唐代,宋代已很講究,明代進一步確定為節日食品。中秋節,月餅是祭月供品,同時又是饋贈親友的傳統禮品。在古代,幾乎家家都有做月餅的模具,節前自己製作,鄰里互助,早上給張家做,下午給李家做,俗稱打月餅。

根據月餅皮的材料,月餅可分酥皮和提漿兩種。酥皮圖案簡單,表皮薄如麻紙,層次分明,色澤金黃,食之香甜酥脆;提漿用麵粉拌糖和面,內包餡,上模具打制,圖案精美,有「嫦娥奔月」「銀河明月」「犀牛斗月」「月中折桂」「吳剛伐桂」「白兔搗葯」等。按餡的材料分,月餅有五仁、棗泥、玫瑰絲等。月餅一般為四塊一斤,寓意家庭團圓,同時也祝願仙子嫦娥早結良緣。山西以南,講究做一個特大月餅,專供祭月。山西以北講究祭月用套餅,由小到大,壘起來像座寶塔。

祭月除月餅外,還需要准備西瓜和毛豆。西瓜取音於「喜」,取形於圓,取瓤於紅,取子於多,寓意全家人團團圓圓,歡歡喜喜,紅紅火火,多子多福。西瓜的選取也是不簡單的,必須在收獲時精心挑選半熟、皮厚、無傷的,特意保存下來,專門祭月。

3.觀潮

觀潮的習俗主要盛行於南方。它最早見於漢代,到唐宋時觀潮已形成很大的規模了,尤其是南宋,因臨安(今杭州)為京都,所以每年的中秋節江浙一帶觀潮的盛況空前。觀潮之風一直延續至今,今日南方杭州等地仍於中秋賞月觀潮。山西汾河中下游,每年八月中旬仍在汾河漲潮之時,常有人結伴前去觀望。近年來汾河上修築了許多公路大橋,八月潮漲,新絳、稷山等地方的群眾成群結隊到大橋觀潮。

禮儀精髓:

中秋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人們在這一天,外出的要趕回來,出嫁女兒要在婆家過夜,新媳婦回娘家要由女婿專程去接。
重陽節

重陽節,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節和菊花節、老人節等。重陽節起源於秋遊去災的風俗,後來才演變為重九節。中國以九為陽,所以叫重陽節。

1.登高飲酒

九月,天高雲淡,山清氣爽,丹桂飄香,艷陽高照。登山遠眺到處都是一片豐收的景象。重陽登高、飲酒、系茱萸避邪的習俗相沿至今。晉南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等名言。

九九重陽節,沿襲到今日已賦予了新的意義,變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節日。

2.賞菊

重陽節這天,全國各地幾乎都要舉辦菊花展,其中以廣州和北京最負盛名。每年都有新培育的品種面世,葉、花形都有新的發展。按葉的形態分,菊有圓葉菊、蓮葉菊、瓜葉菊。按花的形態分,菊又有平瓣菊、管瓣菊、絲瓣菊等。其品名花樣達二千餘種,菊名華麗而富有詩意。如杏花春雨、明雪照檄菊、醉楊妃、玉手調脂、佛見笑、海掌著露、春紅月色、夕照松蔭等。聞其名如睹其麗姿艷容,觀之,實乃藝術鑒賞與享受。民間還講究採菊花晾乾泡飲,俗稱菊花茶,其作用為利尿、下火、解毒等。

3.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菊糕」。吃重陽糕的習俗在宋代便已十分盛行了,一直沿襲至今。山西重陽糕屬麵食糕點,以棗泥、銀杏、松子、杏仁為餡。可做九層,有的在糕點上做兩只小羊,取重陽之意。有的在糕上插小彩旗,以圖吉利。糕諧音高,寓步步高升之意。家境好的人家在這天不僅要吃重陽糕,還要吃壽面,或大擺酒宴,慶賀全家平安健康。

禮儀精髓:

重陽節這一天,人們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尊重老人,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熱點內容
盆栽花長蚜蟲怎麼辦 發布:2024-10-11 04:02:04 瀏覽:40
綏棱鮮花快遞 發布:2024-10-11 03:49:13 瀏覽:601
森源盆景 發布:2024-10-11 03:44:15 瀏覽:958
描寫五彩茉莉花 發布:2024-10-11 03:42:43 瀏覽:692
瑞錦成茉莉花 發布:2024-10-11 03:37:27 瀏覽:542
鮮花深泡水 發布:2024-10-11 03:35:11 瀏覽:541
路德玫瑰 發布:2024-10-11 03:30:07 瀏覽:238
插花閩南訂婚給男方的 發布:2024-10-11 03:30:03 瀏覽:132
櫻花牌馬克筆 發布:2024-10-11 03:21:43 瀏覽:682
攀爬茉莉花 發布:2024-10-11 03:13:38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