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失根的蘭花

失根的蘭花

發布時間: 2020-12-29 16:20:09

❶ 失根的蘭花的原文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的一個大學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鍾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象首詩,也象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了一棟棟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象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里.他們的背景應該是 來今雨軒, 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宮殿階台, 或者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淚,不知為什麼流下來。
十幾歲,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的流過.在異鄉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事物,也見過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從未因異鄉事物不同而想過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只是感到新奇,並不感覺陌生;到了咸陽城,那城,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我只感覺她古老,並不感到傷感。我曾在秦嶺中揀過與香山上同樣的紅葉,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過與太廟同樣古老的古松,我也並沒有因而想起過家;雖然那些時候,我窮得象個乞丐,而心中卻總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勵的精神。我曾驕傲的說過自己:「我,到處可以為家。」 然而,到了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的夢中,常常是家裡的小屋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頭發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沒有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就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記憶起,故鄉土地的芬芳,故鄉花草的艷麗。我曾記得,8歲時肩扛小鐮刀跟著叔叔下地去割金黃的麥穗,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顯得純朴可愛。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素墓廬,把她點綴得美麗了!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從沒離開過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萬紫千紅的春天。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並未覺其苦,十幾年後,祖國已破,卻深覺出其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 我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

❷ 失根的蘭花閱讀及答案

1、從文章題目來看,「根」「蘭花」分別比喻什麼?整個題目如何理解?
2、作者「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為什麼「總未因異鄉事物而想過家」,「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
3、「花搬到美國未,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與哪句話相照應?對文章中心有什麼作用?
4、文章結尾援引鄭思肖畫蘭的故事做結有什麼作用?
5、本文中心句是哪句?
1 根:祖國,蘭花:漂泊在外的遊子(含作者) 整個題目暗含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人生如絮便是失根蘭花的最好寫照。
2 身在福中不知福,得到了不知珍惜,直到失去才後悔。雖然作者少年顛沛流離但終究在祖國,有一種歸屬感,因為中國就是他的家。但自從他在到了美國,這種歸屬感消失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美國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陌生的,這使得他更懷念故土,因此感情變了,變得思鄉了。
3 我這時才恍然悟出,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 點明中心,含蓄而又濃烈的表達了作者懷念故鄉之情。
4 借古喻今,不同的時代,相同的感情,升華主題,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一個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懷他的家鄉。
5 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❸ 《失根的蘭花》中作者為什麼要流淚

「這里」是指來美國.「淚自,不知為什麼流下來」,是因為作者長年背井離鄉,和那些花一樣沒有了家的根基.用後文的話就是「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並未覺其苦,十幾年後,祖國已破,卻深覺出個中的滋味了.」
「蠶未離開那片桑葉」比喻中國人從未離開自己的國家.

❹ 作者以失根的蘭花為題,含義是什麼

以根喻故土,以蘭花喻作者本人。以失根的蘭花比喻身處異國他鄉的炎黃子孫,及其悲哀的處境,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❺ 題目為什麼叫失根的蘭花

「根」比喻故土,「蘭花」比喻人,「失根的蘭花」比喻漂泊異國的人及其悲涼處境。

❻ 失根的蘭花的主要內容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的一個小的大學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鍾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象首詩,也象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了一棟棟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象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花囿有兩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是從中國來的吧!
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里.他們的背景應該是 來今雨軒, 應該是 諧趣園,應該是宮殿階台, 或者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淚,不知為什麼流下來。
十幾歲,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的流過.在異鄉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事物,也見過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從未因異鄉事物不同而想過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只是感到新奇,並不感覺陌生;到了咸陽城,那城,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我只感覺她古老,並不感到傷感。我曾在秦嶺中揀過與香山上同樣的紅葉,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過與太廟同樣古老的古松,我也並沒有因而想起過家;雖然那些時候,我窮得象個乞丐,而心中卻總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勵的精神。我曾驕傲的說過自己:「我,到處可以為家。」
然而,到了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也的夢中,常常是家裡的小屋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頭發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沒有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就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記憶起,故鄉土地的芬芳,故鄉花草的艷麗。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群山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顯得淳樸可愛。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素墓廬,把她點綴得美麗了!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從沒離開過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依, 依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萬紫千紅的春天。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並未覺其苦,十幾年後,祖國已破,卻深覺出個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 我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
1.本文由到美國的一所大學看花寫起,表達了作者【 】的情懷?
2.文章最後寫到鄭思肖畫蘭,並化用一句名言,其作用是?
3.品位下列語句,回答問題。
(1)「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不愛看」與「不敢看」的原因是什麼?
(2)「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版畫指什麼?為什麼會」不朽「?
4.人在異國,對祖國的思念會一場深切。試從文中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例句:
說明:
5.寫出兩句表達「思想情懷」的古詩。
1.懷念故鄉
2.運用論據,更具體生動的表明了一個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懷他的家鄉
3.不愛看是因為這些東西對我來說著實沒什麼吸引力,不敢看是因為怕看到與故鄉相像的東西是我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
(2)版畫指故鄉的人和事已經成為一幅畫在我心中,不銹是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
4.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
我在異國看到了些花百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鄉的花,表達了我思鄉之情
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❼ 《失根的蘭花》主要內容,感受

主要內容:
主要寫了:顧先生一家約作者去一所大學看花,而深受感觸的一件事。表達了專作者對祖國的思屬念之情。
感受:
國就是根,我們已經觸摸到文章的脈搏,作者的綿綿思鄉情,悠悠愛國心時刻感染著我們異鄉的土地開不出家鄉的花,遠行的人離不去的是來時的國與家。

【求採納】

❽ 失根的蘭花閱讀答案

1.懷念故鄉
2.運用論據,更具體生動的表明了一個人不能失內去他的根,不能忘懷他的家鄉
3.不愛容看是因為這些東西對我來說著實沒什麼吸引力,不敢看是因為怕看到與故鄉相像的東西是我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
(2)版畫指故鄉的人和事已經成為一幅畫在我心中,不銹是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
4.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
我在異國看到了些花百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鄉的花,表達了我思鄉之情
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❾ 失根的蘭花閱讀及答案

1、從文章題目來看,「根」「蘭花」分別比喻什麼?整個題目如何理解?
根:祖國,蘭花:漂泊在外的遊子(含作者),理解:離開祖國的炎黃子孫極其悲哀的處境
在祖國的任何地方都有家的相似之處,因為我們的根在華夏大地,走到哪裡都有家的感覺;而如果踏出了國門,那裡就不再是祖國,我們失了根,就到處均不可以為家,就如同「失根的蘭花」。
2、作者「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為什麼「總未因異鄉事物而想過家」,「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
身在福中不知福,得到了不知珍惜,直到失去才後悔。雖然作者少年顛沛流離但終究在祖國,有一種歸屬感,因為中國就是他的家。但自從他在到了美國,這種歸屬感消失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美國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陌生的,這使得他更懷念故土,因此感情變了,變得思鄉了。
3、「花搬到美國未,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與哪句話相照應?對文章中心有什麼作用?
我這時才恍然悟出,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
點明中心,深化文章內容,含蓄而又濃烈的表達了作者懷念故鄉之情。
4、文章結尾援引鄭思肖畫蘭的故事做結有什麼作用?
1,引用經典故事,增加文章說服力。2,點題,升華文章主題。3,「國土淪亡,根著何處?」提出問題,發人深思。
5、本文中心句是哪句?
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❿ 失根的蘭花答案

理解
1.本文由到美國的一所大學看花寫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懷念故鄉。 2.文章最後寫到鄭思肖畫蘭,並化用一句名言,其作用是? 運用論據,更具體生動的表明了一個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懷他的家鄉。 3.品位下列語句,回答問題。 (1)「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不愛看」與「不敢看」的原因是什麼? 不愛看是因為這些東西對我來說著實沒什麼吸引力,不敢看是因為怕看到與故鄉相像的東西是我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 (2)「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版畫指什麼?為什麼會「不朽」? 版畫指故鄉的人和事已經成為一幅畫在我心中,不朽是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 4.人在異國,對祖國的思念會異常深切。試從文中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例句: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花簡直沒有兩樣。 說明:我在異國看到了些花百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鄉的花,表達了我思鄉之情。 5.寫出兩句表達「思想情懷」的古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1.寫出與第⑨段中「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意思相同的一個成語 士可殺不可辱 。

2.第⑤段中加點的「彩色版畫」是指( B )。
A.回憶中的童年生活
B.回憶中的8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
C.童年時繪制的8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的彩色版畫
D.成年後繪制的8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的彩色版畫
3.第④段畫線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這種說法矛盾嗎?說說你的理解。

不矛盾。作者雖身處異國,渴望見到故鄉的種種,所以「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但真的見到又會勾起對祖國無限的思念,感情難以承受,所以又說「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這樣的說法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深愛著的祖國刻骨銘心而又無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4.本文的語言極富表現力,聯繫上下文,品味第⑤段「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一句中「搬」字的表達效果。「搬」指物的移動,這里強調了作者雖身處海外卻難以釋懷的思鄉愛國之情 。
5.從全文看,文章的開頭為什麼要描繪美國校園的景色?
⑴ 作者由眼前美國校園里來自中國的花聯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
⑵ 美國校園里的美景無法安慰作者的思鄉之情,從而突出他熾熱的愛國情懷。

6.文章的開頭為什麼要描繪美國校園的景色?
導入主題,為下文做鋪墊

我整理了比較常見的幾個題,你自己慢慢看吧。

熱點內容
櫻花優美句子 發布:2024-09-19 09:37:58 瀏覽:424
怎麼出現茉莉花老樁 發布:2024-09-19 09:37:58 瀏覽:844
北湖花卉 發布:2024-09-19 08:56:21 瀏覽:346
茶花圖鑒 發布:2024-09-19 08:55:34 瀏覽:236
盆景竹頭像 發布:2024-09-19 08:35:38 瀏覽:405
挖樹盆栽 發布:2024-09-19 08:10:44 瀏覽:191
百合裝飾集團 發布:2024-09-19 08:10:44 瀏覽:455
牡丹毛筆字 發布:2024-09-19 08:06:14 瀏覽:810
丁香園膚色 發布:2024-09-19 08:03:43 瀏覽:706
黃楝樹盆景 發布:2024-09-19 07:58:42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