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七夕
① 關於七夕節的詩句(七夕節詩詞(41首))
魏晉(1) 唐(13) 宋(23) 元(2) 清(1)
蘇軾(1) 李商隱(2) 王建(1) 李賀(1) 杜牧(1) 孟浩然(1) 范成大(1) 秦觀(1) 李嶠(1)李清照(1) 柳永(1) 張耒(1) 晏幾道(2) 羅隱(1) 陸機(1) 沈佺期(1) 楊朴(1) 顧貞觀(1)毛文錫(1) 劉辰翁(1) 吳文英(8) 嚴蕊(1) 喬吉(1) 任希古(1) 李嘉祐(1) 陳師道(1) 謝薖(1)呂渭老(1) 劉鎮2(1) 趙以夫(1) 林傑(1) 張野(1)
1
[宋]
楊朴
《七夕》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2
[宋]
李清照
《行香子·草際鳴蛩》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3
[宋]
秦觀
《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
[宋]
晏幾道
《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
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5
[宋]
晏幾道
《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當日佳期鵲誤傳,
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
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
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
咫尺涼蟾亦未圓。
6
[元]
喬吉
《折桂令·崔徽休寫丹青》
崔徽休寫丹青,
雨弱雲嬌,水秀山明。
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
水灑不著春妝整整,
風吹的倒玉立亭亭,
淺醉微醒,誰伴雲屏?
今夜新涼,卧看雙星。
7
[唐]
李賀
《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8
[宋]
柳永
《二郎神·炎光謝》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
,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
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
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
面、雲鬟相亞。鈿合金釵
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
年今夜。
9
[唐]
孟浩然
《他鄉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10
[唐]
任希古
《和長孫秘監七夕》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
11
[唐]
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12
[唐]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
君不見昔日宜春太液邊,披香畫閣與天連。
燈火灼爍九微映,香氣氛氳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
人傳織女牽牛客。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
曝衣何許曛半黃,宮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騰上蘭砌,
金梯宛轉出梅梁。絳河裡,碧煙上,雙花伏兔畫屏風,
四子盤龍擎斗帳。舒羅散縠雲霧開,綴玉垂珠星漢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鏡台。上有仙人長命綹,
中看玉女迎歡綉。玳瑁簾中別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晝。
椒房金屋寵新流,意氣驕奢不自由。漢文宜惜露台費,
晉武須焚前殿裘。
13
[唐]
李嘉祐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
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吳越征徭非舊日,
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萬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
只有同時驄馬客,偏宜尺牘問窮愁。
14
[唐]
王建
《七夕曲》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拋梭振鑷動明璫,
為有秋期眠不足。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兩情纏綿忽如故。
復畏秋風生曉路。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車。
15
[宋]
蘇軾
《鵲橋仙 七夕送陳令舉》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
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
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
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
風雨散、飄然何處。
16
[宋]
陳師道
《菩薩蠻·東風烏鵲西飛燕》
東風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17
[宋]
謝薖
《鵲橋仙·月朧星淡》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18
[宋]
呂渭老
《小重山·半夜燈殘鼠上檠》
半夜燈殘鼠上檠。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夢魂偏記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晴蜓。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酒闌人散斗西傾。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19
[宋]
范成大
《鵲橋仙 七夕》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20
[宋]
嚴蕊
《鵲橋仙·碧梧初出》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21
劉鎮
《柳梢青·乾鵲收聲》
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
步月移陰,梳雲約翠,人在迴廊。
醺醺宿酒殘妝。待付與、溫柔醉鄉。
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22
[宋]
趙以夫
《鵲橋仙 富少七夕為友人賦》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沈沈無數。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23
[宋]
吳文英
《六么令·露蛩初響》
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不見津頭艇子,望絕南飛翼。雲梁千尺。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人事迴廊縹緲,誰見金釵擘。今夕何夕。杯殘月墮,但耿銀河漫天碧。
24
[宋]
吳文英
《荔枝香近/荔枝香》
睡輕時聞,晚鵲噪庭樹。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蛛絲暗鎖紅樓,燕子穿簾處。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秋鬢改,妒月姊、長眉嫵。過雨西風,數葉井梧愁舞。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淚濕沙邊凝佇。
25
[宋]
吳文英
《秋蕊香·懶浴新涼睡早》
懶浴新涼睡早。雪靨酒紅微笑。倚樓起把綉針小。月冷波光夢覺。怕聞井葉西風到。恨多少。粉河不語墮秋曉。雲雨人間未了。
26
[宋]
吳文英
《訴衷情·西風吹鶴到人間》
西風吹鶴到人間。涼月滿緱山。銀河萬里秋浪,重載客槎還。河漢女,巧雲鬟。夜闌干。釵頭新月,針眼嬌顰,樓上秋寒。
27
[宋]
吳文英
《惜秋華》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和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28
[宋]
吳文英
《惜秋華》
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擬看星度。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
綠水暫如許。奈南牆冷落,竹煙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吳江,正水佩霓裳無數。眉嫵。問別來、解相思否。
29
[宋]
吳文英
《醉蓬萊·望碧天書斷》
望碧天書斷,寶枕香留,淚痕盈袖。誰識秋娘,比行雲纖瘦。象尺熏爐,翠針金縷,記倚床同綉。月?瓊梳,冰銷粉汗,南花熏透。盡是當時,少年清夢,臂約痕深,帕綃紅皺。憑鵲傳音,恨語多輕漏。潤玉留情,沈郎無奈,向柳陰期候。數曲催闌,雙鋪深掩,風環鳴獸。
30
[宋]
吳文英
《鳳棲梧/蝶戀花》
開過南枝花滿院。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高樹數聲蟬送晚。歸家夢向斜陽斷。
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陳跡曉風吹霧散。鶴鉤空帶蛛絲卷。
31
[宋]
劉辰翁
《西江月 新秋寫興》
天上低昂仰舊,人間兒女成狂。
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
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32
[唐]
林傑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33
[唐]
杜牧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34
[唐]
李商隱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
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35
[唐]
李商隱
《壬申七夕》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36
[唐]
羅隱
《七夕》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
盡寫檀郎錦綉篇。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37
[唐]
毛文錫
《浣溪沙》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38
[元]
張野
《奪錦標 七夕》
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冉冉鸞驂鶴馭,橋倚高寒,鵲飛空碧。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寒,玉徽塵積。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聽窗前、淚雨浪浪,夢里檐前猶滴。
39
[魏晉]
陸機
《擬迢迢牽牛星詩》
昭昭清漢暉。粲粲光天步。
牽牛西北回。織女東南顧。
華容一何也。揮手如振素。
怨彼河無梁。悲此年歲暮。
跂彼無良緣。睆焉不得度。
引領望大川。雙涕如沾露。
40
[清]
顧貞觀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
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早收回、溽暑換清商。翻借作,蘭秋重閏。
41
[宋]
張耒
《七夕歌》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宮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雲作橋。
橋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雲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
自從嫁後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河邊渡。
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憶從前恩愛多。
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曉催發,令嚴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寄言織女若休嘆,天地無情會相見。
猶勝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② 七夕食俗形成於什麼時候
七夕食俗形成於魏晉南北朝,相關最早的記載是在晉周處的《風土記》中,七月初七是個好日子,這天的飲食也不同於以往,北人會吃湯餅。湯餅又稱「不託」,是一種經水煮過後的面塊等簡單的食物。
人們在七夕節吃餅有其文化內涵。餅是圓狀,古人認為「圓,陽物也」,陽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陽物可以求吉利。而且,圓還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有團圓之意,所以古人也把七夕餅叫做「巧餅」。
③ 七夕節古人會曬衣曬書,這個習俗起源於什麼時候
七夕節也算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這是一個與愛情有關的佳節,也是一個在所有傳統節日當中最為浪漫的節日。它起源於神話當中的牛郎織女,描繪的是牛郎和織女凄婉的愛情故事。在傳說當中,牛郎和織女這一對相愛的才子佳人只有在七夕節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訴說他們一年來的相思和牽掛,七夕節的很多風俗習慣也是由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所演化出來的,比如說在七夕這一天拜織女的活動。
但是也有許多的風俗習慣與牛郎和織女並沒有關系,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曬衣曬書這一習俗,它就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並沒有許多的牽扯,而是與三國時期的著名謀臣司馬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今天就來主要看一下曬衣曬書這一習俗的起源和寓意。
除去司馬懿之外還有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世俗,但是又不利於黑暗的官場做斗爭,所以他們只能通過日常的一些不容易被抓住把柄的行為習慣來表達對這個時代的不滿,曬書這一活動就頗受這一類人的喜愛。甚至有的人還將曬肚皮也當作曬書,美其名曰需要曬的書被自己讀完了。這其實是蔑視曬書的習俗,通過對曬書這種行為的諷刺來表達對朝廷任用官員的一種諷刺,說的是經常在外顯露自己真才實學的人並不一定是真正具有實力的人。
除去上述記載的兩個故事之外,《世說新語》當中還記載了許多與曬衣曬書這一風俗習慣有關的故事,這些故事無一例外都是通過這一風俗習慣來炫耀自己的家境,或者是自己的學識才幹,所以說曬衣曬書這一風俗習慣並不具備很多的正能量,因此在後代的傳承當中,他也就漸漸地沒落了,以至於今天的人們,很少有人知曉它。
④ 七夕為什麼要曬書
古代,七夕節有曬書的習俗,據說是可以避免蟲蛀。七夕前後,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也是各家各戶忙曬伏的日子。曬伏,尋常百姓曬衣服,讀書人家還會曬書。
那麼曬書習俗究竟起源於何時呢?據史料記載,這一習俗起源於近兩千年前的東漢末年。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這說明魏晉時期就有了七夕曝書的習俗。
唐宋時期,七月七曬書依然成風。唐韓鄂《歲華紀麗》稱,時民間七月七有「暴書策,曬衣裳」的風俗。《宋會要》記載,宋朝儀制以七月七日為「曬書節」,當天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賜錢開筵舉宴,為曬書會。
每年七夕都在三伏天,氣溫高濕氣重,書籍容易受潮,讀書人就選在七夕這一天中午把藏書拿到空場上晾曬防毀損。
有一個成語「郝隆曬書」,說的就是西晉時期,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郝隆飽學多才,七月七日見人家曬書,他就解開衣扣袒胸露腹躺在太陽下曬肚子,面對別人詢問,他說:「我曬書」, 以示自己滿腹經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七夕曬書的民間故事揚州也有:嘉慶年間,有一位貢生叫汪中的,他蔑視曬書的習俗,因為在阮元家聚會時,受了點甘泉縣令的冷落。七夕這天上午,汪中敞開肚皮,躺在四望亭東的通泗街上閉目養神曬太陽,亦謂之「曬書」。
這一天,縣令慣例要到縣學(即現在的西門街小學舊址)與諸貢生會面講經,汪中橫卧街心,老爺的轎子過不去,衙役們上前要他讓路,他稱今天是七夕,他正在曝曬腹中的聖賢書。衙役們趕緊稟報老爺,縣太爺只好忍氣吞聲,打轎繞路去縣學,這就是至今流傳於揚州民間「汪中曬書」的故事。
提起曬書,曹操和司馬懿的故事更是流傳至今。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⑤ 七夕的流傳最早來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的流傳最早來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在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七夕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部分商家和媒體聯合炒作,宣傳為「中國情人節」。
(5)魏晉七夕擴展閱讀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
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參考鏈接:網路-乞巧
⑥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1
【七夕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
魏晉南北朝時,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日趨完善,七夕已成為普遍的節日,節俗活動日臻豐富多彩,而「乞巧」之舉則成為最為普遍的節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一書中描述此俗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等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更為有趣的是,由於魏晉文化的繁榮,此時的登樓曬衣改為了登樓曬書。
隋唐是七夕節大發展的時期,雖然其習俗基本上和魏晉相同,但其規模和盛況遠遠超過了前朝。比如七夕期間以錦彩結成樓殿,「嬪妃穿針,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的場景,在《隋唐演義》等文學作品中可以窺見一斑。特別是吟詠七夕的詩篇更比比皆是,僅全唐詩中就有僅千首。比如崔顥詩雲:「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執針線。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間不相見。」祖詠同題詩亦雲:「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明清時期,七夕做為最重要的民間年節之一,可謂精彩紛呈。據記載,明代七夕時,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動則是家家陳瓜果等食品和焚香於庭,用以祭祀牽牛郎、織女二星乞巧。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別稱匯總】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牛郎織女(刻紙)一
牛郎織女(刻紙)一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2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農歷七月七日夜晚,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開始於漢代。因此,七夕節的形成也在漢代,當時就有「穿七孔針」、「以瓜果祭牽牛織女」、「登樓曝衣」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從戀愛進而結婚、分離,到每年只能相會一天。傳說逐漸完整,由於情節感人,因此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只是每個地方流傳的情節略有不同。
以下是在台灣流傳的故事: 古時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織女,花容月貌,手藝高明,天天為天宮織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種,因此玉帝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沒想到兩人卻因為愛情繾綣而漸漸廢馳了工作,玉帝非常擔憂,就命令喜鵲(現為吉祥的象徵)轉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許二人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工作。但是這只喜鵲粗心大意,竟把命令傳錯了,說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還是過著恩愛的生活,終於把每天的工作廢馳了。玉帝聽到這個消息,十分生氣,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發簪在空中劃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離。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銀河。同時,為處罰喜鵲的失職,命令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長橋,好讓牛郎與織女過橋相聚。每當二人相聚之時,互相傾訴一年來的思慕之情,不斷地淌著傷心的眼淚。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會下著毛毛細雨。
另外七夕也是「註生娘娘」及「七娘媽」的誕辰。「註生娘娘」陳靖姑,又稱「臨水夫人」,是福建蒲田縣臨水人。她之所以被人們奉祀為生育之神,是因為相傳她曾救了很多的產婦。據說:宋代蒲城有個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婦懷胎十七個月,還沒有生產,有一天,一個婦人自稱姓陳專醫生產專程來拜訪他,吩咐他准備一間房間,房內的地板挖一個洞,把孕婦移到樓上,並且命令僕人拿著棍子在樓下看守。不久孕婦就生下一條大蛇,僕人看見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婦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興要送珠寶表示感謝,但是陳姓婦人卻不接受,只要求一條手帕就離開了。多年以後,徐清叟調任福州,在一座陳夫人廟裡面,發現了這條手帕,於是他就奏請朝廷,封贈神號。據說,福州的註生娘娘廟,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賜的三十六個宮女,本省祀奉註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數的。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3
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典籍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其二為《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神女,不可求死。」這些記錄只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這幾句話描述了織女沒有織布,牽牛不拉車,顯然,此時描繪的織女星和牽牛星主要還是作為帶有農耕文明和家庭手工業文明的象徵的兩個星宿出現,並沒有出現傳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關系和相關情節,這時的織女與牽牛並沒有產生男女關系。後來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東漢時期,演繹成織女七夕渡鵲橋的傳說。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橋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史記》里也有記載:「四星在危面,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占日: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賦》里,才確定了牛郎織女的夫妻關系。而作為夫婦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大致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遷。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由此可見,對牛郎織女二星的歌詠,從周末經春秋戰國,再由漢初至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流傳數百年間,才提到七月七日相會。而那時候的七月七日已經是規模不小的歲時節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剛開始時只是作為一個節令。從歷史文獻來看,七夕節起源時間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與星象、物候密切相關。
據說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了。據明代羅頎《物源》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與所載時間相隔太遠,恐不足信。關於七夕乞巧風俗最早的記載當數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文中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中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愛連』。」 又載:「漢絲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開於襟褸。」這兩條記載都可以說明,西漢初宮中過七月七日的盛況,而漢代這些風俗活動中都不見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記載。由此可見,七夕並非是牛郎織女傳說所衍生出來的歲時節日。
關於七夕節的起源,我們可以從七夕風俗中去探尋。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星神,也就是對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晉周處《風士記》:「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此處的河鼓和織女,指的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是視為穀物神,織女則傳說是天帝之女桑蠶神,穀物神和桑蠶神都是我們這個農耕民族的先民極為重視的神袛。那時的人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星宿。至於在七夕拜牽牛和織女二星,是因為兩星的運行七月顯得最為突出。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據《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所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漢魏時把這一天作為集會游樂的日子。這一天還是天宮神仙們聚會的日子。《續齊諧記》記載:「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七數在民間表現為時間上的階段性,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完滿。因此,在七夕風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風俗,都是源於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豐收美滿之意。對時間的崇拜,也延伸到對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風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風俗。楊琳在研究七夕節的起源時,結合民俗學相關原理、結合類書、文人筆記、地方誌等相關記載資料,對七夕節的起源問題作了詳細的辨析:七夕節的成因在於「七在古代文化中是個具有生殖魔力的數目,古人將七月七日作為節日是崇拜七這個神秘之數的結果,其實質是對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為了提高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在七夕節這天往往會進行乞子的活動。
七夕節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與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結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動亂時期,百姓長期處於戰亂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願望在現實中很難實現,於是便向傳說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善,並與七夕節相互融合,七夕節成為普遍的節日。除了乞巧的習俗外,七夕節在此期間還多了乞求富貴、長壽、生子的習俗,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也成了人們的情感寄託。由於女性所處的社會地位較低,在封建社會又通常被視為繁衍後代的工具,生下男嬰因而成為女性為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為七夕節民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通過分別對牛郎織女神話傳說和七夕節的探源可見,七夕節的起源主要來自古代人民對星辰、對自然以以及時間的崇拜,其起源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毫無關系的。但隨著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發展演變及其故事中傳達的人類情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逐漸融合交匯的。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4
解惑七夕
七夕應叫中國女兒節
相傳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七夕節成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很多人已經把七夕當成了「中國情人節」。2016年8月22日,知名民俗學家、專家齊守成在接受遼寧晚報記者吳雙采訪時表示,將七夕節當成「中國情人節」是對七夕節的一種誤讀。
齊守成介紹,「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最早起源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如果真要將七夕節賦予一種通俗的叫法兒,應該是「中國女兒節」。齊守成解釋,在歷史上「七夕」節這一天,未出門的姑娘們一定要手綁綵線,乞求未來像天上的織女一樣心靈手巧,因此,「七夕節」是古代女孩最重視的節日。七夕節的傳統活動就是女孩子們用綵線穿上綉針,比比誰的針線活做得好,同時擺上瓜果貢品,乞求心靈手巧。
七夕節被誤為情人節
之所以當今社會將七夕節誤讀為「情人節」,可能是源於牛郎織女的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
事實上,「中國情人節」確實有,但不是七夕,而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即「上元節」。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要點起彩燈、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婦女往往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拋頭露面是不守禮節的做法,只有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才能出門逛燈會,少男少女這一天才能互相會面,傾訴愛慕之情。所以,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
很多商家將七夕節當成情人節進行商業炒作,很多青年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來過,這種做法不僅不利於傳統節日的保護,而且將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扭曲了。「包括媒體都應該多宣傳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對如何過傳統節日有個正確的引導。七夕節之所以能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是因為它是有中國特色的.節日。我們應該珍惜,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東西丟了。」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典故5
超越時空的美麗傳說「牛郎織女」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發展、演變,有各種不同的版本,主要情節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孫女織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織雲彩,也稱雲錦天衣;牛郎是人間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頭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訴他,天上織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銀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織女的羽衣,這樣沒有了羽衣,織女就不能飛回天上了,就會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
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就會得到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後來有一天,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不守天規」,「私奔」凡間,大為惱怒,就派天兵天將捉拿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想起老牛告訴他急難時披上牛皮會得到幫助的話,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飛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織女的關鍵時刻,王母娘娘拔下頭簪,在織女身後一劃,那劃痕就成了波濤洶涌的天河。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兩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現在牛郎星旁的兩顆小星,稱扁擔星,人們說那是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最後,牛郎織女的真情感動了天上的喜鵲,它們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麗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橋,讓這對相思一年的夫婦在這一夜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節——單身女性節
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是一個提倡男女相親的節日。
民俗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七夕節首先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西北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趙魁夫認為,中國古代,七夕節應該是單身女子最快樂的一天,即使是春節,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著新衣服去串門,家中一般使喚男子走親訪友,只有在七夕節,古代的單身女子可以著盛裝,大大方方地走出去與姐妹們聚會、玩耍。
「七夕節最早是在西漢的宮廷里執行的,後來流散到民間。」趙魁夫說,在西漢宮廷,宮女們不可能被提倡任意戀愛,所以七夕節最早的內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人們在這一天展示刺綉、針線等手藝絕活。
趙魁夫告訴記者,七夕節流傳到民間以後,被加入了諸如愛情、家庭美滿等願望,甚至還加上了提倡讀書、寫文章的內涵,比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就提到七月七日人人曬書的片段。盡管七夕節各地風俗不同,從古至今一直沒有變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為主。
從這個角度出發,趙魁夫認為,七夕節與西方的情人節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古代絕對不允許婦女和丈夫之外的情人有曖昧之情,這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不可能放到檯面上來講。」趙魁夫說,因此有一種說法是,七夕節只應該是未婚女子的節日,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意思。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民俗學博士儲冬愛也認為,七夕節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未婚女性的節日」。在近代,珠三角地區確實存在著一批「單身女性」,而她們也確實是乞巧節的主體。但是,這批單身女性的性質有兩種,一種是結婚之後不滿安排的婚姻而回到娘家居住,並終生「不落夫家」;另一種則是所謂的「自梳女」,這類女性一般是在十五六歲適婚時卻不滿封建包辦婚姻,而對外宣告終生不嫁,並從此搬入「姑婆屋」居住。這些女性是近代珠三角獨有的一個群體,她們反抗封建婚姻,用自身的行動來追求獨立自主的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