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粉虱
1. 養花注意事項
一、家庭養花小常識
1.蟹爪蘭:半陰,偏酸,避雨,忌強化肥,秋後需光充足,花後見干見濕,受紅蜘蛛害。
2.朱頂紅:暖濕,怕曬,開花前增加澆水,花後施肥,夏停長,少澆,易受紅蜘蛛害。
3.文竹:半陰,怕曬,見干見濕,施氮肥為主。
4.茶花:半陰,暖濕,怕水,花芽分化時增加「速效磷肥」易受紅、介殼蟲害。
5.豬籠草:陰濕,怕寒,每月施液肥1-2次。
6.月季:喜光,忌高熱,見干見濕,冬季修剪,餅肥,白粉,黑斑病多,用布托津。
7.茉莉:喜高溫,潮濕,強光,1-2施肥一次。
8.鴛鴦茉莉:喜光,溫暖,2-3個月施肥一次,修剪成形。
9.桂花:喜強光,耐濕,修枝,施復合肥。
10.牡丹:喜干,忌濕,冬需暖,夏要涼,餅肥,用多菌靈噴施防病。
11.映山紅:酸性土,喜光,怕暴曬,忌旱,忌濃肥,0.1%硫酸亞鐵。
12.白蘭花:酸性土,喜溫暖,濕潤,陽光,施磷鉀肥。
13.大岩桐:半陰,怕水,復生後再大量澆水,溫暖潮濕,少澆水,每周施肥。
14.君子蘭:怕風,怕雨,怕干,怕曬,易受介殼蟲害。
15.勒杜鵑:喜強光,怕干,花前施磷鉀肥。
16.長壽花:喜光,夏半陰,濕潤,半月施液肥一次,花後剪殘花,易害介殼蟲。
17.卡特蘭:耐強光,夏避光,少澆水,6-8月份以磷鉀肥為主,10月份後停肥。
18.蝴蝶蘭:半陰,怕凍,少澆水,通風,10月份以後少施肥,病時用甲基托布津。
19.大花蕙蘭:防暴曬,冬不避光,夏多澆水,冬少澆,施奧妙肥,用多菌靈。
20.石斛蘭:喜光線,耐旱,春夏需水足,冬每周澆,通風。
21.文心蘭:半陰,通風,喜潮濕,夏可澆水/每天二次,冬每周澆
22.山蘭:陰生少澆水,春早,夏秋晚,冬午澆,多噴,花前冬季不施肥。
23.兜蘭:喜陰濕,少光照,忌乾旱,常噴水,見干見濕,每半個月施蘭花肥。
24.仙人掌(仙人球):70%日照,喜高溫,每月澆一次水。
25.花葉芋(粉,紅蝴蝶):高溫,多濕,怕寒,半陰,紅色品種可見光增艷,怕積
水。
26.紫玉蘭:喜光,耐寒,喜肥沃,微酸土,濕潤,不積水,不修剪,開花前追肥。
27.百葉絲蘭:喜高溫,多濕,三個月施肥一次,常發葉斑病。
28.紫薇:喜光,溫暖潮濕,見干見濕。
29.鵝掌柴:半陰,喜濕,盆土不能缺水。
30.沙漠玫瑰:喜光照,少澆水,夏忌曝曬,每周澆一次水。
31.金錢樹:半陰,暖濕,月施肥。
32.大肚佛:70%光照,見干見濕。
33.佛光紅:半陰,喜暖濕,忌水多。
34.龍船花:喜曬,夏多澆水,月施肥。
35.雞蛋花:喜光照,濕潤,耐旱,微酸土,夏日每日澆水,月施肥。
36.雙喜藤:70%光照,隔二天澆水,月施肥。
37.炮仗花:喜陽,濕潤,酸性和肥沃土。
38.佛手柑:施底肥,枝花15-18厘米要摘芯,有利掛果。
39.酒瓶蘭:喜光,夏避曬,多澆水,春秋冬少澆,半月施肥,每年換大盆土,「甲
胺磷」肥禁用。
40.蓮花掌:喜光,少澆水,怕寒,見干見濕,常噴葉。
41.葡萄:喜光耐肥,排水要好,開花前施人糞尿,掛果後宜施磷、鉀、綠肥,果枝
七葉摘芯。冬初施肥,冬剪徒長枝。
42.芒果:喜溫暖,不耐凍,耐濕,耐旱,施綠肥。
43.龍眼:喜酸性土,四到八月開花結果期施肥,冬春少澆水,幼樹修剪要輕。
44.楊桃:怕旱,怕水,喜光,忌烈日,環割促花,施磷、氮肥、綠肥,6-10月多施
肥。
45.黃皮:喜陽光溫暖,充足水,忌積水,年施肥4-5次,深施,鬆土。
46.石榴:喜肥,高溫,多濕,修剪,冬少澆水。
47.玉貴樹:微酸土,半陰,濕潤,少澆水。
48.龍吐珠:喜肥,花前噴磷酸二氫鉀,喜光照,更避烈日,多澆水,怕旱。
49.金魚花:喜高溫濕,摘心,多光照,少澆水,葉面噴水,稀薄液肥。
50.蘇鐵:偏酸性土,忌積水,月施肥,喜光照。
51.發財樹:光陰均可,見干見濕,多施磷鉀肥。
52.一品紅:喜強光,濕潤,月施復合肥,生病用托布津。
53.風雨蘭:適應性強,易養,用人糞尿液施肥。
54.剪刀蘭:喜鬆土,濕潤,不宜多澆水。
55.八仙花:半陰,濕潤,忌乾燥,酸性土。
56.鹿角蕨:半陰,冬少澆水,兩周施一次氮肥。
57.鳳梨:(波蘿)高濕,葉噴,可淋雨,葉杯満水,施液肥,怕寒,施氮肥。
58.七彩祝福:半陰,見干見濕。
59.福祿桐:半陰,怕寒,喜暖濕。
60.比利時杜娟:酸性土,半陰,怕濕,晴天施肥,年施二次肥。
61.紫牡丹:喜光,施復合肥,見干見濕。
62.橎石榴:耐旱,耐濕,258月各施一次氮磷鉀肥。
63.桃樹:喜光,耐寒,耐濕,不耐小濕,修剪枝。
64.蝴蝶花:喜光,不耐寒,夏多澆水。
65.枙子花:喜濕,多澆水,好肥,勤施薄肥。
66.紫薇:喜光,耐陰,喜肥土,耐旱。
67.金桔:微酸土,施速效磷肥。
68.大波斯菊:喜暖,怕凍,喜日照,怕曬,苗發出四片真葉後摘蕊,移種。
69.太陽花:少澆水,施熟尿液(1:10)
70.蘆薈: 喜光,沙質土,耐旱,每半月施一次餅肥。
71.吊蘭:喜肥沃沙土,光照半陰均可,夏忌暴曬,施氮肥。
72.無花果:肥沃沙土,耐旱,怕澇,冬少水,喜光照,施餅肥。
二、四季養花常識
春季天氣開始轉暖,家庭養花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春季花卉生長旺盛,蒸發量大,耗養多,因此水肥要跟上,盆土乾裂時要及時澆水,每周或半月要施肥
一次,澆水和施肥前要鬆土。
(2)經過冬季後的枯枝敗葉要及時修剪,對一些藤本花卉要及時加支柱和綁扎,使枝葉分布均勻,透光通
風。
(3)常綠花卉在發葉前換盆最易成活,要選擇陰天換盆或上盆。
(4)蟲害要及時撲滅,特別是蚜蟲發生時要徹底殺滅。
(5)春天是花卉繁殖的大好時節,夏秋開花的花卉要及時播種,對球根花卉要及時栽種,多年生花卉應進
行扦插。
夏季養花的注意事項
夏季氣溫炎熱雨水偏多,對喜熱花卉是最好的生長期,但對喜溫涼花卉則是夏眠期,要注意防暑避陰。
(1)夏季因氣溫過高水分蒸發比較快,要及時澆水,雨後要及時倒盆防止盆土積水。
(2)對一些喜溫涼的花卉要放置在陰涼處,對夏眠的球根花卉要防止爛根。
(3)夏季花卉生長過旺,枝條要及時剪截或修枝,抹芽,剪去過密的枝條。
秋季養花的注意事項
秋季氣溫比較溫和,雨水多,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一些花木由於氣溫適宜和雨水多而生長旺盛,致使枝葉繁亂,要及時疏剪和抹芽。
(2)對於秋冬開花結果的花卉,要注意施肥,盆土不幹不澆水。
(3)夏秋開花的花卉種子要及時採收,春季開花的的要及時播種。
(4)11月後一些喜熱的花卉要注意防寒,提早入室越冬。
(5)秋季氣溫和潮濕容易發生蟲害,注意通風剪枝,發現蟲害要及時清除。
冬季養花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一些喜熱花木應放置在室溫在10度以上的室內,注意通風,光照和濕度。
(2)許多花卉冬季休眠,根部對水肥的吸收緩慢,不宜施肥,盆土不幹不用澆水。
(3)對於冬季開花的花卉要注意施肥和澆水,球根花卉應從盆中取出存放在沙土中過冬。
2. 秋冬季節家庭花卉病蟲害防治的技巧有哪些
季秋冬季花卉病蟲害的種類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介殼蟲、蚜蟲、薊馬、天牛、木蠹蛾、粉虱、斑潛蠅、蟎類(紅蜘蛛、跗線蟎)、線蟲等。
(1)葉斑病主要為害茶花、桂花、蘭花、鳳梨、羅漢松、散尾、葵榆樹等,一般病葉率為15%~30%,重的達50%以上。防治辦法:在新葉展開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75%白菌清500倍液,7~10天1次,連噴3~4次。
(2)黑斑病主要為害月季、玫瑰、菊花等,花卉受害較普遍,其為害率一般為20%~40%。可用80%代森鋅500倍液,7~10天1次,連噴2~4次。
(3)炭疽病為害花卉種類多,常見有蘭花、萬年青、茶花、米蘭、九里香、橡皮樹、白蘭花、君子蘭、竹芋類、棕櫚科花卉等。花卉葉片受害率為10%~30%,嚴重的在90%以上。可在病害發生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溶液,或75%線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溶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溶液噴霧防治,隔7~10天再噴1次,連續噴施2~4次。
(4)白粉病危害紫薇、芍葯等,枯萎病為害棕櫚科花卉(苗期)、菊花等。可噴15%粉銹寧800倍液,或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防治。
(5)介殼蟲是發生較普遍的蟲害,常為害蘇鐵、散尾葵、白蘭、桂花、茶花、含笑、九里香、榕樹、榆樹、福建茶、棕竹等。在種植密度大、蔭蔽度高的環境下發生重,若防治不及時易造成落葉、枯枝,甚至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同上。
3. 白蘭花葉子下垂是什麼原因
日照不足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你看看花盆周圍有沒有青苔,如果有那就說明你這盆茉莉暫時沒有適應你家環境,要保持一定濕度,過一段時間觀察一下,應該會好的。注意以下幾點:
1.花肥管理
茉莉嗜肥,故花諺有所謂「清蘭花,濁茉莉」 之語。肥料可用人糞料、豆粕汁或魚腥水,但都須經過充分腐熟後使用。以常施、少施為原則。在將萌發時隔日施一次糞水(5%)。5月中第一次開花前施一次糞水(20%)。開花後仍須經常施肥。每次施肥前待盆土略干,先稍灌水,然後下肥。若酌施少量骨粉,可使香味增濃。入秋施肥減少,每周一次。冬季可以不施肥。
茉莉生長期多次抽梢孕蕾,因此要給予充足的肥料,抽梢時每周1次,孕蕾時每周2次,且濃度要加大到30%~40%,以餅肥水或復合肥交替使用最好。忌過多的單獨使用氮肥,否則植株長得旺而開花少。每潮花落潮時追施復合肥,同時還增施硼、銅、鋅、鐵等微量元素。
2.水分管理
茉莉花苗定植後要澆足定根水,以後根據茉莉花對水分的要求,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之間,水分過多會導致爛根、葉黃,嚴重黑根死亡。乾旱則葉子萎焉、花干縮,因此要注意乾旱灌水,雨天開挖排水溝防止積水。一旦花樹出現葉片微卷應及時淋水。為促其開花,可在茉莉花開放前一周,花蕾綠豆大小時,進行扣水,讓盆土干到發白,嫩葉和花蕾萎蔫下垂時再澆水,以控制枝葉生長,讓養分集中供給花枝,扣水後,要每3天施1次肥,直到花全謝為止。晴日用清水噴灑葉面,能起到刺激開花的作用。
3.土壤管理
河、塘、溝、湖中肥沃的淤泥統稱泥肥。先將泥肥攤於露地,稍乾燥後,切成1cm大小的泥塊,攙入1/5 左右的礱糠灰,用此土栽種茉莉,葉茂花艷。適時鋤草鬆土就是為茉莉花樹創造一個透氣、保水、疏鬆、無雜草的環境。
4.光照管理
光照充足 茉莉喜光,秋季應將其從半陰處搬到陽光充足的地方蒔養,使植株充分接受光照。這樣可使葉片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及時供給枝條生長所需的營養,促進當年生新枝成熟,使其安全越冬。花工常說:「曬不死的茉莉,陰不死的珠蘭」。光照不足,葉片變大而薄,葉色變淡,花的數量、質量都受影響。
5.環境管理
茉莉喜東南風。西北風常造成開花不足,部分花朵變成紫紅色(俗稱「紅粒」)或畸形(俗稱「白縮頸」)。所以,茉莉平日應置於光照充足、空氣流通而又避西北風的場所培植。
6.溫度管理
一般來說茉莉成花與夏季, 對於這種高溫下形成花芽的花卉,只要提高溫度,就能在需要開花時如期開放。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茉莉的花香會更加濃郁。反之亦然。
7.病蟲害防治
茉莉花病害主要有白絹病、枝枯病,蟲害主要有茉莉花蕾螟(花心蟲)、煙粉虱、卷葉螟、薊馬、紅蜘蛛等。
4. 園林樹木的葉部病害有哪些
園林樹木葉部病害種類很多,主要症狀類型有畸形、花葉、斑點病、銹病、白粉病、煤污病等,造成樹木提早落葉,花畸形或不能開放,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枝條枯死。
(一)白粉病
白粉病是闊葉樹上常見病害,世界各國均有分布。白粉病種類很多,寄主專化性很強。白粉病菌主要為害葉片、新梢、花芽、花柄、枝條,病菌侵染後,在葉片和嫩梢表面形成白色粉狀物(即菌絲和粉孢子),後期白色粉狀物霉層變成淡灰色,受害部位出現閉囊殼的小黑點。受害植株葉片凹凸不平、捲曲,枝條畸形,嚴重時花小而少,葉片萎縮乾枯,影響植株生長,甚至死亡。白粉病是真菌病害,為害樹木有月季、薔薇、蘋果、牡丹、梨、核桃、板栗、柿、桑、葡萄、黃櫨、山桃、桃、李、櫻桃、山楂等。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芽、病枝或落葉上越冬。分生孢子藉助風雨傳播,病菌的分生孢子可進行再侵染,一年中再侵染次數很多,對溫度、濕度適應能力強,以夏初和秋末發病較重。
圖1 白粉病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禁止帶病苗木出圃,銷毀病苗病株。對可疑苗木用1%硫酸銅水溶液浸泡5分鍾,再放入50倍石灰水中浸泡1分鍾,或用鏈黴素100~200mg/kg浸泡20~30分鍾消毒,用清水沖洗後栽植。
(2)選擇未感染根癌病地區建立苗圃,否則需進行3年以上輪作。
(3)防止苗木產生各種傷口,防治地下害蟲和線蟲。
(4)苗木移栽前,用放射土壤桿菌K84的細菌懸浮液(10^6個/ml)對苗根或插條浸泡處理,可預防核果類和薔薇等的根癌病。
(5)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對初起病株,可用刀切除病瘤,然後用石灰乳或波爾多漿塗抹傷口,修剪工具用1%甲醛消毒。
(二)立枯病
病菌從土壤侵染幼苗根部和莖基部,使病部下陷,縊縮,呈黑褐色。幼苗組織未木質化時造成猝倒現象,幼苗自地面倒伏;幼苗已半木質化或木質化時,表現立枯症狀。潮濕時病部長白色菌絲或粉紅霉層,嚴重時造成苗木萎蔫死亡,引起缺苗斷壟。為害蘋果、梨、銀杏、海棠、桃、紫葉小檗、葡萄、杜梨、松、杉等園林樹木。以菌絲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潮濕低溫,土壤板結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時拔除病株,集中燒毀。
(2)對土壤進行消毒,可用40%福爾馬林,用葯50ml/m2,加水至8~12kg後澆灌地表,或用70%的五氯硝基苯粉劑與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均勻,用量8~10g/m2。
(3)幼苗出土前,適當控制澆水。
(4)發病初期用50%代森銨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三)紫紋羽病
又稱紫色根腐病。該病分布極廣,寄主約有45個科100多種植物,如松、杉、楊、柳、槐、香椿、蘋果、梨、桃、葡萄、棗、板栗、酸棗、桑等。病害先從幼嫩新根開始,逐步擴展至側根及主根。感病初期,根部先失去原有光澤,後變為黃褐色,最後變黑腐爛。被害根的表面有紫色網狀菌絲或菌絲束,有的還會出現很小的紫色菌核。病根皮層很容易自木質部剝離。在雨季,菌絲體能蔓延至根頸部或莖基部,甚至達根際土壤表面,形成紫紅色皮膜狀的菌絲層。病菌以病根上的菌絲體、菌絲束、菌核和菌膜越冬,通過土壤、水流、苗木傳播病菌。菌絲菌索的生長延伸也有傳播蔓延作用,低窪潮濕或排水不良地區有利於病原菌的滋生。
防治方法:
(1)與禾本科植物輪作,間隔5~6年。
(2)選排水好、土質疏鬆透氣地種植。
(3)土壤消毒,用50%多菌靈5~10g/m2。
(4)培育無毒苗木,需引進苗木時,嚴格檢查,防止引入病苗。
(5)苗木可用45℃溫水浸泡20~30分鍾進行消毒,也可用2%硫酸銅浸根3小時,或20%石灰水浸根0.5小時,處理後用清水沖洗根部後栽植。
(6)及時處理病株,輕病株可切除病根,切面用波爾多液等消毒,周圍土壤用20%石灰水或25%硫酸亞鐵澆灌。拔除重病株燒毀,換去病穴土壤。
(四)根結線蟲病
線蟲類病害。地下部分表現為側根及須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物,光滑堅硬,後變為深色,內有乳白色發亮的粒狀物,即線蟲蟲體。可影響根部吸收,使地上部分生長衰弱,植株矮小,葉片發黃、花小,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主要為害牡丹、芍葯、月季、薔薇、扶桑、茉莉、茶花、桂花、大岩桐、金絲桃等多種園林植物。該蟲以卵、幼蟲、成蟲在土壤中或病體內越冬,主要靠土壤傳播;病苗病株可造成遠距離傳播,流水、未腐熟肥料、工具、人也能傳病。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以免病害傳播到無病區。
(2)進行土壤消毒。可用20%二溴氯丙烷5~8g/m2;或4%滴滅威顆粒劑20g/m2;或3%呋喃丹顆粒劑15~20g/m2處理。
(3)發病期施用10%克線磷,約30~45kg/hm2。
5. 植物落葉的原因是什麼 盆栽植物落葉的原因有哪些
1、低溫:性喜溫暖而抗寒性較差的花卉,常常在冬季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產生大量的落葉。如龍吐珠在18°C以下時會落葉;垂葉榕在15°C以下時開始落葉等等。
2、盆土過干或過濕:植物在不良條件雹念差下具有自我保護的習性。盆土過干時,由於花卉吸收不到生長所需的足夠水分,為了減少葉面蒸騰,避免植株過度失水而死亡,便會產生大量的落葉。特別像檉柳、橡皮樹等性喜盆土濕潤的花卉,澆水不及時便容易引起失水落葉。盆土過濕也會影響花卉對水分的吸收,引起落葉。由於長期過濕而造成爛根時,落葉更為嚴重。如紅背桂在冬季低溫時若盆土過濕,會發生嚴重落葉。
3、環境濕度過低:很多花卉喜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在過於乾燥時易導致落葉甚至枯死。
4、太陽曝曬或過陰:喜半陰的花卉,在強烈陽光下源皮會發生落葉。如瑞香在烈日下,葉片發焦變白,並引起落葉。相反,白蘭花、橡皮樹、米蘭等花卉喜較強的光照,置於過陰處會發生大量落葉。如橡皮樹在光照強度低於200勒時,落葉明顯。
5、光照轉換過於劇烈:如鵝掌楸在光照由強轉弱或由弱轉強時變化過快,就會發生大量落葉;垂葉榕在突然置於弱光處時,也會大量落葉。
6、施生肥、濃肥:施生肥和濃肥都會傷害植株的根系,影響其正常的吸收功能,從而引起落葉。
7、盆土鹼性過高:喜酸性植物在盆土變鹼性時容易發生黃化病,並發生太量落葉。
8、農葯過敏:如梅花、榆樹和有些薔高仔薇科植物,對農葯極為敏感,噴葯後會引起迅速落葉,甚至成為一樹光干。
9、煙熏:在冬季室內加溫時,如拔火不敞而跑煙,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定濃度(約為0.002%)時,葉片就會很快枯黃而脫落。
10、病蟲危害:引起落葉的病害有松樹落葉病;橡皮樹、梅花、白蘭花的炭疽病;月季、杜鵑的黑斑病;牡丹的葉斑病、褐斑病等。引起落葉的蟲害有危害月季的葉蟎(紅蜘蛛);危害吊鍾海棠、月季、茉莉、扶桑、金橘、杜鵑的粉虱等。
6. 盆栽蘭花如何養
常用壓條抄和嫁接繁殖。襲
壓條,於6~7月用高空壓條,選取二年生充實枝條,離頂端20~25cm處,進行環狀剝皮,用塑料薄膜包紮,填裝腐葉土,60~70天生根,90天剪下盆栽。嫁接,以2年生辛夷為砧木,花5~6月選取與砧木粗細相同的白蘭花枝條,進行靠接,接後60~70天可癒合,與母株剪離盆栽。[栽培要點]春季換盆,增添疏鬆肥土。澆水是養好白蘭花的關鍵,春季需中午澆水,每次必須澆足,夏季早晚噴水,冬季嚴格控制澆水。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花期增施磷肥2~3次,同時剪去病枝、枯枝、徒長枝,摘除部分老葉,以抑制樹勢生長,可促進多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