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七夕節
⑴ 別把七夕節過「窄」了 !七夕還是古代的婦女節!這個節日還有哪些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⑵ 世界上所有的節日
中國法定節日
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節(農歷清明當日,放假一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放假一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端午節(農歷端午當日,放假一天);國際護士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一天);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教師節(9月10日);中秋節(農歷中秋當日,放假一天);國慶節(10月1日,放假7天);記者節(11月8日)
法定節假日
星期六—星期日—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
紀念日
二七紀念日—七一建黨日
傳統節日
春節—元旦—元宵節—龍抬頭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鬼節—芒種節—夏至節—冬至節—祭灶節
民族節日
那達慕大會—賽馬節—轉山節—雪頓節—沐浴節—蘆笙節—姊妹節—龍船節—吃丑節—火把節—花王節—鬥牛節— 姑娘節—花兒會—收獲節—那尼節—重慶苗族踩山節
宗教節日
塔爾寺燈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玉皇聖誕節—蟠桃會—開齋節—聖紀節—媽祖節
民俗節
國際錢江觀潮節—岳陽國際龍舟節—揚州溱潼會船節—保定敬老健身節—洛陽牡丹花節—貴州杜鵑花節—大連賞槐會—軍坡節
藝術節日
中國藏文化節—中國藝術節—上海電視節—四川熊貓節—中國戲劇節—中國吳橋雜技節—風箏節—西安古文化節—三峽藝術節—天津國際少兒文化藝術節—冰雪藝術電影節—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天津中國京劇節
文化節日
海南國際椰子節—哈爾濱冰雪節—吉林霧凇冰雪節—北京龍慶峽冰雪節—自貢恐龍節—杭州茶文化節—中國絲綢之路節—海南島歡樂節—湖北三峽文化節
經貿節日
旅遊節—泰山登山節—青島啤酒節—青島海洋節——那達慕草原旅遊節—紹興黃酒節—中國豆腐文化節—廣州美食節—重慶火鍋節—中國廣告節—上海茶文化節—大興西瓜節—景德鎮國際陶瓷節—桂林山水旅遊節—重慶萬盛旅遊河流節—嘉峪關國際滑翔節—五台山國際旅遊月—上海黃埔旅遊節—蘇州絲綢旅遊節—張家界國際森林節—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黃山國際旅遊節—大連服裝節
(2)緬甸七夕節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節日大抵起源於先秦時代,而定型於兩漢時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到了兩漢大都基本定型。這不僅是因為「漢承秦制」,更重要的是國家的統一,社會出現了各種節日風俗得以定型的土壤和條件。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隋唐到宋,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它的變異和調整,宗教的滲透、民族的融合、社會心理的失常,為中國節日風俗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
到了唐宋年間,出現了劃時代的變異,節日生活開始大規模地與城市生活密切結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從一向充滿迷信、禁忌、祓禊、禳除等神秘氣氛中解放出來,而向著世俗化、娛樂型的方向轉變,成為民間真正意義上的「佳節良辰」。
尤其是唐朝從「貞觀之治」到「開元之治」,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決非前朝可比。出現了「千百家如圍棋局,十二街似種菜畦」的城市,令當時的歐洲人嘆為觀止。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穩定,以及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的出現,給社會風俗的演變提供了歷史條件,因此表現在節日風俗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向娛樂型的演變。
喧鬧的城市生活,使人們抓住傳統節日的機會,表現自己的情感,發泄胸中的郁悶,元旦日的放爆竹,不再看成是驅鬼驅魔,而象徵著歡愉與熱烈;元宵的祭神燈火,變成了人們游覽觀賞的花燈;中秋節由神秘的拜月逐漸變成賞月的習俗;重陽節已成了賞菊的盛會;上巳節祓禊為踏青所取代;庄嚴神秘的「驅儺」儀式轉化成街頭的「百戲」和「雜耍」。
城市生活中的節日頻繁,人們也不願總是守在家裡,「游樂成觀」、「仕女如雲」;大量的體育娛樂活動出現在唐朝的節日里;神的形象也在變化,織女成為真善美的化身,凶神惡煞的捉鬼門神也讓位給唐朝屢建奇功的兩位將軍---在那個充滿奔放情調的時代,民眾追求豐富的生活情趣,在平淡和枯燥的生活中,亮出了一抹新奇。
明清以降,中國的節日風俗進入了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今日中國社會生活所運行不廢的節日風俗,在明清時期基本上定型。
不過,骨子裡的變化要深刻和快捷得多。尤其是明朝萬曆年代之後,由於西方耶穌會士東來,新的思想迅速萌生,風氣為之一變。這種風氣突變的現象,實際上是城市商業繁榮、資本主義萌芽所導致的拜金主義與縱欲主義。歲時節日進一步朝著娛樂型的方向迅猛發展。無論達官顯宦,還是販夫走卒,總為節日的氣氛所感染,以致欣欣然樂而忘倦。
元宵節的花燈煙火長達十夜,龍舟競渡風采依舊,至於節日期間的玩獅舞龍,旱船秧歌,雜技百戲,體育活動,比之前朝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廟會的興盛和盛大的娛樂狂歡活動,成為明清社會節日風俗的新亮點。廟會和狂歡大大開闊了民眾的視野,尤其是平日被鎖在深宅大院與綉房閨樓里的婦女,只有當廟會、社會時得以外出,參加集會和看戲,這對於擴大婦女的社會交往和個性自由,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節日
⑶ 彝族七夕節風俗有哪些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的雲、貴、川三省,總人口約900多萬,中國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越南、寮國、緬甸等國還有近百萬人口。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彝族七夕:自由戀愛意中人
至今還保持著最完整的自由戀愛,凡是撒尼人聚居的村寨,都設有供男女青年社交的「花房」(又稱閑房和公房),在「閑房」的場院里,有情人手牽著手跳起由大三弦伴奏的彝族舞蹈。在跳舞的時候,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交談的話語,一種心情的體現,都在傳達著情人求愛的信息。
通過跳舞與交流,雙方情投意合,女子便背著事先編好的新篾籮,裝滿山木柴,跟著頭戴篾帽,身掛竹笛的小夥子一起到男方家住一天。第二天再雙雙回到女方家,男子首先給女方家挑一挑水,干一天活計,就算正式訂情了。有的人家,等女兒把情人帶回家中,才知道自己的女兒在「花房」中愛上的那個人就是自家的女婿。有的女青年與情人因性格和其他原因不能再繼續交往,遂與男子分手,待女子重新找到心上人,女子就與新的情人去約會。如果新的愛情「一帆風順」,結婚後不論男女雙方,就不能再與他人談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