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漁民過七夕

漁民過七夕

發布時間: 2024-03-27 00:11:41

『壹』 古代七夕的時候是為了什麼要放河燈呢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後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放河燈習俗的介紹
道教、佛教在夏歷(農歷)七月十五(也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盂蘭盆節)舉行宗教節日時也放河燈,因此一般人誤認為放河燈是宗教活動。
實際上,放河燈民俗起源甚早。
原始社會,限於對大自然認識的局限,較長時間,人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吉祥溫暖的象徵,戰勝寒冷飢餓的神靈。漁獵時代,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為小船,放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及燈籠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這一習俗至今仍在台灣、福建、廣東漁民中流行,叫綵船燈。奴隸社會的公元前11世紀周代,周公輔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設宴慶祝,「流水泛酒」,「羽觴隨波流」,夜以日續,放酒杯的盞上點燈,曲觴流杯演變的燈酒逐波。春秋時代的《詩經》,記載了秦洧兩水秉燭招魂續魄、執蘭除凶的民俗。奴隸社會是侵略鄰國、戰爭不斷的社會,用船載火攻城摧寨時,對陣亡將士水葬,船筏置鮮花燃燈已成慣例。周代八月十五有以火迎寒即圍篝火歌舞活動,「舉燈蟾魄圓」。晉代在每年月亮最圓最亮之夜, 「縱情玩月、火燭竟宵」、「載船玩月」。這些活動,比漢代出現的道教、漢晉傳入我國的佛教都早。
民間的悼念親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進行。漢晉以後,宗教影響日益擴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導辦水陸法會,僧人在放生池放河燈。唐肅宗於759年詔天下設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誕日為放生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屆時舉燈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養供佛」。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規定中元節各地燃河燈、濟孤魂、放焰口、演目連戲,不少詩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燈歡騰的詩篇。此後,放河燈在七月半舉行並隨道教、佛教傳播而流行全國。這一天,人們在家設酒饌、燒紙錢祭祖,到寺廟、道觀參加放河燈等法事或道場活動。
一些地區放河燈不限於七月半,三月三歌節、鍋庄節、上巳節、三月節,也放河燈。姑娘少女對這個習俗特別鍾愛,往往在節日夜,自製小燈籠寫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願順水飄流。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後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在江南,病癒的人及親屬製作河燈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災禍,時間自然不限於七月半。「紙船明燭照天燒」,就是對這一習俗的生動描述。江河湖海上船隻,見到漂來的燈船主動避讓,以示吉祥。

『貳』 關於石塘的風俗人情

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浙江溫嶺市石塘鎮一帶的16周歲以下的男女小孩都要過傳統的「小人節」,這一溫嶺其他地區都不見僅流行於石塘鎮漁民文化圈內的獨特風俗從哪兒來?最近,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勤建教授在《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石塘七月七小人節祭拜與台灣省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誕祭祀,殊途同歸,共同源於北宋期間京城開封流行的七夕風俗,「這一習俗是我國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遺風在該地特有生態環境中的濫觴和變異,其間傳承了宋代京城特有的自元以後幾乎匿跡、滲有印度異域文化因子的七夕習俗。」

這篇題為《當代七月七「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溫嶺石塘箬山與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較》的論文,共分《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特色》、《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由來》、《北宋京城七夕風俗遺存和濫觴》三部分。陳勤建教授曾作為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團成員,多次走進石塘箬山考察民俗文化,並在2003年七月七實地體驗考察了箬山的小人節,他通過對箬山東興村小人節祭拜彩亭製作人陳琦、駱業生、梁財慶、陳其富和祭祀人梁翠琴等人的調查,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小節中按「節日稱謂」、「祭祀對象」、「祭祀器物」、「祭祀供品」、「祭祀程式」幾方面予以記述,指出小人節祭祀的神靈民間俗稱為「七星神」、「七姑星」,亦名「七女神」、「七娘夫人」、「七姑」、「七仙女」等,「在中國,傳統的七夕傳說和祭祀,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消退。可在箬山地區仍很活躍。而且,對於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這里的民眾,衍化為關注他們自身的愛情結晶----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的前程和未來。」

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由來》一節中,陳教授說,這一「別具一格的七夕祭拜習尚,馬上引起了在當地考察調研的中日專家學者的關注。它與我們廣泛流傳的七夕習尚似乎很不一樣。」「七夕風俗,經長期演化,形式多樣,大陸一般的地方誌,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棉衣、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沒有小人節這樣獨特的祭拜場景。」他從箬山當地人傳聞說是從台灣傳過來的線索入手,查了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匯編和台灣史志,在溫嶺鄰縣海島縣玉環縣方誌中找到一條:「鄉間女子於前一夜采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頂接『牛女淚』,是日拭目洗眼。或采籬槿漬『牛女淚』洗發濯梳具。閩籍人為子女購制『紙亭』,設饌備醴以祭祀,並請先師、義父或長輩起正名,行『及丁禮』,俗稱『拜七娘亭』。至60年代後漸不傳。」「廣大中原地區似無類似記載,而台灣說當代還有文史記錄的蹤影。」陳勤建在文中引用了連橫(連戰父親)《台灣通史?卷二十三》、《台南縣志》、《高雄縣志稿》等有關資料,證明七夕日在台灣台南、高雄地區,除流行乞巧等常見的節日習俗外,還有紙糊供奉織女「七娘媽亭」彩亭的特殊習俗。七娘媽,又稱「七星娘」,謂七星娘為幼年子女守護之神,為年達十六歲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來。「這與海峽彼岸的石塘箬山以小人節的祭拜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石塘箬山小人節的祭拜,是小孩出生後,年年當生日過,直至16歲。而台南、高雄等地,據上述文獻記載,似乎只在16周歲才進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論祭祀的執著、繁瑣、持久,大陸的石塘箬山顯然要比台灣一些地區豐富。」

在《北宋京城七夕風俗遺存和濫觴》 一節中,陳勤建教授引用了《夢華錄?七夕》、《夢梁錄?七夕》、《武林舊事?乞巧》、《西湖老人繁勝錄》等記載當年宋都盛況的筆記小說,指出當時「無論是北宋京城開封,還是南宋京都杭州,農歷七夕,少男少女,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玩摩喉羅,從民間到宮廷,到處流傳,盛行不衰。」「摩喉羅成為一種時尚,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摩喉羅原是佛教的天龍八部神之一,當年曾是一個國王。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後園中,國王忘記了這件事,有六日未供奉食。因此被罰墜入黑暗地獄,過了六萬年才脫身成胎,又過六年才出世。六歲出家成佛,得道後,入大乘,久住世間者乃其變化身。供奉摩喉羅偶像成了信徒的一種信仰。偶像大多是泥塑的小泥人,也可用木雕的。宋朝與異族文化交流甚深,所以容易受到影響。民間在七夕逐漸流行『摩訶樂』的娃娃,又稱摩侯羅或魔合羅,因是梵文音譯,所以不太一致,為祭祀織女、牛郎的一種供品。」「隨著時光的流逝,摩喉羅佛經的信仰光環逐步褪去,變為純粹的玩偶,中國固有的傳說戲劇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溫嶺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獨特景觀。為什麼自從宋之後,除石塘等個別偏遠海邊小島尚存遺跡,大陸各地難見其蹤跡?這恐與宋亡有關,此遺跡地,是宋王朝最後的生存地,因為地理偏僻,後王朝勢力和風尚影響薄弱,使其如活化石般得以保存和延續。」陳勤建教授在文末總結說,「深入研究,對我們認識七夕文化生命的演變,傳統節日的傳承途徑和方法,以及今天的文化傳播和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

『叄』 端午節和七夕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他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這天吃粽子,舉行賽龍舟等活動。
七夕節是牛郎織女人見相會的日子,據說在這一天,女性可以向天上的織女乞巧。

熱點內容
能栽在石頭上的綠植 發布:2024-10-09 22:13:42 瀏覽:534
果蔬花卉網 發布:2024-10-09 22:01:55 瀏覽:511
盆景絲雕工具 發布:2024-10-09 21:55:09 瀏覽:56
七夕男主董永 發布:2024-10-09 21:24:18 瀏覽:535
製作文竹盆栽 發布:2024-10-09 20:57:26 瀏覽:824
楚雄鮮花 發布:2024-10-09 20:44:17 瀏覽:864
花漾鮮花 發布:2024-10-09 20:12:50 瀏覽:462
禮盒玫瑰花包裝方法 發布:2024-10-09 20:12:50 瀏覽:13
鮮花配送速遞 發布:2024-10-09 20:09:31 瀏覽:48
子長花卉 發布:2024-10-09 20:08:50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