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考證

七夕考證

發布時間: 2024-07-22 23:35:25

七夕節的起源和演變&晶晶

一、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節的起源問題已經成為學界爭論的焦點。七夕節何以形成、何時形成、在起源上與牽牛織女神話有無關聯,這是在考證七夕節起源時無法迴避的三個方面。就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諸說並立。在辨析七夕節與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的關系時亦兼論二者各自起源,但學者們在七夕節起源問題上並未達成共識。就七夕節與牛郎織女神話的關系問題來看,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二者本無關系,在各自發展中於某一時間合而為一;二是認為二者是一非二,在起源上具相互衍生的關系。到底是牛郎織女的的傳說造就了七夕佳節,還是七夕佳節正好遇到牛郎織女的傳說而得以流傳至今呢?這就要從兩者出現在人們視野的時間先後來看了。

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典籍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其二為《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神女,不可求死。」這些記錄只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這幾句話描述了織女沒有織布,牽牛不拉車,顯然,此時描繪的織女星和牽牛星主要還是作為帶有農耕文明和家庭手工業文明的象徵的兩個星宿出現,並沒有出現傳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關系和相關情節,這時的織女與牽牛並沒有產生男女關系。後來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東漢時期,演繹成織女七夕渡鵲橋的傳說。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橋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史記》里也有記載:「四星在危面,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占日: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賦》里,才確定了牛郎織女的夫妻關系。而作為夫婦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大致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遷。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由此可見,對牛郎織女二星的歌詠,從周末經春秋戰國,再由漢初至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流傳數百年間,才提到七月七日相會。而那時候的七月七日已經是規模不小的歲時節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剛開始時只是作為一個節令。從歷史文獻來看,七夕節起源時間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與星象、物候密切相關。

據說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了。據明代羅頎《物源》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與所載時間相隔太遠,恐不足信。關於七夕乞巧風俗最早的記載當數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文中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中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愛連』。」 又載:「漢絲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開於襟褸。」這兩條記載都可以說明,西漢初宮中過七月七日的盛況,而漢代這些風俗活動中都不見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記載。由此可見,七夕並非是牛郎織女傳說所衍生出來的歲時節日。

關於七夕節的起源,我們可以從七夕風俗中去探尋。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星神,也就是對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晉周處《風士記》:「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此處的河鼓和織女,指的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是視為穀物神,織女則傳說是天帝之女桑蠶神,穀物神和桑蠶神都是我們這個農耕民族的先民極為重視的神袛。那時的人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星宿。至於在七夕拜牽牛和織女二星,是因為兩星的運行七月顯得最為突出。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據《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所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漢魏時把這一天作為集會游樂的日子。這一天還是天宮神仙們聚會的日子。《續齊諧記》記載:「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七數在民間表現為時間上的階段性,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完滿。因此,在七夕風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風俗,都是源於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豐收美滿之意。對時間的崇拜,也延伸到對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風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風俗。楊琳在研究七夕節的起源時,結合民俗學相關原理、結合類書、文人筆記、地方誌等相關記載資料,對七夕節的起源問題作了詳細的辨析:七夕節的成因在於「七在古代文化中是個具有生殖魔力的數目,古人將七月七日作為節日是崇拜七這個神秘之數的結果,其實質是對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為了提高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在七夕節這天往往會進行乞子的活動。

七夕節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與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結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動亂時期,百姓長期處於戰亂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願望在現實中很難實現,於是便向傳說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善,並與七夕節相互融合,七夕節成為普遍的節日。除了乞巧的習俗外,七夕節在此期間還多了乞求富貴、長壽、生子的習俗,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也成了人們的情感寄託。由於女性所處的社會地位較低,在封建社會又通常被視為繁衍後代的工具,生下男嬰因而成為女性為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為七夕節民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通過分別對牛郎織女神話傳說和七夕節的探源可見,七夕節的起源主要來自古代人民對星辰、對自然以及時間的崇拜,其起源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毫無關系的。但隨著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發展演變及其故事中傳達的人類情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逐漸融合交匯的。

2、 七夕節的演變

魏晉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故事情節進一步完善,並與七夕節俗相互融合,七夕節成為普遍的節日,其活動也日益豐富,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鈺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這充分反映了民間女子在七夕穿針引線、祭星乞巧的情景。通過觀看蜘蛛結網的情狀來占卜自己在針線織作方面的天賦,也是一種女性們在乞巧時經常採用的方式。南朝時的做法是將蜘蛛放在瓜上,讓它在瓜上結蛛網,然後根據蛛網的密與疏來推測自己是否得巧。為它所附著的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得到廣泛傳播,    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己完全消失,七月初七成為了欣賞天庭歡聚、乞求人間幸福的吉日。《玉燭寶典·七月孟秋》原注:「七月俗重是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機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熒重為稻,祈請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這則記載明確表明了牛郎織女於七夕相會,這樣就將七夕節和牛郎織女傳說相聯系,逐漸固定下來,形成了深入人心的愛情故事。因此在這一時期,七夕節不僅繼承發展了己有的「乞巧」習俗,還添加了乞求富貴、乞求長壽、乞求生子的習俗。同時,由於人們對牛郎織女之間堅貞的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七夕節成為人們的情感依託。而漢代的登樓曬衣習俗到魏晉時演變成為曬書習俗。《世說新語》曰:「郝隆七月七日見鄰人皆曬衣服,隆乃仰,出腹卧,雲:『曬書。」另有阮咸先生看見鄰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卻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褲晾出來。這顯示出七夕習俗在民間的影響極大。這其中,乞巧愛情與求子都與女性的生活及精神密切相關,封建社會對於子嗣的重視也直接決定了女性的地位,所以求子也是當時女性的重要活動,二對於愛情的祈求則是封建女性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七夕食俗也形成於魏晉南北朝,相關最早的記載是晉周處《風土記》,七月七日是個好日子,這天的飲食也不同於以往,北人會吃湯餅。湯餅又稱「不託」,是一種經水煮過後的面塊等簡單的食物。人們在七夕節吃餅有其文化內涵。其一,餅是圓狀,古人認為「圓,陽物也」,陽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陽物可以求吉利。其二,圓還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有團圓之意。古人把七夕餅叫做「巧餅」。

唐代長安盛行各種七夕節俗,在《開元天寶遺事》中,也有「宮中殯妃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的記載。宮女們長期被幽禁在宮廷中,生活的寂寞,情感的空虛,使她們對七夕穿針之事甚感興趣。    唐代崔顥的《七夕》詩,曾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長安七夕節女性們穿針乞巧的風俗,詩雲:」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長安城中家家戶戶的少女少婦,在七夕節時都要持針線、供瓜果、擺香案,向織女乞巧,其目的也正是為了想要證實自己在針線活計方面的天賦與才能。唐代時,皇宮中也十分盛行用蜘蛛乞巧的習俗,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當時每至七夕節,宮女們便要「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唐宋時期,七夕食餅又出現了變化,《唐六典》記載:「七月七日加研餅,並於常食之」。

宋代以後,農耕文明進一步發展,從朝廷到民間,牛郎、織女成為了祭祀的神靈,祭祀盛行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七夕節俗活動更加豐富了,除了保存歷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還出現了《天河配》、《長生殿》等節令戲,七夕節成為了可以使民眾娛樂放鬆的節日。宋代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由此,我們能夠得知當時七夕節熱鬧非凡的場景。太平興國三年公元年,宋太宗下了一道有關於鼓七夕節在元代多被稱為女兒節,可以看出到這時,七夕節的節俗基本是以女性為主了。《析津志》中對七夕節這天在市中、朝中、宮中等熱鬧慶祝節日的場景做了詳細的記載。牛郎織女的傳說已經很普遍了,南宋羅願《爾雅翼》卷一三也說:「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以為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漢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此時也涌現出很多頌揚牛郎織女的詩文。例如北宋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便是贊頌七夕的著名詩篇 。

明清時期,七夕有吃「結緣豆」的食俗,《漳州府志》記載了用熟豆相親來證明有緣,並結緣的習俗。清朝時期,江西七夕節有吃「油餅」,喝「巧水」的習俗。明清時期,女性們在過七夕節時又開始流行起一種新的乞巧方法,那就是通過觀看針在水中的投影來驗證自己的針線織作水平高低,這叫做「丟巧針」,又叫做「督巧」。《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七月七日許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締針投之則浮。則看水底針影,有成雲霧、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婦或嘆,女有泣者。」這種卜巧方法在《帝京歲時紀勝》和一些明清方誌中均有類似記載,可見流傳已久,覆蓋面也很大。

⑵ 七夕節又叫什麼節日(為什麼七夕節又稱女兒節)

01

七夕:古代的女兒節

「七夕」又稱「乞巧節」,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中華民族流傳了大量關於「七夕」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民俗儀式資料,成為民族文化中的瑰寶。

據專家考證,七夕節俗形成於漢代,漢代《古詩十九首》記載: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針於開襟褸,俱以習俗也。 」 可見,七夕節俗與女性的關系十分密切,古代的七夕活動以少女少婦為中心,所以又稱為 「女兒節」或「少女節」

如河南《宜陽縣志》中說:「七月七夕為女節,陳瓜果、祀天孫以乞巧。 」

南朝《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是夕,各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陳瓜果於庭院中以乞巧。」

到了唐代,人們都要在「七夕」這天祭拜織女,希望她把紡織的技巧傳給家中的女人,而女人們則走親訪友,連平時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園、游覽井市。唐人祖詠在《七夕》詩中說: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明代《帝京午目》中說: 「七夕女兒節,角黍展榴裙。」 「七夕」這天女性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紅戴花,用五彩綾線結成櫻桃、桑椹、角黍、葫蘆等形狀穿線佩身,家中還要備足美食供女人享用。

02

數字「七」:女性的專屬密碼

中國各民族的神話傳說中,女性與數字「七」似乎形影不離。

比如,女媧在創造人類之時,就曾 「一日七十化」 ,又如漢代劉向《列女傳》 中講述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七日城為之崩 。

流傳於浙江省東陽縣的《女蝸造人》故事中,說到女蝸用黃泥捏人,捏好後就放在太陽底下 曬,只要曬七七四十九天,泥人就會活,果然泥人如期成活。哈尼族神話《始祖塔婆然》描述女始祖因風而孕,九月後生出「七十七個小娃娃」 。滿族《海倫格格補天》神話說有個叫海倫的小姑娘為了補天,用一盆神火「煉七七四十九塊石頭,煉到七七四十九天」,終於煉出一塊五色石板。

傣族敘事長詩中, 「七」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它象徵著半人半神的女性。納西族在人死後,要在鞋底鑽孔,其中男人的鑽九個孔,女人的鑽七個孔,因為他們認為女性有七個魂,男性有九個魂。

在我國民間文學中,有七仙女、七姊妹、七姑娘之類的說法。 在「天仙配」故事中,更明顯突出了「七仙女」,七仙女也是天上的織女,是織女姊妹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她因為受不了天上的寂寞,偷偷來到民間,愛上了孝子董永。彝族的神話傳說中常有「七姑娘」 的說法,著名的創世史詩《梅葛》中說,遠古的時候格滋天神放下九個金果變成兒子,又放下七個銀果變成七個姑娘。

在古老的傳說和民間習俗中,「七」形影不離地伴隨著女性,並且古人將七月初七視為女性的節日, 另外「七」與「妻」同音,也暗示了和女性的關聯

03

為何「七」代表了女性?

那麼,為什麼古人會認為女性與「七」密切相關呢?古人通常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為何數字「七」又代表女性呢?學術界對此莫衷一是。筆者認為,尋根溯源,古人是遵循「月亮——生育——女性」這樣的思路來考慮的。

古代人們通過用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占星術,即通過天體的運行來占卜凶吉禍福,預測自然災害、戰爭的輸贏和個人的命運。《易傳·系辭下》曰: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由此可見, 天文知識在人類早期文明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也產生了與天文有關的神話以及神秘數字等。

《周易·系辭上》說:「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陰陽之義配日月。」日、月是人類最易觀察到的自然天體,仰則能見。日為陽,月為陰,為古之觀念。月為女性的象徵,為太陰之精,為婦、為母、女主、皇後。

古人通過觀察發現, 月圓月缺,盈虧相續, 所以他們認為月亮具有強大的生育能力,能夠生生不息,從而衍生出了月亮代表女性的觀念。

《搜神記》中說:「孫堅妻懷權夢月入懷 ,告堅日:『妾昔懷策夢日於懷,今又夢月。』堅日:『子孫興矣。」』可見,民間有夢月為子孫興旺的象徵的觀念。

按照陰陽的文化體系,形成了月一陰一女性的象徵體系。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月中女神都是主司婚姻和生殖之神。 常羲、西王母、嫦娥等月亮女神神話象徵著「生命的繁衍與永恆」。

六朝時期的《漢武帝內傳》記載,七月七日那天,她送了四個仙桃給漢武帝吃。這位尊貴的女神或女仙的此舉恰在月、日重「七」之時,生下七個女 兒,七月七日下凡到漢武帝處做客,而美麗善良的七仙女,冒犯天條和人間窮苦百姓結婚,後來道教又進一步把西王母推舉上玉皇大帝皇後的寶座,這當然會在無形中締結或加深女性與數字「七」的緣份。

唐代以後,民間出現了主婚姻的「月老」,他有用以系夫婦之足的「赤繩子」,實指「子孫繩」,月老是月神由天堂走向民間,由神到人的復合形態,這種形態是月為生命之神的自然演化。

數千年前,先民們通過觀察,發現月亮的盈虧周期為28天,這與女性的月經周期幾乎完全相同。 古人於是將崇拜月亮的宗教感情與月亮盈虧規律、女性行經規律聯系起來。

而後,古人又發現,女嬰7個月時長第一顆牙齒,7歲時開始換牙。約在14歲時,月經初潮到來,在49歲時進入絕經期。此外,女性的妊娠期為280天左右。 女性的發展節奏,正好以「七」為基數。

《黃帝內經·素問》 之《上古天真論》篇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狀;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衰,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黃帝內經》的這段話,從七歲一直描述到四十九歲,每七年一個生命階段,系統地總結出了女性大半生生理變化歷程。

可見,這些基本的生理現象,古代的先民們,在女性身上早就觀察到並記錄下來了,從而將女性與數字「七」聯系起來,形成了一種觀念,並折射到民間文化中,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

所以,數字「七」與月亮、女性三者之間似乎有一種神秘的聯系,古人以「七」代表女性,就可以理解了。

⑶ 七夕節的由來以及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專七日穿七孔針於屬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唐朝王建有詩雲:「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在福建,七夕節時,姑娘們還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在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女人們有乞盼兒子、乞盼長壽、乞盼美麗和乞盼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者稱「輸巧」,「輸巧」者要將自己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⑷ 七夕節起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1][2][3][4]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⑸ 七夕的由來經過結果以及影響

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歷7月7日,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舊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漢朝七夕
在漢朝,婦女把一種小型蜘蛛(古稱果子)放在一個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巧拙之徵.到唐朝時,則將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時期,則視水中針影占拙巧,細長則巧,散則拙.
如今七夕
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體現了人們對幸福家庭的企盼,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已成為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重要節日。
據歷史資料和文物古跡考證,長安斗門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流傳地之一。七夕節日文化傳統及其豐富的民間文化表現形式寄寓著中國人民純真的審美理想與美好的生活願望。牛郎織女傳說與孟姜女傳說、白蛇傳傳說、梁祝傳說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四大傳說」。
今年七夕佳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邀集國內著名專家和文化學者匯聚長安斗門,拜謁了被當地群眾奉為神靈的漢代牛郎織女石像,切身體驗了民間紀念活動的盛況,看到當地群眾受這種節慶活動的熏陶,家庭穩定,夫妻和睦的社會風尚,深受感染,結合此節日在全國各地影響彌遠的現實,專家們認為,將每年的「七夕節」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在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有利於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熱點內容
批評荷花 發布:2024-10-07 12:22:24 瀏覽:993
鮮梔子花怎麼製作香水 發布:2024-10-07 12:09:51 瀏覽:78
贊美茶花的詞語 發布:2024-10-07 11:59:25 瀏覽:425
石玫瑰專輯 發布:2024-10-07 11:54:10 瀏覽:846
花瓶的鮮花 發布:2024-10-07 11:54:04 瀏覽:508
遵義鮮花配送 發布:2024-10-07 11:11:45 瀏覽:294
寧波花語會 發布:2024-10-07 11:09:33 瀏覽:240
七夕月嫂 發布:2024-10-07 11:05:11 瀏覽:579
七夕情人情人節圖片 發布:2024-10-07 11:05:08 瀏覽:294
中性的鮮花 發布:2024-10-07 11:04:24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