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夜涼

七夕夜涼

發布時間: 2025-03-07 18:57:37

① 夜涼如水的出處

「夜涼如水」出自唐代詩人杜牧(一作王建)創作的《秋夕》。

《秋夕》是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原文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白話譯文

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

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

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1)七夕夜涼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② 七夕詩句意思

《七夕》復唐 杜牧

原文制: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

我手執綾羅的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像井水般的清涼,

而卧榻仰望著星空,牽牛星正對著織女星。

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在七夕的夜晚,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冷"和"涼"既是深秋的季節感覺,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宮女在凄涼的秋夜裡,時而獨自撲打流螢,時而痴痴地凝望著夜空中的牽牛和織女星。「小扇」常被古代詩人用來象徵被冷落遺棄的女子。「流螢」總是生於荒涼之地。居住之處竟有流螢,可見她被冷落很久了。牽牛織女星:象徵愛情也象徵離別,卻仍然苦苦地期待。

③ 七夕的來歷,及風俗

七夕的來歷出自民間神話,出自古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1、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春秋命歷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2、《漢書·律歷志》:「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屍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

3、「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說(《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以及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與巧藝、祈禱姻緣、情人相會、切磋女紅、拜織女等豐富的人文內涵。

4、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准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④ 七夕古詩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麼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夕古詩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夕古詩詞1

1、《七夕》

(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2、《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

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3、《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4、《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5、《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6、《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7、《沉醉東風·七夕》

(元)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8、《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宋)晏幾道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

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9、《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呂渭老

半夜燈殘鼠上檠。上窗風動竹,月微明。

夢魂偏記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

酒闌人散斗西傾。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10、《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古詩詞2

一、

一葉幽蟬落夢尖,驚飄殘夢里青衫。重樓燈火,夢跡繞來甜。

那段紅塵封不住,此時彩筆暗相探。天涯深處,證我月光藍。

二、

秋近天遙欲寄函,柔情夕夕為君添。鵲兒可否,替我過山南。

前世擦肩人海漫,今生如約仄平拈。深屏舊事,星暗句何堪。

三、

擬就詞牌滿意忺,人前題句奈平凡。飛觴待月,清寂影成三。

不復當時煙柳岸,牽強此際水雲箋。琉璃深處,枯筆可紅藍。

四、

未盡傾聲古調咸,催箏窗外月來探。梅花落指,一味冷香潛。

近我曲魂仙隱隱,鋪橋雲夢鵲纖纖。也隨風去,咫尺掛星簾。

五、

去路徐升一葉帆,浮波星海鵲兒甘。依前時節,傷聚瘦銀蟾。

彼岸誰曾衣勝雪,今宵夢漲水拖藍。殷勤魚信,幾度弄潮尖。

六、

累日調弦不負梅,幽香一曲白雲隈。清粼如我,天意系阿誰?

多少春時深淺夢,潛為遠古往來灰。忽然七夕,試與鵲輪回。

七、

夢正肥時月似鉤,星波欲辨是誰眸。探支月筆,消息渺難收。

我落秦弦芳草闕,君洄楚水芷蘭洲。臨秋一段,底事學風流?

八、

妒月遙天對影君,一弦細細絕紅塵。傳花舊句,沒萬里泥雲。

九曲星眸秋水遠,無題蟬語綠窗昏。南樓凝佇,夜色已無痕。

九、

一入新秋月半痴,再三疊夢已貧辭。深勻故事,催促鵲偷期。

懷古願身能溯水,消塵借酒遣相思。鷗盟若在,倚竹白雲陂。

十、

在水千年只是初,波聲入耳碧相濡。流雲對著,為我一牽椐。

誰畫今秋弦上月,我將來世網中魚。載浮光景,天凈映飛烏。

七夕古詩詞3

1、《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他鄉七夕》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3、《七夕》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4、《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5、《七夕》

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古詩詞4

1、古詩十九首之一漢·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

南北朝·謝惠連

落日隱櫩楹,升月照簾櫳。

團團滿葉露,析析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瞬目矖曾穹。

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

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傾河易回斡,欵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

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

沉吟為爾感,情深意彌重。

3、燕歌行

三國·魏·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雁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4、七夕夜女歌

晉·佚名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5、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6、七夕賦詠成篇

唐·沈叔安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

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7、七夕詩

唐·趙璜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雲月掩樓台。

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8、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9、七夕

唐·權德輿

佳期人不見,天上喜新秋。玉佩沾清露,香車渡淺流。

東西一水隔,迢遞兩年愁。別有穿針處,微明月映樓。

10、和長孫秘監七夕

唐·任希古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

11、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

唐·任希古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泛查分寫漢,儀星別構天。

雲光波處動,日影浪中懸。驚鴻絓蒲弋,游鯉入庄筌。

萍葉疑江上,菱花似鏡前。長林代輕幄,細草即芳筵。

文峰開翠瀲,筆海控清漣。不挹蘭樽聖,空仰桂舟仙。

12、和李公七夕

唐·任希古

落日照高牖,涼風起庭樹。悠悠天宇平,昭昭月華度。

開軒卷綃幕,延首晞雲路。層漢有靈妃,仙居無與晤。

履化悲流易,臨川怨遲暮。昔從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瑤駕越星河,羽蓋凝珠露。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閱故人新,俄見新人故。掩淚收機石,銜啼襞紈素。

惆悵何傷已,裴回勞永慕。無由西北歸,空自東南顧。

13、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14、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15、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熱點內容
玫瑰花排骨 發布:2025-04-23 08:16:16 瀏覽:331
牡丹吊蘭耐寒嗎 發布:2025-04-23 07:53:06 瀏覽:344
插花活動回顧 發布:2025-04-23 07:53:05 瀏覽:93
小球根花卉 發布:2025-04-23 07:48:35 瀏覽:131
壁布梅花 發布:2025-04-23 07:34:03 瀏覽:147
愛哭的玫瑰愛笑的狐狸 發布:2025-04-23 07:28:01 瀏覽:843
西蘭花沾辣根 發布:2025-04-23 07:16:18 瀏覽:312
石榴海棠書屋 發布:2025-04-23 07:02:56 瀏覽:89
玫瑰花垂頭 發布:2025-04-23 06:53:27 瀏覽:44
珠蘭花欣賞 發布:2025-04-23 06:46:39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