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統稱

七夕統稱

發布時間: 2024-11-22 03:27:20

七夕節傳說 「牽牛織女星」

七夕節的傳說

七夕節又可以叫做七巧節、女兒節,其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比如拜七姐、乞求巧藝、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等。牛郎織女的故事發生在西周時代,織女在下凡的時候遇到了牛郎,兩者相生愛意,在老牛的幫助下結成了夫妻。不料被玉皇大帝所知道,並下令強行拆散他們,並設下了天河。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喜鵲,便為他們搭起了鵲橋,讓他們在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來源

七夕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後一天是什麼日子

七夕的後一天是中元節。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被稱為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風俗關鍵有拜祖、放河燈、祀亡者、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物大豐收秋嘗拜祖演化而成。七月半是民俗秋初祝賀大豐收、酬勞地面的傳統節日,有多個糧食作物完善,民俗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先祖匯報秋成,是追懷先祖的一種文化藝術傳統民族節日,其文化藝術關鍵是敬祖行孝。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統稱三元。

② 今天是七月初七七夕節,七夕節有哪些習俗呢為什麼叫七夕節呢

今天是七月初七七夕節,為什麼叫七夕節呢?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小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二十八宿崇拜衍變而成,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祭拜「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辦,故稱「七夕」。

牛郎會織女

七月被稱作「藍月」,七月的夜晚被稱作藍夜,這一天的習俗便是牛郎會織女,小的時候我也陪我的妹妹或是親妹妹在黃瓜架下或是樹藤鐵架子下竊聽牛郎織女的小秘密,誰都覺得聽到了。為何?由於晚風習習,落葉的響聲就理解為她們的情話。

穿針乞巧

乞巧的辦法各種各樣,我小時候也陪自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過乞巧主題活動,例如大白天拿一盆水放到太陽曬,發布一層皮白,端進去讓女孩子在房間里放針,看大家誰擺的針最好看,誰就是巧女。要是沒有擺放,你也就乞患上「笨」,便是拙女,因此女生很注重這類乞巧主題活動。

還有一種就是線纏去穿七孔針,一根線穿以往,難度系數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否巧,是否常常刺綉,不僅雙眼,還得手不發抖。也有九尾針,假如穿以往你就是最心靈手巧的女孩。光針就有各種各樣的乞巧方式。

③ 七夕的詩詞作品

七夕的詩詞作品是鵲橋仙。

1.七夕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按照詩中每句字數的多少,分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體裁。

詞,作為詩的一種體裁,屬於詩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

④ 在哪個朝代,七夕也會放假

馬上就要迎來2022年的七夕佳節了,今年的七夕情人節在公歷2022年8月4日,周四。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一般來講七夕不是法定假日,所以不會放假。
但是在古時候有些朝代在七夕這一天是會放假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在哪個朝代,七夕也會放假?
在哪個朝代,七夕也會放假?
據了解,在宋代七夕也會放假。
根據宋人筆記《文昌雜錄》記載元日、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慶節(正月初三)、上元節、天聖節(太後生日)、夏至、立春、人日、中秋節、清明、七夕、末伏等這樣一些節日也可放假。
這樣統計起來,共有七十四天法定休假日,再加上規定的三十六天的「荀休」,總共有一百一十天休息日。
宋代各種節假活動也是豐富多彩,像立春打春牛、上巳祓禊、清明掃墓、端午競渡、七夕乞巧、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進履、小年掃除、除夕守歲、新年祝福等。
宋代節假之制極大促進了消費經濟的活躍,發展為繁榮昌盛的假日經濟,催生絢麗多彩的節序文學,形成璀璨奪目的節假文化。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物?
1、吃巧果
巧果,也叫乞巧果子,確切地說,它不是水果,而是一樣油炸點心,也是七月七的傳統美食代表。
巧果的造型各不相同,有花草樣式的,也有飛禽走獸樣式的,有圓形的,也有梭形的。
七月七吃巧果,象徵祈福納祥。
2、吃餃子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因其外表酷似元寶,象徵福氣,因此我們經常能在各種節日里看到餃子的身影,七月七也不例外,這背後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相傳在一些地方的習俗里,七月七這一天,人們還會在餃子里分別包上銅錢、紅棗、銀針,吃到的話,分別象徵有福、手巧、早婚。
3、吃五子
五子,指的是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這五種食物,它們被統稱為「五子」。
七月七,是民間神話傳說里牛郎和織女見面的日子,在老傳統里,還有祭拜織女的講究。
人們會備上茶、水果、五子等供品,在焚香禮拜後,還會圍坐在一起吃五子,寓意祈求家庭幸福美滿。
綜上就是有關七夕的一些知識介紹,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七夕還有很多的習俗,並不是都和愛情掛鉤的。
關於七夕放假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⑤ 7月7的故事

七月七日為七夕節,簡稱「七夕」。此節形成於漢代,致了魏晉時,隨著牛朗織女愛情神話故事的廣泛傳播和故事情節的進一步完善,逐漸成都市人閃普遍都過的節日,因為節日里民間有乞巧習俗,且參加活動者為女性,所以又被稱作「乞巧節」、「女兒節」。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牛郎織女故事的雛形最早見於《詩經》,後經歷代的流傳和加工完善,最終形成了婦孺皆知的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
牛郎是人間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父母雙亡之後,經常遭受其兄嫂的虐待。到後來兄嫂不願與牛朗一起生活,就和牛郎分了家,只給牛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擅於織布的仙女。有一次她與其他仙女一道到銀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的指示下,來到銀河邊的上將織女的天衣偷走,使織女不能重返天宮。織女遂於牛郎結成夫妻,有一兒一女,自耕自織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天帝知道了牛郎織女的婚事,大為震怒,立刻派了天兵天將到人間要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見織女一去即是生離死別,十分悲痛,抱著一雙兒女哭作一團。此時,老牛生命垂危,在臨死之前,囑咐牛郎在它死後穿上它的皮即可攜兒女上天宮去尋找織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用擔子挑著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時,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二人之間頓時化作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泣。織女和牛郎及他們兒女的哭聲感動了天帝,天帝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世人廣為傳唱。北宋詞人秦觀《鵲橋仙》哀婉的唱詞使牛郎織女的故事更為世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
纖雲弄巧,飛星流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忌在朝朝暮暮! 乞求智巧 七夕節也叫「乞巧節」,因為在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
傳說織女聰穎美麗,多才多藝。她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無邊的天衣。七月七日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智能巧奪天工,她定會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乞巧習俗反映了勞動人民要向織女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願望。
《西京雜記》曾記載:「漢宮中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這說明在漢代就有了乞巧風俗。到了南北朝時,宗懍記述發時的風俗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輿地誌》還記載齊武帝修了一座右銘城觀,每到七月七日,宮女們都登了這座層城來觀穿針,世人稱之為「穿針樓」。崔顥的《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有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間不相見」及林傑「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時條」的詩句生動描繪了唐代長安穿針乞巧的風俗。
乞巧時所用的針,多為「七孔」或「娥九尾」,為乞巧時專用,平常產能用業縫衣。寧人金盈之在《醉翁談錄》卷四中說:其實此針不可用也,針褊而孔大「。元人陶宗儀在《元氏掖庭記》一卷中說:」七夕時,婦女們用五綵線穿九尾針,以先穿完者為「得巧」,遲者為「輸巧」。
人們在乞巧的同時,還要用瓜果袋子祭拜織女。民間傳說織女除了管理婦女紡織外,還主宰瓜果的生長。在七夕的供品中,除了茶、酒、乞巧果等外,還要有新鮮的瓜果。《開元天寶遺事》就有「七月七日,宮女陳瓜果酒饌,列於庭中」的記載。
唐朝乞巧之風十分盛行,流傳有許多關於乞巧的故事和傳說。唐肅宗時,有一女我鄭采娘,在七夕夜陳瓜果香案向織女乞七弋。織女問采娘乞求什麼,采娘答曰乞巧。織女便送她一枚寸余長的金針,綴在紙上,並囑三日不得告人,如此便可得巧,不久還可以變成男子。兩天後采娘將此事告知母親,母親深感奇異,執意要看個窨,結果金針不見了,只有一張有針跡的空紙。後來,采娘死後托生成了一個男孩。這就是流傳甚廣的「金針度人」的故事,後人用來比喻傳授革某種秘法絕技。
唐朝皇帝對乞巧風俗十分重視。唐玄宗曾建「乞巧樓」,樓高百尺,可以坐數十人。對宮中妃嬪各賜九孔針、五色線,在月光下穿過者為得巧。乞巧後,演奏清商妙曲,歡喜宴達旦。《開元天玉遺事》還記載了唐玄宗與楊貴刀在華清宮游宴舉行乞巧活動:「七月七日......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為侯。密者言巧多,稀者方巧少,民間變效之「》這是漢代蜘蛛卜吉凶之後,用蜘蛛卜巧。
宋代以後的乞巧活動較之以前更為豐富。東京潘樓出現了民間乞巧市,專賣乞巧物。從七月一日起,乞巧市就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七夕節前夕,更是」車馬相次擁遏,一般面姓亦用竹木或麻桿編成「乞巧棚」。民間的乞巧製品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樸素的審美情趣。「仙樓」:剪五彩紙為層樓;「仙橋」:剪紙為橋,上有牛郎、織婦及仙侍從;「花瓜」:在瓜上刻花紋;「種生」:以綠豆、小麥、小豆等在瓷器內用水泡浸,長出數寸長的綠芽,用紅藍彩條束起。
明朝時除了沿襲唐宋的舊俗,還出現了一種新的卜巧形式-丟巧針。《帝京景物略》記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則看水底針影,有成雲霧、花朵、鳥獸形者,有居鞋及剪刀,水茄形者,謂乞得巧。
清朝在沿襲明朝丟巧針乞巧習俗的基礎上,發展成」擲花針「,所投之物為松樹的葉子,即松針。
在民間,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以上所說的月下穿針、蜘蛛卜巧、丟花針、擲松針外,還有在井邊、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哭泣,以麥豆嫩投放水中等多種乞巧方式。
在七夕乞巧活動中,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願,向織女乞富、乞壽、乞子、乞愛情:經濟不、富足的乞求財富;身體羸弱的秘際 健康長壽;沒有兒子的可以乞求貴子;沒有婚嫁的可以乞求長得更漂亮以獲純真愛情。在諸多的願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樣,且連乞二三年方顯心誠。在乞巧之前,要事先祭拜牛郎織女,祭拜之後跪地祈禱,收中默念自己的心願。乞巧活動結束時,婦女們一般將供奉的瓜果等供品一半投於房上供天女享用,另一半留給自己,與大家分食。亦有的地方將所用花粉一半投於房頂,一半留作自用,以求長得像織女一樣聰穎可愛。女兒節 有些地方把七月七日稱作「女節」或「女兒節」。河南及陝西等地在此日有迎女避節的習俗。陝西省《蒲城縣志》記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節」。當地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女婚姻的不幸是天帝不願孫女與牛郎長期生活造成的。每逢七月七日,人們就要把新出嫁的女兒接回家來,以免天帝發現女兒與女婿長期生活在一起,把他們像牛郎與織女一樣強迫分開。當地的這個習俗充分體現了為人父母者希望女兒婚姻美滿幸福的願望,同時,也說明牛郎織女的傳說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乞巧果子 乞巧果子也叫巧果,源於七夕節的乞巧活動,是七夕節時婦女們做的諸多美點的統稱,至唐宋時,民間已廣為製作。
乞巧果子種類很多,以麥面為料稱「面巧」,以糯米粉為原煤料叫「粉巧」。面巧一般用兩斤七兩糖和少許芝麻,做時先將白糖放在鍋中溶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擀薄,晾乾後用刀世成長方形塊,最後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色即成。粉巧用兩斤糯米粉、八兩糖,外加少許芝麻和澱粉。做時先將糯米粉加白糖用溫水調和,蒸熟後取出,晾涼後加芝麻澱粉揉勻擀薄,切成三四寸方塊,將每塊折成三角形,再剪成花形粉巧胚,晾後油炸。曝衣曬書 七夕節曝衣習俗源於漢代。宋卜子《楊園苑疏》記載說,漢建章宮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漢武帝的曝衣閣,每逢七月七日,「宮女登樓曝衣」。到魏晉時,曝衣之俗成了富貴人家玄耀財富的大好機會。由曝衣之俗又演變了後來七月七曬書的時尚,當時的文人學士為追求虛名,顯示自己的博學多識,就所自己所有的書都拿出來曬。歷史上傳說,司馬懿因權力太盛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抱病在家裝病。魏武帝在七月七日派親信前去查控虛實,發現裝成瘋病的司馬懿正在家中曬書。親信將實情報告給了魏武帝,魏琥帝勒令司馬懿回朝任職,司馬懿沒有理由推託,只好遵命。荷葉燈 《彝陵縣志》記載「七夕家家樹點荷葉燈,取荷葉極大者,插蒲燭灌脂其中,燃置竿頭,於戶外樹之。」七月值荷葉生長茂盛之際,每逢七夕,人們都要在門前點燃荷葉燈以示過節。香橋會 嘉興塘匯鄉古竇經村,每逢七夕便舉行香橋會。節日里,附近各村的香客紛紛聚攏起來,共同獻香。幾名手藝好的香客用香搭一座約四五公尺長、五十公分寬的香橋,橋上放上各家送的香包,讓牛郎織女在精巧的香橋上甜蜜地敘情幽會。入夜,人們將香橋點燃,在五顏六色的香火中,想像牛郎織女踏上了大家敬獻的香橋,人們一片歡騰。拜床母 在台灣省的漢族民間,傳說古時候有一書生郭畢,在進京趕考途中與一姑娘一見鍾情,不料郭畢急病而逝,姑娘將其埋在自己床下。十個月後,姑娘為其生下一子,為告慰郭畢之靈,姑娘常於床頭焚香祭拜。人問其故,姑娘告曰拜床母,以保佑孩子平安長大。人們紛紛效仿,遂在七月七日拜床母悄俗流傳。每逢此時,家家都攜孩子祭拜床母。日落時,孩童們在自己的床上供奉肉、飯、酒、糖果等供品,燃香磕頭,祈願床母庇佑賜福。洗發效西施 七夕節前浙江寧波紹興地區的婦女有用荊樹葉浸水洗頭發的習俗,傳說可以使頭發滑潤烏黑。
相傳春秋時期,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被俘作了人質,得赦回國後,選范蠡為相,卧薪嘗膽,圖謀報仇,復興大業,范蠡深思熟慮之後,准備選取一才色兼備的女子送給吳王,使其溺情於聲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國報滅國之恨。一天,范蠡遇見了西施。西施自幼聰慧,天姿國色,平常喜歡用荊葉浸水梳洗。越滅亡以後,她常在浣沙溪邊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見春,浣沙水清清,難洗亡國恨。」范蠡見西施不但貌美,而且為亡國而哀痛,是個難得的好女子。在稟告越王勾踐之後,范蠡帶了印符護送西施到了吳國。西施委曲求全,捨身救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吳,范蠡便帶了西施於七月七日隱姓埋名,泛舟於五湖之間,老百姓為了表示對西施的敬愛,於七月七日用荊樹葉浸水洗發,以示紀念。

⑥ 七夕,中秋,重陽,春節,組詞一個總稱

總稱為中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時間從前到後的排列順序是: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熱點內容
馬王場鮮花 發布:2024-11-22 08:32:11 瀏覽:318
住宅盆景村 發布:2024-11-22 08:32:07 瀏覽:168
牡丹不堪折 發布:2024-11-22 08:31:31 瀏覽:309
海棠灣外賣 發布:2024-11-22 08:20:22 瀏覽:688
安妮玫瑰與老導演結婚 發布:2024-11-22 08:15:55 瀏覽:245
別問情人節 發布:2024-11-22 08:12:47 瀏覽:697
櫻花筆好用 發布:2024-11-22 08:12:45 瀏覽:31
維愛花店 發布:2024-11-22 08:00:45 瀏覽:881
簡單折紙花視頻鬱金香 發布:2024-11-22 07:50:07 瀏覽:520
有荷花的電影 發布:2024-11-22 07:38:57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