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荷花
A. 文學作品中描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再到“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學了很多荷花的詩句,那是因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形象,古人對這樣的君子情有獨鍾。
B. 何中的《荷花》的全文解釋是
譯文:
曲折的池塘中生長著荷花,和岸邊翠竹相映成趣那麼美麗。綠葉和紅花相依相偎簇擁在一起,象天上的彩雲朝霞一樣燦爛。從來不需要藉助東風的力量,象楊花一樣飛舞,最終成為改變風的力量,把風也熏有花香的花中。
元代何中《荷花》原文:
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倚擁雲霞。
生來不得東風力,終作薰風第一花。
(2)文學荷花擴展閱讀
荷花多次出現在中國的詩歌里,是我國詩歌中重要的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荷花寄託著詩人的情感,甚至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古往今來,荷花與無數的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的文學長河裡,荷花歷來被文人所喜愛。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寫到荷花的詩句更是俯仰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自覺時代,寫到荷花的詩漸增,大約有250首。其中直接吟詠荷花的詩大約有三十多首。到了唐代,詠荷詩大約有兩千首,約佔全唐詩的二十分之一。
從《詩經》開始,荷花就出現在文學的視野里。《詩經》里有「彼澤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等描寫荷花的詩句。(先秦佚名《澤陂》,是說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荷。有個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沒奈何。)
荷花更是《楚辭》中常見的「香花」。先秦時期,《詩經》、《楚辭》奠定了荷花與女子、文人之間的類比關系。
漢魏六朝之際,詩詞中出現的荷花意象有一個演進、發展的過程,荷花逐漸被文人賦予了自身的情感,女性意味強烈,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
唐代詩詞中,既有對荷花意象的秉承,又有對荷花意象的開拓。荷花在女性意味及人格象徵方面擴大了表現范圍,荷花豐富的人格象徵意義開始生成。
荷花在不同的時代不同心理的文人筆下有著不同的代表寓意。在中國詩歌史上,荷花意象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荷花意象喚起了詩人們對人生自審的各種感受。
C. 冰心《荷花》全文
1、全文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院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適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裡。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2、作者
冰心
(3)文學荷花擴展閱讀
1、賞析
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紅蓮,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掩蓋起紅蓮,觸動了自己,於是產生了聯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於是藉此景抒發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這樣寫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紅蓮,而母親是荷葉,生動形象。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後簡單幾筆點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
2、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D. 荷花文學中的意義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荷花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美麗的、香氣撲鼻的花,可是,我卻喜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生在淤泥中,長在風雨里,才開出了這種經受風雨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花朵。荷花對於生長條件的要求並不高,就是在污泥中,也可以茁壯成長。荷花池中,一般相對穩定,那是因為荷花喜歡相對穩定的靜水,不愛漲落懸殊的流水,所以,荷花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受。荷花不像別的花那樣張揚,相對來說很謙虛,不驕傲,所以,即使它生長在淤泥中,人人也會喜歡它。
荷花象徵著純潔。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
雖說寒梅傲骨,挺立水中。但是荷花也是堅強的、不屈的。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也有不少具有荷花品質的人。陶淵明就是其中一個。他不是傲骨,是「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
陶淵明出生於亂世,但他對中國文學的造詣卻很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有名的詩就是出自於陶淵明的筆下。正是這些亂世「淤泥」,才造就了歷史上這么出名的陶淵明!山森埋他如一朵朵白蓮,挺立於這淤泥之中。陶淵明家境貧寒,可正是這,成就了陶淵明出淤泥而不染的風格,艱苦奮斗,成就了他一生的造化逗螞!
「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王維曾提過這首詩。就怕弄臟了這聖潔的荷花。
連不懂事的小孩們,都知道,哪吒就是從純潔的荷春滑花中誕生的。
傳說,荷花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是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而這鮮花,就是荷花,純潔的、和平的、善良的荷花。
荷花,讓人珍惜,讓人感到像孩子般的純潔。荷花,荷花聖潔美麗,她出污泥而潔白無暇,灑清香而天然獨秀,極玲瓏又純潔謙虛,亭亭玉立,惹人喜愛。
啊!我愛荷花,愛她的純潔,我就是喜歡這樣的荷花!
E. 朱自清荷花課文全文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5)文學荷花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
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參考資料:網路-荷塘月色
F. 古詩中的荷花意象 有哪些關於荷花的古
荷花,歷來為中國的文人所偏愛,是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凈友、芰荷、水芸、澤芒,原產印度,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開花,白色或粉紅色,單瓣或重瓣。民俗以陰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歷來象徵著美好與高潔,周敦頤贊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的象徵意義,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高潔、堅貞、隱者的象徵、祥瑞、愛情的象徵、懷才不遇者的自況和美的象徵等。荷花象徵高潔,詩文中不勝枚舉。如陸龜蒙的《白蓮》:「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古詩詞中的荷花意象 荷花又稱荷、蓮、蓮花、芙蓉、菡萏等,在傳統文學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質和特徵:荷花作為一種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單純的景物,而是一種感情的象徵。 1、以荷花喻高潔的品格。 如屈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態之美,象徵詩人高潔的品質,以此突出詩人「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人生態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李漁《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純潔無瑕的愛情。 荷花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極娉婷,極高潔的,容易讓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絕代佳人。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由於「蓮」與「憐」同音,「蓮子」即「憐子」,「青」即「情」。這里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又如白居易《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又如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 如李白《西上蓮花山》:「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借荷花寫幻想中的超脫,寫理想中的情趣,純潔明凈。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營造了一種美麗,和諧,恬靜的意境,寄託著詩人的一種生活理想。
G. 蓮花在文學中用來比喻什麼
《愛蓮說》有提到,「蓮,花之君子者也」。所以在古詩詞中一般把荷花比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君子形象。當然在佛教文化中,蓮也是很神聖的象徵。
H. 人教版葉聖陶兒童文學集《荷花》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短文,
讀《荷花》有感作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是滿池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麼合群。古語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也應這樣。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驗是全班第
一,就得意極了,心想:「哈,真好,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學後,老師要我幫助不
及格的同學學習,我有些不願意,心想:「她自己不會學嗎?」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
思,說:「你要知道,獨枝花開不是春,許許多多花一齊開,開得才燦爛。」我覺得很
有道理,便把老師那番話牢記心上,鞭策自己。當那位同學在我的細心幫助下,由學習
成績中下進入中上時,那種滿足感,真是難以形容。
「荷花也不嬌貴,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長……」啊!原來荷花有這么強的生
命力,我學了《種子的力》這篇文章,文章中講的是種子有超人的力,我覺得荷花的生
命力並不比種子差,記得有一回,我在姨媽家拿了一些荷花回家種,頭兩天,我挺有精
神細心照管它,但時間一長,就沒怎麼理它了。一個月過去了,那荷花竟長出了小花蕾,
我真驚訝。讀了《荷花》這篇文章,我才知道那是荷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的緣故。
「荷花毫無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莖、葉、花、果實……獻給了人類。」的確,我
也有這樣的感覺。荷花一生出來,人們就可以用它煮涼湯,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讀了《荷花》這篇文章,使我得益不少。文章中的荷花和實際生活中的荷花是相同
的,它們都有著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
I. 蓮花作為文學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
蓮物罩花是高潔聖雅的象滾首征,有君子風范。
敦頤的《愛蓮說》是詠荷的名篇和集大成之作,此外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總的來說,荷花在文學作品中一直是一種純凈唯美的形象。「出於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現的大螞數是一種潔身自好,對自己人格理想的堅守,這其實是一種正直的君子情懷。有人把荷花象徵古代女子的堅貞,這是可以的,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沒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