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花文化
1. 蘭花在中國文化中有什麼精神象徵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
其精神內質是象徵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
拓展資料
一、簡介
蘭花:附生或地生 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 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1]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 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 春蘭、惠蘭、 建蘭、 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1]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 蘭章」喻詩文之美,以「 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二、精神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是一種珍貴、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長在深山野林,「長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張學良詩句),品德高潔,枝葉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種精神、一種藝術、一種情懷與境界,是植根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的一種文化。其品格風范已成為中國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徵。
中國蘭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的精神氣質,象徵不為貧苦、失意所動搖,仍堅定向上的人格。愛國詩人屈原養蘭、贊蘭,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氣節。中國現代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魯迅從小鍾愛蘭花,他與蘭花的深厚情緣,為蘭文化增添了風采。
所有賞蘭、植蘭、愛蘭、詠蘭的人都從蘭花身上汲取道德的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提升自身的人格與胸懷,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蘭文化蘊育、支撐、推動著一代代的人們愛蘭、養蘭。而且在植蘭、藝蘭、品蘭、寫蘭、畫蘭、開發選取育蘭花新品、精品的過程中,繼承、拓寬、發展著蘭文化。
第一文庫網
2. 中國蘭文化的跋
中國是花的國度、詩的海洋。
中者,中土也;華者,花也。中華為道中之花,是大道開花的地方。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以花命名的民族。中國人天生愛花,認為花是有靈性之物,視花為美的化身、幸福的象徵。中國人欣賞花卉,不僅欣賞它的顏色和姿容,更欣賞花中所蘊含著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中國蘭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花卉,它不僅常青、獨秀、恬靜、高雅,而且具有「不以無人而不芳」,「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華」等人文精神。人們贊揚蘭花為「花中君子」,將蘭作為完善自己人格的榜樣。 筆者生活在幽蘭飄香的古城紹興,從小就受到蘭文化的熏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有撰寫《中國蘭文化》的念頭。鑒於中國蘭文化博大精深,蘭界又是海岳精液、藏龍卧虎之地,雖有意收集資料,但一直不敢貿然動手寫作。直到2001年初,在中國林業出版社劉先銀編審的建議和鼓勵下,才開始理順思路考慮提綱。按《辭海》將「文化」定義為「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的思路,將中國蘭文化定義為:「一切與中國蘭有關的人類活動的總和。」 並按此思路,將《中國蘭文化》主要內容鎖定為以下幾大目標:理順中國蘭文化的歷史;揭示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從文化與經濟入手,探索中國蘭花鑒賞標準的演變過程和中國蘭花的發展趨勢。
要全面闡述中國蘭文化難度非常之大。這不僅因為中國蘭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蘭文化還涉及到哲學、美學、歷史、考古、藝術、經濟等領域的知識,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筆者當時就意識到,光憑自己對蘭花的熱愛是遠不能完成此項任務的。於是我們一方面集中精力和財力全力收集有關中國蘭文化的資料,另一方面又閱讀了大量的中國文化經典著作,從中體會傳統文化之精華。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文獻,走訪眾多藝蘭前輩,傾聽文化人士的見解,依託著者近三十年之藝蘭實踐,終於慢慢地悟到了中國蘭文化的真諦,斷斷續續地寫出了一些文字。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才正式寫作,並於2007年金秋時節完成了全部書稿。
我們認為:本書提及的內容僅是中國蘭文化滄海中之一粟,許多地方尚未涉足有待後人繼續研究。我們僅以此作拋磚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的學者對中國蘭文化的關注。
在撰寫《中國蘭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各界友人的鼓勵與支持。
已故中國著名畫家、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2001年就為本書題好了書名。
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不僅為本書題寫了書名,還熱情地作了序言;藝蘭前輩馮如梅先生閱讀了全部書稿並逐字作了修改,並寫了序言;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劉藝教授、原國家林業局副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趙學敏先生、浙江省文物局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鮑賢倫先生為本書題字;上海畫家任寒秋教授為本書作畫,西泠印社的余正先生、陳墨先生專門為本書刻制印章。書畫家景喜猷、韋藝和、白鶴、魏中典、劉先銀、劉平、江楓為本書題字。
中國花卉協會秘書長王殿富先生、中國蘭花學會理事長羅毅波博士、國家「863計劃國蘭項目」首席科學家魏亞鉥教授、藝蘭名家周煥根先生、陳學祥先生、殷繼山先生、葉建華先生、諸建平先生、簡旭東先生、朱關烈先生和李永鑫先生、錢茂竹先生、趙文卿先生、董建成先生、謝德華先生、范建華先生、揚吉先生、劉先銀先生等對本書的誕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熱情的幫助,他們不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和藝蘭體會,而且還為本書的初稿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在此,謹向諸位先生的支持致以誠摯的謝意!
感謝廣大讀者對本書的厚愛,歡迎提出寶貴意見,隨時聆聽各位高見。
著 者
2007年金秋
於香祖齋
3. 蘭花的植物文化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蘭花歷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們稱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國十大名花評選中,蘭花僅次於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蘭花被中國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龍岩市、台灣省宜蘭市、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保山市選定為市花。 1988年12月25號。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蘭花」特種郵票。志號:T 129。全套4枚連印。郵票畫面都以畫配詩形式,清幽淡雅。
第一枚「龍字」,圖旁題的是宋蘇軾的詩:「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第二枚「大一品」,圖旁題的是清何紹基的絕句:「香逾澹處偏成蜜,色到真時欲化雲」;
第三枚「銀邊墨蘭」,圖旁題的是唐李世民的《芳蘭》詩:「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會須君子折,佩裹作芬芳」;
第四枚「大鳳尾」,圖旁題的是明張羽的五言絕句《詠蘭葉》:「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同時還發行了一枚蘭花小型張,圖案為「紅蓮瓣」。郵票以外題有朱德的詠蘭詩:「幽蘭吐秀喬木下,仍自盤根眾草旁,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蘭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蘭。 文心蘭:隱藏的愛 劍蘭:高雅、長壽、康寧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
4. 蘭花的傳統文化與典故
(一)蘭花的美與最初的意象
最初的蘭花,本身並不具備今天所認為各種意象。人們喜愛蘭花,源自蘭花的自然美。所以,更多的是對蘭花這種質地美的賞析。這時的蘭花,並未在形成系統的蘭花文化,只是結合與時代結合,成為一種生活的象徵,或者叫陪襯。
據史料記載,國人植蘭,可以追溯到上古之世,諸如《越絕書》所載「勾踐種蘭渚山」、屈原《離騷》自述「余既滋蘭之九畹號,又樹蕙之百畝」,都是證明。這說明,那時的人們,更側重與蘭花帶來的外在美,側重於蘭花造就的外部環境及帶給人們的美好感受。
也可以說,在這一時期,人們立足於蘭花的質地美,認為大片蘭花所創造的環境是美好安定生活得象徵。這時的人們願意植蘭於寓所附近,以營造一種美好的環境。這時的蘭花,也被認為是最純潔最美好的象徵,但終究不是蘭花意象和文化的主流。
(二)、蘭花意象的發展與其文化底蘊
我們知道,一個時代的文化與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每一種文化的產生或者形成都是與時代結合的產物,都有歷史的縮影。而談到蘭花文化,就不得不談到儒家文化,談到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談到唐宋元明清時期。可以說,這些都是蘭文化的過度與飛躍時期。蘭花的意象因之豐富,得以更好傳承與發展,並與傳統文化一起形成了健全的體系。
作為儒家文化代表的孔子,有「蘭當為王者香」、「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等語。孔子在蘭的自然屬性與儒家的人格特徵之間找到了呼應與契合,並藉助於蘭的文化意象使孺家的人格特徵得以直觀地、清晰地表達,同時,蘭的文化內涵亦由此產生,並逐漸豐富起來。 在先秦儒學著作中,有多處將蘭作為君子的人格象徵。如:《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貧困而改節。」這些都為此後蘭花意象的豐富打下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蘭花意象和文化著重體現於其詩詞歌賦。當然,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些詩詞歌賦背後的深層文化實質。文化界已有公認,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蘭意象的意義意象無疑是中國古典詩學和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在中國古代文化和詩論中,具有廣泛的文化意義和深刻的審美內涵。
5. 蘭花的文化內涵
蘭花的文化內涵
蘭花的文化內涵,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就包含了蘭花,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用蘭花來形容品格高尚的人。在古代很多詩人們也很喜歡蘭花,對於蘭花的文化內涵大家了解多少呢?
蘭花的文化內涵1
國蘭以其姿色香韻的獨特奧妙與變化無窮,以及品種易於純化盆栽,可作庭園廳堂擺設,美化環境,陶冶情操,而備受古今中外人士的鍾愛贊賞。據史書記載,一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贊賞「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香」,「王者之香」。宋人王學貴說:「挺之莖卉中,竹有節而嗇莖,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唯蘭兼有之。」的確,蘭花兼歲寒三友之長,集姿色香韻於一身,是觀賞花卉中之佼佼者。
今人品蘭,更稱頌蘭德。朱德總司令說:「蘭潔身自重,謙虛謹慎,花中真君子」。張學良將軍撰《蘭花頌》,寫道:蘭之為品,兼牡丹、菊花、蓮三者之德,又各極其長,王者之香,富貴之極;容古留芳,是飄逸之最;出污而不染,經歲寒而不凋,它的堅韌剛勁之美,非蓮所能比擬。故世之君子賢能,多以蘭德自律,以蘭德明志,以蘭德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待人接物。
何謂蘭德?蘭德乃蘭品格之升華,表現在:
①愛國主義精神,激人奮進。屈原是戰國時代的一位偉大詩人,借蘭蕙抒發心中忠憤不平之氣,悲憤沉江而死,使人崇拜敬仰,被奉為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宋末元初著名畫家鄭思肖畫蘭以明志,所畫的蘭無根無土,以懷念宋朝之亡,忠貞不屈,被尊為愛國之先模。
②團結自強,集體創作。蘭喜聚蔟而居,叢生固本,而能經受風雨,立定繁衍於懸岩峭壁。這種團結奮進、自強不息之精神,正體現高尚的蘭德。
③淡薄胸懷,潔身自好。蘭生於幽谷岩崖,伴明月,沐清風,朋樵牧,友杜竹,不求聞達於人,不為無人而不芳,縱使置於鬧市庭院之中也一塵不染,清素高雅,幽香依舊。可謂高潔之德。
④無私奉獻,留香人間。蘭花不管天南地北,不管山林城市,每每開花,清香四溢。其香清幽、純正、悠遠,令人脫俗,使人神醉,從古至今稱譽為國香、香祖、天下第一香。這種傾其所有、竭其所能,將美好祥和獻於人類的精神,正是高尚蘭德之所在。
歷代仁人志士以蘭喻志,借蘭抒情,文人墨客,畫蘭頌蘭,使蘭花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一個符號,成為中華大地真善美的象徵。今人愛蘭興蘭,弘揚蘭德,對推動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將產生深遠意義。
蘭花的文化內涵2
蘭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它的寄語是美好、高潔、祝福,平時可以將蘭花送給好友,生活中人們常用蘭花形容品格高尚的人。蘭花是很嬌嫩的花卉,對水分的要求很嚴格,養殖時可以按照見干見濕或不幹不濕的原則給植株澆水。
蘭花的寄語
蘭花又被稱為中國蘭、春蘭、山蘭,屬於附生或地生草本植物,喜歡在陰涼的環境中生長,常被作為盆栽種植。蘭花寄語是美好、高潔,平時可以將蘭花送給好友,可以表達心中的'情誼,能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和關系。
蘭花是很嬌嫩的花卉,它的花朵兩側是對稱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祝福也是蘭花的寄語,人們通常會用蘭花來形容品格高尚的人。蘭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常和梅花、菊花、竹子一起被稱為四大君子,是典雅的象徵。
蘭花害怕陽光直射,種植時最好將植株放置在室內半陰通風的環境中,種植過程中要保證空氣流通性好。蘭花對土壤的要求較高,適宜在疏鬆、肥沃、含有腐殖質的沙壤土中生長,養殖時可以將腐葉土、園土、河沙混合配製土壤。
蘭花對水分的要求很嚴格,它喜水但害怕水澇,養殖時可以按照見干見濕或不幹不濕的原則給植株澆水,每次澆水時打濕土壤即可。蘭花除了可觀賞外,還能作為葯材入葯,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可用來治療肺結核。
蘭花的文化內涵3
一、蘭花施肥方法
1、假如你是剛上盆的蘭花,因為盆土中都有足夠的養分,不可多施肥。否則此時新上盆蘭花經過一份折騰,根部會有一定傷口,施肥過多,會造成肥害,滋生細菌,影響蘭花的服盆。
2、當蘭花生長15-20天後,會長出一定新根,有了一定抵抗力,這時就可以適當施肥。在秋季是蘭花生長茂盛季節,並開始發芽,如若發現花芽不飽滿產生變態畸形,不可大施肥,先噴曬葉面肥,以促進其生長。
3、初春時氣溫較低,蘭花剛出室,,生長期緩慢,施肥不能被很好的吸收,殘留在土壤中,反而不利於蘭花的生長。盛夏高溫時期,蘭花進入休眠狀態,對養分吸收能力很弱,若施肥,會雪上加霜。
4、施肥時候最好在天氣晴朗,施肥時間最好選擇在早上或者傍晚,可以跟澆水配合。當你在中午施肥,中午溫度最高,肥料在土壤中發酵,容易造成肥害。一般在10-15天可以施一次稀薄的液肥。
二、蘭花施肥合適肥料
1、肥料分三大類即有機肥、無機肥和間接肥,其種類不同、性質不同、作用也不相同,品種復雜,種類繁、多達上千種,有單質肥,復混肥、復合肥、全效肥和專用肥,其中專用肥效果最好。
2、在農村比較常見的腐熟農家肥,農家肥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將其浸泡成肥水,沿盆邊澆灌。注意是需要腐熟一年以上可以使用。
3、在家裡養殖蘭花,從保持衛生上看,要注意選擇一些緩釋肥,這樣肥效會比較長,並且不需要擔心養分過多的危害。選擇元素充足的肥料,滿足蘭花對肥料的需求,使用專門的促進生根生芽的肥料。
結語:以上就是蘭花施肥方法。要想蘭花長得枝繁葉茂,就要進行合適的施肥。切忌,施肥不能過濃、過多。以免造成肥害,影響植株生長。
6. 蘭花有什麼品質或精神
蘭花身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蘭花有什麼品質或精神
查看全部19個回專答寫回答有獎勵
蘭花有什屬么品質或精神
我來答有獎勵
匿名用戶
成為第NaN位粉絲
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象徵高尚。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多處出現詠蘭的佳句。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懸蘭草 遇凈土而生 不因無人而不芳...脫俗矣!
推薦於 2018-11-20
7. 蘭花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蘭花生於來山野,挺勁朴實的品自質,是中華民族不慕名利、忠貞不渝的崇高精神象徵,故有人說「人是萬物之靈,蘭為植物之秀」。人們以蘭頌德、借蘭喻物、喻人、借蘭抒情把蘭花視為高雅純真的化身,女兒名蘭以寄望,藝人繪蘭以寓意,詩人詠蘭以言志,女人比蘭以示美,男人慕蘭表痴心。人們把好的文章書法稱為「蘭體」,真摯純潔的友誼稱「蘭誼」,朋友們契結為兄弟稱為「金蘭之交」,交換的譜貼稱為「蘭譜」,把存放文檔的地方稱為「蘭台」。
幾千年過去了,華夏民族代代愛蘭、養蘭、賞蘭、贊蘭、崇蘭、頌蘭、詠蘭的古樸遺風依然源遠流長,香遠清逸的蘭花依然凈化著人們的靈魂,美化著人們的社會生活。
8. 蘭花的特點和象徵意義
蘭花來的特點是花色自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所謂一盆在室,芳香四溢,蘭花象徵高潔典雅。
蘭花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蘭花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所謂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歡陰涼的環境,怕陽光直射。養護盡量放在半陰處,有散射光即可。
蘭花喜歡濕潤的環境,忌乾燥,平時要經常通風。
肥沃的土壤可以讓蘭花生長的更加健壯,選用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拓展資料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