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皇室
『壹』 古代七夕送什麼
問題一:古人七夕會送什麼禮物 1、送簪子
簪,古人用來插定發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後來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它常是男士送給心儀女子的首選禮物,女子也經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郎。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秋風肅肅晨風?,東方須臾高知之! ――《鐃歌十八曲》之《有所思》
2、送同心結
素縷表示純潔,而針諧音同貞。 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迴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相思令》林逋
3、送鐲子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鐲常常背負著盟誓的重託。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漢・繁欽《定情詩》
4、送香囊
香囊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欲織雙鴛鴦,終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長得系肘腋。 ――明・鄭旦《子夜歌三首》
5、送釵
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 *** 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祝英台近・晚春》辛棄疾
6、送梳子
送梳子代表一輩子都要糾纏到老,有結發、私訂終身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的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願,也有愛意的傳遞。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習俗。
相輝瑜珥瑤釵鳳。寶翼蜻蜓動。新妝又得水蒼梳。人道秋風何物不瓊踞。人無玉質容何害。玉德斯堪愛。尚慚猶未十分全。聽取明年環佩戛? ――元・《虞美人・玉梳贈內子》姚燧
7、送指環(戒指)
指環(戒指),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為戒指是定親或定情信物,所以這個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卻是最重的。
龍香小柄琵琶彎,切玉玲瓏約指環。試按花深深一曲,海棠開後望郎還。 ――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8、送玉佩
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系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使「結縭」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銀漢是紅牆,一帶遙相隔。金盤珠露滴,兩岸榆花白。風搖玉佩清,今夕為何夕? ――唐・毛文錫《醉花間》
9、送羅帕
古代羅帕多用於傳情,帶著說不清道不盡纏綿之意多有這般場景,再加上這個「道具」質地輕,使用頻率高,特別容易掉落,古代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過拾到羅帕而認識,隨後相戀。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橫是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 ――明・馮夢龍《山歌》...>>
問題二:古代七夕節送什麼 乞巧果子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是上海地區漢族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亦是紹興地區端午必備食品。
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問題三:古人七夕送什麼,古代七夕送什麼禮物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中國古代的女性的節日,相當於現代的婦女節,不是現在硬編出來的什麼情人節,根本不用送什麼禮物。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為牛慶生。
問題四:中國古代七夕送什麼 女孩子會用曬過水的乞巧針給男孩子做荷包。男孩子回贈乞巧果子,有條件的會送銀鐲子之類的飾品。
望採納~
問題五:古代情人節七夕送什麼 香包、簪子啥的吧,看小說或者電視劇里是這樣的
問題六:中國古代七夕送什麼 女孩子會用曬過水的乞巧針給男孩子做荷包 男孩子回贈乞巧果子。
問題七:古代七夕節送什麼 古代七夕更多的是乞巧,而情人節的功能是西方的情人節傳來後才有的。
問題八:古代女子在七夕給情郎送什麼 古代小說詩詞中總是會出現這樣的描寫,女子與情郎偷情,卻要帶上自己的枕頭。古代男女幽會偷情的緋聞事件經常可見諸史料,但是人們仔細翻閱這些史料後就會發現,古代的女子不論是大家閨秀,還是皇室公主,她們之中的一些人經常是帶著自己的枕頭...
問題九:古代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古代時期七夕節的習俗是: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誌》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貳』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呢
一、情人節來歷 1、情人節來歷介紹: 七夕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歷年的2月14日,是歐美國家的傳統民族節日之首,始於天主教。它是1個關於愛、爛漫及其花、朱古力、生日卡的傳統節日 男人女人在這天互送禮用於表述情意或友善。七夕節的晚飯幽會一般意味著了戀人關聯的發展趨勢重要。已經變成歐美各國年輕人鍾愛的傳統節日,別的國家也已剛開始時興。 而在我國,傳統民族節日之首的情人節都是女孩們高度重視的時日,因而而被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因為能表述相互的人們情結,世界各國全國各地競相挖掘了本身的「七夕節」。 (情感困惑加老師手機/信,1對1完全免費剖析) 2、西方國家情人節來歷: 2月14日是陽歷1年中的第45天,離全年度的完畢也有320天(閏年則也有321天)。歷年的2月14日是歐美國家傳統式的七夕節。 公年270年——羅馬帝國聖信徒瓦倫丁被處決,此日被後代列入「七夕節」。瓦倫丁節,別念擾稱七夕節,是毆美和大洋洲的某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傳統節日的來源於過多,但通常要以羅馬帝國聖信徒瓦倫丁被處決,後被列入「七夕節」比較一般。 公年3新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方位危機,經濟發展凋敝,剝削階級腐敗問題,社會發展動盪,老百姓競相抵抗。皇室階層為維護保養其執政,暴虐鎮壓群眾和基督信徒。是時會一名信徒瓦倫丁,落網坐牢。在牢中,他以以誠相待之情觸動了典獄長的閨女。她們互相摯愛,並獲得典獄長閨女的照料。剝削階級一聲令下將他死刑執行。在行刑前,他給典獄長閨女寫了1封細細長長遺囑,說明自身是沒罪的。說明他敢作敢當的心跡和對典獄長閨女深深地眷念。 公年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之後,基督信徒以便留念瓦倫丁為良知、為純真的`愛而殉職自身,將行刑的這天列入「聖瓦倫節」,後代又改為「七夕節」。 二、愛沒錯人七夕節每日都過,怎樣每日都過七夕節? 七夕節每日都過的主要前提條件或許是喜歡。沒愛一切空話。倘若恩愛,每日全是七夕節,倘若不喜歡,任何又從何說起呢? 三、情侶交往方法:那樣交往七夕節每日都過哦! 1、互相的信賴,互相遷就 針對情侶,最關鍵就是說要互相的信賴、互相遷就,那樣才可以保持好戀愛感情,而且讓大家的情感持續的提高,讓大家給另一方的大量,讓大家戀人衣食住行更為的開心。像某些戀人中間產生分歧通常都由於對另一方沒有充足的信賴,總感覺另一方在身後做著哪些事兒,覺得對自身一點兒也不真心實意,那樣她們的關聯就會愈來愈不太好,最終將會會凝滯,因此說這一點晌高友兒務必要塑造好,相互都給另一方是的。 2、包容另一方,遷就另一方 情侶中間交往要明白包容另一方,明白遷就另一方。這一點兒不論是做為盆友,還是做為家人全是應當有的,都是非常的關鍵的。不明白包容能夠讓兩人一瞬間鬧翻,就例如兩人產生矛盾,也不倒退,一直覺得自身的對,那樣就會造成許多的分歧,讓大家的感情變淺。 3、防止爭吵,和睦交往 戀愛期內,情侶中間隨之交往的時間拉長,也應當更為掌握另一方,清晰另一方的性子,了解他(她)會由於哪些發火,由於哪些不開心。那還要盡量減少會讓另一方發火的事兒產生,那樣,也就防止了爭執,能夠更為和睦地交往。 4、多一點室內空間,多一點意外驚喜 情侶中間也要維持大家中間的神秘感,不必每日都會一塊兒,大家常有自身的盆友必須維護保養關聯,也有許多事兒必須做。另外在國家法定假日的那時候,也給女朋友提前准備某些禮品或是是意外驚喜,讓她體會到你大量的愛,她會更為的愛著你。 5、回絕冷暴力,相互理解 假如爭執還是難以避免地產生了,兩人必須靜下來,理智地相互理解一下下,自身是否太慾望了,遷就另一方的困難,隨後盡早表態發言合好,干萬不可以拖拖拉拉、冷暴力。不必一直等你另一方來犯錯誤,一個巴掌拍不響,兩人常有義務。或許1個笑容,宴槐幾句「我喜歡你」就能重歸於好,何苦要冷暴力傷感情呢?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呢2 今天一年一度的2月14情人節,堅信許多情侶早已想好啦喝酒的地方和新項目,就等待和心儀的人一起交通出行啦。我國的傳統式情人節是七夕,那麼2月14情人節咋來的呢?今日編與你共享2月14情人節由來。 一、2月14情人節咋來的? 在我國,傳統民族節日之一的七夕節都是女孩們看重的時日,因而而被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因為能表述相互的人們情結,世界各國全國各地競相挖掘了本身的「情人節」。那麼2月14情人節由來是什麼? 每一年的2月14日,是歐美國家的傳統民族節日之一,始於天主教。 2月14日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它是一個關於愛、爛漫及其花、朱古力、生日卡的傳統節日,男人女人在這一天互送禮用於表述情意或友善。情人節的晚飯幽會一般意味著了情侶關聯的發展趨勢重要。已經變成歐美各國年輕人鍾愛的傳統節日,別的國家也已剛開始時髦。(情感問題資詢能加老師手機/信:) 2月14情人節由來有許多版本,談起情人節,他的英文本名就有趣了,是「Valentine『s Day」很顯著並不是情人的意思,意譯回來應當是僅僅本人名,翻譯瓦倫丁,或華倫泰。原字讀音較為貼近「瓦倫泰」。對於怎麼會有那樣一個傳統節日,他又跟感情究竟有什麼關聯,那傳說故事可就過多了!
『叄』 古代七夕怎麼過
古代七夕怎麼過, 古代七夕節 到底怎麼過
- 過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朝代演變發展的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很重視。
-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誌》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於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
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鬥巧』。」
-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緻。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於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 *** 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 *** 、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准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 *** 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
七姐誕
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據《廣州市志》卷十七所載,初七日,舊俗還有女子泛舟游石門沉香浦的活動。遊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裝飾,稱為花艇。她們信此日為「仙女淋浴日」。石門浦水質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時返照兩山,有時會像海市蜃樓一樣在天空出現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運氣看到奇最的出現,故姑娘們七夕游石門沉香浦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很是熱鬧,也成了一個節日的習俗。
-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
婦女洗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志》:「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
結扎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
拜七娘媽
閩南和台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據閩南籍台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台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
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這天,台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娘媽廟酬謝,答謝「七娘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台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台灣民眾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鳥母則是由七娘媽所託,因此,七娘媽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周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著孩子,帶上豐盛的祭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祭拜,祈願七娘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並用古錢或鎖牌串上紅包絨線,系在頸上,一直戴到16歲,才在七夕節那天拿下鎖牌,並到寺廟答謝七娘媽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娘媽」之外,還專門為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一番。閩南、台灣民間七夕雖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際,幾乎家家戶戶要買來中葯使君子和石榴。
-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古代七夕節怎麼過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銀河的日子。故時人亦稱其是中國的情人節,而中國古代則稱為女兒節或乞巧節,並留下許多別致有趣的風俗。
七夕這天,江南一帶的女子都要以槿樹(做菜園或家院籬笆的矮樹木)葉洗頭發。
相傳,這天晚上織女會在銀河洗發去會牛郎。織女對牛郎一年的相思之淚,都灑落在那槿樹葉上,開出淡紫、粉紅或潔白的花兒。
所以,到了那天,江南的女子,都會挎著竹籃子去採摘槿樹葉,再把它揉碎,用它的汁液洗頭。
在七夕夜深人靜之際,少女們還會躲到葡萄架下或槿樹籬笆旁,相傳可以偷聽到織女相思的哭泣聲。有詩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另如雨。
元朝京城一帶在這天要將嫁出的女兒接回娘家過七夕節。宮廷、宰輔、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蔬菜、肉脯,邀請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占卜貞咎,飲宴盡歡,次日饋送還家。(《析津志》)
相傳牛郎織女又合稱靈匹。唐代詩人李嶠《奉和七夕應制》詩曰: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因此,古代民間又將七夕稱為乞巧節,女子們便在這天向心靈手巧的織女乞巧:一曰卜巧
。卜巧即卜問女孩子將來是否心靈手巧、巧到何程度?《開元遺事》有載:唐玄宗與諸妃每至七夕晚上,便會聚集清華宮就宴,讓宮女們將蜘蛛放進一個小錦盒裡,察看蛛絲的細密,用以卜問巧的程度如何。《夢梁錄》則說,南宋杭州其日晚晡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富貴之家,於高樓危榭,安排宴會,以賞節序。又於廣庭中設香案酒果,遂令女郎望月,膽斗列拜,次乞巧於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銀小盒兒盛之,次早觀其網絲圓正,名曰『得巧』。二曰賽巧
。民間女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誰穿得快,誰便得巧。《荊楚歲時記》說: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榆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杭州一地則以麵粉和糖,製成各種形狀的小果,再以油煎之,名曰巧果。向晚陳於庭中,佐以蓮蓬、白藕、紅菱之類。對目穿針,祈織女賜以巧技。有詩曰:穿線年年約比鄰,更將余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綉出鴛鴦不度人。三曰乞巧
。七夕前一天,女孩子們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放置露天一夜,再在太陽下曝曬半天。中午時分,每人將綉花針(或用新掃帚梢頭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後觀察針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動如雲,或成物形而巧妙者,被認為是巧得巧。如果針影或粗或細或直,毫無花樣者,便認為是乞得拙矣
古代女人怎麼過七夕
古代人過七夕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古代皇室七夕怎麼過
牛郎織女最早見於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當時對這一天興趣最大的,還是年輕女子。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真正的情人節是上元節
上元節即是元宵節,古代女子平日不被允許自由出行,在這一天卻可以結伴遊玩。燈會為古代男女提供了相識、約會的契機。君不知,廣為流傳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便是以上元節為背景的。
古代女子都怎麼過七夕, 中國古代女子怎麼過「七夕節」
相傳牛郎織女又合稱「靈匹」。唐朝書生李嶠《奉和七夕應制》詩曰:「靈匹3秋會,仙期七夕過。」是以,現代民間又將七夕喻為「乞巧節」,男子們便在這天向心靈手巧的織女「乞巧」:
一曰卜巧。「卜巧」即卜問女孩子將來是否心靈手巧、巧到何程度?《開元遺事》有載:唐玄宗與諸妃每至七夕凌晨,便會分散清華宮就宴,讓宮女們將蜘蛛放進一個小錦盒裡,窺察蛛絲的粗拙,用以卜問巧的程度如何。《夢梁錄》則說,南宋杭州「其日晚晡時,傾城兒童男子,不管貧富,皆著新衣。繁華之家,於高樓危榭,安排宴會,以賞節序。又於廣庭中設香案酒果,遂令女郎望月,膽斗列拜,次乞巧於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銀小盒兒盛之,次早觀其網絲圓正,名曰『得巧』。」
2曰賽巧。民間男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誰穿得快,誰便得巧。《荊楚歲時記》說:「是夕,人家主婦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榆石為針,陳生果於庭中以乞巧。」杭州一地則以麵粉和糖,製成各種形狀的小果,再以油煎之,名曰巧果。向晚陳於庭中,佐以蓮蓬、白藕、紅菱之類。對目穿針,祈織女賜以巧技。有詩曰:穿線年年約比鄰,更將余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綉出鴛鴦不度人。」
3曰乞巧。七夕前一天,女孩子們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電纜卷線器碗中,布置露天一夜,再在太陽下曝曬半天。中午時分,每人將綉花針(或用新掃帚梢頭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此後觀測針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動如雲,或成物形而奇妙者,被認為是「巧得巧」。假定針影或粗或細或直,毫無花式者,便認為是「乞得拙」矣~
古代人是怎麼過七夕的
七夕是女子的節日,少女們聚會在一起,在庭院中設擺香案瓜果,拜月乞巧,互相交流女紅,用綵線穿七孔針,能穿過去的說明得到了織女賜給的巧手
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吧
對於情侶則是祈求牛郎織女能保佑自己白頭到老永不分離
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肆』 七夕(李商隱)這首詩的意思
意思: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原詩: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鸞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一度:一次。
出自:唐 李商隱《七夕》
(4)七夕皇室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
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人物軼事:
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經考證確認李商隱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但是沒有歷史文獻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系已經相當遙遠了。李商隱在詩歌和文章中數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這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的利益。
李李商隱一門三進士,李家的第一位進士是安陽君李叔洪。李叔洪是李商隱的爺爺,年十九,一舉中進士第,與彭城劉長卿、虛清河張楚金齊名。始命於安陽,年二十九逝世,葬於懷州雍店之東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關於李叔洪,史藉記載他的事跡很少。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
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贊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
李商隱的寫作,除詩歌以外的成就被論及得較少。事實上,他是晚唐時期最重要駢體文作家之一。這種文體注重文辭的對偶,並使用大量典故,廣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李商隱在令狐楚的培養下,成了一位駢體文的專家,為許多官員代筆起草過奏摺、書信等文書。
『伍』 七夕節有什麼節日習俗
七夕節的習俗有:祭月、乞巧、接露水、香橋會等。
1、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始於先秦,是皇室禮儀,後演變成了以家庭團圓為主題的祭祀儀式。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崇拜,是漢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2、乞巧節:是指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巧藝的也是她們祈求自己長得美麗,有一雙巧手,嫁得一個如意郎君,這是女兒們的美好願望。
3、接露水: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4、香橋會:七夕香橋會來自於中國民間牛郎與織女的愛情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陸』 七夕的由來傳說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夕"是夜晚的意思,七夕就是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起源回於牛郎織女的傳答說.牛郎是個放牛青年,織女是個仙女.織女覺得天上沒有自由就來了人間.牛郎在老牛的幫創下,與織女見了面,很快相愛結婚,生出一男一女.可是有一天王母把織女搶走了.當牛郎擔著兩個孩子到天上追織女的時候,王母用她頭上的玉簪劃出一條銀河,這銀河又長又寬,牛郎過不去,他們就這樣分開了.王母只許牛郎和織女每年七月初七見一面.每到七月初七夜裡,成群的喜鵲都飛來給牛郎織女搭橋,讓他們在橋上見面,這就是七夕的來歷.七夕又叫女兒節.在中國北方,有些農村有這樣的風俗: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擺上瓜果,向織女乞巧.也就說,希望織女把一手巧藝傳給人間,在民間還有另一種風俗,就是每到七月初七這天。就把新出嫁的閨女接回娘家.伯王母看到新婚夫婦的幸福生活後,強迫他們分開,人們用暫時分離的辦法,避開王母,以求長久的團圓.所以這天又叫進節.因為七月正是多雨的季節,所以七月七也常下雨,人們說那是牛郎織女會面時流下來的眼淚.還傳說這一天如果有人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偷看牛郎織女相會的場面和聽到他們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