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我過得不是情人節是正月初七

我過得不是情人節是正月初七

發布時間: 2024-07-16 14:18:57

『壹』 元宵節才是中國情人節為什麼這么說

之所以說元宵節這天才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是有來歷的:因為在古代年輕女子是不被允許參加一些集體性的活動,但是在元宵節這天她們卻可以結伴出去賞花燈。那天許多未婚男女,都會借著這個機會去找尋自己的另一半,以此促成自己的美好姻緣。

七夕情人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關於這天一直流傳著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據說七夕這天牛郎和織女會通過鵲橋相見、約會,以解相思之苦。七夕情人節除了包含愛情的寓意,還有著「乞巧」、「乞福」的內涵。

不過七夕情人節因為宣傳力度不夠、活動內容過少,熱度一直不能和2月14那天的情人節相比。雖然這只是簡單的一個節日,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目前我國傳統節日所處的困境,熱度不夠。

在我看來,情人節也只是一個象徵意義或者說是一種表達方式,對於愛情來說並不是很重要。我認為只要心中有愛,相愛的兩個人完全有能力把每天都過成「情人節」。

『貳』 2016年情人節是哪一天

2016年的西方情人節在2.14這一天,也是在農歷正月初七。

共2圖>02

2016年的中國情人節在8月9號,也是很有古老寓意的七夕情人。

共3圖>03

2016年的白色情人節是3月14日 農歷 二月初六

2016年情人節怎麼過有意義共2圖>01

她一回來你就先送花,再者就燭光晚餐,在這種有情調的環境下喝紅酒最浪漫,吃完後兩個人一起看影片,接著把蛋糕拿出來一邊看一邊吃,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

共2圖>02

在情人節當天布置下房間吧,准備好氣球。都要心形的或者圓形的跟好朋友一起吹氣球扔房間,裡面滿滿的氣球,增添了不少浪漫氣氛哦。

共2圖>03

送花還有一個更浪漫的方式,那就是從現在起到情人節那天,每天都堅持送花給她。嬌艷如花兒一般的女人,更需要你用心去呵護,一點點用心的小驚喜,足以打動她的心。浪漫的玫瑰花代表愛情,每日不間斷的送花代表你對她的愛綿延不絕,天長地久,相信這樣精心准備的創意送花法,將為你心愛的她帶來最難忘的情人節。

共4圖>04

當面對社會現實時,我們會發現這種純粹愛情的脆弱,門當戶對,物質條件成為一道道門檻,攔住了一對對嚮往這種純粹愛情的情侶。一生只送一人的玫瑰滿足了女人所有的對愛情的嚮往、對浪漫的追求。一輩子只能送給一個人,沒有辦法更換,這個浪漫的概念使它成為女人最想得到的禮物。

『叄』 七夕和元宵那個是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和七夕節都是中國的情人節。大部分人認為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有少部分人說,其實元宵燈會是古代情人相會的日子。

★元宵節:提燈籠、猜燈謎、吃元宵,本是中國傳統民俗中非常重要的元宵佳節,現在卻有了一個新提法———「中國的情人節」。

◎農歷正月十五。古代燈會約見意中人的習俗。

◎特色:逛燈會、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所以元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宋代歐陽修有一首《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元宵夜情侶們相會的詞句成為千古絕唱,生動地表現出了古代情侶元宵約會的情景。烏金西墜,華燈初上,一對對情侶相約佳節,至於是手執一枝玫瑰赴約,還是互贈詩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

元宵節始於漢朝,興於唐代。翻開一千多年來中國文人墨客們詩詞歌賦,不乏描寫元宵之夜情人幽會的情境。如辛棄疾的「眾里尋它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至今廣為傳誦。

元宵節又稱燈節。有了燈會,就缺少不了燈聯。既然是燈節,又是情人節,那麼情與燈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不消說,燈聯必然要成為情的媒介。在眾多的元宵燈聯故事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恐怕要數下面這一則了。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巧遇一個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則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讀後,一時未能對出,便默默記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說巧不巧,考題正好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對出,並被取為進士。返鄉途中,當王安石再次路過那戶人家時,聽說那招親聯仍無人對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結果被招為乘龍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王安石真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便撿了兩個天大的便宜。我想,此後王安石應該是每年都該與夫人好好地過上一回情人節了吧。

在台灣省,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農歷七月七日,牛郎織女可以相會。元宵節,女孩子藉著看花燈之介面,有認識男孩子的機會,給古代的少女們帶來了更多的歡樂。

★七夕節: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俗稱「七夕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此節源於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故事,因為關乎愛情,故「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特色:乞巧、拜七姐、香橋會。

★各地區習俗:

◎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

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膠東地區

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陝西

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福建

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後,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戲。

◎廣東

◆「七娘會」

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准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

◆手工製品

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扎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綉台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奪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辨;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綉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綉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台樓閣,總之是越細致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咸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台、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女兒們在七夕夜要盡情梳妝打扮

用天河水沐浴、洗頭發,然後換上錦綢裙襖、旗袍,頭上梳發髻,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再畫眉、抹脂粉、點絳唇、額上印花;用鳳仙花汁染指甲。經過這番打扮,女兒們一個個如同仙子下凡,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游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並指點天上北斗七星(相傳織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員)及雙星,講述牛女故事、詩文典故;或請來歌姬,演唱粵曲,奏八音樂等,女兒們也自奏琴蕭等樂器。這時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乞巧桌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十二點鍾,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彩、香燭都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誠如清詩人汪侖(傳說中的魚名)《羊城七夕竹枝詞》聽說:「綉闥瑤扉取次開,花為屏障玉為台。青溪小女藍橋妹,有約會宵乞巧來。」

◎其他各地區

七夕之風也大略與上述相近。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謂之『五生盆』。……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咸為乞巧。」另外北京還要擺設切成蓮花形的西瓜、香瓜等,並於瓜果麥秧上扎綵線,十分美觀。北京竹枝詞,即有「五生盆結綵層層」句,又丟巧針求巧。在清代皇宮中亦有祭祀雙星,宮女丟巧針之俗。在頤和園昆明池上要打浮橋,隱喻天上鵲橋,供帝後觀玩。還有飲宴、演戲等。

★七夕的別稱

·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肆』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情人節是2月14日,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情人節也逐漸成為大眾情侶們的節日。再到後來,賀卡上畫上了與基督教完全沒有關系的丘比特,情人節也就完全世俗化了。

情人節的最後一個關鍵性因素——巧克力,出現的時間就更晚了。1868年,一家巧克力廠家的產品過剩,為了推廣產品,他們把巧克力做成愛心的形狀,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巧克力生產商吉百利(Cadbury)。

沒想到此舉頓時成為了風氣,於是情人節送愛心巧克力也就成為情人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如今,情人節禮物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了,送什麼貴重禮物的都有,甚至還有直接送錢的,但是巧克力依然是情人節雷打不動的標配。

『伍』 正月初七和情人節同一天,多少年重疊一次

且看下文。
在1900年到來自2200年范圍內,公歷2月14日與農歷正月初七同一天的年份如下:
1902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五 干支:壬寅年 壬寅月 戊辰日
1921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一 干支:辛酉年 庚寅月 戊申日
1940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三 干支:庚辰年 戊寅月 丁亥日
1959年2月14日 正月(小)初七 星期六 干支:己亥年 丙寅月 丁卯日
2016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日 干支:丙申年 庚寅月 丙寅日
2035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三 干支:乙卯年 戊寅月 丙午日
2054年2月14日 正月(小)初七 星期六 干支:甲戌年 丙寅月 丙戌日
2111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六 干支:辛未年 庚寅月 甲申日
2130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二 干支:庚寅年 戊寅月 甲子日
2149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五 干支:己酉年 丙寅月 甲辰日
2187年2月14日 正月(大)初七 星期三 干支:丁亥年 壬寅月 癸亥日

熱點內容
冷餐花藝 發布:2024-10-07 16:18:48 瀏覽:772
鮮花的小路故事 發布:2024-10-07 15:59:34 瀏覽:608
荷花清供圖 發布:2024-10-07 15:59:34 瀏覽:207
五月丁香警告 發布:2024-10-07 15:58:42 瀏覽:712
七夕節在哪一 發布:2024-10-07 15:07:05 瀏覽:158
威海批發鮮花 發布:2024-10-07 15:01:28 瀏覽:380
茶花雪妒開 發布:2024-10-07 14:52:36 瀏覽:496
茉莉花先修剪還是先換盆 發布:2024-10-07 14:46:42 瀏覽:844
廈門花藝造型 發布:2024-10-07 14:29:35 瀏覽:200
紫百合花圖片 發布:2024-10-07 14:23:45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