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臉若荷花

臉若荷花

發布時間: 2023-06-03 10:28:18

Ⅰ 形容面若桃花的詩句

《題都城南庄》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形容面若桃花詩句如下:
1.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2.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3.裊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
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
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8.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1.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
12.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屆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1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15.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16.花心定有何人捻,暈暈如嬌靨。
供參考。

Ⅱ 唐詩中 "花花世界"——荷花批註

荷花入詩,情彩飛揚,雅俗共賞,有人借荷香淡淡抒發清閑散淡情懷,有人借荷花艷艷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傾訴相思苦情……凡此種種,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文因荷而貴,人荷相映,演繹了一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

(一)、清閑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抒寫詩人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霄勞夢想。」一、二兩句遇景入詠,融情於景。夕陽西下,素月東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一快一慢凸現詩人的愉悅心理。三、四兩句即事抒懷,活靈活現。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戶,披頭散發,靠窗而卧,逍遙自在,令人羨慕。五、六兩句細化身心快感。清風送爽,荷花飄香,如絲如縷,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悅耳,如絲如箏,清幽絕俗。寫荷以「氣」,寫竹以「響」,意境幽深靜謐,情調高雅別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詩人悠然自得,閑適自樂的素淡情懷,為下文抒發詩人渴盼知音,懷想故人創設了氛圍。
(二)、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齡的《采蓮曲二首》(其二)刻繪田田荷葉之中、艷艷荷花之下采蓮少女的美麗形象,意境優美,情調歡快。「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一、二兩句寫詩人佇立凝望,人花一體,難以分辨的情景。羅裙舒展,綠如荷葉,宛見采蓮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臉相迎,艷若荷花,如睹采蓮少女歡聲笑語之態。荷葉羅裙,人面荷花,渾然一體,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幾乎分辨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哪是荷花,哪是臉龐。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成了美麗大自然的一部分 ,或者說竟是荷花精靈!三、四兩句寫詩人眼花繚亂之際,走神錯意之時的意外發現,展示青春少女的無限活力。采蓮少女與綠荷紅蓮融為一體,忽然不見蹤影,詩人踟躕悵惘,驚奇不已。可是,沒過多久,蓮塘之中歌聲四起,熱鬧非凡,詩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然在這綠葉紅花的荷塘之中,彷彿是和詩人這樣的觀望者開了個玩笑。這群江南女子啊,聰明美麗,天真活潑,出沒綠波紅花之中,歌唱勞動,歌唱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如荷飄香,如花美麗的青春風采。
(三)、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詩》以痴心傻氣的想像來抒發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兩地相思的閑愁苦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是沒大小,沒體積,不具形象的東西,測定起來很不容易,可是詩中女主人公卻異想天開:試把我們兩個人的眼淚,分別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麗的荷花被誰的淚水浸泡而死。顯然,在她心目中看來,誰滴的淚多,誰的淚更苦澀,荷花就將為誰而「死」,那麼,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測定出來了。比試滴淚,滴淚成池,淚淹芙蓉,見證愛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語非性情中人不能設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離情的可靠見證。李商隱的《板橋曉別》化用典故,抒寫情人的離別苦情。「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一、二兩句遠眺近觀,點明離別的時間、地點和朦朧奇幻的環境氛圍。三、四兩句分別化用典故寫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余復入水而去,詩人此處把遠行之人比著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實為虛,奇幻天真。「紅淚」句暗用薛靈芸事。據《拾遺記》記載,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到了京師壺中淚凝如血,詩人此處將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了她的紅潤美艷;又由紅色芙蓉進而想像出它的淚也應該是「紅淚」。這樣,一朵艷艷芙蓉勾畫出了俏麗佳人泣血神傷的情景。

Ⅲ 八年級上語文第5單元——蓮文化的魅力,這是要寫一篇作文,沒頭緒。請大家幫我幫我想一個寫作提綱或是例文

號可不能忘記,即「六月春」。
多好的名字,六月是盛夏暑熱難當,可她卻能在那時喚起你春天的情感,她能在夏日中創造春天的意境。
夏荷的愛憎從來是分明的,自然她有熱烈嚮往的一面。這里特別在贊賞她「映日紅」的品質。楊萬里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詩中寫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從詩中,你可想像出夏荷碧葉紅花,別具風采,炎陽競天,磊落大方。她的枝葉,端莊正大,寬闊純真;她的花朵,安貧樂道,高潔鮮亮,象徵著真誠團結、感情熾烈,勃發出一種「穩定而向榮」的境態……
可見,六月春--映日紅是夏荷的本質屬性。她可目、可察、可嘗、可鼻;紅似火,白如雪,鋪開蓋地,漫江綿綿。她具有難以名狀的質朴美、脫俗美、意象美。
你瞧,那夏荷,淡雅姿色,豐姿盈盈。幽幽芳香,殷殷醉人,「荷陰斜合翠,蓮影對分紅。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是的,夏荷有她自己高尚的品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她千姿百態,或含苞待放,或敞懷盛開,或玉潔冰心,或粉妝脫俗。她的真誠團結,也令人感動,「紅蓮相倚深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更令人尋味的是唐人溫庭筠《懊惱曲》中的兩句詩:「三伏庭綠盡迎霜,唯有荷花守紅死」。這是詩人自己不想迎合官場風氣去謀取高位,而借至死猶紅的荷花,表現自己高尚的氣節。
每當我們飽餐湖光山色,漫步柳蔭堤畔,靜聽漁歌唱晚,深嗅鬱郁荷香,恐怕都會禁不住要說:夏荷,唯你,對人生有獨到的見解,對人生有高能的凈化。臨了,我們還要詠誦:
佼佼夏荷映日紅,
炎炎六月作春頌。
我愛你,荷花

江蘇 梁博

梅花有不怕寒冷,在風雪中挺立,不與別的花爭奇斗艷的品質;茉莉花的香氣怡人;雞冠花顏色鮮艷……而在這么多的名貴花中,我更加喜愛荷花。
荷花長成後,大片大片粉紅顏色的花瓣上透出一點淡白,讓人看上去那麼美麗,那麼動人。荷花的花瓣不僅看上去美麗,而且摸上去也是一種享受。那柔滑的表面透出亮麗的光澤,花瓣條索纖纖,摸了後讓人有陶醉的感覺。
清晨,朝陽初生,荷花又迎來了新的一天。荷花上粘滿了露珠,在陽光映照下,一顆顆的水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
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當年包公的官府壁畫上也畫著一幅荷花圖,上面也有「光明正大」幾個字。
荷花還代表善良、真誠的意思。相傳遠古有如來佛祖和觀世音,他們坐的便是荷花寶座。
荷花不僅美麗,其果實蓮子還可以食用,蓮子的果肉營養豐富,果肉甜美,中醫上稱可補氣養血。俗話說的好「紅花還得綠葉襯」,如果沒有荷葉,荷花也就不會是這樣生機勃勃了。荷葉寬大,呈深綠色,讓人看了有陶醉在大自然的感覺。
荷花從不和別的花爭奇斗艷,也不和別的花比美,只是孤獨地立在水中,默默無聞地站著,站在水裡,站在風里,站在雨里。送走一個晚霞,又迎來一個朝霞。可是,它的生命是很短暫的,只能過一個夏季。可人們都會記住它代表正直、光明、善良與真誠。
梅花、茉莉花等雖美,但荷花更美,因為它代表純潔讓人感覺美。我喜歡你,荷花!純潔的荷花!

評析:
本文先繪蓮之形,以視覺、觸覺極言其美;在此基礎上,盛贊蓮之品質:正直、光明、善良、真誠、美麗、謙遜。文筆雖稚拙,情感卻朴實自然。

【佳作4】

唐詩中的「花花世界」——荷花

長沙雅禮中學 徐昌才

荷花入詩,情彩飛揚,雅俗共賞,有人借荷香淡淡抒發清閑散淡情懷,有人借荷花艷艷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傾訴相思苦情……凡此種種,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文因荷而貴,人荷相映,演繹了一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
清閑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抒寫詩人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霄勞夢想。」一、二兩句遇景入詠,融情於景。夕陽西下,素月東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一快一慢凸現詩人的愉悅心理。三、四兩句即事抒懷,活靈活現。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戶,披頭散發,靠窗而卧,逍遙自在,令人羨慕。五、六兩句細化身心快感。清風送爽,荷花飄香,如絲如縷,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悅耳,如絲如箏,清幽絕俗。寫荷以「氣」,寫竹以「響」,意境幽深靜謐,情調高雅別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詩人悠然自得,閑適自樂的素淡情懷,為下文抒發詩人渴盼知音,懷想故人創設了氛圍。
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齡的《采蓮曲二首》(其二)刻繪田田荷葉之中、艷艷荷花之下采蓮少女的美麗形象,意境優美,情調歡快。「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一、二兩句寫詩人佇立凝望,人花一體,難以分辨的情景。羅裙舒展,綠如荷葉,宛見采蓮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臉相迎,艷若荷花,如睹采蓮少女歡聲笑語之態。荷葉羅裙,人面荷花,渾然一體,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幾乎分辨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哪是荷花,哪是臉龐。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成了美麗大自然的一部分 ,或者說竟是荷花精靈!三、四兩句寫詩人眼花繚亂之際,走神錯意之時的意外發現,展示青春少女的無限活力。采蓮少女與綠荷紅蓮融為一體,忽然不見蹤影,詩人踟躕悵惘,驚奇不已。可是,沒過多久,蓮塘之中歌聲四起,熱鬧非凡,詩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然在這綠葉紅花的荷塘之中,彷彿是和詩人這樣的觀望者開了個玩笑。這群江南女子啊,聰明美麗,天真活潑,出沒綠波紅花之中,歌唱勞動,歌唱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如荷飄香,如花美麗的青春風采。
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詩》以痴心傻氣的想像來抒發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兩地相思的閑愁苦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是沒大小,沒體積,不具形象的東西,測定起來很不容易,可是詩中女主人公卻異想天開:試把我們兩個人的眼淚,分別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麗的荷花被誰的淚水浸泡而死。顯然,在她心目中看來,誰滴的淚多,誰的淚更苦澀,荷花就將為誰而「死」,那麼,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測定出來了。比試滴淚,滴淚成池,淚淹芙蓉,見證愛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語非性情中人不能設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離情的可靠見證。李商隱的《板橋曉別》化用典故,抒寫情人的離別苦情。「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一、二兩句遠眺近觀,點明離別的時間、地點和朦朧奇幻的環境氛圍。三、四兩句分別化用典故寫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余復入水而去,詩人此處把遠行之人比著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實為虛,奇幻天真。「紅淚」句暗用薛靈芸事。據《拾遺記》記載,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到了京師壺中淚凝如血,詩人此處將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了她的紅潤美艷;又由紅色芙蓉進而想像出它的淚也應該是「紅淚」。這樣,一朵艷艷芙蓉勾畫出了俏麗佳人泣血神傷的情景。
盛開在人們心中的蓮
在柳枝泛綠,桃李競芳的時節,你將蘊蓄一個冬季的勃勃生機,化作那「尖尖角」,探出頭來迎候那蜻蜓「立上頭」。有了你的露面,靜靜的水面不再寂寥。漸漸地,你布滿了水面,一幅生意盎然的水上、水中立體畫也由此展開……
炎炎赤日下,你向著白雲,向著太陽,露出燦爛的笑臉。那白如玉、紅若霞的頭巾里是你那金絲般柔嫩的頭發。玉雕般的你真是美倫美奐。你還伸出無數綠色的巨掌,熱烈地將太陽擁抱。你用那挨挨擠擠的片片大玉盤,給歡樂遨遊的魚兒,給忙忙碌碌的蜂蝶撐開把把遮陰擋雨的大傘和一個涼爽的夏天,給活潑可愛的青蛙一個歡唱的舞台、一個愜意的家。最誘人的還是那水面上彌漫著的你的香氣。這香高雅而不做作,濃郁而不浮華,並且「遠」而「益清」。整日為你忙碌的蜜蜂,嚶嚶嗡嗡的歌聲里彷彿還摻和著這香氣。
而此時,許多看上去同你一樣美的花兒因受不了太陽的熱力或打蔫、枯萎或在人類的照料下躲在空調室里苟延殘喘,怎比水上的你盡情地享受那盛夏。
在送爽的秋風中,你忍著痛楚,含笑脫去你那一件件華美的外衣——花瓣。圓鼓鼓的蓮蓬掩不住豐收的喜悅。那咧開的大嘴中顯露出來的粒粒飽滿的蓮子,不正是這個季節里最圓滿的句號嗎?
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時,在歷經了春的生機、夏的美艷、秋的碩果後,你那「擎雨蓋」也漸漸消失了。看上去,你是那樣破敗、凄涼。其實,沉靜的你早就准備好了獻給這個世界的大禮——鮮嫩可口的藕。你在水面留下了「殘荷圖」,卻給明春貯存了勃勃生機——那曾經扶持荷花的綠葉,會慢慢地化作護花的春泥。
你把你的一切奉獻出來了。你那婷婷玉立的綽約身姿、那清麗的容貌,給世界以美。你那清香而富於營養的蓮子、你那中通外直的莖——藕、那供給人們熬成解暑的粥,製成清熱的葯的葉子。世上的觀賞植物中有誰能似你這么中用?世上的食用植物中又有誰能像你這么秀美脫俗?
你生活在水中,卻不似那浮萍漂浮不定,能就地生根。你紮根於水底的淤泥中,卻不是似那終身庸碌無聞的水草,總是倔強地拋頭露面於水上,去享受陽光,去裝點世界,去奉獻你自己。你的品格,誰能不敬?
所以,古往今來,人們贊美你、嚮往你。在生活里,人們把「出水芙蓉」,當作美麗、健康的象徵。人們用「並蒂蓮」象徵和諧的夫妻。人們還以弄蓮的小兒圖表達祈求子孫興旺的願望。在神話里,你那一段一段的藕節竟能合成一個小神仙——哪吒。尊貴的菩薩,坐的就是你那「蓮花寶座」。幾個世紀前,就有一位老人為你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所感動,寫下了名篇——《愛蓮說》。那位身處戰亂年代的文弱書生,那位寧可餓死也拒絕接受「嗟來」的美國麵粉的錚錚鐵漢,在那「心裡頗不寧靜的夜晚」,出了門就直奔你而來。傳世佳篇《荷塘月色》也因此問世。
在「天下三分明月夜」有其二的揚州,那瘦西湖上的那座名聞世界的蓮花橋,那永遠盛開在你,不也是盛開在人們心中嗎?
江南可采蓮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每次想起這首詩,腦海里就會出現采蓮姑娘們嬉笑著采蓮的畫面。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卻能想像得出:滿是荷葉的水塘里,隱隱約約能看到幾只小船穿梭其中,采蓮姑娘們甜蜜的笑聲和朴實的歌聲,從那之中傳出來。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縈繞在鼻樑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氣質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蓮,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純脫俗,與世無爭的形象贏得了許多人的青睞的目光。當一滴露珠從蓮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兒又調皮地碰到蓮葉上再滾落到水中時,輕輕的一聲「撲通」,給心靈上增加了一種震撼。露珠滑動滾落的聲音,我能聽到,我的心也能聽到,是那樣的輕微,讓人不得不仔細聆聽,然後,忽然會有一種安靜無雜念之感……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江南水鄉的柔美造就了蓮的清爽,雖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卻從未見過真正的「荷塘」,偶爾會發現路邊池塘里多了幾朵荷花,也偶爾會看見幾個調皮的孩子下水摘幾枝蓮蓬,偷偷的竊笑和逐漸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楊的嘴角,讓人想起了什麼,又忘掉了什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與我無緣,但我能感覺得到;采蓮女的歌聲與我無緣,但我也能想像得出。也許,在現在,真的沒有古代詩人所說是「蓮」之美景,采蓮女的歌聲也離我們遠去,然而,它卻在我們心中久久回盪……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蓮,在水中成就了她的君子風范,也在水中展示了她的淑女風采,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依舊保持著她一貫的作風——亭亭玉立,遠離紛爭。而我們需要向她學習的,就是靜下心來,合理放鬆……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再次品味這首詩,采蓮似乎如此有趣。
蓮蓮,知為誰生
我打江南走過,你綻放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題記
青柳垂溪,高蟬嘶鳴,盛夏的蘇州少了幾分吳儂軟語的溫婉。便是這樣一個午後,我坐在院角的樹陰里,靜靜窺視對面窗內的女子。
這是蘇州巷子里常見的院落兒,一席天井,幾戶人家,三五大樹,安謐祥和。起先,是那院里的兩缸蓮葉吸引了我,爾後,是那靜靜凝視蓮葉的女子吸引了我。
隱在窗後的她 彷彿入定的老僧,久久不曾挪動,陽光勾勒出她纖薄的肩膀,也影蔽了她的臉,我只能從她微傾的身姿判定,她守望的是窗下的蓮。
算是我與她的初次邂逅吧,留下的,是她淡淡的側影。
某個清晨,我見到了她。
粉衣白裙,亭亭玉立,宛如一支出水的蓮花,略顯蒼白的臉,淡淡的眉,淡淡的笑,她出神地看著那一水蓮葉。
你好,我輕輕地說。她茫然地轉回身,小心翼翼地摸索。我看到了她那精緻的臉,也看到那雙眼睛,漆黑如子夜,卻無半點星華,忽然之間,我明白了什麼。
沉默,然後,她歉然一笑,對不起,我的眼睛不方便。
於是,我認識了這個叫阿蓮的女子。
她喜歡坐在窗下,微微傾身,靠近那兩缸蓮。偶爾,也會小心翼翼地深出手,慢慢撫上蓮葉,驚喜地告訴我,你看,它們要開花了!
是啊,蓮花要開了。等了一個星期,蓮花終於要開了。
那一天,我們很早就起床了。濕潤的空氣里滲著淡淡清香,絲絲縷縷,沁人心脾。一抹翠綠中,充溢出星星點點的白,嬌嫩柔潤有如嬰兒,但那層層花瓣之間幾絲細蕊,卻又嫵媚清麗,輕柔似夢。
很美,對不對?阿蓮輕問,唇畔噙著一抹滿足的笑容,彷彿也親眼見到了這水中白蓮的盛放……
暑期將近,我與阿蓮的故事也戛然而止了。
火車隆隆駛過,窗外景色流動。想起阿蓮,我的心軟軟地疼。老天開了怎樣的玩笑?給過她完好的眼睛,卻又收回,從光明到黑暗,真的只是一步之遙。而那位淡如蓮的女子,又何其淡然,她微笑著給我背:假如生活欺騙了,不要悲傷,不要失望……
假如生活欺騙了我,我要忘記命運的謊言。想起了那個以4/4拍鍘草的老人,想起了那個香消玉殞的女鋼琴家。生活給過我們痛苦,但痛確是自己願意。珍惜不是對美好的回憶,而是選擇用美好的回憶來對抗命運的不公,即使在淤泥中,也要開出純白的花來。
蓮蓮,知為誰生?我看到她,笑靨如花。

熱點內容
章魚蘭花 發布:2025-02-13 04:59:46 瀏覽:455
袋鼠插花 發布:2025-02-13 04:55:35 瀏覽:19
長海棠角 發布:2025-02-13 04:53:56 瀏覽:164
西府海棠冬剪 發布:2025-02-13 04:53:19 瀏覽:152
速寫繪畫荷花 發布:2025-02-13 04:45:23 瀏覽:661
荷花玉吊墜 發布:2025-02-13 04:27:21 瀏覽:352
送姥姥鮮花 發布:2025-02-13 04:20:25 瀏覽:173
牡丹花標本 發布:2025-02-13 04:15:11 瀏覽:796
杜松子盆栽 發布:2025-02-13 04:07:22 瀏覽:657
演櫻花的電影 發布:2025-02-13 04:07:22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