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日本七夕節

日本七夕節

發布時間: 2020-12-30 05:36:24

⑴ 日本也過七夕節嗎

傳說有一位身穿羽衣的仙女從天而降,羽衣卻在她沐浴的時候被偷走,仙女找到了偷走羽衣的男子,並和他結婚生子。後來,仙女找到羽衣,就此返回天界。

再後來,男子也獲得了登天的方法,就到天界去尋找自己的妻子,剛一到達天界,他就遇到了仙女的父母,他們給他出了很多難題,但男子在仙女的暗中幫助下克服所有難關。

一千三百年前,七夕文化被遣唐使們帶回日本,最初作為中國傳統的七夕文化傳入日本後,經歷了從全盤模仿到本土化的過程,逐漸變成了日本獨特的風俗傳統,與之相比,我國的七夕幾乎變成了“購物節”,七夕文化在現代社會並沒有被廣泛傳承,節日原本的內涵也逐漸被遺忘,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的事情。

⑵ 日本七夕節是什麼時候

摘錄網路:
日本七夕節源於中國,經過多年的演變,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專節日之屬一。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歷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歷,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歷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歷七夕大致相同。
希望有所幫助

⑶ 今年的日本七夕節是什麼時候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專

慶祝活動。

本來跟中國一屬樣,是舊歷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

很少地區沿用舊歷,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歷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台

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歷七夕大致相同。

在日本傳說,織女不但要賜給孩子們巧手,還要負責滿足各種願望。中國七夕節是祈求好手藝和祈禱得到愛情,在日本七夕節(Tanabata)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只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此外還要在院子里擺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請求織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書法、裁衣等手藝能有所進步。 慶典結束時,這些供品將被放到河裡順水漂走,以此象徵著自己的心願能夠到達天河。

⑷ 七夕節在日本的習俗

日本的七夕節習俗有舉行七夕祭、七夕詩會,穿針乞巧等。

日本的「七夕內節」源自容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裡,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願樹。

在一些大型的慶祝典禮上,還會舉行竹飾(由掛許願短簽演變而來)大賽,由當地的幼兒園、小學等學校組織或者公司,創作各自的竹飾,進行評比,選出最有特色的幾個進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⑸ 日本七夕節與中國七夕節有什麼區別

首先日本的七夕節文化是由中國傳入的,可是文化在傳遞的過程中,總是會回產生本土化,就像中國特答色一樣。
因此日本也產生了屬於自己的七夕特色。
這個特色非常有意思,盒子把它稱呼為「七字強迫症。」
因為古代日本在七夕節里對於七這個數字有很大的執著。
具體表現為——
在七夕節那一天,要做跟七有關的活動。
比如要向神佛獻上七種貢品、七種游戲活動、七百首漢詩、七百首和歌、七百個球、七瓶酒、七種音調的管弦,還有要在七色舟裡面上供等等。
這種跟七有關的活動,在日本又被稱呼為「七游」。
當時還有一句話——
「七夕采七草,七日上供。」
人類對於某些數字總是認為其中蘊含著神秘的力量,例如西方的十三,中國的八,而日本人則是非常喜歡各種統一的數字。

⑹ 日本的七夕節,跟中國的七夕節一樣嗎

在日本也有」七夕」這個節日,雖然發音上有所不同,但是寫出來的漢字是一內樣的。
據說,容七夕這個節日是在6世紀的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同樣人們也聽說過牛郎織女的傳說。與中國不同的是,在日本的很多地方是在陽歷的7月7號或8月7號這一天來慶祝七夕節,也有部分地區還是在陰歷7月7來舉行活動。此外,七夕節在日本並沒有情人節的意思,日本人會用竹子紮成一棵樹,在五顏六色的紙條上面寫上自己的願望,再系在樹上面。七夕節裡面最熱鬧的地方可能就要屬日本的商業街了。每逢這個時候,商業街都會舉行「七夕祭」,是一種類似於我們國內的廟會的活動。在七夕這一天,整個商業街都會被裝飾得五彩繽紛,吸引顧客前來購物遊玩,到了夜晚,有的商店街還會舉行焰火大會來襯托節日氣氛。

⑺ 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七夕節的區別在哪裡

1、七夕由來的不同

中國的七夕:

七夕節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我們目前所知有關七夕的最早文獻資料。

傳統七夕是女性節日,它主要強調「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古代婦女七夕乞巧也屢屢在唐詩宋詞中被提到,唐朝王建有詩雲:「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七夕還通過牛郎織女的故事來強調兩性的愛情忠貞。《漢武故事》里記載,漢武帝跟仙後西王母相愛,西王母讓青鳥作為信使和他傳信。據說西王母要來的時候,由青鳥先來報告,西王母跟漢武帝相會五次,都是在七夕。漢朝在宮廷里就過七月七,用紅絲繩把手纏起來,叫連愛,把愛連起來。所以七月七從漢朝開始就突出愛情主題。

也有學者認為,七夕是父權社會出現之前的神話母題,是請神下凡又送神上天的儀式,乞巧的最初意思為向天神乞橋,「乞求溝通的橋梁」。

此外,七夕還與科舉考試有關,據說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舉考試的神仙。

日本的七夕:

誕生於中國的七夕節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與日本本土的祖靈信仰和棚機津女信仰融合,包含了更多與日本佛教有密切聯系的「穢祓」(去除污穢)思想,頗具日本特色。

日本七夕節吸收了中國七夕節的浪漫元素,又融入了日本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如今已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歷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歷,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歷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歷七夕大致相同。

2、七夕習俗不同

中國的七夕習俗:

中國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浙江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若無公雞報曉,牛郎織女便能永不分開。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而後,大家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扎店購買「七姐衣」,於當晚用來「拜七姐」。

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在坪洲及西貢,分別有兩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日本的七夕習俗

日本的七夕節和人日(1月7日)、上巳(3月3日)、端午(5月5日)、重陽(9月9日)一並列入日本的五節供,是國家的固定節日。每年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七夕節慶祝活動,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為「日本三大七夕」的安城七夕、仙台七夕和平冢七夕。

與中國的七夕習俗有所不同,在日本,七夕到來之前和當天,人們會舉辦一些活動以示慶祝和紀念,如選美比賽、馬拉松、七夕舞會等。

同時,七夕也被認為是訴說心願的日子。

這一習俗從江戶時代一直流傳至今。人們把自己的心願寫在五色彩紙上,日語裡面叫做「短冊(たんざく)」,綁上絲線然後掛在竹林或放入江河中,以此來祈求自己願望的實現。每年七夕到來之前,大學里的圖書館、家附近的超市、車站的大型商場就開始准備,到處都可以看到供人們寫願望的紙條和掛願望的柳枝。

也正是由於這一習俗,日本的七夕更被人們當做是小孩子的節日而不是情人節。

⑻ 七月七日是日本什麼節日

七月七日是日本的七夕節。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現已成為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現在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在日本,七夕節反而是孩子們的節日。之所以有這樣的習俗,原因在於最初孩子們是利用這個節日向織女祈求一雙巧手。傳說中的織女心靈手巧,七夕時她夫妻相會,心情自然很好,這時候向她祈求,被允準的可能性很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織女責任越來越大,已經不但要賜給孩子們巧手,而且要負責滿足他們的各種願望。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新瀉、山梨等地區,一到七夕,各家各戶就會做一些人偶掛在自己的門前,寓意希望「能縫制出越來越漂亮的和服」、「能夠將孩子順利的撫養成人」,有的地方還有代表「將和服借給牛郎和織女」的意義。

2、吃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面的習俗,可以說,掛面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麥和米粉和在一起,擰成繩子一樣的細長狀,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3、吃掛面

平安時代的書籍中記載「七夕吃掛面大病不生」,從很久以前開始,皇宮里就有七夕吃掛面的風俗。之後這個風俗在老百姓中流傳開來,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熱的夏天,掛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對預防食慾不振和夏日厭倦症很有功效。

4、七夕紙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紙衣被當作驅除不詳的方法。繼承古代人,為了能夠避免在7月,這個馬上就要迎來豐收的季節,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帶來的災難,人們一直延續著用紙衣來乞求風調雨順。

⑼ 古代日本七夕節,沒有牛郎沒有鵲橋,卻有相撲壯漢,你願意過嗎

壯漢相撲的七夕節,也可以吧,就是覺得沒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來的浪漫。但是跟心愛的人在一起無論做什麼都是愛吧,畢竟節日只是提醒大家,而和誰在一起才是重點。

雖然,現在有很多外來文化。但是我們不能崇洋媚外,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我們中國的文化才是我們真正應該予以守護的東西。偶爾去感受一下異國風情挺好的,但是最美的文化依然是我中國文化。

⑽ 日本古代的七夕節是不是沒有牛郎卻有相撲壯漢

(日本七夕祭場景)

文史君說:

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悠久,而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原本源於中國的文化在傳入日本以後卻經歷了不一樣的改變。日本的七月七原本另有“作為”,在不斷吸收內化了中國七夕文化後,日本也逐漸發展出了頗具日本特色的七夕文化。從引入、接收,到本土因素的滲入與語境置換後的本土化改造,對面臨傳統節日現代性轉型的我國,也是有些經驗可以借鑒的吧。

熱點內容
送你一支玫瑰花 發布:2024-09-20 08:54:50 瀏覽:306
紅葉榕樹盆景 發布:2024-09-20 08:42:39 瀏覽:718
鮮花竹子草 發布:2024-09-20 08:41:53 瀏覽:938
白纓杜鵑花 發布:2024-09-20 08:41:51 瀏覽:643
鮮花牡丹美圖 發布:2024-09-20 08:41:44 瀏覽:941
梔子花的頭 發布:2024-09-20 08:41:07 瀏覽:432
大碗玉蘭花 發布:2024-09-20 08:36:23 瀏覽:835
深圳招聘花藝講師 發布:2024-09-20 08:20:45 瀏覽:297
花卉春風 發布:2024-09-20 08:03:20 瀏覽:1
西蘭花蒸泥 發布:2024-09-20 07:56:56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