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類文閱讀荷花

類文閱讀荷花

發布時間: 2023-06-01 01:21:41

Ⅰ 葉聖陶的文章《荷花

課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拓展資料

從《荷花》學聯想

《荷花》屬於傳統名篇,現在編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課文的結構、條理非常清楚、簡單:先寫「我」清早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被荷花的香氣說吸引,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接著寫看到「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各有各的姿勢,都美得如畫;

然後寫「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展開了聯想;最後寫自己從聯想回到現實世界。

如果一定要問課文最出彩的是哪部分?只能說是「見聞和聯想」,也就是說,「我」看到荷花美如畫,沉醉其中,情不自禁地產生了聯想。這就觸及到要講的第一個問題了:聯想一定要建立在觀察之上。

大家知道,任何想像都不可能天馬行空,無中生有,一定都有「依託」。這個「依託」就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在《荷花》中,葉聖陶爺爺開篇就說被一陣荷花清香所吸引,但他並沒有具體寫「清香」。說起來,「用鼻聞」也屬於觀察,觀察並不是只是「用眼看」,「用手摸」「用耳聽」「用舌嘗」等都屬於觀察,

「用眼看」是最主要的觀察,如果能和「用鼻聞」「用手摸」「用耳聽」「用舌嘗」等結合起來,特別是與「用心想」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觀察,那就能更加細致入微,惟妙惟肖。

葉聖陶爺爺一眼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葉「挨挨擠擠」,馬上想到「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他看到白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感覺到「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從這里可以看出,葉聖陶爺爺寫「見聞」,始終與「聯想」緊密結合起來。前半句寫「看到的」,後半句寫由此產生的「心裡想」——有時是「比喻」,有時是「感覺」,有時是「想像」,形式多樣,靈活使用。

Ⅱ 《荷花》讀後感範文6篇

荷花 讀後感 怎麼寫?《荷花》主要講述了葉聖陶爺爺以豐富的 想像力 ,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荷花》讀後感 範文 6篇_讀《荷花》有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森慧。

《荷花》讀後感(一)

我最喜歡的 文章 是著名作家和 教育 家葉聖陶的文章《荷花》。

這篇文章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葉聖陶爺爺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讀來使人身臨其境,彷彿自己也是一朵荷花,隨著微風翩翩起舞,使人陶醉流連忘返。每一次讀都給我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使我愛不釋手!

一個星期六,我到外婆家去。她知道我喜歡荷花,我以為外婆會給我一個驚喜,外婆真的給我了一個驚喜。她買了荷花的種子蓮藕給我,外婆還幫我種了下去,我實在是太高興了。以後我每個周末都去外婆家觀察,荷桿已經長此陪答得有一米多高了,就是不見開花。過了幾個月,我放暑假時,已是夏天了。夏天是荷花盛開的日子,我到塘邊一看,它們全都開花了。有紅有白,花瓣白嫩嫩的,多漂亮!我興奮得無法形容!我站在池塘邊沉浸在荷花的芳芳里,一邊觀賞,一邊體會《荷亂裂花》。

荷花給人美的享受,《荷花》給我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給我啟迪:人與自然完美和諧融為一體,這種境界多麼美好!

我愛荷花,更愛葉聖陶爺爺《荷花》這篇文章。

《荷花》讀後感(二)

《荷花》這本書的作者是葉聖陶。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我們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課文《荷花》,就是選自這本書。

《荷花》這本書分為 散文 輯和小說輯。散文輯中主要介紹了人和物;而小說輯,則寫了很多小 故事 。我很喜歡散文輯中的《我的侄兒》和《爬山虎的腳》這兩篇文章,從《我的侄兒》中,葉聖陶先生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剛滿三歲,正在學說話、學走路的可愛幼兒形象,我看了這篇文章,不禁想起我那天真調皮的小表弟,可我就沒有細心觀察,當然也不會寫得這么詳細、逼真。再說《爬山虎的腳》,爬山虎是一種會攀爬的植物,我也看過,沒發現有什麼稀奇的,可作者卻通過細致的觀察,把爬山虎當成了一個可愛的小娃娃,生動准確地記錄了它的生長過程,尤其是描寫爬山虎爬牆的動詞:「觸」、「巴」、「拉」、「貼」、「爬」,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片正在努力向上生長的爬山虎。作者還寫出了爬山虎葉子在不同生長階段顏色的變化,從嫩紅長成嫩綠,再長成鮮綠,使爬山虎這 種植 物的形象躍然紙上。

看這本書,我覺得像在聽故事。生活中,我們只要多觀察,就能像葉聖陶先生一樣,發現許多有趣的人、物,有意思的事。

《荷花》讀後感(三)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課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文中寫了荷花的美麗,荷葉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碧綠的圓盤中間冒出兩三片花瓣,荷花像穿著雪白的衣裳的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作者看著看著,以為自己也是一朵荷花呢。荷花不僅美麗,而且還有高尚的品質,她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我很喜歡荷花。

荷花是多麼美麗、優美,可是,現在一些亂丟垃圾的人把荷花都弄受傷了。我看見有人在河裡亂丟垃圾,我就對那些人說:你們以後不要再亂丟垃圾了,要不然會把荷花弄臟、弄受傷的。還會污染小河,把小河也弄臟,還會對我們地球人身體有害處的。他們聽了都表示他們知道自己錯了。

我想對荷花說:只要有我們愛護環境的人,你就不會受到傷害。

我平時都愛護花草樹木,因為它們可以帶來新鮮的空氣。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樣愛護壞境。

《荷花》讀後感(四)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是滿池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麼合群。古語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也是一樣。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驗是全班第一。就得意急了,心想:「哈,真好,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學後,老師要我幫助不及格的同學學習,我有些不願意,心想:「她自己不會學習嗎?」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要知道,一枝花開不是春,許許多多的花開,開得才燦爛。」我覺得很有道理,便把老師說的話記在了心上,鞭策自己。當那位同學在我的幫助下,成績提高時,那種滿足感,真是難以形容。

「荷花也不嬌貴,只要有泥土和水,那就能生長……」啊!原來荷花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我學了《種子的力》這篇文章,文章講得是種子有超人的力,我覺得荷花的生命力並不比種子差。記得有一次,我在姨媽家拿了一些荷花種,頭兩天,我細心的照料它,後來,就沒理她,一個月過去了,沒想到竟長出了小花蕾,我真驚訝。讀了這篇文章,我才知道那是荷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的緣故。

「荷花毫無私心,它把自己的根、莖、葉……全部獻給了人類。」的確,我也有這樣的感受,荷花一長出來,人們就可以用它煮涼湯,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讀了《荷花》這篇文章,使我得益不少。文章中的荷花和實際的荷花是相同的,它們都有著不孤傲、嬌貴、無私心的品格。

《荷花》讀後感(五)

我曾在二年級時讀過葉聖陶先生的童話,那篇《稻草人》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這幾天,我在看《荷花》這本書,這本書也是葉老的作品,不過不是童話了,裡面有他的小說和散文。

葉老先生的散文語言朴實,卻隱藏了他獨俱的思想,他的筆觸細致。從寫蠶的生長過程就可看出。寫實是他的他的小說的一大特點,小說讀完以後,個個讓人感慨萬分!

在這本書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寒假的一天》這篇小說。

這篇小說主要講了一群大學生宣傳抗日救亡的愛國運動。他們犧牲了寒假的休息時間,不畏寒冷、飢餓、疲勞。還要面對革命反動派的種.種阻撓。

他們真愛國呀!這么冷的天還出來宣傳。他們不停地演說,使得許多市民也開始漸漸醒悟。這篇小說還塑造了一個叫阿良的愛國青年,是「我」的表哥。他們用條石撞城門,因為城門向他們關閉,撞不開,他們一個搭一個越過了城牆,打開了城門。他們是多麼勇敢啊!後來面對阻撓者,是那麼堅定!面對著公安局局長,也毫不懼怕。最後被關入了一個中學,他們也毫不示弱!這里充分表現了他們愛國的豪情……

讀完這篇小說,我還沉浸在故事裡,心裡由然生出一種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荷花》讀後感(六)

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荷葉,像綠色的海洋。有的荷葉才只冒出一點嫩尖,可愛極了;有的已經長成手掌般大了,微風吹來,隨風搖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經長成「大玉盤」了,生機勃勃。一片片荷葉挨埃擠擠,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連著心,親密無間這時,吹來一陣風,「綠的海洋」霎時間波濤起伏,荷葉一片連著一片翻騰著,美麗極了。風停了,「綠的海洋」又平靜下來了。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地滾動著,晶瑩剔透,像一顆顆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陣風來碧浪翻,珍珠零落難收拾」。

再細看。荷花千姿百態,潔白無暇,像水晶一樣純潔。有的才只有一個青里泛白的花苞,嬌羞欲語,含苞欲放;有的只開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擁在花蕊旁,猶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開了的,像一個個穿著潔白素凈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還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綠碧綠的蓮蓬,蓮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張張小嘴巴,正放開喉嚨大喊著:「我成熟了,快來摘啊!」荷花散發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花蝶飛舞,嬉戲其間,令人賞心悅目。而那調皮的蜻蜓,扇動著翅膀,從那朵花飛到另一朵花,與荷花快樂地嬉戲著。我陶醉了,覺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風姿綽約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像牡丹一樣雍容華貴,不像梅花那樣迎寒吐芳,也不像蘭花那樣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無聞地為酷暑散陣陣芬芳,送絲絲清涼。啊!我愛荷花,愛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態,更愛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風亮節!


《荷花》讀後感範文6篇相關文章:

★ 荷花觀後感5篇600字

★ 《荷花澱》讀後感範文5篇

★ 《荷花》讀後感精選

★ 《荷花》讀後感

★ 《荷花》小說讀後感五年級作文

★ 荷花澱讀後感範文5篇

★ 《荷花澱》讀後感初中範文5篇

★ 孫犁荷花澱讀後感範文5篇

★ 七年級下冊《荷花澱》讀後感範文5篇

★ 課文荷花讀書心得體會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Ⅲ 荷的閱讀答案(1)荷花是夏的心臟,鳴蟬是夏的消息。夏揮汗作雨,氣喘如雷,一路上風風火火。它來到水塘邊,

(1)荷花是夏的心臟,鳴蟬是夏的消息。夏揮汗作雨,氣喘如雷,一路上風風火火。它 來到水塘邊,不禁「噫」了一聲—— (2) 水塘里出現一片二片,三片四片圓嫩的葉兒,在水上柔柔地飄著,碧綠得不似人間 色彩,叫人懷疑是下凡得仙女沐浴時遺忘得手絹。 (3)一眨眼功夫,那碧綠得葉便被誰放大了,又被「克隆」了無數面,鋪滿了水塘,像 江南梅雨季節得學校門口,放學了,一下子布滿雨傘,有一兩個個頭高一些的,從雨傘下探 出俏麗的臉來,現出美麗的形,恰似亭亭荷葉邊破水而出的花骨朵。 (4)荷葉一展開,就忙著調整方向。我沒有弄清她們的總指揮是誰,就見荷葉的方向就 調整好了:有的對准印度洋 2 號衛星的方向,有的對著太平洋 3 號的衛星的方向,還有的, 我不知道那個天空上是什麼衛星,反正她們已經與天上的老家,取得了聯系,信號很快傳遞 起來,於是她們的臉上歡喜起來,你看那一朵朵盛開的花就是天地之間信息交流的產物。或 者說那荷花就是她們接受到了仙界外婆送來的禮物。佛有慧眼,一下子就看清了,所以我們 見到佛呀菩薩呀都坐在蓮花寶座上,面目慈悲。 (5)荷與荷花之間的通信是蝴蝶、蜻蜓、蜜蜂維持的,所以,常常可以看到蝴蝶、蜻蜓、 蜜蜂在荷花間飛來飛去,對這朵花說些什麼,又對那朵花說些什麼, 一個個快樂的樣子。 不像人類,把對話這樣美好的活動交給沒有表情的機器去做。 (6)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美好事物只是某一方面美好。比如 孔雀是美麗的,可是孔雀一開屏,後面就露出了它不太美麗的屁股。你看出水的荷,再看它 水中倒影,就知道荷的前面與後面、正面與背面都是一樣的美,荷的局部美,整體也美。荷 的身上沒有一處瑕疵。 (7)荷,就以這樣美好的姿勢站在夏天,站成一片清香的風景。 (8)一陣瓊珠亂玉,荷花給薯卜砸癱不少。不過,荷的另一種美此時表現數棗穗出色——雨打荷葉 的聲音勝似雨打芭蕉。雨後,荷葉上,留下一粒粒珍珠。 (9)一個童子折一柄荷葉頂在頭上,唱著小曲漸行漸遠…… (10)一年一度的盛大地荷花聚會結束了。荷盡已無擎雨傘,不過,沒關系,我耳有福: 留得殘荷, 。可以聽雨。既是冬日裡得一塘敗荷,也如濃的淡的墨,景自天成,是中國畫特 有的意境。 (11)殘荷也是美麗的…… (12)我常常來到荷塘邊,期望著自己站成一棵柳樹,坐成一塊石頭,天天好與荷為伴。 17、對本文描寫的內容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1 分) A 荷的完美無瑕,雨打荷葉的美,殘荷的美。 B 荷葉的形狀,荷葉如何調整方向,荷與荷之間的通信。 C 荷葉的顏色,荷葉的形狀,荷花的美。 D 荷的完美無瑕,雨打荷葉的美,和聚會的盛況。 18 、 文 章 ( 1 ) 段 寫 的 內 容 是 _________________ , 一 個 「 噫 」 字 表 現 出 「 夏 」 ________________。這段內容運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寫法,生動地表現出了「夏」個性 特點地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3 19 、 (2)段把荷葉比做「仙女沐浴時遺忘地手絹」這個比喻好在什麼地方?(1 分) 20、 (3)段句首中,為什麼要「克隆」這個詞?(2 分) 21、 (4)段中巧妙的運用比喻,把荷葉比作_______,把花骨朵比作___________.。(2 分) 22 、 荷花是否真的是荷葉接受到的仙界外婆送來的禮物呢?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 分) 23、 (5)段描寫蝴蝶、蜻蜓、蜜蜂的作用是(2 分) A 交代荷與荷岩慧之間的通信方式。 B 表現蝴蝶、蜻蜓、蜜蜂的快樂。 C 襯托荷的美麗。 D 批評人類沒有情趣。 24、 (6)段中表達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是哪一句?(2 分) 25、 (7)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1 分) A 點明全文主旨 B 在結構上過渡. C 總結前面描寫的內容 D 抒發贊美之情 26、結尾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Ⅳ 朱自清荷花課文全文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4)類文閱讀荷花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

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參考資料:網路-荷塘月色

Ⅳ 冰心《荷花》全文

1、全文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院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適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裡。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2、作者

冰心

(5)類文閱讀荷花擴展閱讀

1、賞析

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紅蓮,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掩蓋起紅蓮,觸動了自己,於是產生了聯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於是藉此景抒發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這樣寫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紅蓮,而母親是荷葉,生動形象。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後簡單幾筆點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

2、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Ⅵ 荷葉青青的閱讀題及答案

荷葉是夏日裡清涼的東西,夏天到來的時候,荷葉才有真正的長桿兒荷葉亭亭地舒展開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荷葉青青閱讀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葉青青

①夏天,玄武湖裡那一望無邊的荷葉忽然叫我生出許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漸漸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②老家的院子不大,卻年年要種一缸荷花。祖母特別喜愛荷花,對荷花下的功夫更讓人吃驚。河泥是僱人挑來的,她還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糧食。隔年的種藕早已選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種下去,弄得兩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葉快要冒尖的時候,祖母就守著荷花缸不讓孩子靠近,說是人碼攜滾呼出的熱氣,會讓葉子(凋零 枯萎)。小荷葉終於長出來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葉子,孩子們都不屑一顧。祖母看著荷葉,卻像看一個新生的孫子。

③夏天到來的時候,才有真正的長桿兒荷葉亭亭地舒展開來。這時天大熱了,大門成天開著,就有人探頭欣賞我家獨特的風景。祖母常常在門口乘涼,看到有人誇她的荷葉,就把人家讓進來,沏上茶水,請人邊喝邊欣賞。

④一天,有位年輕的母親抱著一個孩子在門口探頭探腦地(張望 眺望) ,祖母又發出邀請,可女人搖搖手,說出一番話來。祖母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頭瘡,她絲絲地吸著冷氣,好像要代那個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會兒,她醒過神來,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一聲剪下最大的一支荷葉。原來女人就是來討荷葉的,中醫給小孩開的葯里,要用新鮮的荷葉。

⑤荷葉是夏日裡清涼的東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幾支給左鄰右舍泡茶喝。這一年,老鄰居們是喝不上荷葉茶了。每隔幾日,就要給那個孩子剪一遲余支荷葉,荷花缸里的荷葉也就越來越少。不過,小孩子的瘡倒是確實一天天好起來。

⑥家裡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葉,像這樣剪下去,今年別想看荷花了。祖母卻念念有詞:真是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荷葉派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

⑦如今看到這一池荷葉,就像看到一池的清涼。假如祖母擁有這一池的清涼,她又會高高興興地把它送給許多人吧。

問題一:

1.在文中括弧內選出合適的拼音或字詞,在下面畫「——」。

2.寫出第4、5自然段的意思。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3.回答問題。

(1)「我家獨特的風景」指什麼?

(2)概括地敘述祖母是怎樣種好荷花的?

(3)祖母家的荷葉有什麼作用?

(4)「荷葉派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

參考答案:

1.喜愛 番 代 xiáng

2.第4自然段:祖母剪了一枝最大的荷葉送給一位年輕母親治她孩子頭上的瘡。 第5自然段:荷葉越剪越少,孩子頭上的瘡一天天好起來了。

(意思對即可)

3.(1)亭亭舒展開的長稈兒荷葉。 (2)選好隔年的藕種,僱人挑河泥,自己一枝枝種下去,守著荷花缸不讓孩子們靠近。 (3)供人觀賞,泡荷葉茶,送人治病。 (4)荷葉治好了小孩子頭上的瘡,比開花更重要,說明了祖母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意思對即可)

1.指代考入師范學校,制服、飯食、書籍、宿處,都由學校供給。(意對即可)

2.節選的 文章 共寫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考上師范學校,母親不辭勞苦,為「我」籌到十元保證金,含淚送「我」上學,為的是兒子有出息;第二件事是母親割捨對女兒的疼愛,送女兒出嫁,為的是不耽誤女兒的青春;第三件事是 除夕 時母親送「我」返校,自己孤獨地度過那凄慘的除夕。(意對即可)

3.比喻;說明三姐幫母親做了許多事情,是母親的得力助手。(意對即可)

4.表現出母親疼愛兒女、深明大義、堅強、朴實的性格特點。(意對即可)

5.表達了「我」對母親的熱愛、歌頌與贊美,並表達了「我」失去母親的悲傷,對母親無限懷念的思想感情。(意對即可)

問題二:

1.請從文中括弧里選擇合適的詞語,依次寫在下面。

()()

2.「種」讀「zhǒng」時有以下意思:①物種的簡稱;②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③指膽隱侍量或骨氣。

讀「zhòng」時,意思為「 種植 」。文中的「種藕」應讀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3.文章回憶祖母時,按種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順序,主要具體敘述了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這件事。

4.第②自然段畫線 句子 「祖母看著荷葉,卻像看一個新生的孫子。」,請從下文中找出祖母與此相矛盾的行為的一句句子,抄在下面。

5.第⑥自然段「荷葉派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祖母的這句話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從中我們感受到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荷葉青青」為題,表面上寫的是荷葉碧綠長青,實際上是說祖母_______________長存,表達了作者對祖母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參考答案:

1.枯萎張望

2.zhǒng ②

3.守荷、賞荷、剪荷 剪荷

4.看了一會兒,她醒過神來,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一聲剪下最大的一支荷葉。

5.如果能治好孩子的病,不開花也沒有關系了

是個樂於助人、善良的人

6.善心

敬愛和思念

荷葉青青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 聘任閱讀題答案

★ 荷葉高中語文閱讀答案

★ 小學1-6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考題練習(有答案)

★ 小學1-3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考題練習(有答案)

★ 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題附答案

★ 最新可愛的雪花閱讀題及答案

★ 高一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專項訓練題及答案

★ 初中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 初二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 鄭州中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Ⅶ 荷花文言文

1. 荷花的古文有什麼

「荷花」在古文中常出現的其它名稱如下: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又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芙蓉

芙蕖

蓮花

帶有修飾色彩的名稱為:

碧荷

青蓮

●關於荷花的古文:

◇芙蕖

〔明末清初〕李漁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或游燃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於此者乎?

◇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衫虛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關於荷花的詩詞

◇采蓮曲

〔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

〔唐〕李 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弄輕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詞·荷花媚

〔宋·蘇軾〕

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不語。妖邪無力,終須放、船兒去。清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2. 描寫荷花的古文

描寫荷花的古詩

1、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2、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3、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4、采蓮曲——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5、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6、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7、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8、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9、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10、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1、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磨信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1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13、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4、荷花——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15、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16、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17、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8、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19、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

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20、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薴蘿村。

3. 蓮花用古文怎麼說

蓮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一、以其外形特徵命名:荷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芙蓉:亦稱「夫蓉」。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雲:「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李時珍也說,芙蓉就是「敷布容艷之意」,難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二、以其生長習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由於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贊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

三、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四、古時江南風俗,陰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五、為了表達對荷花高潔形態的贊賞,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難得。

六、溪客、靜客都是強調荷花的生長環境和安靜嫻雅的狀態。而翠錢則是新荷的雅稱,紅衣是荷花瓣的別稱,宮蓮是蓮花瓣的美稱,佛座須是蓮花蕊的別名。

4. 關於荷花的文言文

《芙蕖》(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其性同也。譜雲:「產於水者曰草芙蓉,產於陸者曰旱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顰於茂叔而襲成說於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敘之。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④者也。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於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為最。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又時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謂不善養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5. 關於蓮的文言文

> █ 周敦頤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或陸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歡者特別的繁多。東晉陶淵明偏愛於菊;自李唐王朝以來,世上的人都特別的喜歡牡丹;可是我獨獨喜愛蓮花的出自於淤泥而不沾染污穢的高潔,它經過清水的洗滌,顯得純凈而不妖媚。

它內心通達而外形剛直,不像藤蔓四處蔓延,也不像枝幹四處縱橫。香氣遠而清純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遠遠的欣賞而不可以肆意的褻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隱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之人也。

而蓮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愛菊之人,陶淵明死後很少聽到。

愛蓮之人,與我同樣所好的又有幾人?(幾人又作何人)而愛牡丹之人呢,適合於大多數人也。 (葉依青) 【賞析】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

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一年以後,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講學。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後來者珍視。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 獨為先生引興長。

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

同樣,「出淤泥而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已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

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已的一份志節。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眾」。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罷了。

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頤並沒在甚蕃里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

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

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

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

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予謂菊,花之隱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已比喻為君子。

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

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

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

Ⅷ 荷花的閱讀短文答案一一汪曾祺

《荷花》六年級閱讀題和答案
雨過天晴,一道七色彩虹掛在天空,池塘里的荷版花權被映襯得那麼清秀、迷人。瞧,那朵正在盛開的荷花,粉紅的花瓣襯托著黃色的花蕊(ruǐ),美麗極了!那一朵朵荷花,有的像亭(tíng)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綻開的焰火……幾只可愛的蜻蜓在荷花上方飛來飛去,好像在說:「荷花姐姐,你們朵朵都是花仙子!」荷花不僅能供人觀賞,而且它的種子和根還能為人們所用:荷花的種子——蓮子是極好的滋補品;荷花的根——蓮藕(ǒu)可以做成可口的佳餚(yáo)。荷花生長在污泥中卻冰清玉潔,它那種「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不是更值得我們學習嗎?我喜愛這婀(ē)娜(nuó)多姿的荷花,我希望做

Ⅸ 荷花 課外閱讀答案

荷花

星期天,我們全家到公園去觀賞荷花。走進大門,我一眼看見了那滿池美麗的荷花。碧綠的荷葉像一把把撐在水面的傘。上面布滿了晶瑩的水珠,粉紅色的荷花箭直指天空,盛開的荷花散發出清香。

我們手扶著池邊的欄桿,欣賞著艷麗的荷花。

「誰能說出荷花的好處?」爸爸一邊欣賞一邊問道。

弟弟搶著說:「荷花香,蓮蓬子可以說。」我說:「荷花很美,它的地下莖--蓮藕也可以吃。」

爸爸說:「荷花的好處的確很多,但是有一樣最可貴:荷花雖然生長在淤泥里,可是開的花是那樣清爽干凈。荷花不怕淤泥,而在淤泥中勇敢地生長著。」

我說:「那麼荷花最可貴的是出污染而不染了?」

「對。」爸爸接著說,「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樣,無論在多麼惡劣的條件下,多麼復雜的環境中,都要堅持正義,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種隨波逐流的人。」

我們一邊談論一邊思索,漸漸地離開了荷花池,漸漸看不見嬌艷的荷花了。
1.解釋詞語。
隨隨波逐流:
2.用「‖」給文章分段,並寫出段意。 一、隨波逐流: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
二、1、第一段和第二段為一層:我們全家到公園去觀賞荷花。
2、第三段至倒數第二段為第二層:我們述說著荷花的好處和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爸爸教導我們要像荷花一樣做人。
3、最後一段為第三層:我們離開了荷花池,但荷花不隨波逐流的高貴品質影響了我們。

Ⅹ 荷花葉聖陶閱讀答案

本文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到公園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產生了聯想。

本文是沿著觀賞荷花——變身荷花——又回到現實的線索展開。

第一部分講述的是作者看到滿池荷花是的景象,荷葉、荷花、花苞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雖繁密但卻不冗亂。細節刻畫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讀著文章,彷彿有一隻大筆隨著文章在你的面前描繪出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水彩畫一般。

第二部分作者從觀賞荷花而漸漸入迷,彷彿自己就變身成為了一朵荷花。隨著作者自己變身為荷花,描寫的角度也發生了轉變,從剛才的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變為整個荷花池中眾多荷花的一員,感受的又是另一種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變身為荷花的作者也樂在其中了。在陶醉中,作者「過了好一會兒」,才記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熱點內容
唐朝情人節十 發布:2025-02-13 19:19:42 瀏覽:333
一朵雲描 發布:2025-02-13 19:13:18 瀏覽:293
服裝花卉圖案 發布:2025-02-13 19:11:38 瀏覽:758
項鏈花語 發布:2025-02-13 19:11:35 瀏覽:75
5月丁香在線播放 發布:2025-02-13 19:10:50 瀏覽:986
海棠登不上 發布:2025-02-13 18:59:55 瀏覽:328
三樹茶花 發布:2025-02-13 18:55:46 瀏覽:430
荷花水泥盆 發布:2025-02-13 18:55:15 瀏覽:835
鹿角海棠剛上盆皺了 發布:2025-02-13 18:39:10 瀏覽:262
大太陽花語 發布:2025-02-13 18:34:59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