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金典故

情人節金典故

發布時間: 2024-07-19 06:23:26

『壹』 情人節的起源

情人節起源--傳說一

相傳當時的暴君強迫年青男人入伍,男士們為了逃避兵役,便以結婚為借口。暴君一怒之下,下令禁止結婚,甚至不準談情說愛,以強迫青年男子加入軍隊。

華倫泰對此深表同情,冒死為愛侶秘密主持婚禮。後來事情泄露,華倫泰被捕處死。世人為了紀念華倫泰的英勇行為,奉他為情侶的守護神,並將他的殉難日——2月14日定為「聖華倫泰日」(SaintValentien),經過多年流傳,變為今天的情人節。

情人節起源--傳說二

還有一傳說指情人節是由古羅馬人的盧柏加利節演變過來。

這個節日是用來供奉牧羊人及村人的保護神——朱諾(JUNO)。

性名字的字條,作為情人,而這女子,就稱為華倫泰。這種風俗還在歐洲一直流傳開來,直到二十世紀時,仍還保留著這個節日的儀式。

情人節起源--傳說三

情人節由來的另一說則和大自然有關。

傳說以前在英國,所有雀鳥都會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鳥、山鶉等,皆在2月間求偶。所以,人類也認為2月14日是春天萬物初生的佳日,代表著青春生命的開始,也仿效雀鳥於2月14日選伴侶。
有人說,它起源於公元3世紀。當時,由於基督教對羅馬帝國的統治持否定態度,不承認對羅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國政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有一個名叫瓦倫丁的基督徒,因為公開譴責羅馬對基督教的壓制,號召信徒們起來反抗而被捕。在獄中,他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典獄長的女兒,一個美麗、溫柔的姑娘,為他的凜然正氣所折服,愛上了他。從此,兩人經常在陰暗。潮濕的黑牢里,互訴衷腸,海誓山盟,使瓦倫丁度過了一段別有一番滋味的愛情日子。

但是,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有情人難成眷屬。由於瓦倫丁寧死不屈,羅馬政府下達了對他的死刑判決。臨刑前,他給情人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對她至死不渝的愛,以及不能為了愛,而放棄信仰的苦衷,然後便慨然奔赴刑場,凜然就義。這一天恰好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瓦倫丁死後,姑娘悲痛欲絕,伏在情人的屍身上號陶痛哭,看的人無不傷心落淚。廣大基督教徒和青年男女為了紀念這令人難忘的日子,也為了表達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美好願望,就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也稱"愛情選出日"。由於瓦倫丁被基督教視為"聖徒",所以又稱"聖·瓦倫丁日"。

也有人說,基督教另有一個名叫瓦倫丁的聖徒。在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被視為非法,不能公開活動。這個瓦倫丁不顧禁令,秘密在教堂中為信仰耶穌基督的愛侶舉行婚禮儀式,事發後被捕,在監禁中死去。信徒們說他死後成了愛情的"守護神",因而設立了情人節來紀念他。

但是,更多的人認為,情人節和這兩個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並沒有關系,而是直接來自古羅馬的牧神節。

在羅馬神話中,牧神浮努斯又是森林和原野之神,畜群和牧人們的保護神。他能幫助牧人洗罪,庇佑豐產,保護畜群不受狼害。但他又是一個放盪成性的神。平時,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森林和原野中,使用法力引誘他所遇到的每一個婦女和他做愛,甚至和他遇到的所有動物性交,說起來,充滿溫情的情人節,竟然和這種原始的、粗俗的性崇拜有關聯,實在令人覺得滑稽。

相傳,紀念浮努斯的牧神節是由羅馬的名祖,建立羅馬城的羅穆盧斯開創的。在他當政時某一年的2月14日,他在羅馬眾神的神聖之地帕拉廷岡上的一個山洞裡(後即被稱為"牧神洞")舉行了對浮努斯的首次祭祀儀式,祈求他賜福給羅馬人民,這就是首次的牧神節。

牧神節的祭祀儀式,帶有古老的宗教色彩和神話傳說色彩。這一天,人們給浮努斯獻上狗和山羊,這是因為傳說中的牧神生著羊腳,狗則表示看護羊群。獻牲後,參加祭禮的人赤身裸體,手執用獻牲的羊皮做成的鞭子,繞著帕拉廷岡奔跑,鞭打遇到的每一個婦女。婦女們不僅願意被打,還爭先恐後地往鞭子下面擠。她們相信這就是和牧神的溝通,被打後有助於多生子女。古羅馬建城之初,人丁稀少,鼓勵人口增殖是重要的政策。這種鞭打,就是當時流行的增殖魔法和請罪相結合的獨特宗教儀式。這又和古代人認為愛情婚姻的終極目的就是多孕多生的觀念結合起來,從而和愛情掛上了點關系。其實,無論牧神節的祭典和觀念在今人看起來多麼不可理解,但它們都表示了一種與愛情和婚姻有關的。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因而也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後來,人們在對牧神節儀式的不斷革新中,又增添了一種新的游戲,即:設置一個簽筒,裡面裝滿了寫有姑娘們名字的簽片。男青年可以任意抽選一張,抽到誰誰就是他的情人。牧神節也就逐漸演變成了情人節,直到公元16世紀,情人節還保留有抽簽"撞天婚"的殘跡,只不過不再用簽筒,而是在2月14日這天,青年人將他看到的第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異性,作為自己的情人。在莎士比亞的不朽名劇《哈姆萊特》中,女主角歐菲 利亞愛上了年輕英俊的哈姆萊特,想第一個出現在心上人的 窗前。她表述自己的心跡說:"明天是瓦倫丁節日,大家要早起床,看我啊到你的窗口,做你的意中人。"

至於今天的情人節,宗教色彩和對牧神進行神秘祭典的遺俗,早已盪然無存了,而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愛情選出日",一個情侶們互訴衷情的國際性節日,一個溫馨、甜蜜、充滿人情味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學和俱樂部里,要組織別開生面的情人舞會,商店裡擺滿了各種心形飾物,如裝飾成心形的巧克力糖盒,鬱金香花束,綉有心形圖案的各種織物,花樣翻新的瓦倫丁情人卡,就連電視和電影,也是清一色的愛情故事,社會各界、各行各業都在挖空心思,讓情侶們過一個盡情歡娛、盡情愛戀的節日。

對那些心有所屬,平日又羞於啟齒的痴情男女來說,情人節是傾心吐露心底秘密的佳期。在情人節的前一天夜裡,姑娘們便采來月桂樹的葉子,貼在枕頭上,希望在夢中見到意中的情人。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在自己摯愛的姑娘達芙妮變成月桂樹後,便用月桂樹的枝葉編成桂冠,戴在自己頭上。阿波羅是希臘眾神中最英俊滯灑的一個。也許,姑娘們希望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也能和他一樣吧!與此同時,小夥子們則把瓦倫丁情人卡剪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如剪成心形、花形,更多的是希臘神話中小愛神厄洛斯彎弓搭箭的形象。神話中說,厄洛斯百發百中,他射中了誰,誰就會墜入愛河。就是因為他把煽動情慾之箭射給了阿波羅,又把毀滅愛情之箭射給了達芙妮,才造成了希臘神話中那一段著名的愛情悲劇。小夥子們當然希望愛神能把他的愛情之箭,分毫不差地射在姑娘們枕頭上的月桂葉上,從此心心相印,成為花好月圓時的一對情侶。

或許由於情人節大浪漫、太充滿詩意了,它的慶祝內容不斷翻新出奇,故事也就越來越多。如: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有一個名叫洛弗蘭德(Loveland)的小鎮,譯成漢語恰好是"情人居住地"。鎮上的郵局別出心裁,專門設計了有愛神厄洛斯形象或印有愛情短詩。名言、警句的郵戳。於是,為了蓋上這個鎮的郵戳,每逢情人節期間,美國及世界各地的"情人"們便千方百計將信件或情人卡寄到這里,蓋上郵戳後再轉寄到情人手中。這可苦了工作人員,每到2月14日,都要處理成噸重的郵件、信函。後來,人們便送給這個小鎮一個雅號:愛情總部。

實際上,情人節作為一個國際性節日,范圍還在不斷擴展。不少東方國家的青年男女,也開始在這一天過節。俗語說:"願天涯海角共此時,願朝朝暮暮永相愛",人們也祝願這個"愛情選出日"更溫馨、更浪漫。更充滿詩意

『貳』 七夕情人節作為中國的情人節,你知道有關它的來歷和典故嗎

一、來源:有四種說法
1、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2、「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3、「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
「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4、「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
「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
「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
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二、典故:《牛郎織女故事》
牛郎織女是漢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相關節日為七夕節。農歷七月七日夜晚,仰望群星閃爍的夜空,人們能看到銀河兩岸有著兩顆遙遙相對的亮星。
織女星\牛郎星,《牛郎織女》傳說就是講的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相傳織女是王母的孫女
,她心靈手巧,善織,能用一雙靈巧的手織出五彩繽紛的雲朵。從前有個孤兒叫牛郎,他雖然勤勞,但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後來,牛郎在老牛的指點下,取走了在
湖中洗澡的織女的衣裳,織女也喜愛牛郎,兩人就結成了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生下一兒一女,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誰知織女下凡在人間與牛郎盡享天倫之
樂,荒廢了布耘織霞,王母知道後,大發雷霆,派天兵將織女捉回天宮。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籮筐裝著兒女,挑著追到天上。王母見牛郎追來,就用頭上的金釵
在織女和牛郎之間劃出一道大河,這就是銀河。滔滔的銀河水無情地把牛郎和織女隔在兩岸,他們只能隔河痛哭相望。後來王母見他們哭得很傷心,動了惻隱之心,
命喜鵲傳話讓他們每隔七日相見一次。誰知喜鵲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於是王母就罰喜鵲給牛郎織女搭橋。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織女就在喜鵲
搭成的橋上相會,傾訴衷腸。傳說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的竊竊細語,天上要是落下雨點,那就是他倆傷心的淚水。

『叄』 中國情人節典故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東漢崔�C85C�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來看,七夕作為節日當始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述乞願有乞富、乞壽、乞子等內容,此後才以乞子和乞巧為主,故又稱為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夕,宋太宗曾頒布詔令恢復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膠東的招遠、萊州、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從前山東各地都以七夕為節,舉行多種多樣的乞巧活動。單縣的七月七日之夜,乞巧活動十分熱鬧,穿著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擺上香案,陳列各種瓜果和化妝品,一起祭拜七姐姐,邊拜邊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然後每人從老太太手中接過一根針、七根線,借著香頭的微光穿針引線。誰穿上線,誰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漂針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陽底下曬一中午,然後將針或穀物的芽放進碗里,讓它飄浮水面,看水底的針影,成各種花紋者為得巧,如針影粗直、細微則是拙的徵兆。曲阜地方於七夕做巧果與巧燈。巧果與巧燈都有各種各樣造型,巧燈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葯、玉簪、蘭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蘭、梅花花卉燈,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童子拜觀音、福祿壽等人物燈。孔府把巧果和巧燈作為節日禮品送給各府本家和親友。七夕之夜,從孔府大門,沿中儀路到後堂樓各院門口,花園各路、各景點,都擺設巧果與巧燈,各庭院和花山頂上,擺以巧果為主的點心和茶水。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織女會面。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扎一佛龕,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內供織女圖。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台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綉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
乞巧節的節日活動,帶有競賽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舊時長島縣的拉巧,其實就是鬥巧。節前,姑娘們聚在一起,精心裝飾巧棚,巧棚中有獅子、斗雞、鳳凰、鯉魚跳龍門、戲出子、轉燈、餑餑、金鍾等。節日期間,把巧棚布置一新,晚飯後,姑娘們聚在一起,明燈蠟燭,唱喜歌拉巧。觀眾絡繹不絕,有的帶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續四天左右。無棣、長島等地有做巧芽、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榮成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看巧雲。無棣牧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據說七夕是牛的生日)。曲阜、寧陽等地習慣於七夕之日曬衣物。日照婦女在這一天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頭頭發明亮柔軟,沒有汗臭味。臨沂一般都在這天洗涮油罐子,據說這一天油罐子特別容易洗涮,用水輕輕一沖就潔凈了。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認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乞巧節的飲食,一般是面條、水餃、饅頭和烙果子等。臨沂習慣用儲蓄的露水做面條,堂邑縣把七夕做的面條叫雲面,意為巧雲,昌邑用七種野菜包包子,膠東家家戶戶烙「巧果子」(先用油、雞蛋、糖把麵粉和好,再用荷花、桃、魚等模子製成各種花樣,最後烙熟),用線穿起來,給小孩掛在脖子上,邊玩邊吃,親友之間相互饋送。臨朐等地,婦女習慣在七夕之日回娘家串親。

接發同心,以梳為禮。我國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欲與你白頭偕老的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輩子都要糾纏到老,有結發的意思,有私訂終身的意思。

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的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願,也有愛意的傳遞。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習俗。

送梳子有幾種說法:

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著對方很想念很掛念你!

2.梳子每天都梳理頭發也代表著它與你的密切性,代表著白頭攜老!

3.梳子還代表愛情,古代一般有做定情的意思!

4.梳子也代表健康,快樂! 把煩惱一掃而過,把心結打開,而且梳頭會給人精神,帶給人自信!

還有一種說法是梳子不能送朋友,代表絕交,若送情人代表白頭偕老!

『肆』 情人節怎麼來的,有何典故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傳說一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 情人節禮物
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1]」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 Day ,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傳說二
[2]
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 情人節禮物
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著
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情人節圖片(5張)傳說三
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我樂發陽光罐
傳說四
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 Festival)。這個說法是基督教會慶祝這一天是為了把古羅馬的牧神節
情人節浪漫玫瑰圖冊(18張)(每年的2月15日慶祝,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產力)基督教化。
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
那時的日歷與現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慶祝法烏努斯神(Faunus),它類似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潘神( Pan ),主管畜牧和農業。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 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這樣,關於瓦淪丁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 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綉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傳說五
傳說以前在英國,所有雀鳥都會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鳥、山鶉等,皆在2月間求偶。所以,人類也認為2月14日是春天萬物初生的佳日,代表著青春生命的開始,也仿效雀鳥於2月14日選伴侶。
編輯本段簡介情人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的日子——對於單身的人和浪漫的人來說 情人節
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麼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更多的人同行,那麼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聖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的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從古羅馬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兩株半開的花來預測婚後狀況。未婚男女栽種兩株半開的花,花名的第一個字母要與各自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如果兩花交相開放,則預示著夫妻終身美滿;如果兩花相背而開,則預示著夫妻將會分道揚鑣;如果鮮花怒放,則表示未來的家庭人丁興旺;若出現一朵花凋謝或死亡的情況,則意味著夫妻中有一方會先於另一方而早逝。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合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願:「願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下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 情人節
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註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的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的心上人或者發現他站在床前。這在農村的成功率更高,因為她的追求者可以從窗口窺見特地擺放的鞋子。
義大利的情侶們相信,在情人節的那一天在朱麗葉愛牆上互相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會得到愛神的青睞和眷顧。

『伍』 西方2月14情人節的由來典故

情人節(英語:Valentine's Day),又譯為聖瓦倫丁節。
相傳節日命名源於19世紀末,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Valentine冒險傳教時被捕入獄。他的英勇行為感動了老獄吏及他一名雙目失明的女兒,從而獲得他們悉心照顧。面對行刑前,Valentine寫信給失明女示愛。處死當天,失明女在他墓前種植一棵開紅花的杏樹寄託情思,這天就是2月14日。因此「情人節」定於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有些人會贈送禮物給情人或心儀的人,例如會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等,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近年,情人節宗教意味漸消,亦有部分人認為情人節過於商業化,送禮行為逐漸便開始標准化和世俗化,但亦有人選擇在情人節這天注冊結婚。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情人節是一個叫聖·瓦倫丁的修士的紀念日。(我個人比較傾向這個來源)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克勞狄烏斯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克勞狄烏斯下令,凡是適齡男子,都必須參軍效國。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當時羅馬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聖·瓦倫丁。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斗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已經淡漠了克勞狄烏斯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聖·瓦倫丁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聖·瓦倫丁日,後面就演變成了今天的西方情人節。

『陸』 為什麼2月14日為情人節有什麼典故么

2月14情人節是歐美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但關於情人節的來歷,民間流傳內著有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容

來源於公元270年2月14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這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

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此種說法流傳最廣,也被後世普遍接受。

版本二:

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因此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柒』 情人節是一個非常浪漫的節日,為什麼情人節的由來卻很凄慘

情人節是每年二月十四日,各地情侶共同度過的一個節日,不同地區的慶祝方式不同,但是意義卻是相同的。如今的情人節看似非常的幸福快樂,到處都充滿著愛情的“酸臭味”,但情人節的由來卻非常的悲慘。關於情人節的由來也有各類說法。

以上兩種說法也是比較普遍的說法,目前更加流行的說法是第一種說法,所以說這個浪漫的節日背後是悲慘的故事,但故事中的愛卻讓人感動,瓦倫丁是男女之間的深情,而瓦侖廷卻是為了守護大家的愛情。不過如今大家過節還是開開心心地和自己的另一半待在一起,做一些有儀式感的事情,關於情人節的起源也並沒有太多人在意了。

熱點內容
嶗山鮮花速遞網 發布:2025-01-14 19:21:20 瀏覽:388
水晶草蘭花 發布:2025-01-14 19:20:49 瀏覽:756
毛筆畫梅花步驟 發布:2025-01-14 19:19:19 瀏覽:614
茶花調味品 發布:2025-01-14 19:19:15 瀏覽:818
牡丹花籽價格 發布:2025-01-14 19:12:45 瀏覽:740
蘭花傷肥 發布:2025-01-14 18:21:03 瀏覽:704
同樂花店 發布:2025-01-14 18:20:57 瀏覽:517
站雙情人節里 發布:2025-01-14 18:03:20 瀏覽:290
洛陽鬱金香公園門票 發布:2025-01-14 18:02:52 瀏覽:171
櫻花紫發燙 發布:2025-01-14 17:44:18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