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海棠
Ⅰ 一枝梨花壓海棠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調侃老年丈夫娶年輕妻子。「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廣見於明代迄今筆記小說的民間段子,目前發現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蘇軾寫「一樹梨花壓海棠」調侃張先的說法。此說法系把民間故事與歷史事實混為一談。蘇軾的確曾因張先納妾而相互和詩,蘇軾寫的是《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張先的詩沒流傳下來。
網上有人把「一樹梨花壓海棠」當作是蘇軾調侃張先納妾的作品,這種說法是錯的。都是寫詩調侃老年丈夫娶妻,所以在流傳過程中,典雅的原詩被更通俗、更直白的民間段子所取代,以至於造成很多人誤以為真。
「一樹梨花壓海棠」也就是一目瞭然了:滿頭白發的80歲老翁張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輕貌美的18歲美嬌人,蘇軾於是借機調侃張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
Ⅱ 一樹梨花壓海棠 出自哪首詩
這首詩出自宋代蘇軾的《戲贈張先》
原詩如下: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回成雙夜,一答樹梨花壓海棠。
翻譯:
新娘十八歲,新郎已經八十歲,一頭蒼白的頭發對著新娘艷麗的紅妝。
鴛鴦被裡兩兩成雙,好像一樹梨花壓倒了海棠。
(2)迎娶海棠擴展閱讀:
這首詩是蘇軾為祝賀他80歲的老友張先納妾而寫的。古代有錢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這個張先老先生就談了個忘年戀,娶了個18歲的美嬌娘當小妾。所以蘇軾送了一首這么頑皮的詩。
十八新娘八十郎比較好理解,很直白說了新娘18歲但是張先已經80啦!所以張先的蒼蒼白發對著美嬌娘的紅妝。
後面兩句寫的是洞房花燭夜,倆人同蓋鴛鴦被成雙成對纏綿悱惻,後面這句詩句就成了金句,因為大家都能理解梨花是白色的形容張先,和蒼蒼白發相對應。
蘇軾和張先的關系很好,所以他故意寫了這么首艷詩調笑張先。
Ⅲ 包公出巡之龍鳳肚兜的分集劇情
第1集劇情
廬州一帶接連發生多宗命案,死者皆中蜘蛛毒而死。包拯趁趕回廬州省期間,查問當地府衙,並下令徹查此奇案。神秘女子海棠在街頭遭人調戲,得包大人手下展昭解困,海棠其後帶侍女秋兒到妓院萬花樓投靠,得媽媽一枝花收留;原來個中隱藏重大的冤情……
第2集劇情
海棠一心要殺廬州首富巴人傑,本想在當了花魁當晚便殺了他,誰知奸狡的巴人傑弟弟巴人鳳得到當年揚州結拜兄弟劉寶生的通知,知道有人要加害他們,故大加防範,令海棠無法下手。展昭在選花魁之日重遇海棠,包拯侄女兒包紈罵她是賤女人,竟被展昭責怪。包大人查得當年周琦、許建等人是結拜兄弟,繼而追查到巴氏兄弟身上。
第3集劇情
包公嫂嫂要為展昭做媒,包紈不悅,而展昭心中只有海棠的倩影,故婉拒之。巴人鳳崔祿調查萬花樓中人的底細,凡從揚州來的都被他試探,但並無一人懂得武功。包公往訪巴氏兄弟,希望查出周琦、許建等人的死因,巴氏兄弟閃爍其詞,令包公起疑……
第4集劇情
包紈得知展昭心儀萬花樓的海棠,決定喬裝到萬花樓去找她。爭執中,包紈竟錯手刺傷海棠。一枝花極力指證包紈,海棠為救她而帶傷前往府衙求情,令其脫罪。包拯懷疑廬州連串命案與十二年前揚州白家慘案有關,於是派張龍、趙虎前往當地,徹查巴人傑等當年在揚州曾犯案件。
第5集劇情
張龍、趙虎查得十二年前揚州白家滅門慘案中,楊真因鑄成大錯而自殺,他的相好青樓女子銀杏帶白家唯一生還者離開揚州。包拯估計連串命案的死者可能與巴氏兄弟有關,因而把接近巴人傑的海棠帶回府衙問話。海棠與包拯的談話中,相信對方可以幫助白家將兇手繩之於法,一枝花卻認為報仇要靠自己,勸海棠不要與包拯合作。
第6集劇情
巴人鳳尋得當年在迎春閣當勞役的王福,要他到萬花樓認人,幸化身成一枝花的銀杏洞悉先機,去信要求王福裝作沒有見到銀杏。海棠見時日無多,於是向包大人佯稱巴人傑酒後透露,兄弟倆乃十二年前殺白家一家的兇手,包大人答應徹查。展昭因愛上海棠,欲娶為妻,但海棠為了報仇,拒之門外。
第7集劇情
巴人傑為迎娶海棠,與妻子大吵一場。巴妻堅決不讓海棠入門,但海棠中蜘蛛毒日深,逼令巴人傑盡快迎娶,以完成復仇大計。包大人為查白家慘案,到巴府搜查證物,但巴氏兄弟聞風先將所有白家財物收起,包大人一無所獲。巴人傑對海棠念念不忘,巴氏則聲稱若丈夫讓海棠入門,便將十二年前巴氏兄弟在白家所做的一切,告知包大人。
第8集劇情
巴人傑妻子堅拒丈夫納海棠為妾,遭巴人鳳殺害。秋兒求展昭勸海棠不要嫁給巴人傑,展昭得悉海棠就是十二年前揚州白家劫後餘生的白玉,明白她嫁給巴人傑是為了在新婚之夜下毒手。海棠向展昭傾訴十二年來飽受凌辱之苦,請求他保守秘密,展昭毅然辭去官職。新婚之夜,海棠向巴人傑提及白家慘案,令他大受刺激。加上巴氏服食過量長春丹,結果喪命當場。包公發現師爺崔錄向巴人鳳透露辦案風聲,下令革掉其官職。
第9集劇情
驗屍報告證實巴人傑因服食過量長春丹致死,海棠脫罪。公孫策向展昭透露,包大人已知道海棠的真正身份,希望她站出來指證巴人鳳。巴人鳳欲侵犯海棠,海棠以毒蜘蛛殺害他,不果。危急間,展昭現身,救了海棠,並帶她離開巴家。海棠主動求見包公,指證巴人鳳,不過,一個人證能否將巴人鳳定罪?
第10集劇情
一枝花為替海棠報仇,以死引來展昭,欲令巴人鳳落網。包大人終尋得巴人鳳賊贓的下落,將惡人繩之於法。海棠因用毒蜘蛛殺人,被困牢中等待秋後處斬。展昭為救愛侶,不惜劫獄,開封府一眾兄弟苦苦哀求,望其不要以身試法……
Ⅳ 一樹梨花壓海棠 出自哪首詩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蘇軾詩詞《戲張先》里的一句戲謔之語。
大約是公元1070年,蘇軾的好友、「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的「張三影」張先新納了個小妾。這一年,張先恰好80歲,而這位新納的小妾卻年僅18歲。蘇軾有感於好友張先「老牛吃嫩草」,於是吟詩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意思是:滿頭白發的80歲老翁張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輕貌美的18歲美嬌人,蘇軾於是借機調侃張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一樹梨花壓海棠,梨花指的是白發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
(4)迎娶海棠擴展閱讀:
蘇東坡(1037~1101)和張先(990~1078)都是宋代詞人,蘇東坡大名鼎鼎,無人不曉;相比之下,張先知名度要差點。不過在詞壇,張先卻是個有個性的人物,生性風流,「至老不衰」。他的詞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為主打,是北宋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
張先比蘇東坡大40多歲,但由於共同的詩詞愛好,兩人結為詞友,常有詩詞唱和。
Ⅳ 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究竟有什麼深意
所謂「刨根問底」,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我們還得了解這句話的出處。其實,「一樹梨花壓海棠」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軾之口,但他這句話並非寫景、贊景,也無意比較梨花和海棠花哪個更美!蘇軾是北宋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也稱得上是風流才子,平時也愛和朋友寫詩開玩笑。比如蘇軾和佛印和尚就經常鬥嘴、互掐。
當然,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張先自己也做了一首詩對自己「白發戲紅顏」的「功績」自吹自擂了一番,畢竟他才是真正的風流才子(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張先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其春風得意的酣暢之情,難怪蘇軾要借機調侃一番。
Ⅵ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是:調侃老年丈夫娶年輕妻子。「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廣見於明代迄今筆記小說的民間段子,目前發現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蘇軾寫「一樹梨花壓海棠」調侃張先的說法。此說法系把民間故事與歷史事實混為一談。蘇軾的確曾因張先納妾而相互和詩,蘇軾寫的是《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張先的詩沒流傳下來。
(6)迎娶海棠擴展閱讀:
網上有人把「一樹梨花壓海棠」當作是蘇軾調侃張先納妾的作品,這種說法是錯的。都是寫詩調侃老年丈夫娶妻,所以在流傳過程中,典雅的原詩被更通俗、更直白的民間段子所取代,以至於造成很多人誤以為真。
「一樹梨花壓海棠」也就是一目瞭然了:滿頭白發的80歲老翁張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輕貌美的18歲美嬌人,蘇軾於是借機調侃張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
因此,到底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一枝梨花壓海棠」的謎底也順勢而解:白發蒼蒼的80歲老翁自然是滿頭白發。所以,「一枝梨花壓海棠」或為訛傳。
Ⅶ 一樹梨花壓海棠出自哪裡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蘇軾詩詞《戲張先》里的一句戲謔之語。
大約是悶激中公元1070年,蘇軾的好友、「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的「張三影」張先新納了個小妾。這一年,張先恰好80歲,而這位新納的小妾卻年僅18歲。蘇軾有感於好友張先「老牛吃嫩草」,於是吟詩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意思是:滿頭白發的80歲老翁張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輕貌美的18歲美嬌人,蘇軾於是借機調侃張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一樹梨花壓海棠,梨花指的是白發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
(7)迎娶海棠擴展閱讀:
蘇東坡(1037~1101)和張鉛凳先(990~1078)都是宋代詞人,蘇東坡大名鼎鼎,無人不曉;相比之下,張先知名度要差點。不過在詞壇,張先卻是個有個性的人物,生性風流,「至老不衰」。他的詞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為主打,螞山是北宋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
張先比蘇東坡大40多歲,但由於共同的詩詞愛好,兩人結為詞友,常有詩詞唱和。