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野花嗎

一朵野花嗎

發布時間: 2024-08-29 07:28:19

❶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意義可以告訴我嗎

傳統的佛學經典語論中,被世人熟知的有這樣一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說的大概是:從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佛學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那許多高深的哲理是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年輕的思想所無法參悟的。同樣,對於這句時常縈繞在耳邊的「名言」,我僅僅只能做一些字面上膚淺的猜想。
同時,不僅是在傳統的佛學中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思想,早在18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也曾在一首名為《天真的暗示》的詩中這樣寫到:「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想,不論是佛學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還是文學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它們要表述的意思應該都是大致相同的吧!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學。
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和歲月的輪回中,我們卻分明地看到每一個個人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輪回中的單薄無力,我們這些單個的個體在宇宙中渺小得恐怕不及滄海一粟。然而,活著的人們是不甘落沒的,即便是痛苦,他們也希翼著。於是,一個人的希翼傳給另一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希翼,兩個人的希翼延續下去,就是一個民族的希翼,一個民族的希翼傳給另一個民族就是兩個民族的希翼,兩個民族的希翼再延續下去,那就是整個人類、整個宇宙的希翼。做為個體的、自我的個人來說,希翼是卑微的,但是若干個、千萬個卑微的希翼凝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物種巨大的生命力。人類的個體在一代代的更新著,人類的歷史在一天天的漫延著。多少朝代在我們的身邊升起又降落?多少文明早我們的眼前生長又衰退?然而,生命這一物種卻穿越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頑強的延續著。
「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巨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那麼,有限的將是歲月時空不已的輪回,無限的卻是人類靈魂深處那有力的羈絆。當有限與無限已無所謂界線,那人類便無所謂永恆與收藏了,更無所謂個體的生與死,這才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里,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自慰?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我只知道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淀

❷ 橙光游戲中一朵野花能代替一朵鮮花

可以的,野花和鮮花的唯一差別就是不能給作者帶來收益,但它同樣可以用來解鎖鮮花鎖、開存檔位、提高作品人氣等。
望採納~

❸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自然之美陶冶情操

自然之美對陶冶情操的作用

自然既是人類物質生活的主要來源,也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寄託。

當一個人因城市煩囂而心憚逆境時,更需要回歸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那份難得的寧靜與安逸。

18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思潮提出的「回到大自然」口號,其中正包含著對資本主義現實不滿的一種超脫。

在我國最早對山水草木的美的發現是同道德美密不可分的。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說法,這是以山之厚重博大來比喻仁者寬廣慈愛的胸懷,與水之流動比喻智者聰慧機靈的品格,開創了古代所謂的「比德」說。

漢代董仲舒進一步發揮,曾把水的特徵一一比擬為種種人品,他說:「水則源泉混混泫泫,晝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後行,既是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遺小問,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萬里而必至,既是知者;鄣防山而能請凈,既是知命者;不清而入,潔清而出,既是善化者;赴子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因皆於火,而水獨勝之,既是武者;鹹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是有德者。」這里由水源無竭,喻人之有力;水滿則流,喻人之公平;微處皆至,喻人之明察;行遠不迷,喻人之智慧;山阻而清,喻人之安命;化濁為潔,喻人之善教;入壑不疑,喻人之勇敢;獨能勝火,喻人之剛猛;有水則生,喻人之德行。這就把儒家心中的聖人品德包羅齊全了。

當然,「比德」階段還沒有把自然美當作完全獨立的審美對象。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一大批士大夫文人為了躲避亂世或脫離仕途,紛紛隱居田園,暢游山水,在自然中尋找生活樂趣和精神寄託,形成了最早的山水田園詩派,這時,自然、美真才進入了人的審美領域,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也成為人類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的確,自然美在陶冶人的心靈,培養人的情操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自然美的,清靜質朴的本色可以使人洗心滌慮,返樸歸真,擺脫世俗社會名枯鬧枷利鎖的羈盼,「惟性所宅,真取弗羈」,練就一種淡泊真純,隨緣自適的人生修煉,「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我國古人欣賞的那種疏野情趣即屬此類。

自然美雄渾、崇高的景象,又可激勵人奮發進取的勇氣,樹立高尚遠大的抱負。

康德曾說:「好像要壓倒人的陡峭的懸崖,密布在天空中迸射出迅雷疾電的黑雲,帶著毀滅威力的火山,勢如掃空一切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的汪洋大海,以及從巨大河流投下來的懸瀑之類的景物,使我們的抵抗力在他們的威力之下相形見絀,顯得渺小不足道。但是只要我們自覺安全,它的形狀與豎敗閉可怕也就具有吸引力,我們就欣然把這些對象看作崇高的,因為他們把我們心靈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慣常的繁榮,使我們顯出另一種抵抗力,有勇氣去和自然的這種表面的萬能進行較量」。

雨果稱贊莎士比亞是的天才,「就像一切神通廣大,才智高超的人一樣,莎士比亞把整個自然都斟在自己的酒杯里,他不僅自己喝,而且讓你也來喝」。這種贊譽對於我國優秀的豪放詩人也是當之無愧的,李白所謂「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孟郊所謂「天地如胸意,吁嗟生風雷」。古往今來,祖國秀麗山河曾激發起多少愛國志士的雄心,「江山如此多嬌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當代畫家劉海粟在登臨東海邊高山時曾賦詩「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從大自然的浩渺廣闊,激發其勇於攀登的拼搏精神,表現了一種崇高的人生價值觀。

大自然還蘊含著無窮深奧的人生哲理,足以啟發人心智,發人深省,他是人類最好的啟蒙老師。

正如英國詩人布萊克所說:「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在一剎那收藏。」

大自然的順天應時,新陳代謝的規律本身就在啟示人們一種窮通達變,俯仰自得的境界。

孔子由奔流不息的余裂江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領悟到生命之匆匆和寶貴。

陶淵明由雲鳥出沒「雲無心已出岫,鳥卷飛而知還」,聯想到人生歸宿;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似乎在暗示人們要適時伺機以靜待變;白居易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告誡人們要珍惜晚年,煥發出燦爛人生。

此外像杜甫的「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像李商隱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像劉易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像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都是在自然物象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嗎?

自然界的一切變換,「白雲蒼狗」,「滄海桑田」,「一葉知秋」,「雨後春筍」不都是在向人們發出信號,將自己的生命同大自然融為一體,達到物我渾一的高超境界嗎?

熱點內容
盆景種植肥料 發布:2024-09-14 16:40:23 瀏覽:252
牡丹江公交車廣告 發布:2024-09-14 16:31:21 瀏覽:140
百合冰戀 發布:2024-09-14 16:25:49 瀏覽:544
櫻花空調售後服務電話號碼 發布:2024-09-14 16:14:16 瀏覽:222
情人節送杯子的含義 發布:2024-09-14 16:13:00 瀏覽:978
梔子花失枝 發布:2024-09-14 16:10:34 瀏覽:706
送老師鮮花送哪種 發布:2024-09-14 15:57:21 瀏覽:515
櫻花校園模擬器服裝有什麼用 發布:2024-09-14 15:42:16 瀏覽:78
荷花池吃飯 發布:2024-09-14 15:29:36 瀏覽:498
海淘鮮花 發布:2024-09-14 15:23:48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