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野花閱讀答案

一朵野花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4-05-18 04:28:49

A. 一朵野花陳夢家閱讀答案

不屈不撓,自信,自強,豪情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春天內,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容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這一句詩寫出了文中野花的那種不屈不撓和他自信的品質,作者還贊美了一朵野花的生存態度。而這一種品質也是我們應該具有的,這一句詩也告訴了我們不要悲觀,不要自哀,即使生命短暫,也可以輝煌,也可以燦爛。

B. 陳夢家《那一晚》賞析 急急急~~~2小時內解決的再追加分!!!

《那一晚》寫對以往愛情體驗的追憶,也有對自己以往的幼稚和怯懦的遺憾自責。
詩歌形式上講究格律,每節押韻,很有節奏和韻律感。
「那一晚天那樣暗那樣靜,/只有我和你身偎身那樣近。/天曉得我不敢說我愛你,/平不了這亂跳的心。那一晚是一生難忘的錯恨,/上帝偷取了年青人的靈魂。/如今我一萬聲說我愛你,/卻難再挨近你的身。」
把這首詩和徐志摩的《枉然》比較,風格明顯不同。徐的詩感情熾烈,將內心糾結的情感體驗寫得很徹底,文字靈活。而陳的這首愛情詩在大膽中略顯收斂,感性的情緒之外有理性的梳理。詩歌形式上講究格律,每節押韻,很有節奏和韻律感。

新月詩派是中國新詩史上活動時間最長,有鮮明藝術特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並在創作實踐中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一個重要詩派。陳夢家是後期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新月詩刊上最活躍最重要的年輕詩人。陳夢家出生在一個宗教家庭,1928年,他結識了徐志摩,徐志摩很賞識他,不久就在徐志摩的推薦下發表第一篇作品《那一晚》。1931年1月,《夢家詩集》問世.1931年7月,應徐志摩之邀赴上海,負責編選新月詩派的主要代表作—新月詩選》。他在這部詩選集的《序言》中,從新詩發展史的角度,總結了新月詩派的藝術理論,和徐志摩的詩歌理論一脈相承。1934年1月,陳夢家的詩集《鐵馬集》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36年3月出版了《夢家詩選》。詩歌的藝術特色:
一、感傷的幻想和夢
這是陳夢家前期詩創作的一個顯著特點,他與現實很少關涉,更多的是抒寫了對於人生的感受和哀嘆,對愛情的歡喜驚訝和憂愁,或者是瞬間心緒的捕捉。雖然這些詩表現的是單純的感情,但並不淺陋,在感傷之外蘊有真摯,給人以心靈久遠的美的穿透,這在新詩情感的彰顯上,很有藝術獨創性。
《那一晚》是陳夢家最早公開發表的一首詩。寫對以往愛情體驗的追憶,也有對自己以往的幼稚和怯懦的遺憾自責「那一晚天那樣暗那樣靜,/只有我和你身偎身那樣近。/天曉得我不敢說我愛你,/平不了這亂跳的心。那一晚是一生難忘的錯恨,/上帝偷取了年青人的靈魂。/如今我一萬聲說我愛你,/卻難再挨近你的身。」如果把這首詩和徐志摩的《枉然》比較,風格明顯不同。徐的詩感情熾烈,將內心糾結的情感體驗寫得很徹底,文字靈活。而陳的這首愛情詩在大膽中略顯收斂,感性的情緒之外有理性的梳理。此外,詩歌形式上講究格律,每節押韻,很有節奏和韻律感。這和前期新月派理論主張是一致的。
三十年代,年僅十九歲的陳夢家發表詩論《詩的裝飾和靈魂》,宣告了指導他詩歌創作的完整的藝術主張。在這篇詩論中,他將詩的成分,「簡要的從其性質分為兩種:一是外在的形式,就是韻律,一是內在的精神,就是詩感。」形式方面,他主張「用美術和音樂的調配生出美感,襯托詩的靈魂,也就是詩的精神。並且他認為,詩的精神比形式更加重要。同時,他覺得在內容上要有哲學意味滲透在裡面。和新月派多數詩人所不同的地方,陳夢家的詩歌里滲透著豐厚的哲學意蘊。
二、豐厚的哲學意蘊
《一朵野花》只有八行,看上去很好理解,實際上有豐富的內涵。「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他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一朵野花」在天地自開自落,寄託了詩人對於人生、社會等方面的體驗和思考。通過野花意象的抒寫,詩人回顧和審視了昔日的自我。這野花是自在的和聰明的,同時又是渺小的和無所作為的,全詩富有哲理。《一朵野花》是謳歌生命的最早的作品。
再來看另一首《十月之夜》:「十月的夜晚,天像一隻眼睛,/孤雁,是她的眉毛;/從天上掉下一顆眼淚,是流星/沉在大海里—一息翻花的泡。那一瞬間的消失,我覺得/一閃,還給了深藍;/生命給我的贊美受著驚駭,/像有著聲息摸索我的窗檻。」(《十月之夜》
首先,這首詩歌的比喻非常奇特。把夜晚的天比作一隻眼睛,深邃而神秘;孤雁比作眉毛;流星比作一顆掉下的眼淚,「沉入大海」,出現「一息翻花的泡」。寫到這里很有畫面感,這首詩描寫了我對一瞬間生命現象的獨特感受:流星的出現只是一瞬間,但是這「一瞬間」卻給詩人內心莫大的觸動,使詩人受著「驚駭」。生命是美的,同時也是神秘的。整首詩想像豐富,內涵豐富,引發了我們對生命、時間的思考。另外,陳夢家的詩里還有一種宗教情懷和意識。這是他與其他新月派詩人不同的一個地方,在這里我就不詳細敘述了。
三、後期詩風的轉變
陳夢家後期開始關注現實,情緒有了變化,不再過分的傷感,《鐵馬集》就是代表。1932年1月到2月,陳夢家投身十九路軍在上海南翔的抗日前線。當時軍部下令居民遷離戰區,難民蜿蜒數十里,遠看去好似一條黑線。無歸的老小在雨雪下行走,詩人目睹了這一場景,寫下了《哀息》一詩。「三十里長密集的一條黑線,/遠遠像一條河在黑夜裡流,(笨重的韻節踩落在鐵路上)/流響著他們中心的憂患:/「走啊!走啊!誰教我們這樣的?」這首詩反映現實,深沉凝重。和之前的詩歌風格有所不同。詩人沒有單純的控訴戰爭的殘酷,而是從更高的意義上引發我們對戰爭的思考。形式方面,詩歌結構整齊,節奏感很強。
綜上所述,陳夢家的詩歌的審美價值主要體現在:一,追求詩歌的內在意蘊美。二,構思精巧,想像豐富,比喻新奇。三,強調格律和情緒相契合。不是單純的強調格律,這種韻律和詩歌的情緒相配合的,這和新月詩派所倡導的格律詩論是一致的。

陳夢家(1911~1966)曾使用筆名陳慢哉, 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1911年4月16日出生於南京,祖籍浙江省上虞縣。父親陳金鏞曾長期任上海廣學會編輯。

第一階段

陳夢家自幼在那種多子女的家庭扭轉與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中長大,系由他在南京匯文女中任教的三姊陳郇磐撫養成人。他自幼喜讀古詩,尤其是唐詩。五歲到南京四根桿子禮拜堂附設的小學讀書。八歲那年,父親遭仇敵誣陷,被趕離了神學院,舉家遷居上海,他改進聖保羅小學。1920年春,他隨其三姊回南京,第二年升入中學。顛簸在社會風浪中的上層知識份子小康家庭的生活環境、傳統文化的影響與教會學校中歐美文化的教育,造就是陳夢家充滿矛盾的思想、氣質與個性。
1927年夏,他高中尚未畢業,就考入南京"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改名"中央大學")法律系。這時他正做著一個十六歲少年的天真的夢。他是這樣描繪他當時的生活的,作為這些夢之花的結果的,則是一些自由體的小詩。就在這時,他遇到了在中央大學任教的與。從此,他的生活道路已註定與這兩位老師的影響緊緊聯系在一起了。
聞一多1927年秋到中央大學任外文系主任,教授英美文學,陳夢家常去聽課。聞先生講授的英美浪漫主義詩歌與詩歌格律化理論深深打動了這位少年詩人的心。聞一多對這位天資聰穎的學生尤為器重,曾屢次對朋友稱道,師生結下了終生之誼。1928年起,陳夢家在創作中"開始以格律束縛自己",這些詩"有個相似的外貌:它們都屬於一個節奏,它們都切劃得一般整齊。"(《〈夢家存詩〉自序》) 1928年秋,聞一多離開中央大學。次年,徐志摩應中央大學校長張君謀之聘,任外文系教授,講授歐美詩歌。陳夢家的才華得到徐志摩的賞識,詩作《那一晚》由徐志摩推薦,以"陳漫哉"的筆名揭載於《新月》月刊2卷8號上,這是他首次公開發表作品。陳夢家當時的創作,受徐志摩那種用"圓熟的外形,配著淡到幾乎沒有的內容"(茅盾:《徐志摩論》)的詩風影響甚深,也有一些詩是模仿聞一多的(如《葬歌》模仿《也許》)。他的詩雖兼具聞詩格律謹嚴與徐詩輕俏流麗之長,但當時他藝術修養上沒有徐志摩那樣精深的西方文學的造詣,思想意識上一時也缺乏聞一多那種對祖國的強烈政治責任感,"所作卻都似微弱的幽幽的恍如海上的聲音"(《〈瑋德詩文集〉跋》),給人以輕渺、空疏之感。
1929年夏,安徽桐城人、方苞後裔方緯德進中央大學外文系學習英國文學,與陳夢家結為詩友。1930年前後,以他們為核心,集合了一批青年詩人。同時,陳夢家的同學梁鎮、沈祖牟等人也由徐志摩推薦,常在《新月》月刊等雜志上發表詩歌。南京詩人群的形成,成為後期新月詩派的先聲。
受聞一多、徐志摩詩歌理論的影響,1930年1月,年僅十九歲的陳夢家在《國立中央大學半月刊》1卷7期上發表詩論《詩的裝飾和靈魂》,宣告了指導他詩歌創作的完整的藝術主張。
首先,他認為詩就其本質來說,"是美的文學",即"詩應當是可以觀賞的歌詠的思味的文學",因此,"詩必須具有其獨具之形象與靈魂。"
其次,他將詩的成分,"簡要的可從其性質分為兩種:一是外在的形式,就是韻律,""一是內在的精神,就是詩感。"在詩的形式上,他主張"用美術和音樂的調配,便因美觀的格式與和諧的音韻所生出的美感,襯托'詩的靈魂'。"同時他又指出:"詩的靈魂--就是詩的精神--應當較之外形的修飾更其切要。"詩在內容上"不僅是一些平凡的描摹與感慨,更其要有哲學意味。"
最後,在風格上,突出地強調"詩,要其有自然的格式,自然的音韻,自然的感情",要"哲學意味溶化在詩里。"
陳夢家的新詩理論,糾正了前期新月詩派偏於強調形式因素的傾向;承認"詩感的來臨是因於內心接受外物印象的擊應";在詩美學與新詩藝術規律上,繼承了前期新月詩派"使詩的內容及形式雙方表現出美的力量,成為一種完美的藝術"(於賡虞:《志摩的詩》)的主張,並作了更為深入有益的探討。但他在詩歌創作的根本問題、即創作目的與創作動力問題上,宣揚"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這較之前期新月詩派用詩歌藝術表現"我們這民族這時期的精神解放或精神革命"(徐志摩:《〈詩刊〉並言》)的認識大大後退了一步。陳夢家的這種反功利主義的藝術觀顯然是與他的老師徐志摩思想的影響分不開的。大革命失敗後,在思想與創作上,徐志摩由對資產階級民主制"單純信仰"的追求而"流入懷疑的頹廢。"(徐志摩:《〈猛虎集〉自序》)雖然他對國民黨新軍閥的獨裁統治有所不滿,卻同時又藉口"不崇拜任何的偏激","不能歸附功利"(徐志摩:《〈新月〉的態度》),寫下如《西窗》這樣的攻擊革命文學運動的詩歌。這正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十年內戰時期政治立場的反映。陳夢家當時身為徐志摩的入室弟子,與徐氏時相過從,頭腦中不免打下徐志摩思想的印記,所以他跟在徐志摩後面亦步亦趨地宣傳反功利主義的藝術觀,攻擊"所謂革命的新詩是變為無次序的無音韻的雜亂的煩囂的呼聲"(陳夢家:《詩的裝飾和靈魂》),這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和個人因素的。
然而,三十年代初,激烈動盪的社會環境使身居於深牆大院高等學府內的陳夢家面前,也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1930年初,陳夢家寫下《秦淮河的鬼哭》一詩,描繪了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城的恐怖陰森的畫面。詩人蟄伏在內心深處的愛國心驅使他懷著"一束隱憂"從"年青人的頹廢病"中回眸視悲慘的現實人生。然而,他的教養、他所生活著的社會圈又常常使他沒有勇氣去進一步正視這個丑惡的、凄涼的社會。他不得不"再去做夢",在詩苑裏"幻想"和"徘徊"(見《五月》)。陳夢家這種精神狀態,是後期新月詩派中一大批中上層小資產階級詩人思想傾向的代表。
1931年是陳夢家文學活動最為繁忙的一年。早在1930年初夏,他就與方令孺、方緯德商議,擬繼當年《晨報副刊》的《詩刊》後,再辦一個《詩刊》。是年的7、8月間,因父親患病,陳夢家來到上海,把南京詩人的建議告訴了徐志摩,得到贊同。徐志摩立即發信徵稿,與陳夢家籌備《詩刊》。1930年冬《新月》3卷之號刊出《詩刊》廣告,宣布"我們幾個《詩刊》的舊友想多約幾個對詩有興味的新友再來一次集合的工作。"1931年1月20日,由徐志摩主編、陳夢家擔負實際編輯工作的《詩刊》季刊在上海以"詩社"名義出版,撰稿人除聞一多、徐志摩、饒孟侃等前期新月詩人和南京詩人群成員外,還有林徽音、卞之琳、、曹葆華等新加入的北京青年詩人,標志後期新月詩派的正式形成。而在這一過程中,年齡還不到二十歲的陳夢家已成為新月詩派的一員主將。
同月,陳夢家的第一部詩集《夢家詩集》由新月書店出版,書很快銷售一空。不少雜志發表了書評,連廣東汕頭一家不太知名的刊物《濱海文藝》都發表了專論,使陳夢家的詩名大噪。1931年7月,《夢家詩集》增選後再版發行。
這一時期,陳夢家還曾創作過一些散文與小說。他所作的中篇小說《不開花的春天》,1931年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小說用書信的形式敍述一對青年的愛情故事,曲折地反映了陳夢家苦悶的內心世界。
1931年夏,陳夢家畢業於中央大學,獲得律師執照,從南京小營移住市郊蘭家莊。7月,應徐志摩之邀赴上海,住天通庵,負責編選新月詩派的主要代表作--《新月詩選》。陳夢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選出前、後期新月詩派主要詩人的代表作共十八家八十首,把這些處於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社會地位與政治思想傾向的詩人在藝術流派的體繫上聯系起來。他在這部詩選集的《序言》中,從新詩發展史的角度,總結了新月詩派的藝術理論,指出新詩十多年來的成績猶如長江的涓涓的水源,尚"在山澗裏悄悄走著生命無窮的路",而新月詩派"自己相信只是山澗中一支小小的水",在"忍耐的開辟新的路子。"並表示"主張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差不多是我們一致的方向","態度的嚴正又是我們共同的信心。"他的這些理論主張未出徐志摩藝術思想的巢臼。
1931年9月,徐志摩將《詩刊》交予陳夢家主編。11月19日,這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詩哲"在濟南附近的黨家莊觸山墜機身亡,導師的臨終遺言與悲劇性的命運引起陳夢家內心的震動和深沉的思索。他在徐志摩逝世後的第四天,創作了新詩《致一傷感者》,批判了感傷主義的思想情緒:傷感在窮人是一件奢侈的事,/快樂在人手上,也在人心上。/--世界不全是壞的。
不久,陳夢家在其主編的《詩刊》第4期《敘語》中對後期新月詩派創作的"題材走到今天太狹隘了"的現象深為不滿,表示"很想把新詩的內容更要擴大"。這一些,預示了他創作思想轉變的資訊。
第二階段
1932年1月,陳夢家編完了老師徐志摩的遺稿《雲游》集,整理了自己19丑年夏季後的詩稿,結集為《鐵馬集》,便毅然停辦了後期新月詩派的刊物《詩刊》,結束了交織著迷惆與痛苦的學生時代。
正當陳夢家規劃自己未來生活的時候,"一·二八"戰爭爆發了!十九路軍在上海抵抗日寇的隆隆炮聲震醒了深埋在詩人心底的熾熱的愛國主義激情。戰爭的第二天,他即與同學劉啟122旅旅部,參加抗日宣傳工作。陳夢家等人隨122旅旅部自南翔經劉行、嘉定、楊行、顧家宅、真如、大場一線向蘊藻濱前線挺進。2月1日軍隊進駐南翔鎮時,陳夢家在車站佇立三天三夜,目睹無家可歸的婦孺老幼在雨雪中踉蹌行走,滬寧線上的難民行列婉蜒長達數十裏。他心如刀絞,寫下《哀息》一詩,發出"誰教我們這樣的?"的責問。2月13日,部隊在季家橋與日寇雪中大戰。122旅第5、6團任前鋒,與敵寇肉搏終日。陳夢家等親臨火線,搶救傷患。他看到勇敢的中國士兵們在彈雨中無畏地沖殺,掛彩的傷患染成了
血人,有的戰士犧牲時仍保持著托槍瞄準的姿勢。田野上到處是抗日誌士的新墳。在戰士墓前,陳夢家寫下了動人肺腑的悲壯詩篇--《在蘊藻浜的戰場上》:在蘊藻浜的戰場上,血花一行行/間著新鬼的墳墓開開在雪泥上:/那兒歇著我們的英雄--靜悄悄/伸展著參差的隊伍--紙幡兒飄。/蒼鷹,紅點的翅尾,在半天上吊喪。現在躺下了,他們曾經挺起胸膛/向前沖鋒,他們喊殺,他們中傷,/殺了人給人殺了,現在都睡倒/在蘊藻浜的戰場上。交給你,象火把接著火,我們盼望,/盼望你收回來我們生命的死亡!/拳曲的手握緊炸彈向我們叫:/那兒去!那兒去!聽我們的警號!/拳曲的手煊亮著一把一把火光/在蘊藻浜的戰場上。
他還在季家橋前線用民歌的風格寫下《老人》一詩,描繪農民對故上的熱愛。這些在抗戰前線寫下的史詩般的作品,是"一·二八"事變珍貴的實錄。詩人在構思時"有意擺脫所有形式的羈絆"(《〈夢家存詩〉自序》),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標志陳夢家新的創作階段的開始。
2月下旬,陳夢家從淞滬前線返回上海。3月,應聞一多先生之邀到青島大學任聞先生的助教,並在聞先生的指導下,開始研究甲骨文。4月,陳夢家修改他在淞滬前線所寫的詩,結集為《陳夢家作詩在前線》。
他在青島寫下的詩,如《海》、《小詩》,已完全脫開格律化的巢臼,另闢蹊徑。他後來談到其創作前期的格律化新詩時說:"有人認為這就是我的好處,是錯了。""這把鎖壓壞了我好多的靈性,但從這些不自由中,我只掙得一些個造字造句的小巧。"(《〈夢家存詩〉自序》)在創作實踐上,前期新月詩人大多初期作品形式自由,後來慢慢走上格律化的路,後期新月詩人如陳夢家、方緯德則大半是初期作品格律謹嚴,後來邁向形式自由的路,這個文學現象表明新月詩派形成和解體的過程。年青一代新月詩人紛紛感受到脫離社會現實嘗試形式上的實驗是條絕路,各自努力探索新詩發展的新途徑。
1932年夏天,聞一多與陳夢家相繼離開青島去北平。臨行前師生登上泰山,敞襟臨風,飽覽祖國山川的秀色,這在陳夢家的心裡留下了難忘的印象。9月,聞一多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陳夢家也由燕京大學宗教學院教授劉廷芳推薦,到該院學習。後為院長趙紫宸所望重,並與其愛女趙蘿蕤女士締給良姻,成為終生的知友與伴侶。
1932年10月,日寇的侵略魔爪已伸向關內,整個華北處於危急之中。是月22日,陳夢家應邀在北平青年會南廳發表題為《秋天談詩》的講演。在講演時陳夢家大聲呼籲:"讓我們個人的感情漸漸溶化為整個民族的感情,我們的聲音化作這大群人哀泣的聲音,不只是哀泣,還有那種在哀泣中一聲復興的願望。"
1933年初,日寇的鐵蹄終於踐踏在熱河的土地上,陳夢家義憤填膺,決心自行出榆關到前線為保衛祖國效力。1月13日,方緯德、瞿冰森等同學在北平東城燈市口燕京校友會召開歡送會。次日淩晨,陳夢家離北平經古北口奔赴塞外。途中目睹奇麗峻偉的塞北風光,愛國的赤子之情油然而生。他根據那時的觀感所作的《古北口道中》、《承德道中》等詩篇,詩風雄闊奔放,別是一番氣象。
1933年3月初,由於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熱河不戰而失,整個華北處於危急之中。陳夢家滿腔的報國熱忱付諸東流,他悲憤地從前線返回北平。是年9月,他到安徽蕪湖任廣益中學的國文教員,住在獅子山青陽廬。在蕪湖陳夢家創作了兩部氣勢磅礴、構築宏偉的抒情長詩《往日》與《泰山與塞外的浩歌》,達到了他詩歌創作的頂峰。《往日》是用長詩形式回顧自己經歷的作品,分《鴻蒙》、《昧爽》、《陸離》三章,風格奇幻瑰麗,多姿多彩,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力作,顯示了詩人過人的才氣。八百行的長詩《泰山與塞外的洽歌》更是新詩苑中的一朵奇葩。火焰般迸噴的愛國主義激情如崩雲裂岸的浩盪大江奔瀉於一氣呵成的湍急的詩行間,令人目不暇接。
此詩蒼涼悲壯,論者以為兼有"李白詩中的涵養"和"岑參邊塞詩的氣魄"。它是作者回顧當年在山東登臨泰山與出塞抗敵時的觀感而作。它與同時所作的《西山野火》、《黃河謠》等愛國主義詩篇不愧為我國新詩史上的佳作!
1934年1月,陳夢家的詩集《鐵馬集》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同月,陳夢家赴北平為燕京大學研究院研究生,專攻古文字學。這時他的主要精力已移向學術研究,但課餘常在津、滬《大公報》的文藝副刊及《文藝月刊》、《新詩》月刊等報刊上發表詩作。他後期的詩作,詩風老成,技巧純熟,但已失卻了前一階段的激情,表現一種"想在百袖衣上捉蝨子,曬太陽"(《小廟春景》)的閑適自如的意趣。1935年8月,陳夢家從他歷年所作的100餘首詩中精選出23首,結集為《夢家存詩》,以作為其"七年寫詩的結賬"。他在詩集的《自序》中總結了自己創作道路的成敗得失,傾訴了自己心目中的審美理想。然而,詩人不久即放下了他的詩筆,使我們無以領略他心中所盤旋的詩美的極致了。
第三階段
陳夢家在藝術上的成就,一直為文學史家們所稱道。陳夢家自稱最歡喜抒情詩,他的主要藝術成就確在抒情詩上。在創作中,他首先著力的是塑造特具個性的抒情形象。綜觀陳夢家的詩作,可以體味到一個飄逸的虔誠的青年詩人的總體形象。
每個作家都在他的創作中實踐他的美學追求,詩歌這種精緻的文學形式尤為集中地體現了作家的審美理想。穆木天說陳夢家的詩"好如一片秋空,具有著靜閑的優然的美。"(《〈夢家詩集〉及〈鐵馬集〉》)確實道出了它的審美特徵。閱陳夢家的詩,處處感受到一種純練而質朴的美。陳夢家的詩意境和風格雖淡如輕煙,"卻不陷於一看興盡的境地"(希雋:《論〈夢家詩集〉》),給人無窮的回味。他的詩具有豐富的哲學意味與深沉的內蘊。
陳夢家的詩歌創作,無論在藝術思想還是表現手法上都受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甚深。他尤為推崇布萊克那種"在簡易的外表後面隱藏著深刻的人生見解"的詩風(見阿尼克斯特:《英國文學史綱》)。對於布萊克詩中所彌滿的那種略帶神秘感的哲理情趣,陳夢家也深得其中三味。英國詩人霍思曼好在結尾處出奇制勝、造成餘味無窮的藝術效果的所謂"戲劇的拂拭"的技巧,以及布萊克用重迭復遝的詩句表現情感的手法,都被陳夢家巧妙地運用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中,顯示了他的藝術造詣。
陳夢家在三十年代的詩名很大,曾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1936年在倫敦出版的第一部英語版的中國新詩選本--《中國現代詩選》中曾選入他的詩。陳夢家評論徐志摩在新詩史上的歷史貢獻時說:
在這小小十年中,志摩先生盡了他的力在創造新詩的風格,並介紹西洋的詩歌……不光是詩的形式,就在內容上他主張溶合一切,讓詩代表時代或民族不可錯誤的聲音,也成為一個人靈魂真實的歌唱。(《(詩刊)敘語》)
陳夢家對新詩的貢獻也是在這些方面。但正如臧克家所評價陳夢家的:"他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年輕,高才,缺乏的是實生活,是人生艱苦的磨煉。"(《我的詩生活》)因而他的歌喉始終沒有融人大時代的群眾的合唱中。
1936年9月,陳夢家獲碩士學位,留燕京大學中文系任助教,從此全力專注於中國古文字學、古史學的研究。在聞一多先生的指導下,不少後期新月詩人如孫毓棠、俞大綱、孫洵侯都由詩人成為學者,走上同一條路,這決不是偶然的巧合或興趣的轉移,而是出自深沉的愛國主義精神,誠如聞一多先生所自述的:要當"殺蠢的芸香","因為經過十餘年故紙堆中的生活,我有了把握,看清了我們這民族,這文化的病症,我敢於開方了。"(《給臧克家先生》)這也是陳夢家所孜孜以求的。
考古學家陳夢家
1937年7月,抗戰爆發,陳夢家由聞一多先生推薦,到長沙清華大學教授國文。是年秋,赴昆明西南聯大任教
1944年秋,經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和清華大學金岳霖教授介紹,到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古文字學,1947年夏,曾歷游英、法、瑞典、丹麥、荷蘭等國。他在國外以極大的愛國熱情與驚人的毅力,備嘗艱辛,致力於收集流散於歐美的我國銅器資料。1947年秋,他拒絕別人勸他留住美國的要求,毅然啟程回歸祖國,繼續在清華大學任教。1952年,轉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並兼任考古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考古學報》編委、《考古通訊》副主編。解放陳夢家先生以極大的愛國熱情投身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古文字學、年代學和古史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在國內外贏得很大的聲望。他業餘與詩人郭小川、艾青等時相過從,並寫過文藝短評與詠物寫景的小詩,很受讀者歡迎。
陳夢家詩詞摘錄
陳夢家的詩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藐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一九二九年一月

C.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首詩——《天真的預言》: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 天真的預言,參悟千年的偈語。 一直都想天真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花開花落,都是我歡喜憂傷落淚的理由。沙來沙往,浪花記取我的每一個足跡。 掬一泓清泉,濯洗心靈的窗,路人皆是美麗的風景,卻永遠走不進我的門。 或許,我們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天堂里孤獨舞蹈,彼此欣賞的同時,也在彼此遠離。我們擁有一個世界的時候,或許也正在隔離無數個世界。 一葉可以見如來,一葉卻也可以障目,不見泰山。 一葉落,天下真已都是秋?一枝出牆,便可真知春滿園? 這樣的預言,或許真的是天真的。只是我們用來自我安慰,自我逃避的一個借口。 這樣去理解,定會被很多人恥笑。 作為高考作文,或許會離題,得零分。出題者的本意,是要大家從細微處見真知,是希望從一件小事寫起,卻論證一個關於人生的大道理。 一朵小小的花兒,卻揭示了生命的全部過程。 一顆小小的露珠,卻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 一個隨意的習慣,卻可能改變你的人生。 一句輕輕的問候,卻可能給人一生的溫暖。 如果,在考場上,我一定會這樣寫。 可是今日,看著考場門口熙熙攘攘的考生和焦急等待的家長,忽然想,這短暫的9個小時,難道真的便成就了永恆? 一個世界,是否真的這么輕易就能被構建和倒塌?但事實是,很多人的命運就因為今日的這句話而從此改變。 就好象多年以前的自己,沒有任何徵兆的,走了一條自己陌生的路。 我在很多年以後才能接受這個改變。終於承認,其實所有的結局在起程的那一刻都已經被寫好。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地讀完它。 今日的高考,只是另一場預言的開始。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都能帶著天真的期盼去相信,自己的世界是最精彩的。無論在哪一個枝頭,都可以開出最美的花。 我在我的天堂里為他們祝福。明日,他們各自天涯。去自己的美麗新世

D. 一朵野花 陳夢家 閱讀答案

不屈來不撓,自信,自強自 ,豪情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春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這一句詩寫出了文中野花的那種不屈不撓和他自信的品質,作者還贊美了一朵野花的生存態度。而這一種品質也是我們應該具有的,這一句詩也告訴了我們不要悲觀,不要自哀,即使生命短暫,也可以輝煌,也可以燦爛。

E. 清晨大地上的一朵野花 閱讀理解

一、野花的象徵意義
答:象徵那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人生真諦的人。

二、文專章開頭的修辭手法及屬好處
答:設問。易引發讀者共鳴

三、「多麼快活,多麼開心,多麼高貴」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
答:排比。體現野花清新自然的純潔之美才,不被世俗所困。

四、從格式與寓意方面談談對倒數二、三節的感受。
答:對偶。在世俗的混沌中,野花時時保持清新自然的美好心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F. 高中散文閱讀 急!

這個鏈接里有不少高考散文模擬題http://tdyw.sde.net/Article_Class2.asp?ClassID=96
這里再貼幾個
(一)存在的理由

【閱讀導引】
世界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事物的總和,可以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沒有它們,便沒有了世界,至少說世界便不會如此之完美。作為人,乃是萬物的主宰,我們每個人是否曾經認真地思考過自己存在的理由呢?如果你讀了林清玄的《存在的理由》,也許對你的思考會有所裨益。
【原文】
每到一個地方,我總會撿一些當地的石頭回來作紀念,有些朋友無法理解,會問我:「石頭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石頭並沒有真正的價值,它是一個地方最好的紀念,是金錢也不能買到的。」我說。
在我們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一個石頭、一朵野花、一株小草都是在訴說自己的價值,只是有緣的人才能看見罷了。
一個黑色的石頭可能比一張鮮紅的緞子更明亮。
一件母親縫制的粗布衣裳,卻比閃閃發亮的新衣更溫暖。
一棵林間的小樹,有時比嬌貴的蘭花更令人動容。
甚至連每個人都有存在的理由吧!有些為愛存在,有些為學習存在,有些為生命的美好而存在。只有一個人確定了自我存在的理由,才可能成為更自信、更深情、更溫柔的人。(文/林清玄)
【閱讀訓練】
1.作者是按照怎樣的寫作思路來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石頭並沒有真正的價值,它是一個地方最好的紀念,是金錢也不能買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於一個人來說,確定「自我存在的理由」是否重要?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說:「一件母親縫制的粗布衣裳,卻比閃閃發亮的新衣更溫暖。一棵林間的小樹,有時比嬌貴的蘭花更令人動容。」你能說出這是因為什麼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審美的眼光去看世界,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事物,都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請仿照例句,補寫句子,來表達你的審美感受。
例:1.白雲點綴著藍天。
2.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
春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查閱畢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用其中精闢的語言來概括你自我存在的價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打碎的蘭花

【閱讀導引】
修身養性,乃是做人之要務。可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能真正悟出修養之道者,委實不多。《打碎的蘭花》中的禪師,應該算是為數不多的得道高人了,不然的話,他怎麼會有那樣豁達的性情?
【原文】
有一位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雲游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里的蘭花。在這段時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 「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里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禪師說得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 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掛礙。因此,蘭花的得失, 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所以我們的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在生氣之際,我們如能多想想:「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生兒育女的。」那麼我們就會化解我們煩惱的心情而獲得另一番安詳。(文/佚名)
【閱讀訓練】
1.文章開頭強調「禪師非常喜愛蘭花」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禪師與常人有何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禪師對弟子不慎打碎蘭花一事的態度,你認為具有怎樣的心態才能成為有修養的人?(用《岳陽樓記》中的句子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一個人怎樣才能過得快樂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生的棋局

【閱讀導引】
觀人對弈,往往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二人開戰,若是有人從旁指點,那常常會讓雙方都亂了方寸。於是乎,那「楚河」「漢界」便有了「觀棋不語真君子,河邊不缺多嘴驢」的警示之語。下棋人不喜歡觀棋人多嘴,是為了顯示自己有主見,況且走錯棋也沒什麼損失,不就是一盤棋嘛,誰都輸得起,可我們誰能輸得起人生?誰能輸得起人生的棋局?朋友啊,人生之旅,如能常有旁觀者善意的提醒,也許能使你常常立於不敗之地。不管你信不信,當你讀完劉墉的《人生的棋局》,你一定會參透到人生的這一真諦。
【原文】
人生就像是一場棋,對手則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有的人能預想十幾步,乃至幾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幾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
與高手對招,常一步失策,滿盤皆輸。但是高手下棋,眼見的殘局,卻可能峰迴路轉,起死回生。
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飛,但是常忙中有錯;有些人下棋又因起初長考太多,弄得後來捉襟見肘。
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認輸;有些人下棋,稍見情勢不妙,就棄子投降。
棋子總是愈下愈少,人生總是愈來愈短,於是早時落錯了子,後來都要加倍苦惱地應付。而棋子一個個地去了,愈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贏,固然漂亮;輸也要撐得久。輸得少,才有些面子。
所幸者,人生的棋局,雖也是「起手無回」,觀棋的人,卻不必「觀棋不語」,於是功力差些的人,找幾個參謀,常能開創好的局面。但千萬記住,觀棋的參謀,也有他自己的棋局,可別只顧找人幫忙,而誤了他坪上的廝殺。
如果你不知道計劃未來,必是個很差的棋士;如果你沒有參謀,必是很孤獨的棋士;如果你因為輸不起,而想翻棋盤,早早向人生告別,必是最傻的棋士。
請問:你還有多少棋子?你已有多少斬獲?你是不是應該更小心地,把所剩無幾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文/劉墉)
【閱讀訓練】
1.棋風能顯現一個人的性格,「落子如飛,但是常忙中有錯」的人有著___________性格,「起初長考太多」而「後來捉襟見肘」的人有著____________的性格。
2.為什麼對於「人生的棋局」,觀棋的人不必「觀棋不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舉了幾種下棋人的表現,你最贊賞那種人的表現?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所剩無幾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的深刻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如果你不知道計劃未來,必是個很差的棋士;如果你沒有參謀,必是很孤獨的棋士;如果你因為輸不起,而想翻棋盤,早早向人生告別,必是最傻的棋士」中,你獲得了怎樣有益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參考答案:
(一)
1.由石頭的「價值」談到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繼而推及「每個人都有存在的理由」。
2.作者說「石頭並沒有真正的價值」,是說普通的石頭不可能像珠寶一樣待價而沽,但在他看來,石頭有著特殊的紀念價值,而且這種價值「是金錢也不能買到的」。
3.很重要。因為一個人只有確定了自我存在的理由,才可能成為更自信、更深情、更溫柔的人。
4.因為在「母親縫制的粗布衣裳」里滲透著人間最寶貴的親情,所以它「卻比閃閃發亮的新衣更溫暖」;而「一棵林間的小樹」,在它的身上有一種任憑風吹雨打,卻自強不息的精神,所以它「有時比嬌貴的蘭花更令人動容」。
5.如:春風又綠江南岸 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春風吻上了我的臉 (言之成理即可)
6.對於我們的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重復的孤本」,對於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成品」。
(二)
1.為寫弟子打碎蘭花後的恐慌作了鋪墊,同時也襯託了禪師的超塵脫俗、心無掛礙。
2.常人牽掛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情緒容易起伏變化,而禪師能看得開,心無掛礙,外物的得失不會影響他心中的喜怒哀樂。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凡事要想得通,看得開,要不計個人得失,要多想一想快樂的事情,切不可自尋煩惱。(言之成理即可)
(三)
1.隨意草率謹小慎微
2.因為人生非常寶貴,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使自己的人生變得精彩,都有責任使他人的人生變得精彩,觀他人的「人生的棋局」,適時地提個醒,做個參謀,能使其少出錯兒,這是件與人為善的大好事,既然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所以對於「人生的棋局」,觀棋的人不必「觀棋不語」。
3.此題不求統一答案。可贊賞「能預想十幾步,乃至幾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的人,因為這種人有很強的預見性,能未雨綢繆、應付自如;可贊賞「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認輸」的人,因為這種人有韌的戰斗精神,有不輕易言輸的拼搏精神;也可贊賞「眼見的殘局,卻可能峰迴路轉,起死回生」的「高手」,因為他們具有處變不驚、從容應對的心理素質。
4.要珍愛生命,使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精力發出最大限度的光和熱。
5.我們應該樹立理想,明確計劃,團結協作,勇於拼搏。

G. 闃呰諱笅闈㈢殑璇楁瓕錛屽畬鎴1-4棰樸 鎮煎康涓媯墊灚鏍 娉 鐗 奼夋垜鎯沖啓鍑犻〉灝忚瘲錛屾妸浣犳渶鍚庣殑緇垮彾淇 鐣欎笅鍑犵墖

1. 棣栧厛鐢變簬榪欎釜琚浼愬掔殑鏄鏈楂樺ぇ鐨勬灚鏍戱紝瀹冪殑闇囧姩澹板ぇ錛涘叾嬈℃槸瀵逛簬榪欐牱涓媯甸珮澶х殑鏋鏍戠殑鍊掍笅鎰熷埌鎰ゆ掑拰鍝浼ゃ
2. 鈥滄竻棣欌濇湰韜鏄涓縐嶅棶瑙夛紝榪欐槸鐢卞棶瑙夎漿鎹涓哄彟涓縐嶆劅瑙夈備漢鐨勨滃績鐏碘濇劅鍙楀埌鐨勨滈槾鍐封濓紝瀹為檯涓婃槸鐢變簬鐢熷懡鐨勬瘉鐏銆
3. 琛ㄩ潰涓婄湅錛屾槸鍐欐灚鏍戠殑鍊掍笅浣垮北涓樺彉鐭浜嗭紝瀹為檯涓婃槸鐢ㄦ嫙浜虹殑鎵嬫硶錛屼綋鐜頒簡鐢熷懡閬鎵兼潃鐨勬偛鍝銆
4. 鏋鏍戝凡緇忎笉鍗曠函鏄涓媯墊爲鐨勫艦璞′簡錛屽畠浠h〃浜嗕竴綾諱漢錛屼笉鏀懼純鐪熺悊鑰屾儴閬榪瀹崇殑浜恆傛灚鏍戝掍笅浜嗭紝瀹為檯涓婃剰鍛崇潃鐢熷懡鐨勮璺佃笍錛岃鎵兼潃銆

熱點內容
荷花會軟體 發布:2024-11-27 08:21:27 瀏覽:788
玫瑰金銅板 發布:2024-11-27 08:20:46 瀏覽:379
七夕節信封 發布:2024-11-27 08:20:37 瀏覽:503
鬱金香紫的如什麼 發布:2024-11-27 08:20:35 瀏覽:501
長得像百合的鬱金香 發布:2024-11-27 08:10:10 瀏覽:730
新娘鮮花頭飾 發布:2024-11-27 08:10:01 瀏覽:657
關於鬱金香的唯美詩句 發布:2024-11-27 08:10:00 瀏覽:453
斷頭花花語 發布:2024-11-27 08:04:19 瀏覽:20
木有櫻花 發布:2024-11-27 08:03:31 瀏覽:175
鮮花餅烤爐 發布:2024-11-27 08:03:29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