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憐幽
⑴ 古詩的資料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放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放牛,家貧,但好學如痴,讀書不倦。常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漸深。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當時會稽一個讀書人韓性,韓收他為學生,教他讀書、畫畫。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於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於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絕士途。他曾到過杭州、金陵,又渡長江,過淮河,經徐州、濟南到大都(今北京市),達居庸關。數千里的遠游,使他擴大了視野,開寬了胸懷,同時對社會現實和統治階級也有了較清楚的認識。在北京,泰不華薦以學館教職,他預感到元朝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沒有接受,乃隻身南歸,以賣畫為生。
他工於畫梅,以胭脂作"沒骨體",尤以墨梅知名。畫梅繼承宋代仲仁和尚和揚無咎的傳統,並有新的創造,對後世影響甚大。所作梅花,有疏,有密,或疏密得當,尤以繁密見勝。枝幹交錯,蕊萼分布,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密中有疏,多而不繁。他繪梅干,用筆遒勁,頓挫得宜,富有質感。畫花瓣,或用濃淡水墨點染的點花法,或用雙線勾勒的圈花法,或點、圈兼施,變化多端,都能生動地表達出梅花的特有形態,並通過對梅花神韻的刻畫,抒寫自身的情懷和抱負。著有《梅譜》傳世,為早期畫梅理論著述。他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後因一首題畫詩中寫道"疏梅個個團冰雪,羌笛吹它不下來",被官員誣陷,認為他這是譏諷時政,要逮捕他,於是他逃到會稽九里山,自號煮石山農,隱居起來。白天農耕,晚上讀書、作詩畫,過著清貧生活。王冕的生活經歷對他的詩畫影響很深,貧苦朴實的山村生活又賦予他的詩畫以濃厚的生活氣息。使他的詩畫不同凡俗。
王冕:《墨梅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冕的詩在元代詩歌中屬上乘之作。他的詩,大都收入《竹齋詩集》里。劉基曾對王冕的詩有過正確的評價。他說:「予在杭時,聞會稽王元章善為詩,士大夫之工詩者多稱道之,恨不能識也。至正甲午(1354)盜起甌括間,予避地之會稽,始得盡觀元章所為詩。蓋直而不絞,質而不俚,豪而不誕,奇而不怪,博而不濫,有忠君愛民之情,去惡拔邪之志,懇懇悃悃見於詞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竹齋詩集·原序》)
從他的《送人上燕》、《金水河春興》和《孤松嘆》看,他早年對元朝並無特殊反感。他的詩主要表現的是對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對權貴腐敗和驕奢的譴責,以及對功名利祿的輕視。如《悲苦行》、《傷亭戶》、《江南婦》等。王冕揭露官僚地主的荒淫無恥面目也頗尖銳,如《對景吟》、《吳姬曲》等。
王冕有相當多的詩歌表現不甘隨俗浮沉,追求清高的思想。他經常以梅花自比,他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吏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其詩質朴自然。
朱元璋攻紹興,屯兵九里山,找到他,要他當咨議參軍,他突然去世。
王冕的詩:
《悲苦行》
前年鬻大女,去年賣小兒。
皆因官稅迫,非以飢所為。
布衣磨盡草衣折,一冬幸喜無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賦稅未知何所出。
《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孤松嘆》
昨夜飛霜下南海,
山林草木無光彩。
起來摩挲屋上松,
顏色如常心不改。
幽人盤桓重慨慷,
此物乃是真棟梁。
嗚呼,
既是真棟梁,
天子何不用是扶明堂!
參考資料:http://www.hwz123.net/ja/yuwen/yw02/2367.asp
回答者:UBee - 試用期 一級 11-1 17:58
王冕(1310—1359),宇元章,浙江諸暨人。他是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王冕的墨梅
墨梅
(一)墨梅流派和他的風格。
墨梅的創始,和文學有密切關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蘇東坡等詩
人熱情地歌頌梅花的豐神和風骨,陸人們對梅花產生了無限珍愛的
感情,「無聲之詩」的畫繼之而起,侮花也就成為畫壇上盛極一時的
題材了。當時對畫梅最有創造和貢獻的當推釋仲仁和揚補之。仲仁又
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於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
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大詩人黃庭堅見了大加贊揚說:「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一時華光的墨梅便成了畫壇上一個新的品種。趙孟頫墨悔題跋也曾說:「世之論墨梅者,皆以華光為稱首。」揚補之接受了華光的衣缽,在此基礎上發展,把自己寫的墨梅,送給宋徽宗趙佶看。趙佶說他寫的是「村梅」,因而他自稱為「奉敕村梅」。他創造了兩種畫梅的方法:一種用水墨塗於絹上烘托出梅的點點白葩,另一種是以墨筆圈出梅花潔白芳馨的特色。金冬心(農)說:「揚補之為華光和尚人室子弟,其瘦處如鷺立寒汀,不欲為人作近玩也。」(《冬心畫梅題記》)後來揚的兩個外甥湯叔雅、湯叔用也擅長此道。《冬心畫梅題記》:「揚補之甥湯叔雅,宋開禧間與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謂之倒暈花枝。時有茅進士汝元亦擅名當世。叔雅畫梅,曾見於吾鄉梁少師鄉林家,不愧逃禪叟(揚補之)。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嘗睹者。」
發展到元代,據說元四家的吳鎮(仲圭),以及王冕,都是畫梅能手。范成大雲:「近世始畫墨梅,江西揚補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實繁,蓋吳仲圭、王元章皆用其法。」 (《范村梅菊譜》)由此看來,王冕正是這派的嫡系。
王冕正是接受了華光、揚、湯一派的傳統,孜孜不倦地學習梅花譜和梅花篇,在這基礎上,發揮了他的藝術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正如清朝朱方靄說的:「畫梅須高人,非人梅則俗,會稽煮石農,妙筆繪寒玉。」(《畫梅題記》)這種意識在王冕的題畫中表現得很突出,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顯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達了與統治階級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愛國主義的熱忱,有的表現出自己的不凡抱負和樂觀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繪畫創作的園地上。王冕愛畫的梅花,據清代宜興吳仲倫在題鄭小僬 (淳)梅冊上說:「王元章喜寫野梅,不畫官梅。」(《竹波軒梅冊>)何渭野梅?凡生長在山野清絕的地方,梅干勁直,盡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時也叫村梅。何謂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卻天真,干多盤曲,叫做官梅,也稱宮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為「疏曠平遠」,以官梅比為」金碧庄嚴」,藉以隱喻不同環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孫長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種畫法,所以他題詩說:「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詩人獨得梅清性,不畫官梅畫野梅。」(《畫梅辨難》)
他的」墨梅」風格,可用「神韻秀逸」四字來概括。試從構圖、枝幹、花等方面來分析。畫梅構圖以枝幹為主。王冕畫梅花的成功,與他構圖是分不開的。構圖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種。疏的如疏影橫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塵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宜,照應有情,要密中見疏,疏中仍有聚散謂之得宜。密的如繁花密蕊。第三法,首開其宗的就是王冕。朱方靄說:「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至元煮石山農始易以繁花,干叢萬簇,倍覺風神綽約,珠胎隱現,為此花別開生面,明時陳憲章常師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繼之。」 (《畫梅題記》)王冕這種構圖就是以密取勝,同時做到密而不亂,繁而有韻。在枝乾的構圖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長處疏,短處密,疏散處疏,交錯處密,疏可走馬,密不容針;他能把握虛虛實實,而且層次分明,應有盡有。他在華光和尚白「多而不繁,少而不虧」,揚補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論基礎上更有所發揮。書枝乾的質感上,運用了湯叔雅的「其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鐵鞭者,有如鶴膝者,有如龍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釣竿者的理論,加以具體實踐,因此他立干如龍,勁似鐵;發梢如箭,短如戟。梅干如龍不容易,畫時必須彎曲有力,用筆多轉折,或以飛白出之。要勁也不易做到,畫時筆須頓
挫得宜,使轉有方。畫梅梢貴直,但要直中仍有韻致,絕非如尺。他的枝梢一筆拉到幾尺長,枝的梢頭,露出了筆的尖鋒,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因此令人感到風神綽約,奕奕有致。畫花,他也不是只畫一朵花的形似,而能在形似以外求神態,表現出或嬌艷,或清雅,或燦爛,或蕭疏等等姿態;在開花的形態上,也運用了湯叔雅的「其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開謝,有落英」的理論,畫出了老樹枝怪花疏,嫩樹枝密花繁。總之對於行枝、布干、點萼、生花都是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掌握了筆墨洗練功夫,集中表現了他的新風貌。明魯宗賢說:「古今畫梅誰者高,前有補之後王老。」(《雪湖梅譜》)清趙蘭舟說:「揚補之、王元章為癯仙,盡洗鉛華,別開生面,華光老人又為寫影傳神,畫梅之能事畢矣。」(《竹波軒梅冊》)前人對他評價極高。
(二)冰花個個圓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
墨梅自華光和尚創造以來,經過揚補之、湯叔雅等人的努力,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它能繼承下來,還是與王冕的努力分不開的。他曾作了種種水墨畫的嘗試。筆墨的洗練功夫,使墨梅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邁進了一大步。王冕的筆墨洗練的功力,也值得注意。他發枝筆力遒勁,形神兼備,這是他從勤學苦練,千錘百煉中得來。執筆挺直,才能筆筆堅挺,而無蛇腹鼠尾的毛病。中鋒、偏鋒用得好,行枝接續,氣力頓挫處才能斷而復連,交接處停而勿滯。手弗偏重偏輕,故能一氣呵成,這是他煉氣於骨的手法。
在圈花法上,他也有所發揮。揚補之以「筆分三越攢成辦」圈花。即花辦要如鐵線圈成,一筆三頓挫畫之。王冕把這種畫法稍加改變,改成為一筆二頓挫,這就是乾隆所說的「鉤圈略異揚家法」。這也是他從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有人稱之為「白花頭畫法」。這個創造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明代的陳憲章、盛行之、劉世儒、清代的羅兩峰等人都學二筆圈花。後來到金冬心、童二樹等人出,更簡單地改為一筆圈花。雖然,元明以三筆二筆成辦,但其側辦及小苞還是一筆。王冕圈花的畫法是用筆不飄浮,嚴謹逼真。
另外王冕又發揮了「破蕊之法」。什麼叫破蕊之法?梅花原來有花須,須上有小點叫英,他畫花須不點英,看去很零亂,不像須,也不像英,這叫「破蕊之法」。揚補之也有此畫法,這是野梅的畫法,與官梅的畫法不同。有人稱「亂圈花辦亂拈須,野梅花與官梅殊」,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畫梅之難不在枝幹,而在花。王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花,他的「萬玉圖」真是千蕊萬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風,占滿在畫幅上,顯示了樂觀主義精神。就是後來的羅兩峰、童二樹也是莫及的。
墨梅圖
(三)王冕墨梅的影響
王冕的墨梅對明代影響深遠。特別通過徐渭、陳淳等人的發展與豐富,逐漸出現了大寫意與沒骨花卉繁榮並峙的局面。
徐渭對元章的畫推崇備至,他學元章的墨梅,下了相當功夫。他認為圈花最難,說:「吾圈花少讓元章筆,發干元章不若吾。」徐文長天才縱逸,睥睨一世,他認為發干元章不及他,而圈花則不及元章。從這句話里可知他對元章的佩服程度。凡是畫過梅花的人都知道,畫梅之難,不在干,而在花;畫花則難在須與蒂。清朝懶園居士說:「青藤(即徐渭)畫梅,圈不成圈,枝不成枝,一片神行,其用筆如生龍活虎,不可捉摸,其潑墨也如空中雲霧,舒捲自然。」(《畫梅辨難》)這說明徐的畫風是大寫意。徐、王二人風格是不相同的。從功夫上看,自然元章要比青藤深得多了。
徐渭不但學王冕畫梅,且學他為人,學他畫梅花換米。徐渭曾憑吊王冕墓,並對當時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家予以嘲笑。其詩說:「君畫梅花來換米,予今換米亦梅花。安能喚起王居士,一笑花家與米家。」 (《徐文長集》)徐還同情王冕的艱苦生活,猜測他究竟多少斗米,換一幅梅花:「想見元章愁米日,不知幾斗換冰枝。」徐看了王冕的墨梅,想臨摹它,又感到無從下手,便在題王元章倒枝梅畫中寫道:「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代幾位畫梅高手,劉世儒、陳憲章、王謙、盛行之都是王冕的衣缽繼承人。劉世儒少時於故鄉的石壁上,看見元章的梅花,大為鼓舞,從此特別愛好,就深思力學,畫起梅花來了。據說,他很喜愛王元章的雪梅,曾想盡辦法,搞過試驗:其中有種畫法,是當他礬絹時,先剪好碎片的油紙,畫就搞成,這樣看去好像雪點紛紛,與花爭勝,效果很好。當時畫家謝時臣贊為「神品」。王冕畫枝條,畫得很勁秀,據說先從畫竹人手,因此劉雪湖畫梅也從畫竹開始。徐文長題其墨梅詩說:「雪湖劉子故不俗,未畫梅花先寫竹。花梅筱竹兩相於,直干橫梢鐵不如。」朱多炸題詩有「陳淳已死沈士:老,晚得山陰劉世儒」句。文徵明也贊揚說:「雪湖發干遒勁,有天然之處,花功;雅稱,異日當為第一流雲。」(《雪湖梅譜》)其實,劉世儒的成就,比不上王冕、徐渭。徐文長題雪湖墨梅詩說:「我客金陵訪畫梅,畫梅莫妙盛行之。劉君放逸不可羈,一劉一盛無雄雌。」(《畫梅辨難》)明代畫家學王冕的尚有周昊、孫從吉、王人佐、袁子初、林宏顯等人。可見摹仿王冕的筆法是風靡一時的。清代的揚州八怪,如羅聘、金農、李方膺、汪士慎等人都深受他的影響。如羅聘學他的圈白頭花,金農、汪士慎學他的千花萬蕊,李方膺學他的水墨淋漓。雖然各家風格不同,但還是從他那裡蛻化出來。其他如以畫梅稱世的童二樹也是學元章的筆法,蔣子延稱童二樹在洛陽所畫的梅花懸之能引蜂蝶。《碧溪詩》記載:「二樹生時,其母李太夫人夢一髯翁,驅一牛,負梅花而至,越日乃生。其髯翁即煮石山農王冕也,其畫蓋有所授也。」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可見王冕的畫在人民群眾中也很有影響。
對明清畫家畫梅的特色,清朝懶園居士說:「吾人當師王元章之秀逸,劉雪湖之蒼老,徐青藤之神化,童二樹雄偉有餘,神化不足,金冬心則細枝堅挺,粗根庸弱。」這話確有道理。
王冕的畫,對明清畫壇,影響深遠。他為水墨畫打下了穩固基礎,引導了徐文長輩從摹古的一套清規戒律中跳出來,創造了新生命。他以自己的詩文畫來反抗元蒙貴族的統治,同情人民的疾苦,深刻地暴露當時的社會黑暗面,有它的積極意義。正因為此,他才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和尊敬,被贊為「人奇志奇胸磊落,是花千古無枯榮」。
要嗎?請盡快答復我哦!謝謝.希望 採納我的.
⑵ 中國古典詩文中的常用意象的象徵意義
古代詩歌中一些常見的意象主要有
1、 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氣節 積極向上
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後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楊柳」:傷別情懷
堤柳堆煙:能觸發往事如煙,常被用來抒發興亡之感。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後來借指以詩傳情。
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松: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運祥喊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宴模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2、 花草類:
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桃花:象徵美人
蘭:高潔
牡丹:富貴 美好
草: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歲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徵人高潔的品格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源自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隱逸 高潔 脫俗 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旁野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蓮: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3、動物類
猿猴:哀傷 凄厲 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鴻鴿::理想 追求
魚:自由 愜意
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瘦)馬: 奔騰 追求 漂泊
烏鴉:小人 俗客庸夫 哀傷
沙鷗:飄零 傷感
鳥:象徵自由
蒓[chún]羹鱸膾:指家鄉風味。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雙鯉: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雲:「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
莊周夢蝶:語出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後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如陸游《冬夜》詩雲: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
(孤)雁:孤獨 思鄉 思親 音信 消息 鴻雁:書信——對親人的思念。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秋天〕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古詩詞中「燕子」意象
燕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託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它物類所能及。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相傳燕子於春天社日北來,秋天社日南歸,故很多詩人都把它當做春天的象徵加以美化和歌頌。如「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韋應物《長安遇馮著》),「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宴殊《破陣子》),「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豐豐韻韻」(喬吉《天凈沙?即事》),「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南宋詞人史達祖更是以燕為詞,在《雙雙燕?詠燕》中寫到:「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極研盡態,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燦爛,燕子嬌小可愛,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詩人自會傷感無限,故歐陽修有「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採桑子》)之慨嘆,喬吉有「燕藏春銜向誰家,鶯老羞尋伴,風寒懶報衙(采蜜),啼煞飢鴉」(《水仙子》)之凄惶。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徵,「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谷風》),「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詩經?燕燕》),正是因為燕子的這種成雙成對,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於燕、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鹽》)的空閨寂寞,有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的惆悵嫉妒,有了「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宴殊?《破陣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兒初上鵝黃柳,燕子先歸翡翠樓」(周德清?《喜春來》)的失意冷落,有了「花開望遠行,玉減傷春事,東風草堂飛燕子」(張可久?《清江引》)的留戀企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洩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另外還有宴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歸來銜綉幕,舊巢無覓處」(《謁金門?懷故居》),姜夔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張炎的「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高陽台》),文天祥的「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伴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金陵驛》)。燕子無心,卻見證了時事的變遷,承受了國破家亡的苦難,表現了詩人的「黍離」之悲,負載可謂重矣。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唐代郭紹蘭於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年不歸,紹蘭作詩系於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雲:「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於薄情夫。」誰說「梁間燕子太無情」(曹雪芹?《紅樓夢》),正是因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夫妻相會。郭紹蘭是幸運的,一些不幸的婦人借燕傳書,卻是石沉大海,音信皆無,如「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繼而潸然淚下。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整體、直覺、取象比類是漢民族的主導思維方式」(張岱年?《中國思維偏向》),花鳥蟲魚,無不入文人筆下,飛禽走獸,莫不顯詩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鳴沾裳,魚傳尺素,蟬寄高遠,燕子的棲息不定留給了詩人豐富的想像空間,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周邦彥?《滿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或相見又別,「有如社燕與飛鴻,相逢未穩還相送」(蘇軾?《送陳睦知潭州》;或時時相隔,「磁石上飛,雲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劉安?《淮南子》)。燕子,已不僅僅再是燕子,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融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中。
4、風霜雨雪水雲類:
海:遼闊 力量 深邃 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凶險 江湖的詭譎
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展趨勢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滅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斗爭 掃盪惡勢力的力量 盪滌污穢的力量
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
東風:春天 美好
西風:落寞,惆悵 衰敗 遊子思歸
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會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純潔 美好 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雲:遊子 飄泊 以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的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歡愉 光明
金風:秋風
「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2)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
5、器物類
玉:高潔 地重遊 脫俗
珍珠:美麗 無瑕
簪纓 (冠):官位 名望
搗衣砧:婦女對丈夫的思念。
西樓小樓:閨怨之情;絲竹:音樂;汗青:史冊;須眉:男子;巾幗:婦女;桑梓:故鄉;軒轅:祖國;三尺:法律;寸管:筆;青鳥:信使
船:蘭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檣擼(借代大船、戰船)。
吳鉤:泛指寶刀、利劍。例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
崑山玉:比喻傑出的人才。語出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指隨侯珠與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吳國名劍』),乘纖離(駿馬名)之馬,建翠風之旗,樹靈鼉(tuó,揚子鱷之類的動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後來就以「崑山玉」比喻優秀人才。
中國古典詩歌中用以表現「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飛蓬、孤雁等,「船」則是表現這種情感的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一葉扁舟,天水茫茫,越發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見多異鄉風物,更易觸發無限的思緒。杜甫詩中的「船」意象出現得極為頻繁,表現漂泊之感也非常強烈: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
杜甫經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轉變,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帶漂泊達11年之久,最後病死於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條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他最終的歸宿。他在詩中反復寫到「船」意象,「危檣獨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詩人漂泊身世的象徵和寫照。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官黃州時寫下了《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與「漂泊」之感相對,中國古典詩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內涵是「自由」。這種思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他的思想雖然消極,但是對中國文人來說,「泛不系之舟」,卻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眺餞別校書叔雲》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韋詩描寫春花、春草春樹春鳥春潮春雨等明麗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中心意象,既是寫實化描寫,又是詩人心態的形象化表現。
6、顏色類
白:純潔 無暇 喪事
紅:熱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綠:希望 活力 和平
藍:高雅 憂郁
黃:溫暖 平和
紫:高貴 神秘
黑:黑暗 絕望 莊重 神秘 對死者的懷念 命途的多舛
7、關於人的品質、行為活動的。
英雄:追慕 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撻
六朝舊事、南朝舊夢:表示往日富貴繁華的生活。
擊楫:謂立志報效國家,收復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多和「陽春白雪」比照著來寫,表達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後來也用戶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典出《晉書》:「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懷桔:指孝順雙親。
採薇: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後來也表現堅守節操。
詩人常常用詩歌里的「山林」和「宮闕」的形象,來表現詩人的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所謂「宮闕」也言「魏闕」,是朝廷的代稱,也是詩人受到當道重用的象徵。所謂「山林」則是指詩人在政治理想破滅或者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時,作者心生怨憤而轉向歸隱山林息影草澤的形象的代稱。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袁鳴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詠絮: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後來「詠絮」即指詠雪,「詠絮才」即非凡才華。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傳?成公九年》一楚人鍾儀囚於晉,仍然戴南冠.彈奏南國音樂,範文子稱贊這是君子之行:後來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懷有節操的囚徒生活。
8、地點:
古跡:懷舊明志 昔盛今衰 (國家) 衰敗 蕭條 (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
鄉村:思歸 厭俗 田園風光 生活氣息 純撲美好 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榮熱鬧 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 美妙潔凈 忘塵厭俗
憑欄:思念故國、故鄉、親人。
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著一個理想的樂土 武陵人代表隱居的人
柳營:指軍營。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天地塵世:鴻蒙、希夷、太清、太虛。
細柳營: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王維《觀獵》「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9、其他類
白衣蒼狗: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灰狗。
破曉:初現希望
深夜:愁思懷舊
雪:瓊玉、碎玉、冰花、六齣;信:鴻雁、尺牘、尺素
亡國:後庭花。
天地:人類的渺小 人生的短暫 心胸的廣闊 情感的孤獨
浮生:表示短暫虛幻的人生。
朝陽:希望 朝氣 活力
夕陽: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熱烈 熱情奔放 惡勢力對社會、對人的摧殘
酒:歡悅 得意 失意 愁苦
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 思鄉 思親
「望月懷遠」、「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
月亮的別稱: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李白的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還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
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的悲壯雄渾。
(2)明月蘊涵情感的無奈。
如謝庄「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禱和祝福;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恆。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⑶ 千家詩的全文和注釋
1、春曉孟浩然 唐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譯文: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裡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訪袁拾遺不遇孟浩然 唐
洛陽訪才子, 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譯文:到洛陽是為了和才子袁拾遺相聚,沒想到他已成為江嶺的流放者。
聽說那裡的梅花開得早,可是怎麼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天更美好呢?
3、送郭司倉王昌齡 唐
映門淮水綠, 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
譯文:月光下淮水的綠色映在門上,我仍然不希望你離去。心裡真誠得祝願先生能步步高升,而我思念你的心緒會像夜夜春潮一樣逐漸加深。
門上映出了淮河水翠綠的顏色,我希望先生不要告辭。真心祝願你的官運如明月般皎皎並且步步高升,而我思念先生的心潮則會像夜夜漲高的春潮一樣。
4、洛陽道儲光羲 唐
大道直如發, 春來佳氣多 。五陵貴公子, 雙雙嗚玉珂。
譯文:洛陽城裡的大道平直如伸展的頭發,洛陽的春天氣候適宜,有很多陽光明媚的日子,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在這樣的日子裡,洛陽著名的五處皇家陵園常有富家子弟去踏春,這時,在大道上飄揚著馬匹上的玉飾發出的叮當聲,不用看也知道是公子們成雙結對而來了。
5、獨坐敬亭山李 白 唐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譯文: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6、登鸛雀樓王之渙 唐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7、觀永樂公主入蕃孫 逖 唐
邊地鶯花少, 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 龍塞始應春。
譯文:邊塞之地沒有鮮花盛開,沒有鶯鳥啼唱,雖然過了新年,還沒有春意春色。今天,永樂公主嫁到塞外,有如美人從天而落,應該使這苦寒之地開始有那美麗的春光了。
8、左掖梨花丘為 唐
冷艷全欺雪, 余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 吹向玉階飛。
譯文:梨花自然比白雪艷麗,清冷的樣子也賽過雪花,它散發出的香氣一下就侵入衣服里。春風請繼續吹動它的花瓣,希望這美麗的花朵能飄落在皇宮大殿的玉石台階上。
9、題袁氏別業賀知章 唐
主人不相識 ,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 ,囊中自有錢。
譯文:別墅主人和我沒有見過面,偶來坐坐賞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發愁去買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錢。
10、夜送趙縱 楊 炯 唐
趙氏連城璧 ,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 明月滿前川。
譯文:趙國有一塊價值十五座城他的壁玉,向來是天下聞名的。我今夜送你回到趙州家鄉地方去,天空中留下一輪明月,仍然照滿的面的川水呢。
11、竹里館王 維 唐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譯文: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12、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唐
避人五陵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
譯文:朱大游覽五陵地去,身佩寶劍價值千金。分別時刻解下相贈,表達終生一片真心。
13、長干行崔 顥 唐
君家在何處 ,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 ,或恐是同鄉。
譯文:你家住在什麼地方,我家住在橫塘一帶。停船我來打聽一下,或許我們還是同鄉。我家就臨靠著九江,來去都在九江邊上。我們同是長乾的人,可我們從小不相識。
14、詠史高 適 唐
尚有綈袍贈, 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猶作布衣看。
譯文:像須賈這樣的小人尚且有贈送綈袍的舉動,就更應該同情范雎的貧寒了。現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這樣的天下治世賢才,把他當成普通人看待。
15、罷相作李適之 唐
避賢初罷相, 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 ,今朝幾個來。
譯文:我剛剛讓賢辭掉了左相,愛酒如命正好暢飲舉杯。想問問昔日盈門的賓客,今天會有幾個還肯前來?
16、逢俠者錢 起 唐
燕趙悲歌士, 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 前路日將斜。
譯文:趙、燕兩地多慷慨悲歌的俠士,今天我們相逢於俠士劇孟的故鄉洛陽。心中悲壯不平之事向你訴說不完,無奈太陽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17、江行望匡廬錢 珝 唐
咫尺愁風雨, 匡廬不可登。 只疑雲霧窟 ,猶有六朝僧。
譯文:因為風雨而使我發愁,近在咫尺的廬山卻不能攀登。我懷疑在雲霧繚繞的洞穴之中,還有六朝時期的僧侶。
18、秋風引 劉禹錫 唐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譯文:秋風不知從哪裡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
19、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韋應物 唐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
譯文: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嘆多麼寒涼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20、秋日耿 湋 唐
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動禾黍。
譯文:夕陽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閭巷,有誰和我說話,排解新來的憂傷。
古道荒涼,黃昏時很少看到行人,秋風掀動禾黍,我愁思綿綿無量。
21、秋日湖上薛 瑩 唐
落日五湖游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
譯文:落日的時候,我在太湖上遊船,煙波迷漫下模模糊糊的景色使人產生了憂愁。千古而來歷史不正如這浩渺煙波籠罩下的水浪一樣在浮浮沉沉中遠逝了嗎,誰會關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
22、宮中題李 昂 唐
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侍臣知。
譯文:太和九年李訓、鄭注敗後,仇士良愈專恣。上登臨游幸,未嘗為樂,或瞠目獨語。左右莫敢進問,因賦此詩。宮中輦道旁秋草叢生,上林苑的鮮花壓滿枝頭。登高生出的無限悲苦和感慨之意,這恐怕連我的侍臣也不知道。
23、汾上驚秋蘇 頲 唐
北風吹白雲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
譯文:北風吹卷著白雲使之翻滾涌動,我要渡過汾河到萬里以外的地方去。心緒傷感惆悵又逢上草木搖落凋零,我再也不願聽到這蕭瑟的秋風。
24、尋隱者不遇賈 島 唐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譯文: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行蹤。
25、蜀道後期張 說 唐
客心爭日月, 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 先至洛陽城。
譯文:客居思歸的心總在爭取時間,來來往往事先已計劃好日程。秋風性情急迫竟然不肯等待,搶先回到了我的家鄉洛陽城
26、靜夜思李 白 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7、秋浦歌李 白 唐
白發三千丈 ,離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譯文: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