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人月圓

七夕人月圓

發布時間: 2024-03-02 12:19:27

七夕的月亮是半圓還是圓

半圓,七夕是七月初七中國情人節,還有八天才十五月圓所以如此。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

假設滿月是一個圓形,那麼無論月相如何變化,它的上下兩個頂點的連線都一定是這個圓形的直徑(月食的時候月相是不規則的)。

當我們看到的月相外邊緣是接近反C字母形狀時,那麼這時的月相則是農歷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當我們看到的月相外邊緣是接近C字母形狀時,那麼這時的月相則是農歷十五日以後的月相。

農歷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由於白道面與黃道面有一夾角θ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人們能看到一輪明月,稱為滿月或望。

② 七夕節的時候月亮是什麼佯的

半圓,也可以說半邊陰。

七夕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回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答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月亮是按照農歷變化的,每月初一月亮最小,是鉤狀,然後逐漸圓潤,在十五達到一個圓,故月亮在初七初八達到半圓的樣子。

下面是與月亮有關的歇後語: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初七八的月亮--半邊陰。

大年初一沒月亮--年年都一樣。

大年三十盼月亮--妄想。

三十晚上盼月亮--沒指望。

上弦的月亮--兩頭奸(尖)。

十五的月亮--完美無缺

月亮跟著太陽轉--借光。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月亮跟著日頭走--惜光。

③ 關於錢塘江的詩句是什麼

1.描寫錢塘江的詩句

1、《憶錢塘江》

宋代: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2、《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

宋代:司馬槱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望斷行雲無覓處,夢回明月生南浦。

我的家就在繁華的錢塘江畔,花開花落,任憑歲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帶走了,在這黃昏時節,紗窗外下起了一陣瀟瀟細雨。我把犀梳斜插在頭上,讓頭發半垂鬢邊,敲響檀板,唱清麗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雲,不知它漂泊何處,夢醒後只見皎潔的明月從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3、《漁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宋代:蘇軾

送客歸來燈火盡。西樓淡月涼生暈。明日潮來無定準。潮來穩。舟橫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風為解佳人慍。莫學時流輕久困。頻寄問。錢塘江上須忠信。

客人走後,燈火盡了,西樓掛著一輪淡月。錢塘江潮水漲潮沒有定期。希望潮水的平穩安靜,使友人的行舟能夠安祥穩當地停泊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城渡口上。錢塘江水好像懂得了我這離去友人的「孤客」的苦悶心緒,一陣溫暖平和的南風飄然而過。莫要用當今流行的勢利眼光輕視那些多年遭受挫折的人。你我要勤向寄書問訊,錢塘上握別的不忘友誼的忠信誓言一定要遵守。

4、《黃金縷·家在錢塘江上住》

宋代:司馬槱

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清歌,唱徹黃金縷。望斷雲行無去處。夢回明月生春浦。

我的家就在繁華的錢塘江畔,花開花落,任憑歲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帶走了,在這黃昏時節,紗窗外下起了一陣瀟瀟細雨。我把犀梳斜插在頭上,讓頭發半垂鬢邊,敲響檀板,唱清麗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雲,不知它漂泊何處,夢醒後只見皎潔的明月從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5、《應舉題錢塘公館》

唐代:周匡物

萬里茫茫天塹遙,秦皇底事不安橋。

錢塘江口無錢過,又阻西陵兩信潮。

萬里茫茫天邊遙遠,秦始皇沒有看見(此處)無奈。錢塘江口沒有錢過,阻擋了西陵兩岸的浪潮。

2.關於錢塘江大潮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古詩:

1、《青玉案·錢塘江上潮來去》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錢塘江上潮來去。花落花開六橋路。三竺三茅鍾曉暮。當年夢境,如今故國,不忍回頭處。他誰做得愁如許。平地波濤挾風雨。往事凄凄都有據。月堂笑里,夕亭話後,自是無人悟。

2、《錢塘江潮》

年代: 唐 作者: 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

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3、《錢塘江待潮》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4、《過錢塘江迎潮》

年代: 宋 作者: 楊時

銀潢翻空際天白,鯤怒鵬騫海波擊。

涌雲噫氣聲怒號,萬馬馳車隨霹靂。

低昂上下如桔槔,頃刻性命輕鴻毛。

齎囊負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

因思羊腸盤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

人生獨處有萬險,豈必此地多風濤。

願言夷險不須問,莫負對酒持霜螯。

5、《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年代: 元 作者: 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6、《憶錢塘》

年代:唐 作者:李廓

往歲東游鬢未凋,渡江曾駐木蘭橈。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桂倚玉兒吟處雪,蓬遺蘇丞舞時腰。

仍聞江上春來柳,依舊參差拂寺橋。

3.關於錢塘江的著名的詩句什麼

錢塘江潮 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 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雲入戰城.

遊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浣紗女 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應舉題錢塘公館 周匡物

萬里茫茫天塹遙,秦皇底事不安橋.

錢塘江口無錢過,又阻西陵兩信潮.

4.關於錢塘江的詩句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錢塘江潮】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雲入戰城。

遊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錢塘江待潮 全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錢塘觀潮 全宋詩-劉黻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幾點英雄淚,翻作千年憤怒濤。 雷鼓遠驚江怪蟄,雪車橫駕海門高。

吳兒視命輕猶葉,爭舞潮頭意氣豪。 憶錢塘江 全宋詩-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錢塘江潮 全宋詩-釋文珦 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

遠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 凌風添怒勢,映日作虛明。

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 錢塘江上 全宋詩-楊蟠 一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

客心兼浪涌,時事與潮生。 路轉青山出,沙空白鳥行。

幾年滄海夢,吟罷獨含情。 錢塘江 全宋詩-朱繼芳 極浦無高樹,蒼茫只遠空。

潮來江水黑,日出海門紅。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

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 酒泉子(十之十)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

兒戲笑夫差。謾水犀強弩,一戰魚蝦。

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 雷驅電熾雄誇。

似雲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

俗眼但驚嗟。試望中彷彿,三島煙霞。

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明 張田一首 潮去潮來春復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願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來不斷流。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明 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月望後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 清 阮元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

我來鹽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東,海口哆張反西吐。

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海若憑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馬銜高坐蛟鼉舞,拔箭倒發錢王弩。須臾直撼塘根去,搖動千人萬人股。

如卷黑雲旋風雨,如騁陣馬斗貔虎。如陰陽炭海底煮,如決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擊徙滄溟,十二城墮倒天柱。氣欲平吞於越天,勢將一洗餘杭土。

吁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大功未畢悲神禹。此是東南不足處,豈為區區文與伍。

滄海桑田隔一堤,魚龍黧首相鄰處。我皇功德及環瀛,親築長防俾安堵。

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咸鹵。邇來龕赭漲橫沙,卻指尖山作門戶。

雁齒長樁十萬行,魚鱗巨石三層礎。王充論前有古跡,枚乘發後無奇語。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詞人心樂帝心苦。 晚渡錢塘江 清 王蔭槐 羅剎江聲殷似雷,扁舟搖兀怒濤堆。

身從大地孤鷗泛,潮挾群山萬馬來。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陽哀。

古懷牢落真無懶,呼取餘杭酒一杯。 錢塘觀潮 清 湯金釗 一聲初轉海門雷,萬疊真如雪作堆。

盛氣已吞文種墓,餘波猶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師去,合借錢王射手來。

欲寫壯觀愁筆弱,銀山飽看只空回。 錢塘觀潮 清 林以寧 氣以三秋肅,江因九折名。

海門環鳳闕,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會,魚鹽百貨盈。

涼飆隨舵發,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爭看霧氣橫。

篙師屏息待,漁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邊萬谷鳴。

蜃樓驚變幻,鮫室忽晶瑩。魚沫翻珠佩,腥涎噴水精。

玉山高作壘,雪浪儼如城。似有馮夷鼓,長驅掉尾鯨。

前茅從赤鯉,後隊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煩洗甲兵。

蛟宮圖廣袤,蟻垤敢爭衡。久欲尋天漢,頻思訪玉清。

乘槎常不達,浮海竟無成。近睹三江險,方知六宇平。

奇觀書短韻,尺幅海濤生。

5.描寫錢塘江大潮的著名詩句

1、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憶錢塘江》 宋代:李覯

譯文: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2、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酒泉子·長憶觀潮 》 宋代:潘閬

譯文:我常常想起錢塘江觀潮的情景,滿城的人爭著向江上望去。潮水涌來時,彷彿大海都空了,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聲勢震人。踏潮獻技的人站在波濤上表演,他們手裡拿著的紅旗絲毫沒被水打濕。此後幾次夢到觀潮的情景,夢醒時依然感覺心驚膽戰。

3、漫漫平沙走白虹,瑤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觀潮 》宋代:陳師道

譯文:一望無垠的沙灘上,潮水湧上來了,像一道白色的長虹;我猜想,是不是瑤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瓊漿潑向了人間,如此奔騰洶涌。澎湃的潮水中,藍天的倒影在水裡顛簸搖動;夕陽西墜,浮沉出沒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4、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唐.李白《橫江詞》

譯文:好像是海神來過之後一樣,又來了一陣惡風,巨浪拍擊著天門山,打開了山門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這里的風浪嗎,浪濤像連綿的山峰噴雪而來。

5、點點征帆都卸了,海門急鼓聲初發。似萬群風馬驟銀鞍,爭超越。——清·曹溶《滿江紅·錢塘觀潮》

譯文:平日的點點船帆都已不見,入海口傳來的潮聲,如初發急鼓震得地動山搖。眼前潮頭連續湧起,像萬群載著銀鞍的馬,驟然賓士而來,爭先恐後,你趕我超。

6.有關於錢塘江的詩詞名句

1.錢塘江上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浣紗女》唐. 王昌齡 2.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唐. 李賀 3.一種錢塘江畔女,著紅騎馬是何人? --《代賣薪女贈諸妓》唐. 白居易 4.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

--《楊柳枝詞八首》唐. 白居易 5.吳公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塘小江曲。 --《雜歌謠辭》唐. 溫庭筠 6.別後新詩巧摹寫,袖中知有錢塘湖。

--《喜劉景文至》宋. 蘇軾 7.游遍錢塘湖上山,歸來文字帶芳鮮。 --《送鄭戶曹》宋. 蘇軾 8.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桐廬縣作》唐. 韋庄。

7.有哪些關於錢塘江的詩句

蘇軾《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願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八月濤聲吼地來,

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

捲起沙堆似雪堆。

【十七日觀潮】(宋)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瑤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憶錢塘江】宋詩-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錢塘江潮】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8.關於錢塘江的古詩

浪淘沙

唐·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錢塘江潮 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 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雲入戰城。

遊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浣紗女 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應舉題錢塘公館 周匡物

萬里茫茫天塹遙,秦皇底事不安橋。

錢塘江口無錢過,又阻西陵兩信潮。

桐廬縣作 韋庄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白羽鳥飛嚴子瀨,綠蓑人釣季鷹魚。

潭心倒影時開合,谷口閑雲自卷舒。

此境只應詞客愛,投文空吊木玄虛。

寄羅郎中隱 黃滔

休向中興雪至冤,錢塘江上看濤翻。

三征不起時賢議,九轉終成道者言。

綠酒千杯腸已爛,新詩數首骨猶存。

瑤蟾若使知人事,仙桂應遭蠹卻根。

八聲甘州 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

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減字木蘭花 仲殊

誰將妙筆,寫就素縑三百匹。

天下應無,此是錢塘江上圖。

一般奇絕,雲淡天低秋夜月。

費盡丹青,只這些兒畫不成。

滿江紅 嚴羽

日近觚稜,秋漸滿、蓬萊雙闕。

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瓊琚玉佩鵷鴻列。

丈夫兒、富貴等浮雲,看名節。

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

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

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

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

青玉案 陳著

錢塘江上潮來去。

花落花開六橋路。

三竺三茅鍾曉暮。

當年夢境,如今故國,不忍回頭處。

他誰做得愁如許。

平地波濤挾風雨。

往事凄凄都有據。

月堂笑里,夕亭話後,自是無人悟。

八聲甘州 陳允平

簾垂鴟尾閣,桂花風、天香滿黃扉。

向郁羅霄漢,朝回金闕,心運璇璣。

一點元台初度,八表共清輝。

紫塞煙塵靜,捷羽東飛。

此際錢塘江上,愛月仍夜色,潮正秋期。

想波仙冰妹,同日宴瑤池。

報龍樓、玉音宣勸,賜紫金、杯泛日中葵。

慶千秋,醉長生酒,歌太平詩。

人月圓 汪元量

錢塘江上春潮急,風卷錦帆飛。

不堪回首,離宮別館,楊柳依依。

薊門聽雨,燕台聽雪,寒入宮衣。

嬌鬟慵理,香肌瘦損,紅淚雙垂。

9.描寫錢塘潮的詩句

1、憶錢塘江

宋.李覯

好似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譯文

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2、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宋代: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譯文

有情風從萬里之外卷潮撲來,無情時又送潮返回。請問在錢塘江上或西興渡口,我倆共賞過幾次夕陽斜暉?用不著仔細思量古今的變遷,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誰像我東坡蘇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進的機會。

3、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

譯文

我常常想起錢塘江觀潮的情景,滿城的人爭著向江上望去。潮水涌來時,彷彿大海都空了,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聲勢震人。

4、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5、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

宋代:司馬槱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譯文

我的家就在繁華的錢塘江畔,花開花落,任憑歲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帶走了,在這黃昏時節,紗窗外下起了一陣瀟瀟細雨。

10.想問一下關於錢塘江的著名詩句是什麼

浣紗女

作者: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一枝花·杭州景

作者:關漢卿

普天下錦綉鄉,環海內風流地。

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

水秀山奇,一到處堪游戲,這答兒忒富貴。

滿城中綉幕風簾,一哄地人煙湊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齊,萬余家樓閣參差,並無半答兒閑田地。

松軒竹徑,葯圃花蹊,茶園稻陌,竹塢梅溪。

一陀兒一句詩題,一步兒一扇屏幃。

西鹽場便似一帶瓊瑤,吳山色千疊翡翠。兀良,望錢塘江萬頃玻璃。

更有清溪綠水,畫船兒來往閑游戲。

浙江亭緊相對,相對著險嶺高峰長怪石,堪羨堪題。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樓閣崢嶸出翠微,遙望西湖暮山勢。

看了這壁,覷了那壁,縱有丹青下不得筆。

④ 七夕和元宵那個是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和七夕節都是中國的情人節。大部分人認為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有少部分人說,其實元宵燈會是古代情人相會的日子。

★元宵節:提燈籠、猜燈謎、吃元宵,本是中國傳統民俗中非常重要的元宵佳節,現在卻有了一個新提法———「中國的情人節」。

◎農歷正月十五。古代燈會約見意中人的習俗。

◎特色:逛燈會、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所以元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宋代歐陽修有一首《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元宵夜情侶們相會的詞句成為千古絕唱,生動地表現出了古代情侶元宵約會的情景。烏金西墜,華燈初上,一對對情侶相約佳節,至於是手執一枝玫瑰赴約,還是互贈詩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

元宵節始於漢朝,興於唐代。翻開一千多年來中國文人墨客們詩詞歌賦,不乏描寫元宵之夜情人幽會的情境。如辛棄疾的「眾里尋它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至今廣為傳誦。

元宵節又稱燈節。有了燈會,就缺少不了燈聯。既然是燈節,又是情人節,那麼情與燈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不消說,燈聯必然要成為情的媒介。在眾多的元宵燈聯故事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恐怕要數下面這一則了。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巧遇一個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則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讀後,一時未能對出,便默默記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說巧不巧,考題正好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對出,並被取為進士。返鄉途中,當王安石再次路過那戶人家時,聽說那招親聯仍無人對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結果被招為乘龍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王安石真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便撿了兩個天大的便宜。我想,此後王安石應該是每年都該與夫人好好地過上一回情人節了吧。

在台灣省,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農歷七月七日,牛郎織女可以相會。元宵節,女孩子藉著看花燈之介面,有認識男孩子的機會,給古代的少女們帶來了更多的歡樂。

★七夕節: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俗稱「七夕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此節源於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故事,因為關乎愛情,故「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特色:乞巧、拜七姐、香橋會。

★各地區習俗:

◎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

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膠東地區

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陝西

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福建

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後,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戲。

◎廣東

◆「七娘會」

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准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

◆手工製品

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扎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綉台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奪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辨;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綉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綉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台樓閣,總之是越細致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咸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台、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

用天河水沐浴、洗頭發,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發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游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鍾,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彩、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綉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台。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其他各地區

七夕之風也大略與上述相近。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謂之『五生盆』。……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咸為乞巧。」另外北京還要擺設切成蓮花形的西瓜、香瓜等,並於瓜果麥秧上扎綵線,十分美觀。北京竹枝詞,即有「五生盆結綵層層」句,又丟巧針求巧。在清代皇宮中亦有祭祀雙星,宮女丟巧針之俗。在頤和園昆明池上要打浮橋,隱喻天上鵲橋,供帝後觀玩。還有飲宴、演戲等。

★七夕的別稱

·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熱點內容
櫻花毛筆 發布:2025-01-20 04:35:38 瀏覽:222
無證經營花店 發布:2025-01-20 04:26:27 瀏覽:364
玫瑰對戒 發布:2025-01-20 04:21:59 瀏覽:946
粉色鬱金香的簡介 發布:2025-01-20 04:21:59 瀏覽:621
花店和家政 發布:2025-01-20 04:21:58 瀏覽:201
紅玫瑰芒果 發布:2025-01-20 04:05:03 瀏覽:197
成都周邊花卉市場 發布:2025-01-20 03:51:36 瀏覽:559
光明北口花店 發布:2025-01-20 03:50:05 瀏覽:613
紫羅蘭傳說游戲 發布:2025-01-20 03:45:55 瀏覽:395
立秋梔子花 發布:2025-01-20 03:45:15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