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蘭花
㈠ 豫劇四大聲腔都有哪些
祥符調、豫西調、豫東調、沙河調。
1、祥符調
祥符調,是發源於河南開封的一個豫劇流派,得名於祥符縣,祥符調乃豫劇之母,為標準的中州正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
作為豫劇的主流,祥符調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古樸醇厚、委婉含蓄、俏麗典雅的風格。祥符調是中國戲劇藝術璀璨星河中的一顆明星,是戲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2、豫西調
豫西調,是豫劇的一個流派,也稱西府調。早年多在豫西山區以及洛陽一帶演出,百姓稱之為「靠山吼」,藝人們相傳,豫西調是由清乾隆年間朱仙鎮蔣門的一支流傳下來的。
在清光緒年間之前,豫西調和祥符調在板路、唱腔上基本相同,直到光緒末年才改唱「下五音」,和豫東的「上五音」唱法有了明顯區別。
自此,藝人們為了區別,把開封等地的上五音唱法稱之為「豫東調」,洛陽一帶的下五音唱法稱之為「豫西調」、「西府調」。
3、豫東調
豫東調,系以商丘為中心的一個豫劇支派,同山東梆子(高調梆子)的關系極為密切。傳統劇目基本相同,唱法多由大本腔(真嗓)改以二本腔(假嗓)為主。又稱「下路調」或「東路調」。
4、沙河調
沙河調的流傳區域地處平原,水肥土沃,解放前多富足人家,因此演出團體教多,演出也比較經常,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成就了一大批名家,三、四十年代,沙河調是可以和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相提並論的豫劇地域流派之一。
五十年代左右,因為沙河調青黃不接,而且大多地處三不管地帶,很少有人參加第一屆戲曲匯演,這就讓他們失去了直接進入國營劇團的機會。這是沙河調後來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1)毛蘭花擴展閱讀: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
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封丘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
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封丘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
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在豫劇繁盛時期,從事豫劇專業的演員,不僅有漢族,還有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高山族、猶太人等少數族裔。豫劇根植中原、昂奮勃發的宏大氣魄,
雅俗共賞的審美效應,高亢激越、簡潔明快的唱腔曲調,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風格,幽默詼諧、樂觀向上的語言情趣,不難不澀、南北易懂的中州韻音,質朴無華、寬厚浩然的文化風貌,反映現實、貼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眾格局等。
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
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松的喜劇,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
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劇。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劇
㈡ 豫劇十八蘭的介紹
豫劇十八蘭比較模糊。早期有18個蘭字輩的女演員跟豫西名須生周海水學版戲。中途不斷權有人退出或改行,又不斷有人補充,人數已經不絕對是18個了。解放後整理戲曲史的時候,連周海水本人也已經記不清楚前期的十八蘭究竟都誰了。因此,後來的十八蘭有多種說法。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周蘭鳳、李蘭菊、范蘭榮,車蘭寶、湯蘭香都在豫劇十八蘭之列。後來,崔蘭田改唱旦角,李蘭菊技藝也日益成熟,遂有了「提起豫劇十八蘭,就數小菊和大田」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豫劇新秀輩出,其中有豫劇十大名旦(意指豫劇十大名旦不止十人)。
㈢ 豫劇演員桑艷紅簡介
十八蘭之首的毛蘭花(1924~1981年)是長葛縣老城鎮大趙村人,小名毛妮、然妞,自幼雙親去世,8歲時隨舅父要飯到鄭州,後到周海水辦的太乙班學戲。由於她天資聰明,學戲認真刻苦,13歲便能獨挑大樑,在鄭州首演《大祭樁》一鳴驚人,與豫西調著名旦角湯蘭香並掛頭牌;**戰爭時期在安徽省界首和馬金鳳、閻立品、徐艷琴被群眾譽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1947年春,23歲的毛蘭花來漯河五班戲搭班,首場演出《桃花庵》,她扮演的竇氏端莊俊美,風度高雅,唱腔悠揚清脆,委婉動聽,令漯河觀眾大開眼界,至今漯河的老觀眾說起毛蘭花還贊不絕口。1948年毛蘭花赴台灣,在台灣組建大鵬豫劇團,任主演兼教師,為豫劇在台灣的傳播作出了很大貢獻。她於1981年在台灣病逝,享年57歲。羅蘭梅,鄭州市人,生於1925年,1949年任鄭州市人民豫劇團團長,1951年春來漯河在光明舞台(現二院南門對面)演出《西廂記》,她扮演紅娘,正演時,飛過來一隻屎殼郎,在汽燈下圍住「紅娘」旋轉飛舞,嚇得羅蘭梅大驚失色跑往後台,台下觀眾大笑,待將屎殼郎打死,她才又重新演出。她在光明舞台連演數場,特別是她演的反串丑角唐成,令漯河觀眾為之傾倒。1952年她任新鄉市革新豫劇社主演兼社長,並與同年5月率劇社第一次將豫劇帶入北京,受到首都文藝界和廣大觀眾的歡迎。其代表劇目為《二度梅》、《黃梨影》、《賣苗郎》、《唐知縣審誥命》(她反串唐成),後在河北魏縣豫劇團退休。1953年秋,張蘭寶、張蘭花姐妹倆在漯河文化宮演出《坐樓殺惜》,張蘭寶演宋江,張蘭花演閻惜蛟,姐妹倆配合默契,唱作俱佳,連演數場,場場爆滿。李蘭菊生於1929年,鄭州市杜嶺村人。1944年入西安獅吼劇團,曾在洛陽、寶雞、酒泉演出。諺語有:「提起豫劇十八蘭,就數小菊和大田(崔蘭田)。」1949年加入香玉劇社,與常香玉輪換演出《大祭樁》、《拷紅》等戲。1956年調省豫劇一團任主演。1982年任新鄉市戲曲學校校長。1963年春,常香玉率團在漯河劇院演出《拷紅》,常香玉演紅娘,李蘭菊演崔鶯鶯。那時,她們的票不好買,劇院門前排著一字長蛇陣,有很多觀眾帶著被子成夜排隊,老街的一個老太太因排隊買票把被子都給弄丟了,至今還傳為佳話。
㈣ 豫劇簡介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
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
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歷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
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
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
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朴、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
(4)毛蘭花擴展閱讀
在中國地方戲大家族中,有許多源遠流長、魅力獨具的劇種,崑曲、越劇、黃梅戲、川劇、豫劇等,可以列出一串很長的名字。但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這些劇種大都只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內流傳,「變臉」雖奇但不出川,崑曲雖美但不過江,黃梅戲雖俏但只存在於一定的區域。
唯有豫劇不同,它雖是河南的地方戲劇種,但它的影響早已超出了河南。有案可查,豫劇在最興盛時期,流傳到包括台灣在內的20多個省市區,從三秦大地到「天府之國」,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皆有豫劇的專業院團和固定的觀眾群體。
就是在戲曲不很景氣的今天,豫劇還仍然在全國13個省市保留著167個專業劇團、1300多個業余劇團的十萬從業人員。僅就這一點而言,全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戲劇種都只能望其項背。可以說,豫劇雖然姓「豫」,但豫劇不是河南豫劇,而是中國豫劇,是「大豫劇」。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深厚的文化傳承上。一種曲調,一種聲腔,一種語言,其實都是一種文化載體,它承載著一種文化基因,延續著一種文化傳統。豫劇產生於河南,它的母體是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又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豫劇經過300多年的發展,不僅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戲劇種,更成為一枝傳承中原文化的藝術奇葩,中原文化中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戀家念祖的故土情結、有容乃大的天下意識、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始終是豫劇表現的主要內容。這種深厚的文化滋養,使豫劇有了一種先天的文化優勢。
我們在欣賞古希臘悲劇時,總會感受到一種仰視而見的威嚴崇高,一種無法抗拒的精神力量,為什麼?就是因為古希臘悲劇的文化母體是產生於人類軸心時代的古希臘文明,它喚醒的是一種人類的共同記憶。
同樣,我們在欣賞其他地方戲時,可能只喚醒對局部文化某一個階段的記憶,但欣賞豫劇時則不同,那種家國情懷,那種鄉土氣息,那種酣暢淋漓會撲面而來,中華民族的堅忍不拔、錚錚鐵骨、大義擔當,會立即喚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整體記憶。
正是承載了這種深藏於一代又一代人血液里、靈魂中的文化基因,豫劇被賦予了一種巨大的生命氣場。不論何時何地,只要一聽到豫劇,哪怕是不經意之間,就會從心底迸發出一種家國意識,升騰起一種民族自豪,從而實現精神的回歸。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超強的傳播能力上。一個劇種的產生發展,必然依賴於一定的文化土壤,一旦離開了這種文化土壤,這個劇種就很難生存下去。如越劇也曾在全國20多個省市有專業劇團,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最後又回到了它的原生地。
但豫劇不同,它走到哪裡就會在哪裡落地生根,具有超強的傳播能力和頑強的適應性。很難想像,半個多世紀之前一個小小的豫劇隊到達台灣,在兩岸長期隔絕的情況下,它竟然能頑強地生存下來,並成為台灣與京劇並列的兩個公辦劇團之一。豫劇之所以能夠傳播到全國20多個省市區,原因在於它是與中原文化一起向外傳播的。
試想,當年台灣如果沒有50萬河南籍老兵,也就不可能成就台灣豫劇團。因為在兩岸隔絕的狀態下,聽豫劇就是台灣老兵排遣鄉愁的文化寄託,就是他們思鄉的文化想像。
豫劇在全國其他省份的發展大概也如此,如果沒有當年數萬河南戍邊將士,沒有當年無數河南支邊知青,沒有當年大批河南人向外遷徙,就不可能有新疆、青海、甘肅、四川等省豫劇團的出現。
可以說,河南人出現在哪裡就會把中原文化帶到哪裡,當然承載著中原文化基因的豫劇也就會被帶到哪裡。正是中原文化「根」文化的特性和兼容並蓄的品格,為豫劇的傳播提供了動力,並最終成就了中國豫劇。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取得的豐碩成果上。作品是一個藝術家的立身之本,同時也是一個劇種繁榮的標志。衡量一個劇種是否有創新的活力,最關鍵的是看它能否不斷地創作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作品。在這一點上,豫劇恰好作出了最生動的說明。
歷史上,河南曾創作出《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朝陽溝》《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眾多豫劇經典劇目,一個《朝陽溝》就傳承了三代人,演出了5000餘場,為中國戲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同時,還產生了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唐喜成、牛得草等一大批聞名全國的豫劇名家,他們如璀璨的明星,閃耀在新中國的藝術天空。
新世紀以來,豫劇更是厚積薄發,突飛猛進,《程嬰救孤》《鍘刀下的紅梅》《清風亭上》《香魂女》《常香玉》《村官李天成》《蘇武牧羊》《焦裕祿》等,接連獲得「文華」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大獎,數量雄居全國地方戲劇種之冠,展示了豫劇繁榮發展的強勁活力。
正如一些專家所言,新世紀中國戲曲發展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河南戲劇的崛起,而河南戲劇的崛起主要是豫劇的崛起,形成了全國戲劇看河南、河南戲劇看豫劇的大好局面,標志著豫劇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敢與人類一切優秀文明的交流爭鋒上。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應該有拿到世界上去交流的勇氣與構想,因為,只有在與人類一切優秀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才能夠去了解世界,才能夠去認識自己。在這一點,豫劇也進行了很好的實踐與嘗試。
自2008年起,豫劇《清風亭上》赴巴黎參加中國戲曲節,赴土耳其參加第14屆黑海國際戲劇節;
《大祭樁》赴義大利參加阿維利諾國際戲劇節,到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交流演出;
《畫皮》赴比利時參加第九屆那慕爾國際藝術節;豫劇電影《香魂塘畔的香魂女》榮獲第48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兩項大獎;
河南豫劇團還與台灣豫劇團合作,在新加坡舉辦「亞洲豫劇論壇」。
此外,在配合「中非合作論壇」「歡樂春節」「中韓文化交流年」「中泰文化交流年」「中巴文化交流年」等國家重大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都有豫劇人的身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豫劇《程嬰救孤》先後赴義大利、法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交流演出,並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而且完全按照百老匯的游戲規則,採用市場化的商業運作模式,開創了中國地方戲首登百老匯舞台的先河。
戲曲電影《程嬰救孤》榮獲第15屆洛杉磯國際家庭電影節最佳外語戲曲片獎,刷新了中國戲曲電影在該領域里的空白。日前,該劇組又接到國外有關機構邀請,今年將第三次赴美到百老匯、好萊塢演出,並到加拿大開展文化交流。
豫劇代表著中華文化,站在了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對話的最前沿,不僅提振了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為民族文化參與人類跨文化交流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豫劇之「大」體現在全國豫劇交流合作的大格局上。長期以來,由於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全國豫劇院團一直缺乏深入的交流,更談不上卓有成效的合作。但這種局面現在終於被打破。
2013年7月,河南豫劇院成立之後,以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心繫全國豫劇的發展,既管好腳下又兼顧天下,上任伊始就多次到外省調研豫劇在當地的生存狀況,並盡最大努力對他們進行幫扶,如邀請新疆石河子豫劇團到河南參加黃河戲劇節,並在河南巡演;派專人到河北沙河市,幫助組建沙河市豫劇團。
為加快全國豫劇人才的培養,促進全國豫劇院團的交流合作,2015年又先後舉辦了「首屆全國豫劇高級表演人才培訓班」「全國豫劇院團交流工作會」。
為展示全國豫劇的藝術風采,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主辦,河南豫劇院、恆品文化·戲緣承辦的「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已於3月12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全國6個省市13個豫劇院團的23台優秀劇目輪番上演。
這是全國豫劇首次聯合在北京展演,其時間之長、劇目之多、陣容之大,在豫劇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在全國地方戲中也首開先河,標志著全國豫劇交流合作、協同發展的大格局已經形成,必將促進豫劇在全國的繁榮發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黨和國家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大豫劇」奏起的是中國戲曲的盛世交響,展現的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同時也吹響了豫劇進軍全國和世界的集結號。「大豫劇」的旗幟將更多地飄揚在世界各地,成為「中國夢」中最動人的華彩篇章。
㈤ 小孩學唱豫劇學校要多少錢
上個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初期,豫劇界的「須生泰斗」周海水(1894~1965年)在鄭州北郊杜嶺村關帝廟辦了一個豫劇科班,名叫「太乙班」,這個班前後招生30多名學員,大半是女生,且以「蘭」字排名。這些蘭字輩的學員出科後,無論在哪裡演出都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有一次高台演出,觀眾人山人海,其中有一位名叫牛士孔的清末老秀才非常欣賞太乙班學員的精彩演出,看罷戲後他寫了一首詩:「要看戲十八蘭,四生四旦四花面,毛蘭花、王蘭琴,她倆色藝俱超群。蘭田、蘭玉和蘭真,同稱五魁在周門。」從此,豫劇十八蘭的名字在中原大地逐漸響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演員知名度的升降以及藝術水平的差異,十八蘭有幾種說法,而且名字的排列順序也有變動。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豫劇界公認的十八蘭是: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車蘭玉、李蘭菊、王蘭琴、劉蘭玉、汪蘭巧、周蘭鳳、張蘭寶、張蘭秋、陳蘭榮、劉蘭仙、郭蘭仙、祁蘭芳、馬蘭鳳、劉蘭英、張蘭青。十八蘭之首的毛蘭花(1924~1981年)是長葛縣老城鎮大趙村人,小名毛妮、然妞,自幼雙親去世,8歲時隨舅父要飯到鄭州,後到周海水辦的太乙班學戲。由於她天資聰明,學戲認真刻苦,13歲便能獨挑大樑,在鄭州首演《大祭樁》一鳴驚人,與豫西調著名旦角湯蘭香並掛頭牌;抗日戰爭時期在安徽省界首和馬金鳳、閻立品、徐艷琴被群眾譽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1947年春,23歲的毛蘭花來漯河五班戲搭班,首場演出《桃花庵》,她扮演的竇氏端莊俊美,風度高雅,唱腔悠揚清脆,委婉動聽,令漯河觀眾大開眼界,至今漯河的老觀眾說起毛蘭花還贊不絕口。1948年毛蘭花赴台灣,在台灣組建大鵬豫劇團,任主演兼教師,為豫劇在台灣的傳播作出了很大貢獻。她於1981年在台灣病逝,享年57歲。羅蘭梅,鄭州市人,生於1925年,1949年任鄭州市人民豫劇團團長,1951年春來漯河在光明舞台(現二院南門對面)演出《西廂記》,她扮演紅娘,正演時,飛過來一隻屎殼郎,在汽燈下圍住「紅娘」旋轉飛舞,嚇得羅蘭梅大驚失色跑往後台,台下觀眾大笑,待將屎殼郎打死,她才又重新演出。她在光明舞台連演數場,特別是她演的反串丑角唐成,令漯河觀眾為之傾倒。1952年她任新鄉市革新豫劇社主演兼社長,並與同年5月率劇社第一次將豫劇帶入北京,受到首都文藝界和廣大觀眾的歡迎。其代表劇目為《二度梅》、《黃梨影》、《賣苗郎》、《唐知縣審誥命》(她反串唐成),後在河北魏縣豫劇團退休。 1953年秋,張蘭寶、張蘭花姐妹倆在漯河文化宮演出《坐樓殺惜》,張蘭寶演宋江,張蘭花演閻惜蛟,姐妹倆配合默契,唱作俱佳,連演數場,場場爆滿。李蘭菊生於1929年,鄭州市杜嶺村人。1944年入西安獅吼劇團,曾在洛陽、寶雞、酒泉演出。諺語有:「提起豫劇十八蘭,就數小菊和大田(崔蘭田)。」1949年加入香玉劇社,與常香玉輪換演出《大祭樁》、《拷紅》等戲。1956年調省豫劇一團任主演。1982年任新鄉市戲曲學校校長。1豫劇十八蘭 汜水馬溝有個六十多歲的老秀才叫牛上孔,此人在當地開煤窯.他特別喜歡看我們這班娃娃的戲,跟周海水師傅很熟,是科班的座上客,也是一個世故通達的老「戲筋」。周海水稱他「牛叔」,我們都叫他「牛爺爺」。 他對我們演出的戲非常贊賞,叫人做了十八面紅、黃、綠備種顫色都有的小彩旗,每面小彩旗上他都親自寫上一個小主演的名字。毛蘭花(青衣)、崔蘭田(須生),王蘭琴(花旦)、郭蘭王(花旦)、馬蘭貞(老旦)、李蘭菊例、生)、羅蘭梅(花臉)、汪蘭巧(丑)、秦蘭花(武旦)、車蘭王(須生、小生)、黃蘭祥(老旦)、范蘭榮(帥旦)、司蘭榮(丑)、張蘭保(須生)、馮蘭青(須生)、劉蘭葉(老旦》、馬蘭風(花旦)、周蘭學(黑頭)共十八個人。寫完之後,他就讓人把這十八面彩旗從「出將」掛到「入相」。他一面看,一面拾著胡須吟道:「要看戲十八蘭,四生四旦四花臉。毛蘭花、王蘭芹他倆色藝俱超群,蘭田蘭玉和蘭貞,同稱五魁在周門。」我們從此以後,每到一個台口就把這十八面小旗掛在矚合中間。這十八面小旗吸引了不少觀眾,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名字中間都帶有一個「蘭」字,所以,「十八蘭」的稱號很快就在觀眾申流傳開了。在鞏縣、粑水夠地,只要我們戲班一進材,那些農家的小孩們就站在村口拍著小手或追逐焰鬧著齊聲喊叫:「要看戲十八蘭、四生四旦四花臉。」(這十八蘭可是崔老自己說的,應該是權威說法了) {孽盅 拓埃 辦———真——實——文——憑點`我名` 字。
㈥ 豫劇銅器最多的是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產生於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喜愛。豫劇演唱以旦角為主,逐步形成了常、陳、崔、馬、閻五大名旦,再加上桑派,就成了六大名旦。以六大名旦為代表,形成了豫劇六大流派。說起豫劇六大流派,常派代表人物是常香玉,被譽為「豫劇皇後」。陳派的代表人物是陳素真,她本名王若瑜,17歲即被譽為「豫劇皇後」,22歲又獲「梆子大王」的美稱。馬派代表人物是馬金鳳。崔派的代表人物是崔蘭田,是豫劇「十八蘭」( 指18位名字中間帶「 蘭」字的演員) 中的代表人物。閻派的代表人物是閻立品。桑派的代表人物是桑振君。
生角中,唐派代表人物是唐喜成,牛得草是著名豫劇丑角演員。他創立了豫劇牛派唱腔,李斯忠是著名豫劇凈角演員,劉忠河被譽為豫劇「紅臉王」。
說起豫劇,不能不提「豫劇十八蘭」。 豫劇十八蘭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大意是說,早期有18個蘭字輩的女演員跟豫西名須生周海水的大乙班學戲。因為當時女演員較少,一時在西部山區引起轟動,中途不斷有人退出或者改行,又不斷有人補充近來,人數已經不絕對是18個了。解放後整理戲曲史的時候,連周海水本人也已經記不清楚前期的十八蘭究竟都誰了。因此,後來的十八蘭有多種說法。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周蘭鳳、李蘭菊、范蘭榮,車蘭寶、湯蘭香都在豫劇十八蘭之列。後來,崔蘭田改唱旦角,李蘭菊技藝也日益成熟,遂有了「提起豫劇十八蘭,就數小菊和大田」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豫劇新秀輩出,其中張寶英、王清芬、虎美玲、牛淑賢、李喜華、菅愛梅、朱巧雲、李金枝、陳淑敏、馬莉、胡小鳳、章蘭被稱為豫劇十大名旦(意指豫劇十大名旦不止十人)。湯玉英、李金枝、王清芬、虎美玲、谷秀榮、陳淑敏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被稱為「六朵梅花」。 豫劇界所謂「鄭州三玲」的提法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系指原鄭州市豫劇團的三位台柱——虎美玲、王希玲和劉伯玲。
王善朴、魏雲、高潔、楊華瑞、馬琳等主演的《朝陽溝》、由柳蘭芳主演的《小二黑結婚》、由常香玉和王善朴主演的《人歡馬叫》、由任宏恩、湯玉英主演的《倒霉大叔的婚事》這些劇目,都是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風格在全國獲獎。豫劇一向以唱見長,在劇情的節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暢淋漓,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朴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由於豫劇的獨特風格,使豫劇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演出團體遍及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約200多個,僅每年躍在河南省的業余團體,達2000多個,目前,豫劇已成為全國劇團數量最多的第一大戲劇劇種。
㈦ 豫劇祥符調,豫東,豫西調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祥符調
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流傳小生多用假嗓,老生用真嗓、假嗓等,旦角多用假嗓,丑角多用真嗓和假嗓,凈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代表人物中,旦行有陳素真、馬雙枝、李景萼、閻立品、桑振君、張岫雲、宋桂玲、王秀蘭、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張水英等;老生有唐喜成;醜行有牛得草、高興旺等。
豫西調
豫西調(西府調),發源於洛陽。 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凈丑多用真嗓,真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代表人物中,旦行有常香玉、崔蘭田、毛蘭花、蘇蘭芳、湯蘭香等;老生有三張一周、賈寶須、王遂朝等;武生有王二順等。
豫東調
豫東調發源於商丘。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咬字較重,弦高。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等。特點,真假嗓結合使用,男聲粗獷豪邁,多以假嗓、真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老生有唐玉成、楊啟超、劉新民、劉忠河、索文化、洪先禮、謝慶軍等;小生有趙義庭、黃儒秀等;武生有李國范等;旦行有馬金鳳、花桂榮、王潤枝、司鳳英、陳玉英、張秀蘭、黃愛菊、張衛華、董芙蓉等;凈行(花臉)有李斯忠、吳心平等。
沙河調
沙河調(本地梆)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安徽稱梆子劇、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老生(紅臉)有顧錫軒等;小生有劉法印、張三旺等;武生有曹彥章等;旦行有劉玉梅、安金鳳、徐梅蘭等。
來源:網路
㈧ 毛蘭花的介紹
毛蘭花(1924~1981年)女。是河南省長葛縣老城鎮大趙村人,本名毛正義,小名毛妮、然妞,後曾易名毛鳳麟,其身世極苦,自幼雙親去世。
㈨ 什麼叫巴毛蘭花巴毛蘭花有啥特點,如何栽培
你好,巴茅蘭其實就是送春,詳情可以網路
㈩ 豫劇十八蘭都是誰
豫劇十八蘭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大意是說,早期有18個蘭字輩的女演員跟豫專西名須生周海水的大屬乙班學戲。因為當時女演員較少,一時在西部山區引起轟動,中途不斷有人退出或者改行,又不斷有人補充近來,人數已經不絕對是18個了。解放後整理戲曲史的時候,連周海水本人也已經記不清楚前期的十八蘭究竟都誰了。因此,後來的十八蘭有多種說法。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周蘭鳳、李蘭菊、范蘭榮,車蘭寶、湯蘭香都在豫劇十八蘭之列。後來,崔蘭田改唱旦角,李蘭菊技藝也日益成熟,遂有了「提起豫劇十八蘭,就數小菊和大田」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豫劇新秀輩出,其中張寶英、王清芬、虎美玲、牛淑賢、李喜華、菅愛梅、朱巧雲、李金枝、陳淑敏、馬莉、胡小鳳、章蘭被稱為豫劇十大名旦(意指豫劇十大名旦不止十人)。湯玉英、李金枝、王清芬、虎美玲、谷秀榮、陳淑敏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被稱為「六朵梅花」。 豫劇界所謂「鄭州三玲」的提法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系指原鄭州市豫劇團的三位台柱——虎美玲、王希玲和劉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