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朝鮮的七夕

朝鮮的七夕

發布時間: 2025-04-28 23:59:38

⑴ 韓國有七夕

有,
韓國的七夕節

韓國的七夕節也與愛情無關。據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是中國習俗,後傳到韓國;高麗時代,恭湣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牽牛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發給百官們。

韓國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得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

其另一個重要事宜就是祭祀,分為家庭和集體兩種。女性要在祭台放上乾凈的井水;牛郎織女不再成為祭祀對象,她們主要是為了祈求親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則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

李子遲最後說:正因為日本和韓國的七夕節都與愛情無關,所以七夕就不應該叫「東方的情人節」,而只能叫「中國情人節」。

⑵ 韓國有七夕節嗎

韓國有七夕抄節,七夕的日子是農歷7月初7。

韓國七夕節的習俗有祈拜織女星、祭祀、曬書曝衣。

1、祈拜織女星

韓國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得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

2、祭祀

韓國七夕的另一個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兩種。韓國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凈的井水,牛郎織女不再成為祭祀對象,她們主要是為了祈求親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則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風俗,這是一種讓巫婆祈求子女安然無恙的儀式。

3、曬書曝衣。

七月是炎熱天氣逐漸消失的時期,也是農家繁忙的農活結束後等秋收的時期,少許過著清閑的時間。所以過了陰雨季節後的這時候,農家有著把夏天陰雨季節期間的潮濕衣服和書拿出來曬乾的風俗,這名叫曬書曝衣,所以,這天各家各戶的院子都堆滿了拿出來曬的衣服和各種書籍。

⑶ 韓國人過七夕節么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又名乞巧節或七巧節。

中國、韓國和日本人都會慶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維新時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陽歷7月7日慶祝。

⑷ 中國七夕節,影響別的什麼國家

1、日本: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

2、韓國: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來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到了韓國,恭愍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

3、朝鮮:韓國七夕是由中國傳過去的,據韓國古籍《朝鮮常識》記載,七夕高麗恭愍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韓國七夕時間跟中國是一樣的,在這一天她們最重要的事宜就是祭祀,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會在祭台放上干凈的井水,祈求親朋好友平安,有些則祈求豐收田祭。而一直到現在,韓國年輕人七夕這天會約在一起吃飯、互送禮物等。

4、越南: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願,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5、中國七夕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每年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的日子,是象徵愛情的節日。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國務院將七夕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前人們過七夕,會有穿針乞巧、種生求子、曬書曬衣、七姐誕、染指甲、拜織女、吃巧果吃巧果的習俗。而現在主要是約會、送禮物、表達愛意等。

⑸ 日韓如何過七夕

日韓是這樣過七夕的:

一、日本過七夕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

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

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在時間與中國有所不同,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

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裡,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願樹。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二、朝鮮與韓國過七夕

韓國古籍《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來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到了韓國,高麗恭愍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

不同於日本是陽歷7月7日,韓國的七夕節同中國一樣,是陰歷的7月7日。過去韓國七夕的風俗,差不多照搬中國,有乞巧、曬書、祭祀等活動。

韓國女人們會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有好的針線活手藝,稱為『乞巧』的風俗。在七夕節的凌晨把水果放在桌子上祈求,讓針線活的手藝提高。

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韓國七夕的另一個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兩種。

韓國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凈的井水,牛郎織女不再成為祭祀對象,她們主要是為了祈求親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則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

現在的韓國年輕人對傳統七夕關注的也並不多,他們只會借著這一天的機會在一起約會、吃飯、互送禮物韓國的七夕飲食也有講究,傳統食品有面條、麥煎餅,還有蒸糕。

我國七夕的習俗

1、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2、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熱點內容
荷花張耒讀 發布:2025-04-29 02:41:16 瀏覽:609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一個個的 發布:2025-04-29 02:25:30 瀏覽:934
青浦區楊家莊花卉地址 發布:2025-04-29 02:19:41 瀏覽:568
梅花橘紅茶 發布:2025-04-29 02:10:15 瀏覽:459
遼寧黃花店 發布:2025-04-29 02:01:37 瀏覽:9
孤獨櫻花 發布:2025-04-29 02:00:28 瀏覽:577
深圳花語人生 發布:2025-04-29 01:50:28 瀏覽:831
雞屎藤的盆栽 發布:2025-04-29 01:32:30 瀏覽:595
描寫盆景的詩句 發布:2025-04-29 01:31:03 瀏覽:242
梅花鹿的編織圖 發布:2025-04-29 01:30:14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