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圖創作
❶ 張大千荷花圖的介紹
《張大千荷花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張大千所作。張大千愛荷,一生畫荷無版數,他以「權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喻荷,盛贊其高潔。每當花開時節,大千都要四處賞花、寫生,在居住的庭園內,通常要開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環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幾只大缸養滿荷花。其代表作品有1935年創作、1976年創作以及作畫年代不詳的三幅荷花圖。
❷ 最著名的水墨荷花圖
最著名的水墨荷花圖是八大山人的。
朱耷(1626年—約1705年),原名朱統,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漢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明遺民。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削發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早年書法取法黃庭堅。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
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並擅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在創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八大山人善畫山水和花鳥。他的畫,筆情恣縱,不構成法,蒼勁圓秀,逸氣橫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鳥不是盤算多少、大小,而是著眼於布置上的地位與氣勢。及是否用得適時,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這就是他的三者取勝法,如在繪畫布局上發現有不足之處,有時用款書雲補其意。八大山人能詩,書法精妙,所以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有了他的題詩,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畫,使人感到小而不少,這就是藝術上的巧妙。
❸ 畫荷花的畫名有哪些
《疏荷沙鳥圖》、《荷花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荷花鴛鴦圖》。
1、《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2、《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3、《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原載《煙雲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無款,簽題黃居寀作。居寀為筌子。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
❹ 關於荷花的畫有哪些
關於荷花的畫有:1、《疏荷沙鳥圖》,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版宮博物院。
2、《荷花權圖》,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
3、《宋馮大有太液荷花圖》,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中國古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5、《荷花鴛鴦圖》,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❺ 誰能告訴我《荷花》《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對弈》這兩幅作品的簡介
【名稱】
清任伯年荷花圖
【類別】
中國古畫
【年代】
清代
【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簡介】
設色,絹本,立軸,尺幅:138×42厘米告沒伏。 虛谷在挽任伯年聯中稱譽:「筆無常法,別出新機,君藝稱極也;天奪斯人,誰能繼起,吾道其衰乎。」徐悲鴻則將任伯年「定之為仇十洲以後中國畫家第一人」(《任伯年評傳》),任伯年在近代繪畫史上的傑出地位是舉世公認的。他的畫風新穎生動,風姿多彩,長於設色,於花鳥、人物、山水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以個人成就而言,他的花鳥畫最具特色,但從歷史角度來衡量,則他的人物畫成就更大,這是因為在清末人物畫普遍弱化的歷史環境中,襪攜任伯年顯得尤為突出。 任伯年精於寫像,是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他的人物畫早年師法蕭雲從、陳洪綬、費曉樓等人,造型誇張奇偉,勾勒靈動,形察明神畢肖。他的山水畫創作不多,但以筆法見長,自具特色。他的花鳥畫更具創造性,富有巧趣。他早年以工筆花鳥見長,仿北宋人畫法,純以焦墨鉤骨,賦色肥厚,近陳老蓮一派。後來吸收了惲壽平的沒骨畫法以及陳淳、徐渭的寫意畫法和西洋繪畫的技巧,將數者融合為一而又有所變化,形成了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簡逸放縱的筆調,開辟了花鳥畫的新天地,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由於任伯年出身貧寒,讀書不多,故與吳昌碩、齊白石相比,畫作中蘊涵的文思較乏,缺少一絲畫外餘音,但就筆法、墨法、結構、色彩而言,任畫技巧更為豐富,足資後世借鑒。 光緒丙子(1876年)仲冬,伯年任頤。
鈐印
任頤私印、任伯年
❻ 中國畫荷花作品名字都有什麼
一、《荷花圖》: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
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二、《出水芙蓉圖》:南宋吳炳所繪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襯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視特寫的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艷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
三、《枯荷鴛鴦圖》:元代畫家張中創作的紙本淡設色畫,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中棲於岸上的兩只鴛鴦一立一卧,頭部朝向湖面。荷、蒲殘葉亦倒向湖面一方,使動與靜達到了和諧。整幅畫墨色淡潤,濃墨和焦墨很少,只以焦墨勾出鴛鴦眼睛,這也是全圖的眼睛,鴛鴦怡然自得的神態也成為整個畫面的情趣。
四、《荷花鴛鴦圖》: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筆法虛實結合,使畫面呈現一種空靈潤澤的感覺。
五、《荷花蘆草圖》:清朝惲壽平的畫,南京博物院藏。
荷花以惲壽平特有的沒骨畫法繪出,色調清麗冷艷,用筆灑脫飄逸,營造出一派空瀠的韻味。
❼ 張大千最著名的畫荷花
張大千最著名的畫荷花,該作品構圖飽滿,疏密有致,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這幅畫完成之後,張大千將畫交給了何香凝女士。不久,何香凝離香港秘密北上,專程去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大會。她到達北平後,即代張大千將此畫轉贈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薯模亂收到張大千贈的這幅《荷花圖》後,很是高興,曾數檔托何香凝向張大千代致謝意和問候。據說,毛主席極為欣賞這《荷花圖》,曾將之掛在書房裡面,經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毛主席雖有再經常掛出張大千的《荷花圖》,但將這幅畫一直收藏在自己的住地。
❽ 荷花圖的創作背景
這幅畫完成之後,張大千將畫交給了何香凝女士。不久,何香凝離香港秘密北上,專程去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大會。她到達北平後,即代張大千將此畫轉贈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收到張大千贈的這幅《荷花圖》後,很是高興,曾托何香凝向張大千代致謝意和問候。據說,毛澤東極為欣賞這《荷花圖》,曾將之掛在書房裡面,經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毛澤東雖有再經常掛出張大千的《荷花圖》,但將這幅畫一直收藏在自己的住地。毛澤東逝世之後,此圖仍藏於北京中南海的毛澤東故居。
張大千曾被稱作是畫壇的「十 項全能」畫家,以繪山水、人花鳥、走獸等最為擅長,那麼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選擇了畫一幅《荷花圖》贈給毛澤東呢?這主要是與下面幾種因素有關:在中國文人 統心目中,荷花一直是被喻作「君子之 花」、「聖潔之花」。第二,張大千信仰教,自稱「大千居士」,而在佛教中,荷花更是被尊奉稱為「佛花」、「寶相花」、「吉祥花」、「凈土花」等等。張大千作為一名在家的佛門弟子,以佛門中最有代表性的荷花贈給毛澤東,表現出「大千居士」的最高禮儀和最大之敬意。第三,畫荷本是張大千的拿手好戲,被畫壇譽為是他的「畫中一絕」。於是,張大千選擇了畫荷花。
張大千在花卉畫中以荷花畫居多。他之所以喜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並且還認為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系。故此,張大千畫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
他在三十五歲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對此徐悲鴻曾說: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張大千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國美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創潑墨彩之後,所畫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屬性,更將文人花卉的筆墨范圍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愛畫荷,也愛種荷。他通過與荷花朝夕相處,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長期捕捉荷花的特徵和瞬間的動態,然後用他自己的審美感和藝術情趣加以提煉、誇張,使之寓意深刻,生機勃勃!
❾ 齊白石的荷花作品
一、作品
白石老人五十歲之後才正滑段式創作荷花題材的作品,所作多為潑墨大寫意荷花。這幅《荷花圖》縱橫恣肆,造險破險,一派夏日荷塘勝景,趣味十足。潑墨荷葉在干濕濃淡之間襯托出頂部鮮艷盛開的荷花,紅與黑的鮮明反差營造出孝羨了齊白石獨有的色塊感。大荷葉以簡練的筆法,干凈利落的筆勢,一氣呵成,大氣十足。沒骨畫荷枝,彰顯老人圓勁的筆力。畫面下方靈動信慎譽的小荷葉使畫面倍感生動,整幅畫除了荷葉、荷花之外別無他物,滿而不塞,清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