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臉蘭花
A. 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
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
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猴面小龍蘭外形獨特,開花的時候,外形看著非常像猴子,所以喜歡養的花友也不少,特別是好奇心強的花友。下面給大家介紹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
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1
猴面小龍蘭別稱猴臉蘭花,為蘭科小龍蘭屬小型附生植物,花形奇特又大,花色豐富多處。
多用於盆栽、吊盆或吊藍栽培,非常適合居室的窗前、陽台的牆壁、商廈的櫥窗、展廳的入口等處的綠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猴面小龍蘭的養殖方法吧!
猴面小龍蘭的生長習性
猴面小龍蘭要求涼爽的生長環境,怕酷熱,度夏困難,也不耐霜寒,10~25攝氏度是適宜的栽培溫度。
南方較溫暖地區,可全年置於室外半陰處放置或塑料大棚栽培,長江流域或以北地域,應在中溫或高溫的溫室栽培,晚秋、冬季、早春三季,溫度不是很高,給予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植株形成花芽,開花、結實。
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應提高濕度和覆蓋遮陽網降溫,溫度低於10攝氏度以下應保溫、加溫。
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
1、分株:
猴面小龍蘭分株一般在早春新芽萌發前進行,先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去掉多餘的基質,把盤結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利刀從莖基部剖開。
每個新株應保持兩株或兩株以上,帶有一定的根系,並用毛筆蘸硫黃粉或多菌靈粉葯劑塗抹傷口,以防傷口感染病菌。分株後新植株當年就能開花。
2、播種:
猴面小龍蘭能自花授粉,但種子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因猴面蘭種子細小,溫室栽培通常秋播,用平盤或穴盤育苗,種子不須覆土,播後應充分見光,一般25天左右出苗。苗期勿澆水太勤,保持基質濕潤即可。
同時每周噴灑1次殺菌劑,長出2~3片真葉時需移植一次,苗高10厘米以上時定植於花盆中,播種的實生苗植株1~2年可開花。
猴面小龍蘭的養殖方法
1、基質:
猴面小龍蘭喜偏酸性基質,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能保持根部潮濕又不積水。一般可用洋蘭栽培基質。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質或陶粒作濾水層,其上撒放一些奧綠顆粒控釋肥作基肥,每盆施放2~3克,並蓋一層厚約1~2厘米的基質,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2、水分:
猴面小龍蘭原生環境較乾燥,陰雨天時間過長易受病菌侵染。因此在生長期相對濕度宜保持在50~75%之間。
當氣溫20攝氏度左右時,保持室內的自然環境即可。夏季氣溫達25攝氏度以上時,進行人工增濕,一般使用風機和水簾或用高壓噴霧系統,但避免往葉面上噴水。濕度過大時應多通風,否則易發生病蟲害。
猴面蘭需要的水分一般要看所用基質,如果使用水草,要少澆水,當基質70%干時,及時澆水。
3、肥料:
猴面小龍蘭需肥較少,一般肥料濃度為3000倍液,在5~10月的生長季每兩周施肥1次,宜採用液肥澆灌根區和噴施葉片表面。
猴面蘭生長期以氮肥及均衡肥為主,常用N:P:K=30:10:10或20:20:20的混合肥。開花期常用N:P:K=10:30:10的混合肥。施肥在傍晚,第二天清早再澆1次清水。
同時在花芽期每周葉面噴施1次蘭花專用開花肥、花寶3號、磷酸二氫鉀等磷鉀肥,促使花箭更加粗壯,花朵亮麗。
猴面小龍蘭的蟲害防治
1、蚜蟲:
常成群危害嫩葉、花蕾等,以若蟲、成蟲刺吸汁液。少量可用毛筆刷除,治療噴施蚜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滅多威1000倍液或腚蟲脒乳油1500倍液等。
2、介殼蟲:
以成蟲、若蟲在葉柄、葉基、葉面上吸取汁液,產生黃斑。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下介殼蟲易繁殖危害。要保證通風通氣。
一旦發生介殼蟲應及時噴施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7天1次,連續2~3次。
3、蝸牛和蛞蝓:
多在夜間啃食新芽、新葉、花蕾及根系等。在6~10月,潮濕環境下要及時防治。在地面撒石灰粉,也可用8%滅蝸靈顆粒劑撒布在其出沒的地方,或向葉面噴霧敵百蟲等農葯噴殺。
猴面小龍蘭的病害防治
1、萎蔫病:
多發在高溫高濕季節,尤其夏季雨後病情發展快。植株葉片變黃萎蔫,全葉腐爛。將枯死病葉剪除,注意植料不可過濕。
選用霉靈2000倍液或25%的丙環唑乳劑2000倍液噴灑基部或灌根。或噴施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2.5%適樂時懸浮劑2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
2、炭疽病:
多發於梅雨季節。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圓形、橢圓形的紅褐色斑塊,後期病斑轉為黑褐色,嚴重時病斑有壞疽現象。
剪除枯死葉片,注意通風。可噴施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連續2次。未發病時或發病初期可噴施50%炭疽靈乳油600倍液,每隔10天1次,連續預防3~4次。
3、白絹病:
多發生於8~9月高溫多雨季節。初期蘭葉基部變褐色腐爛,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嚴重時整個葉叢枯死。溫室注意通風,盆花間距不能過密。
發病時可用蘭·病必治800~1000倍液,或50%福多寧1000倍液,或75%滅普寧2000倍液,每周1次,連續3~5次。也可用1%硫酸銅液澆透苗的.根部,染病盆花應清出溫室外埋毀。
4、葉枯病:
多在高溫高濕情況下發病,葉尖附近或葉片前端產生黑色小斑點,病斑逐漸擴大成整個葉片,枯萎掉落。發現症狀,立即切除病葉,同時噴施百菌清800倍液或代森錳鋅500倍液。
5、櫱腐病:
主要發生在櫱芽上,其次是葉片。初期芽基部呈水漬狀綠豆大小的病斑,高溫多濕時易侵染葉面,產生暗褐色水漬狀大斑塊。
夏季連續陰雨天,若肥水管理不當、盆土高濕、肥重時易發病。應控制土壤含水量。新芽出土4~5厘米高時,噴施0.01%硼酸液1000倍液或殺枯凈,也可用農用鏈黴素1000倍液防治。
6、根腐病:
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爛發黑,植株生長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盆底排水孔堵塞,基質漬水通氣不良,澆水過量,天氣寒冷或濃肥傷害。
疏通排水孔,新苗生長期不要澆當頭水,葉面噴水後及時通風,保持葉基乾爽。生長期避免氮肥過多,發病時可用50%根腐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5%霉靈水劑600~8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1次,連續3~4次。
猴面小龍蘭的繁殖方法2
1、分株繁殖方法
猴面小龍蘭分株繁殖的好處在於,擁有極強的成活優勢,根系生長強盛,無幼苗期,但此種繁殖方法,並不適合於豐產需求。
一般可進行季節為春季,將母株旁的兩年生以下的幼株連根分離,保持其根系的完整,也可使用利器將其切割,但此種情況,應及時使用多菌靈液體修復,分株後則可直接栽培於盆栽中。
2、播種繁殖方法
猴面小龍蘭花期過後,則會進入短暫的果期,將果種採收,可直接在春季用於播種繁殖,但此種植株的果種較小,因此適合撒種,無需外層覆土,一般約為半個月後則會出苗。
此過程中,應保持環境處於陰涼狀態,植物約成長為10厘米,則可定植。
3、無菌播種方法
此種繁殖方法,消耗精力較大,但繁殖效果無疑是最佳的,可直接自行配對營養液,選擇將猴面小龍蘭的果種置於其中,約為兩個月後,則會發芽,並成長為球莖。
此種繁殖方法,植株較為較小,但美觀性強,多於花瓶中養護,成活率約為85%以上。
4、組織培養方法
此種繁殖方法,則是選擇健壯的幼苗,截取其上的一年生嫩芽,以此作為繁殖的外植體選擇,後放置於養瓶中。
其中置入自行配置的基養液體,放置於陰冷環境中,約為一周後,則會生根,將其取出後,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則可直接置於花盆中培植幼苗。
猴面小龍蘭分株過程
1、分株時間: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2、分株方法: 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3、裝盆消毒
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 1500 倍液中浸泡五分鍾後取出涼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4、分株後的管理
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 3 ~ 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
因此,在分株後的 3 ~ 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 1 ~ 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
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5、上盆移栽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 ~ 2 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 ~ 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 ~2 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6、上盆用的基質
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草炭 + 珍珠岩 + 陶粒 =2 份 +2 份 +1 份 草炭 +爐渣+陶粒=2 份 +2 份 +1 份 鋸末 +蛭石+中粗河沙=2 份 +2 份 +1 份。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 4 ~ 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B. 猴臉蘭花怎麼養
栽培要點:
猴面小龍蘭種子細小,宜用平盤或穴盤育苗,種子不須覆土,溫室栽培通常秋播。2~3片真葉移植一次,待苗高10厘米左右定植於花盆或以株距25厘米植於花壇。
養護期勤澆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潮濕和肥力充足。宜摘心促分枝,分枝多可陸續不斷開花,花期達3~4個月。越冬適溫10℃,能耐2℃低溫,北方冬季可陽畦過冬;如果在溫室過冬可提早開花。
花期春夏或夏秋,花色繁多, 花繁茂,植株緊密,適於花壇栽種或用盆花作景觀布置,熱鬧非凡,觀賞效果好。
猴面小龍蘭的養殖方法:
濕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較乾燥的空氣環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 40 ~ 65% 。
溫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冷涼氣候,怕酷熱,度夏困難;不耐霜寒,當溫度降到 10 ℃ 以下時會進入休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15~28℃。
光照管理
猴面小龍蘭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50% 的陽光。
開花後放在室內養護觀賞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盡可能地延長花期和增加開花數量。
肥水管理
對肥水要求不多,也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秋二季
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 ~ 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夏季
是生長緩慢的季節,要適當地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 「花寶」——清水——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 1 ~ 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 ~ 10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生長期多次摘心,促使分枝。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濕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著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於9月盆播,播種用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沙等量混合。因種子細小,疆土宜薄,用盆浸法保持盆土濕潤。播種適溫12—15℃,7—14天發芽,生3—5片真葉時,移至7—9cm盆中,保持濕潤,經常追肥,適時調整盆距,不使擁擠。
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濕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著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喜冷涼氣候,較能耐寒,但不能受凍害,冬季能耐2℃低溫。喜潮濕,喜光照充足。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上生長好。
C. 人臉蘭花是什麼品種
人臉蘭花是春蘭。
春蘭是地生蘭常見的原種,多產於溫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是內中國的特產。以江蘇、浙江所產春蘭容為貴,福建、廣東、四川、雲南、安徽、江西、甘肅、台灣等地亦有出產。蘭花是中國的名花之一,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多進行盆栽,作為室內觀賞用,開花時有特別幽雅的香氣,花期2到4月,為室內布置的佳品,其根、葉、花均可入葯。
D. 這是什麼植物 酷似猴子臉的猴面小龍蘭
1、猴臉蘭花學名「猴面小龍蘭」(Dracula simia)[1]。厄瓜多東南部和秘魯的霧林生長著一種怪異的蘭花,這種蘭花通常生長在視線以上近2000米的地區,非常隱秘,因此很難被人發現。這種蘭花能夠在任何季節開花,所散發出的氣味與成熟的橘子類似。
2、形態特徵:因長著猴臉被形象地稱之為「猴臉蘭花」,學名為猴面小龍蘭。除了猴臉外,這種蘭花還有兩個怪異特徵,即兩根長刺和兩個長萼。
3、分布范圍:猴面小龍蘭家族共有120多個成員,絕大多數分布在厄瓜多擾磨,厄瓜多東南部和秘魯的霧林都生長著這種怪異的蘭花。這種蘭花通常生長在水平線以上近2000米的地區,非常隱秘,因此很難被人發現。
4、繁殖栽培:猴面小龍蘭可以盆栽在樹皮、珍珠岩、泥炭和苔蘚混合的盆中。保持植物部分遮蔭,防止暴曬。保持一定的濕度。花期春夏或夏秋,花色繁多,花繁茂,植株緊密,適於花壇栽種或用盆花作景觀布置,熱鬧非凡,觀賞效果好。
5、養殖方法:濕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較乾燥的空氣環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 40 ~ 65% 。溫度管理 猴面緩派斗小龍蘭喜歡冷涼氣候,怕酷熱,度夏困難;不耐霜寒,當溫度降到 10 ℃ 以下時會進入休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15~28℃。光照管理 猴面小龍蘭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羨雹實。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50% 的陽光。
6、主要價值:觀賞價值猴面小龍蘭奇特的形象都廣大花友們熟知,且這種蘭花能夠在任何季節開花,所散發出的氣味與成熟的橘子類似。除了猴臉外,這種蘭花還有兩個怪異特徵,即兩根長刺和兩個長萼。所以極具觀賞價值。猴面小龍蘭的園林用途猴面小龍蘭通常有紫紅色斑塊或斑點,很是美麗,可供盆栽及布置花壇之用。
E. 猴面小龍蘭長什麼樣子
猴面小龍蘭樣子如下圖,猴面小龍蘭花瓣特像小猴子,所以又稱猴臉蘭花,很多花友都非常喜歡。
猴面小龍蘭匍匐莖短小,屬附生蘭,高30-40cm、莖粗壯、中空。葉交互對生,寬卵圓形。伏地處節上生根。寬卵圓形,上部略窄。葉倒卵狀披針形。
猴面小龍蘭分枝性強,花大且花形奇特,花色繁多,耐陰、耐濕。多用於盆栽、吊盆等,適合窗檯、陽台、商廈櫥窗、展廳入口等處綠飾,增強活力,自然輕松。
養護方法:
1、溫度:適宜它生長的溫度在20度左右,溫度超過25度以後,需要對它進行降溫措施,一般是使用風機或者高壓水霧系統對它進行降溫,溫度低於10度需要加溫保濕,避免植株受凍。
2、澆水:它生長的環境應該保持乾燥,濕度在百分之五十就可以了,濕度過高,植株容易感染病菌,濕潤度超過百分之七十就需要通風換氣,避免植株被病菌感染。
3、施肥:它需要養分很少,只是在生長期的時候會加大耗肥量,需要每兩周施肥一次,其他時候不用施肥。肥種要選擇肥效比較溫和的肥種,例如動物糞便、農家漚肥等等。
F. 蘭花為什麼長得像猴臉
世間萬物,各具形態,千奇百怪,長的象人,象猴臉,象蝴蝶等等。知多了就不覺的奇怪了。這種長的像猴臉的蘭花應該是猴面小龍蘭。
(1)猴臉蘭花學名「猴面小龍蘭」(Dracula simia)。厄瓜多東南部和秘魯的霧林生長著一種怪異的蘭花,因長著猴臉被形象地稱之為「猴臉蘭花」。除了猴臉外,這種蘭花還有兩個怪異特徵,即兩根長刺和兩個長萼。
(2)養護期勤澆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潮濕和肥力充足。宜摘心促分枝,分枝多可陸續不斷開花,花期達3~4個月。越冬適溫10℃,能耐2℃低溫,北方冬季可陽畦過冬;如果在溫室過冬可提早開花。
花期春夏或夏秋,花色繁多, 花繁茂,植株緊密,適於花壇栽種或用盆花作景觀布置,熱鬧非凡,觀賞效果好。
(3)這種蘭花能夠在任何季節開花,所散發出的氣味與成熟的橘子類似。除了猴臉外,這種蘭花還有兩個怪異特徵,即兩根長刺和兩個長萼。所以極具觀賞價值。
G. 網瘋傳「長了猴子臉」的蘭花,到底是什麼
一、我們都知道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是出於我們的想像的,所以他們會出現很多千奇百怪的形象,比如說有一張這樣的照片上面的花都是像小猴子一樣的臉,大家都知道這是蘭花,但是為什麼會找出這樣的形狀的大家對,其中也是有特別的疑問。
其實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狀的植物,因為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這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不只是在蘭花上,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很多的,只要我們細心的發現都會覺察到,在網上流傳著很多千奇百怪的植物,它是和我們實際的動物還有人是特別相像的,能找出這樣形狀的也是根據一些基因,所以他們才能夠有這樣的生長方式。
H. 猴面小龍蘭的主要價值
猴面小龍蘭的主要價值:觀賞
猴面小龍蘭是小型附生蘭,有短小的匍匐莖,高30-40厘米,莖粗壯,中空。葉交互對生,寬卵圓形。伏地處節上生根。寬卵圓形,長寬近相等,上部略狹。葉倒卵狀披針形。
稀疏總歷返狀花序,花對生在葉腋內,漏斗狀,黃色,通常有紫紅色斑塊或斑點,花梗自基部長出,萼瓣與花瓣合成三瓣,中心為唇瓣。 種子細小。4-5月開花。常作1-2年生栽培。
猴面小龍蘭奇特的形象都廣大花友們熟知,且這種蘭花能夠在任何季節開花,所散發出的氣味與成熟的橘子類似。除了猴臉外,這種蘭花還有兩個怪異特徵,即兩根長刺和兩個長萼。所以極具觀賞價值。
目前國內對猴面小龍蘭的培植還是屬於少數的,因為它對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對於溫度濕度的控制都卜扒有較高的需求,如果家裡沒有陽光房沒有溫度濕度控制設備是很難養好大師兄的。雖然大師兄的觀賞價值極高,但是老豬我是在是懶啊!
I. 開的花像藍色的蝴蝶,花心像猴子的臉是什麼花
它叫猴臉蘭花:
是一種生長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脈的稀有蘭花,竟然長著一張「猴子臉」,每朵花的花心中好像有一張活生生的猴臉,並且有的還看似露出微笑,酷似「孫悟空」,讓人不禁稱奇。稀有蘭花花型酷似「孫悟空」 長於海拔兩千米…
一種生長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脈的稀有蘭花,竟然長著一張「猴子臉」,每朵花的花心中好像有一張活生生的猴臉,並且有的還看似露出微笑,酷似「孫悟空」,讓人不禁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