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輪回
七夕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所以有“中國情人節”之稱。
七夕節,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關於牛郎織女天文星區所對應的地域分野,在漢代的《漢書·地理志》中有記載:“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到了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因七夕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在當代更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節日起源
自然天象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傳說”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
在古代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古人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所對應地面上的地域分野,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更被現代人譽為“中國情人節”。
時間數字崇拜
“七月初七”作為節日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徵。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徵。“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七”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婦女乞巧
七夕節的乞巧習俗,始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
"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周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後,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復"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回循環,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傳承發展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有現存文字記述的七夕風俗最早見於《書經》時代(春秋中期)。七夕節牛郎織女天文星區對應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 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風俗中流傳時間最久、流傳范圍最廣的當屬“乞巧”。古人對一年一度的乞巧習俗十分重視。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准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合了乞巧習俗,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習俗。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七夕賦予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現代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所以七夕節充滿了浪漫的氣息。在這一天,女人們都會祈求自己的真摯愛情,於是就相應誕生了一些關於女人們在這一天乞巧的習俗。中國七夕節雖然生成時間比西方情人節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七夕節不如西方情人節受寵。民俗專家表示,和洋節相比,七夕等傳統節日在文化和內涵上更有潛力可挖,如果將浪漫、溫馨、娛樂等時尚元素植入傳統節日,傳統節日可以更精彩。
2. 什麼是輪回
1、宗教和佛教的歷史傳說都在不斷地講述輪回的原理,描述人類會經歷不同的生死循環。
2、古典文學作品也普遍描述了生死輪回,有不少作品中把人類比喻成被某種環境和力量循環控制的小粒子,被不斷地循環和轉變。
3、7七夕節和農歷新年就表達了輪回主題,例如:銀三老和太陽神被認為是生死輪回的象徵,每年7月初七就是他倆重逢的時候,意思就是談戀愛的生死輪回。
4、更是處處體現的自然規律——季節的四季輪回,各種生物的輪回更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來去,白天和黑夜的不斷交替,都是一個個有序交織在一起的、完整的輪回變換。
3. 七夕加一橫就是死,古人為什麼要這么設計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七夕,即「乞巧節」就被人們普遍稱作是「中國的情人節」。不過悄悄告訴你個小秘密,七夕在古代可並不是情人節。
最後,「七」這個數字,還和死亡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中國民間素有「頭七」、「做七」的殯葬習俗。傳說人死後魂魄不散,會在第七天回到家裡。家人應提前給死者預備一頓飯,然後迴避,既送死者上路又要避免死者掛念親朋,滯留在陽間變成孤魂野鬼。頭七這天送走死者後,也不能停下祭祀,需每隔七天就一次法事,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方能結束。
4. 七夕祝福語8個字送朋友
8個字送朋友的七夕祝福語如下:
1、堵你心頭,住你心上。
2、前生今世,輪回愛你。
3、相守一生,不負相遇。
4、琴瑟和鳴,舉案齊眉。
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6、長長久久,朝朝暮暮。
7、天作之合,心心相印。
8、一見鍾情,再見傾心。
9、我願有你,別無他求。
10、持寵而嬌,是你慣得。
11、同甘共苦,廝守終生。
12、努力掙錢,好好養你。
13、與你相遇,何其有幸。
14、我想見你,不遠萬里。
15、一生相守,才是永久。
16、天上鵲橋,人間今宵。
17、執子之手,慢慢地走。
18、風雨不改,愛你依然。
19、天涯海角,伴你同行。
20、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5. 潤七夕是幾年一輪回
http://blog.taocu.com/m/50600/log/2006/27287.shtml
7月31和8月30日是雙七夕(38年一次)
今年(2006年)的中國情人節「七月七」由於恰逢閏七月,出現了38年一遇的兩個七夕節,分別是陽歷7月31日和8月30日。
解釋:農歷出現閏年是因為農歷一年約為354天,而陽歷一年中有365天,兩者相差約11天,為了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每19年農歷要置7個閏月。今年是農歷狗年,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說到今年閏七月,因為我們在今年農歷的第八個月份當中沒有一個中氣,所以就把第八個月份設置為閏七月,就是有兩個七月。)
陽歷、陰歷和陰陽歷,今年為何閏七月?
新年伊始,當人們翻閱新的日歷時,便會發現明年(狗年)農歷七月緊隨其後的不是八月,而是「閏七月」。為什麼明年會多出個「閏七月」呢?要弄清其中的道理,就要從歷法談起。
歷法可分為陽歷、陰歷、陰陽歷三種。陽歷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系。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歷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歷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歷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歷,即我國的農歷,它揚陽歷之長避陰歷之短,取陰歷的月為月,陽歷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歷是加入陰歷成分的陽歷,帶有陽歷因素的陰歷。根據農歷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農歷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於回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歷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回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例如,2002年春節在陽歷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03年春節在陽歷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農事活動也無章可循——時而10月種麥,時而9月種麥……這自然是很不適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歷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這樣,19個農歷年的總日數(12年×12個月+7年×13個月)×29.5306日=6939.6910日,與19個回歸年的總日數(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農歷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歷和天時就不會錯亂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秦朝以前,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歷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
------------------------------------------------------------------------------------------------------
http://bbs.shenhuafc.net/read.php?tid=9305
38年一遇雙七夕
今年的中國情人節「七月七」由於恰逢閏七月,出現了38年一遇的兩個七夕節,分別是陽歷7月31日和8月30日。
解釋:農歷出現閏年是因為農歷一年約為354天,而陽歷一年中有365天,兩者相差約11天,為了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每19年農歷要置7個閏月。今年是農歷狗年,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說到今年閏七月,因為我們在今年農歷的第八個月份當中沒有一個中氣,所以就把第八個月份設置為閏七月,就是有兩個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