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佛經一朵花

佛經一朵花

發布時間: 2024-02-23 19:37:09

Ⅰ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什麼意思啊

原文應是: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出自《華嚴經》

這是華嚴菩薩一真法界的描述,不是我們凡夫用意識思維能夠理解的。

大家不要企圖理解這句話,給大家一些參照:

1、虛雲和尚開悟偈中說: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2、祖師有偈雲: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3、 又有蘇東坡之名句: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續傳燈錄卷第二十目錄

內翰東坡居士蘇軾字子瞻。因宿東林與照覺論無情話有省。黎明獻偈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未幾抵荊南聞玉泉皓禪師機鋒不可觸。公擬仰之。即微服求見。泉問。尊官高姓。公曰。姓秤乃秤天下長老底秤。泉喝曰。且道這一喝重多少。公無對。於是尊禮之。後過金山有寫公照容者。公戲題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瓊州。

顯然見得東坡雖得此句,卻未能在玉泉皓禪師底下悟得過關去

又請看:

羅湖野錄下

宋江西沙門 曉瑩 集

程待制智道.曾侍郎天游。寓三衢最久。而與烏巨行禪師為方外友。曾嘗於坐間舉東坡宿東林。聞溪聲。呈照覺總公之偈。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它日如何舉似人。

程問行(烏巨行禪師)曰。此老見處如何。行(烏巨行禪師)曰。可惜雙腳踏在爛泥里。曾(曾侍郎)曰。師能為料理否。行即對曰。溪聲廣長舌。山色清凈身。八萬四千偈。明明舉似人。二公相顧嘆服。

吁。登時照覺能奮金剛椎。碎東坡之窠窟。而今而後。何獨美大顛門有韓昌黎耶。雖烏巨向曾.程二公略露鋒鋩。豈能洗叢林噬臍之嘆哉。

此段可為佐證。

又,如何解: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華無非般若

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卷第十五

僧問忠國師。古德雲。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華無非般若。有人不許雲是邪說。亦有信者雲不思議不知若為。

國師曰。此蓋普賢文殊境界。非諸凡小而能信受。皆與大乘了義經意合。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乎。

又般若經雲。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黃華既不越於色。豈非般若乎。深遠之言。不省者難為措意。

又華嚴座主問大珠和尚曰。禪師何故不許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華無非般若。

珠曰。法身無像。應翠竹以成形。般若無知。對黃華而顯相。非彼黃華翠竹而有般若法身。

故經雲。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黃華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座主會么。

主曰。不了此意。

珠曰。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隨用而說。不滯是非。若不見性人。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華著黃華。說法身滯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所以皆成諍論。

師(大慧普覺禪師)雲。國師主張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直主張到底。大珠破青青翠竹不是法身。直破到底。老漢將一個主張底。將一個破底。收作一處更無拈提。不敢動著他一絲毫。要爾學者具眼。透國師底金剛圈。又吞大珠底栗棘蓬。具眼者辨得出。不具眼者未必不笑。

本來還有一些資料,有關翠竹黃花的禪宗公案,可惜多說無益,盡是文字窠臼,不再多錄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明心見性的人方可領會得,請大家不要作意識思維邏輯的理解,是要去參的!!!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Ⅱ 佛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什麼意思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

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

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

在花將凋零時,在葉將枯萎時。最後一刻一切都將歸還於給大地。一葉一如來,來由不同所得世界不同,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環,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該語出自《華嚴經》: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2)佛經一朵花擴展閱讀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出自於《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

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Ⅲ 佛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什麼意思

佛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什麼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一片葉就有一名如來。每一點綻放都是前塵,每一棵芥子都是世界,花開,有根,是情。花落,無根,是愛。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生活,生老病死,完成自己的因果。
花開花謝,是生命的輪回。落葉歸根的因,是為修成來生的果。
生命的輪回,亦如同四季的更替,草木一秋,復又年年春色,反復輪回。生命就在這輪回中更替和延續。生生世世,因果相聯。
一朵花開不成燦爛的天空,一片葉撐不起濃濃的綠蔭。
相鄰的兩朵花可以相互慰藉,緊挨的兩片葉子可以相互依靠。
一朵花可以選擇有葉或無葉,而葉子也可以選擇有花或無花。花花葉葉組成的世界,就如同人生。

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
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Ⅳ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何意

原文應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里用菩提代指了如來。出自《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對於生長在花里的細菌來說,哪就是他們的地球。對於生長的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宏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皮球。

當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糾纏於佛的外表,不會以聲色行為等見佛。萬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沒有發現,平凡人不具備那個能力看見罷了。所以說一樹也是一個菩提。

當你有了微觀和宏觀隨時轉換的眼界時,你就想開了許多事情,不計較許多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宏觀世界的花朵上的一隻螞蟻。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這是禪宗的境界,佛學說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么一說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學上的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講的: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隨手拿起一朵金婆羅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

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還說,道在屎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還有哪裡不可以有道呢?無處不有道。世界在哪裡,就在那一枝一葉上。

(4)佛經一朵花擴展閱讀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

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熱點內容
櫻花雲腳本 發布:2024-11-28 23:47:12 瀏覽:906
玫瑰色染發 發布:2024-11-28 23:44:41 瀏覽:332
銀杏樹樁盆景圖片大全 發布:2024-11-28 23:34:16 瀏覽:762
像楓葉的盆栽 發布:2024-11-28 23:04:11 瀏覽:725
收甲醛綠植 發布:2024-11-28 23:03:27 瀏覽:427
野生荷花魚 發布:2024-11-28 22:57:48 瀏覽:318
盆栽葡萄教程 發布:2024-11-28 22:57:46 瀏覽:699
紅玫瑰的原唱 發布:2024-11-28 22:51:55 瀏覽:27
梔子花要用氮肥嗎 發布:2024-11-28 22:51:48 瀏覽:882
纖插馬櫻花 發布:2024-11-28 22:14:18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